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柳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这是一首咏柳以惜别的诗,诗用第一人称的语气写成,称为代言体。场景设置在“江边”渡头,在古代这是典型的送别场所。
“袅袅古堤边”二句,写江边堤上的柳树。古人于江边堤上植柳,是因为柳树得水容易成活,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宋人传奇《炀帝开河记》载,隋炀帝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为炀帝所采纳,遂在大运河两岸植柳,并赐柳树姓杨,从此有杨柳之称。从此堤上植柳,得到普遍的推广。诗中“古堤”不必是大运河,而情景总是类似的。“袅袅”是形容柳树柔软的枝条下垂,随风摇摆的样子,这个词还可以形容烟雾升腾,这就与下句的“一树烟”发生了关系。“青青”是柳色,与“袅袅”属性状,在叠字上就有变化,“一树烟”直接用“烟”来借代“柳”,使江边柳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而具体生动。于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古堤春柳的图画。
“若为丝不断”二句,以女子口吻,写依依不舍的别情。“若为”是设问语气,意即如何才能办到。“丝不断”,再次使用借代修辞,以“丝”代柳条。这个“断”字出自古代折柳送别的风俗,关于此风俗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唐无名氏诗说:“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杂诗》)可见柳条是容易折断,也是经常在送别时被人折断的。所以女子痴心地想,要是折不断就好了,行人就可以不走了——这层意思,则被巧妙地含蕴在末句“留取系郎船”五字中。这已经是心理描写了,在女子的想象中,柳丝不再是柳丝,而是可以拴住客船的长绳了。这样,作者就把人物感情移植到景色中去了,从而将女主人公的一片痴情,表达得十分生动细腻,而富于感染力。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中的著名唱词:“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与此诗中的想象,是一脉相承的。
这首诗写作成功,与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运用借代修辞手法,及奇思妙想与移情于物,都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