凡与朱棣文接触过的人,都说,朱棣文是一位非常容易让人接近的人。他不是有些人想像的大牌科学家可能会有的高不可接近,他没有一点架子;他很平易近人,很斯文,很随和,很幽默,很开朗;与他在一起会使人感到很亲切、很轻松、很愉快:他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
作者曾荣幸地与朱棣文夫妇有过几次接触。
2002年6月16日下午,应朱棣文之邀,在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作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位仰慕已久的伟大科学家。
那次朱棣文是来清华大学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研讨会是清华大学为促进学术交流和基础科学的发展而举办的。
100多位海外著名科学家和友好人士、40余位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学院院士参加了这项研讨会,他们中有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位费尔兹奖获得者。研讨会的内容包括理论物理、中微子、基因、激光、几何学、艾滋病等。这么多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云集北京,是中国科学与世界科学交流的一件盛事,对中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6月17日下午,李岚清副总理会见了前来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世界著名科学家。李岚清副总理说,“中华民族正面临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好的发展机遇。科学发展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拥有最新科学知识、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这次会面是朱棣文亲自安排的,他通过秘书冯平女士告诉作者,6月16日他要到北京清华大学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其日程上已经安排会晤我们,并通知我们要带上翻译。听到这个消息,作者十分高兴,但又总是怀疑这是否会成为现实,因为朱棣文不但享誉世界,而且工作非常繁忙,他甚至在旅途中也是写写画画,总是不停地在思考物理学方面的有关问题。对于与他的见面,作者始终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直到那天见到他了,作者才相信这是真的。
6月16日那天下午,作者如约来到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在大厅前台给朱棣文打了个电话。朱棣文告诉我们,他刚到宾馆,稍微洗漱一下,15分钟后就过来。当作者与翻译晏舟、李赢坐在宽敞明亮而又极具现代气派的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的大厅中等候朱棣文教授的时候,只见前来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科学家已陆续来大厅报到,全是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过了不一会儿,也就是15分钟左右的样子,这时作者看见朱棣文与夫人吉恩·朱来了,作者立即迎上前去用英文说:“您好,很高兴见到你们。”朱棣文教授也用英文问候说:“您好,见到你们我也很高兴。”由于朱棣文教授中文听力还有一些,但说得不太好,所以事先他再三叮嘱笔者要带英文翻译去。
笔者与朱棣文教授及他的夫人坐在大厅一角的漂亮沙发上,朱棣文教授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小一些,他身着白色衬衫,米色休闲裤,足登旅游鞋,面带微笑,看上去是那样谦和,那样斯文,那样质朴,一点也没有科学大师的架子,与普普通通的大学教授没有两样。而他的夫人吉恩·朱,则是一个爱说爱笑的漂亮西方女子,她衣着也很质朴。白色的丝绸长袖衫,掖在黑色的休闲裤中,一双白色的休闲鞋衬托出她典雅的气质。她同样微笑着向我们每一个人问好。
作者曹慧与朱棣文夫人吉恩·朱摄于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李赢摄)
作者的紧张感一下子没有了,彼此开始了愉快的交谈。朱棣文首先想知道作者夫妇为什么要写他(此前,作者曾写了一部《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一书,2001年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回答说:“你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你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这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的伟大成就、你的科学思想、你的人品令我们感动,我们认为有必要将您介绍给我们的同行和广大的中国学子,发扬光大您的这种科学精神。”通过翻译,朱棣文教授高兴而满意地笑了,那笑是一种理解、是一种赞同、是一种信赖,也是对《厚积薄发——朱棣文的科学风采》这本书的肯定。当朱棣文教授听说作者将要重新修改这本书,并希望得到他及其家人帮助与支持时,朱棣文教授爽快地接受了作者的请求。他说:“我的妈妈会与你们联系,会打电话与写信给你们。”这时,吉恩·朱插话说:“朱棣文的妈妈还会把朱棣文小时候的照片寄给你们”,说到这里,吉恩·朱还笑着将两只手放到头顶上扮小动物状,大概是说朱棣文小时候很淘气吧,引得朱棣文与大家哈哈大笑。大家彼此间那种融洽的气氛,充溢着大厅中的这个角落,有些人还以为作者与朱棣文夫妇是老朋友呢,不少人都往这边看。朱棣文要了作者家里详细的住址及电话号码,以方便今后的联系。这时,朱棣文对作者说:“我妈妈会从美国给你们打电话的,你们不要从北京往美国打电话,那样话费太贵,而美国往北京打电话较便宜。”这么细微的事,科学大师朱棣文都考虑到了,实在令作者感动。朱棣文还就前沿科学、人才成长等问题与作者进行了交谈。当作者向朱棣文提起他此次研讨会所提交的论文时,朱棣文连连用手指指他的脑袋说,“全在这里”。这使作者印证了朱棣文过去在其他地方演讲时,极少用演讲稿的新闻报道。朱棣文的超强记忆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是惊人的。朱棣文的夫人吉恩·朱自豪地告诉作者,她以朱棣文为骄傲,并说朱棣文的妈妈生了三个优秀的儿子。吉恩·朱也会讲几句中文,她说她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对于作者送给她的中国京剧脸谱,她连连用英文说,“太漂亮了,太漂亮了,我很喜欢”。笔者对朱棣文说,希望他有时间到北京交通大学来讲学,朱棣文听后非常高兴地接受了邀请。他连连说:“可以可以,但我这次没有时间了,下次来有机会我一定去。”
彼此的交谈不知不觉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了,双方谈话的内容很广泛。但平常以秒来利用时间的朱棣文仍然兴致很高,一点没有要走的意思,而且张罗着与作者及翻译照相,那平易近人的形象令人终生难忘。作者虽然仍有许多问题要请教他,却怕耽误了科学大师的宝贵时间,况且朱棣文夫妇又刚刚下飞机入榻不久,所以不好意思继续与他交谈了,心中虽然是那样依依不舍,也只好主动提出告辞。辞行前,作者请朱棣文为全国青少年朋友写几句话,他很愉快地接受了,并问:“是针对哪方面的?是否是针对全国青年学子的?”作者答:“是,是你对中国青年学子的期望。”朱棣文说:“这要让我想一想,你们明天再到清华紫光国际交流中心的前台来取吧,因为明天下午我可能没有时间。”(第二天下午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接见了与会的世界著名科学家。)科学大师的严谨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6月17日下午,当笔者按时来到清华大学紫光国际交流中心时,朱棣文那娟秀的笔迹对全国青年学子写下了如下期望:“致中国的青年学子:做学问是一种崇高的事业,选择一个能够令你振奋的研究领域,并为之付出你所有的激情和勇气。”
这次见面之后,朱棣文邀请作者到美国访问。
经过双方的努力,终于实现了这次访问。2004年5月1日作者从北京赴美国旧金山等地,对朱棣文进行了专访。
北京时间5月2日,作者乘坐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民航班机准时降落在美国的旧金山国际机场,顺利地办好了出关手续,取出了行李,推着车向出口走去。这时,朱棣文的行政秘书冯平女士早已在机场迎候。冯平个子不高,是一位气质高雅的知识女性,白皙的皮肤,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她足登旅游鞋,身穿一件蓝红相间的T恤,下着蓝色的牛仔裤,浑身透着朝气。一见面,她就快人快语地说:“你们的访问提纲我已对朱棣文说了,你们到时可以随便向Steven提问,他没有一点架子,很随和,我们经常与他开玩笑,他讲话也常常是信口开河,没有顾忌。”她的一席话,顿时使作者夫妇对这次访问信心百倍。她还告诉作者,“朱教授要在第二天晚上请你们到家里做客”。这使作者感到既意外,又兴奋。要知道在美国,一般美国人家庭是不愿意让外人到自己家的,他们很注重隐私,而朱棣文却对冯平说,“让他们到我家来,这样对他们的工作很好”。
朱棣文将作者安排住在离斯坦福大学只有一路之隔的校园旅馆,这是一座环形的两层楼建筑,中间是花园和游泳池。打开房间的窗子,越过窗外高高的棕榈树,对面就是斯坦福大学校园。旅馆门口就有直接去斯坦福校园里的A-line校车,作者每天都是搭乘这条线路的车去斯坦福大学。
美国时间5月2日,星期天。热情的冯平女土亲自开车带作者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当作者站在斯坦福大学的胡佛塔上俯视斯坦福大学时,美丽的斯坦福大学校园立刻映入视线,一览无余:学校的正门是一条宽阔的棕榈大道,它长几百米,两边是挺拔的棕榈树,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学校的中心大草坪。中心大草坪是斯坦福大学最大的草坪,它呈盆形,里面点缀着奇花异草。正值公休日,很多人躺在草坪上进行着日光浴。整个校园绿草如茵,各种名目的大树枝繁叶茂,一座座样式各异的教学楼、实验室、办公楼、图书馆等建筑,错落有致地掩映在花丛与绿树中间。
美国时间5月2日晚上6时许,冯平夫妇开车来接作者去朱棣文教授家。冯平的先生也是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他温文尔雅,很是和善。朱棣文的家离斯坦福大学不远,平时他都是骑一辆旧的自行车上班的。汽车在林阴路上行驶,不宽的马路两边都是草坪,一直延伸到房屋跟前。一排排砖红色的木质结构房屋掩映在碧绿的树丛中,这片区域大多住的是斯坦福大学的教职员,朱棣文的家就坐落在这片宁静的小区内。当车子一到朱棣文家门口,远远看见朱棣文早已笑容满面地等候在那里,他上着浅色格子短袖衫,下着一条深蓝色休闲裤,迎上前与大家握手,好像迎接贵宾似的,他高兴地连说“欢迎,欢迎,再次见到你们非常高兴……”冯平的先生很高兴拿起相机,拍下了朱棣文与作者在其家门口的合影。
朱棣文将作者一行迎到屋中,此时朱棣文的夫人吉恩正在为大家准备晚餐,她边忙边说:“Welcome, Welcome!”为了这次晚餐,吉恩准备了整整两天。金发碧眼的吉恩女士是英国威尔士人,她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系,是哈佛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斯坦福大学招生办主任、校长助理。那天,他们夫妇亲自下厨,为作者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使作者感到主人的热情好客及平易近人。没有什么过多的寒暄,一进门朱棣文与夫人就拿出各种名酒及饮料,这些酒都是朱棣文从国外买回来的名酒。朱棣文问每个人需要什么,亲自为两位女宾一人倒了一杯法国葡萄酒,为两位男宾斟上满满的粉色水果饮料,他与夫人各自都是白葡萄酒。
来之前,朱棣文的秘书曾对作者说:“朱教授家很一般,不像国内有些人把家装修得像宫殿似的豪华。”朱棣文的家确实很简朴,他的家居就是在北京也算是很普通的了,只不过他的房子比我们一般教师的住房宽敞些。这是一栋二层楼的木质结构的房子,楼下是客厅、厨房与餐厅。楼上三间,一间是书房,两间是卧房。拾阶而上,从正门进去,直对的是一条不长的过道,过道右边通向客厅。顺着通道再往前走,右边是厨房,厨房边上是一间较大的餐厅,完全是西方式的。厨房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桌子,桌子上方的天花板上吊着一个木质的方格架子,与桌子一样宽大,架子上挂的都是不锈钢铲子、勺子、锅子之类的物品,一点油渍也没有,处处透出女主人的干净与利索。在通道顶头的拐角处,右手边有楼梯直通楼上,而左手边有一间小餐厅,小餐厅门直通他家的小花园。
2004年5月2日,朱棣文在其旧金山家中向作者介绍他家厨房的有关厨具(曹慧摄)
朱棣文及夫人提议大家每人端上自己的饮料,先到他们家的小花园里坐坐,足见他们对访客的重视。朱棣文家的小花园不大,园内有一小水池,是调节空气用的,园里种着一些笔者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整洁而又幽静。一张圆形的乳白色桌子摆放在花园的中央,圆桌四周放着六把椅子。我们用眼神仔细找循,园中没有连美国普通人家也常有的游泳池。主客边喝边谈,朱棣文及夫人不时地为每个人添加饮料送上果仁,花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天色将晚,暮色开始降临。这时,吉恩客气地提议大家进屋吃Dinner,于是每个人就端着自己的杯子走进了餐厅。餐桌上的白色蜡竹燃着橘黄色的小火苖,雕刻精致的白色玻璃花瓶插满鲜花,餐厅内播放着古典轻音乐,气氛温馨而又轻松。餐厅坐六个人正好,吉恩安排每个人的座位,一张长方形的深棕色木质餐桌,朱教授与夫人分坐在两头,两位女宾依次坐在朱教授的两边,而两位男宾分别坐在吉恩的两边。餐桌上每人面前都摆着盘子、刀叉和餐巾。柔和的烛光下,朱棣文及夫人亲自为大家轮流上菜、斟酒,每上一道菜必换一次盘子,一道又一道精美的食物体现了主人对这次晚餐的精心准备。朱棣文边为作者夫妇上菜,边轻声问“够不够,够不够”,那细微、周到,如同在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作者当时就在想,这样一位成就卓著的人,这样一位享誉世界的人,能这样对待我们这样的普通国内来客,朱棣文的待人处事风格先是给作者上了第一课。
2004年5月2日,作者在朱棣文旧金山家小花园,与朱棣文夫妇亲切交谈
自左至右:朱棣文秘书冯平、朱棣文、朱棣文夫人、冯平先生、作者李剑君(曹慧摄)
第一道菜上的是烤三纹鱼、面包和清拌竹笋等青菜,那种长长的、绿绿的国内也有的南方笋。在美国,只有款待贵客才会上这道菜。那三纹鱼呈浅橘黄色,看起来让人有食欲。第二道菜上的是烤牛排、烤面包等。朱棣文还给每人送上了黄油及果酱。第三道上的是蔬菜沙拉,有生菜等各种菜蔬,还有又青又绿的笋,据说这种笋在美国价格不菲。朱棣文从厨房里端过来一个造型独特的木质盆,他用两个木质的、类似筷子似的东西在盆里搅拌,他依旧是为每人上了这一道菜,这道菜作者夫妇也吃了很多。第四道上的是精美的点心,上面有一层酸酸的但又像蛋黄样的东西,很好吃。第五道上的是新鲜的水果,朱棣文夫妇都是事先给做了加工的,所以客人不要自己去做剥皮之类的琐事,免得弄得手上粘粘的很不自在,主人的这种细腻之处使我们很受感动。水果有哈密瓜、荔枝、草莓、葡萄、杨梅等,五颜六色,既好看,又好吃。朱棣文不停地为每个人添加各种食物,边加边问“够不够”。世界级的物理大师亲自为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斟酒、布菜,使作者心情万分激动。说句真话,至今作者怎么也回味不出那天晚上那菜、那酒的味道,但朱棣文夫妇的真诚与热情却让作者夫妇怎么也忘不了。据说,吉恩为了这顿晚餐,准备了好几天,所有食物都是她亲手制作的。
2004年5月2日,作者在朱棣文旧金山家中做客,朱棣文为大家上点心(曹慧摄)
席间,朱棣文说,前几天他刚刚到两所中学给中学生作报告,所以时间很紧张。冯平女士问他:“你一个诺贝尔奖得主给中学生作报告有什么意义?”朱棣文满怀深情地说:“这是今后可以上天堂的事。”朱棣文这种大牌教授还给中学生作报告,其对青少年及对科学事业的那种责任感由此可见一斑。发展科教事业由娃娃做起,朱棣文是认认真真地去做了,他做得那样由衷,没有人让他去这样做,也没有一句口号教导他要这样做。那种知识分子、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由这种珍贵的责任感浸润出的信念,使他很自然地去做这件事。
2004年5月2日,作者在朱棣文旧金山家中做客(曹慧摄)
席间,吉恩坦率地对作者说,她与朱棣文都是再婚,他们都有各自的子女。吉恩与前夫的一儿一女,都已成家。吉恩讲了这样一件事,令在座的每个人大笑。她说她上小学的孙子,课本上有介绍朱棣文的文章和照片。有一次上课时,吉恩的小孙子指着课本上的朱棣文像对老师说:“我认识这个人。”老师简直不相信小孩子的话,连说“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吉恩边讲边哈哈大笑。吉恩告诉作者,朱棣文对她的小孙子及子女也很好。
2004年5月2日,朱棣文在其旧金山家中宴请作者,作者与朱棣文夫人谈笑愉快(曹慧摄)
吃过晚饭,当笔者将送给朱棣文及吉恩的礼物拿出来,并将给朱棣文买的一枚玛瑙小老鼠挂在朱教授的脖子上时,朱棣文连说“谢谢,谢谢”,朱棣文知道他自己是属鼠的。当作者将送给吉恩的一件宝石蓝颜色的杭州丝绸衫及一把精致的小泥壶等礼物送给吉恩时,她顿时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用英文不断地说:“Thank you, Wonderful!Thank you, Wonderful!”,并马上穿上这件以宝石蓝为底色,上面印有淡粉色、淡红色间白色及淡黄色的大牡丹花的丝绸裙衣,转了一圈又一圈,还不停地问朱棣文:“你看!好看吗,好看吗?”朱棣文教授赞美说,“Beautiful,Beautiful!”吉恩高兴得立即坐在朱棣文教授身边要与作者夫妇照相。真是西方人的性格,开朗、活泼,不像中国人那样含蓄、客套。朱棣文立即拿起小泥壶,将它摆在一个柜子上面,那里已有六、七把款式各异的小泥壶,看来吉恩真的是喜欢收集小泥壶。看到吉恩高兴,朱棣文也更加高兴,他围着吉恩身边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还不时地拍拍吉恩的脑袋,伉俪情深溢于言表。
2004年5月2日,在朱棣文旧金山家中,作者将北京交通大学2003年第5期学报赠给朱棣文。此期学报上,北京交通大学有关人员翻译了朱棣文送给李剑君的诺贝尔演讲词“中性粒子的控制”(曹慧摄)
2004年5月2日,作者在朱棣文旧金山家中做客,作者将北京交通大学旗标等礼物送给朱棣文(曹慧摄)
这时,朱棣文又请大家到他的书房去看看他的诺贝尔奖状。我们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这也是笔者事先没有想到的。大家沿楼梯而上,书房在二楼,这里还有两间卧室,但卧室的房门紧掩着,一般美国人的卧室是不让别人参观的。楼梯的拐角处,挂着朱棣文三兄弟小时的照片及朱棣文获奖时三兄弟在瑞典的合影。这是一间不大的、再普通不过的书房了,里面摆放着两张电脑桌,朱棣文与吉恩一人一台电脑,各占一面墙,互不干扰。书房四面的墙上挂满了世界上各个机构发给朱棣文教授的奖状、证书、聘书,1997年诺贝尔物理奖状就挂在其中,中国科学院发给他的院士聘书也挂在这里。作者在这里拍了不少照片,就是想让它成为心中永远的留念。大家看着,谈着,拍照着,对它恋恋不舍,直到吉恩在楼下喊大家去喝茶,才下楼。
2004年5月2日,作者与冯平、朱棣文夫妇摄于朱棣文旧金山家中(李剑君摄)
2004年5月2日,作者在朱棣文书房,墙上挂满了朱棣文获奖奖状(曹慧摄)
2004年5月2日,作者与朱棣文夫人及秘书摄于朱棣文旧金山家(李剑君摄)
楼下的客厅也不算大,墙壁上挂着各式艺术画,客厅中摆放着各种艺术品,其中以中国式的居多,据说吉恩很喜欢中国文化。一张长沙发,一张茶几的两边是两张单人皮沙发,客厅里就是这样几件家具。吉恩还告诉作者一件趣事:那是2004年11月,她随朱棣文去中国西安。有一天她向一个小贩买兵马俑,讨价还价时,她指着朱棣文对小贩说,“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那小贩马上说,“那你们不用给钱了”……吉恩边笑边说这趣事,她说中国的小贩也知道诺贝尔奖,好了不起。客厅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那天晚上,朱棣文夫妇很高兴,满脸洋溢着笑容。大家从晚上7时许,一直谈到夜里近11时,朱棣文全然不顾自己第二天还有课。在冯平的提醒下,大家只好恋恋不舍地相互道别,朱棣文夫妇给作者送出屋去,目送车子离去。
在斯坦福大学,作者夫妇受到了朱棣文教授热情友好的接待,他对这次的访问做了周到细致的安排,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很紧凑。作者夫妇每天睡得很晚,却经常是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准备又一天的访问。
这是一段难忘的聚会,朱棣文浑厚、亲切的男中音,吉恩开朗的笑声,将是作者夫妇心中永远珍贵的回忆。
朱棣文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是请大家看看下面的故事吧。
- 摘自《新清华》, 200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