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的珍珠
在儿时的记忆中,故乡是一艘在风浪中行驶的大船,是一片开满银色芦花的沙滩,是一辆吱吱呀呀穿过绿色原野的独轮车,是小河、竹林和袅袅飞升的炊烟……
这种印象是朦胧的,像一首飘忽美妙的诗。我出生在上海,在上海市区长大,回故乡,只是学校放暑假时偶尔的活动,是了不起的远足了。那时候,觉得崇明岛很远,坐在小而拥挤的轮渡上,颠簸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从浩瀚的水面上露出的那一线绿色。是的,在我最初的印象中,故乡就是那一抹淡淡的绿色。到后来,那一抹绿色才慢慢缤纷扩展,成为具体的画面。
在那一片黑褐色的沙滩上,早已没有了我当年留下的小小的脚印。记得我曾经和家乡的孩子们一起躺在沙滩上,仰望着蓝天白云,倾听着江潮的音乐。就在我沉醉在辽阔自然的天籁之中时,突然感到身上发痒,低头一看,竟是无数小如蚂蚁的螃蟹,它们成群结队,密密麻麻地从水里爬上来,就像遍地透明晶莹的细小珍珠,在阳光下无声地滚动,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我惊喜地在沙滩上凝视着这些奇妙的小生命,我无法想象,这些蚂蚁般的小东西,怎么可能长成张牙舞爪的大螃蟹……我的舅舅告诉我,世界上的螃蟹,都是经过长江口从大海里游进来的,崇明岛,是螃蟹的发源地。我深信舅舅的话不会假,任何在海滩上见过这样铺天盖地的小螃蟹的人,都不会怀疑他的话。我问舅舅,为什么螃蟹都游到崇明岛来,舅舅想了想,笑着说:“因为崇明岛好啊!”
舅舅是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走南闯北,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年轻的时候,他的事业很发达,完全可以到大城市里去发展,可他还是回到了崇明岛。他说崇明岛好,当然也不会错。小时候,我是用一个孩子的目光和感受来体会故乡的好处。这里有辽阔的海滩(我一直把这里的江滩叫作海滩,故乡的人大多也这样叫),有绿色迷宫般的芦苇荡,有彩色的田野,有在城市里看不到的蓝天,有城市里听不到的虫鸣鸟叫,有永远也吃不完的瓜果……在舅舅家的那个大院子背后,有一条小河,水面约莫十五六米宽。这条小河,也是我童年的乐园。在这条小河里我认识了很多种鱼,并且和我的表哥们一起,学会了“狗刨式”游泳,学会了“沉勿留顶”(潜水)……小河边有一片很大的竹园,一到晚上,一群孩子就在竹园里用网捕鸟,宁静的竹园被我们搅得欢声不断……
以上这些情景,距离今天差不多有四十年了。但回想起来,它们仿佛就在昨天。四十年中,故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我现在仍用童年的这些印象来向人们介绍崇明岛,恐怕会让人笑掉大牙。在这四十年中,我曾经在这个岛上生活了七年,我看到过崇明人怎样用坚韧的毅力改造和建设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插队落户”的知青,我也曾参加过对荒滩的围垦。那是在崇明岛最东端,一个叫东望沙的地方,在茫茫无边的海滩上,人群就像我儿时见到的螃蟹那么密集,人们用肩膀,用双脚,用汗水,用高亢的劳动号子,日复一日地在海滩上奔忙。我们筑起了一条长堤,把汹涌的潮水挡在了外面。于是,被长江和东海的浪花冲刷了千万年的滩涂,成了农田,成了岛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现在的人们怎样评价这种“沧海桑田”的业绩。回想起来,我并不为当年在海滩上流下的青春汗水后悔,它们使我明白了生存的艰辛,也懂得了创业的艰难。崇明岛就是在这样坎坷的跋涉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未来。
这些年,我很少回故乡,但是,崇明岛就像一枚珍珠,藏在我的心里,我经常想起它,并且用我的思念和幻想丰富它,完美它。我想,这种感情,大概是每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所共有的。
最近,我又回了一次故乡。阔别十多年,崇明岛的变化是惊人的。我无法历数那些新修的路,新造的楼和新建的工厂,这样的变化,在故乡到处可以看到。我的八十岁的舅舅去年刚刚去世,我一个人来到舅舅的家,来寻找当年曾给我的童年留下无数美好记忆的旧宅院,然而已经无迹可寻。舅舅家的院子里已经造起了新楼,院子后面的小河早已填平,成了宽阔的公路,河边那片浓荫覆盖的竹园也不知去向。说实话,面对着这些新的景象,我感到怅然若失。我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们不会为了保留儿时的美好记忆而阻止新生活的进展。使我欣喜的是,在崇明岛上,竟出现了我从未见过的森林。那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森林公园,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水杉树的海洋。徜徉在这片飘着鸟语花香的绿色海洋中,我流连忘返。我在想,当流逝的岁月把旧的美好淹没时,新的美好又在人们的手中悄悄地创造出来,这就是生活。我也想起了舅舅在四十年前回答我的话:“因为崇明岛好啊!”
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