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做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第二章 做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后,莫斯科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心。革命导师列宁1920年在共产国际提出民族和殖民地革命问题,强调培养东方各民族的干部。苏联政府在1921年4月创办了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这个校名是斯大林确定的,由苏联民族人民委员部主管,斯大林是名誉校长,拉狄克是校长。东方大学本来是培训苏联本国东部地区民族干部的学校。随着亚洲特别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共产国际更加关心东方和中国革命问题。学校设立东方部,负责人维经斯基,成立了10个东方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班组,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印度、蒙古各国家民族的学生。

“到莫斯科去!”这是那时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青年的向往。1921年秋东方大学成立中国班,学生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派去的,有三十多人,其中有瞿秋白和中共南方区委选派的刘少奇、彭述之、萧劲光等人。1923年起,中国共产党为了加速培养干部,有计划地从国内和旅欧支部选送一批文化水平较高有培养前途的青年,进入东方大学学习深造。中共旅欧支部选派赵世炎、王若飞、陈延年、陈乔年、佘立亚、袁庆云、高风、陈九鼎、王凌汉、熊雄、王圭、郑超麟等12人。李大钊主持工作的中共北京区委,选派正在北大读书的朱克靖等人,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3年5月,朱克靖在北大与从上海来的袁玉冰、胡越一、丁健亚三人会合,同来的还有中共出席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王荷波、刘清扬、卜世奇。一行七人结伴同行,从北京乘火车出发,经沈阳、长春、哈尔滨,到达满洲里,住在一家小旅店里。他们不能出去活动,因为满洲里有中国军阀政府的密探和日本特务活动。军阀政府密探比较愚笨,容易对付;日本特务非常狡猾凶狠,只要怀疑是共产主义赤化分子就抓起来关押。朱克靖等七个人化装成去西伯利亚伐木的工人,不敢坐火车,雇了一辆马车,天没亮时越过国境线进入苏联境内,晓行夜宿,一路住在农民家里,走了几天,到了赤塔,心里才踏实了。在赤塔休息两天,到伊尔库茨克,经苏联远东共和国党组织的介绍,换乘火车去莫斯科。那时苏联的火车不是烧煤,是烧木柴,沿路要往车上装木柴,所以走走停停,速度很慢。火车设备简陋,车厢和床铺颇为宽大,每一间有上下两层四个铺位,房间没有门。每到一个车站,大家都忙着去取开水和买食物,如面包、香肠、烤鸡、烤猪肉、咸黄瓜等。长途旅行生活不无乐趣,白天看看小说,或者临窗欣赏西伯利亚一望无际的森林。火车沿着贝加尔湖绕行时,更是景色宜人,空气十分新鲜,令人心旷神怡。每到一个车站,都可看见疏疏落落的村庄隐蔽在森林里面。往来乘客的食品,都是这些村庄的妇女和姑娘们拿来卖给他们的。

1923年冬的一个早晨,火车终于抵达莫斯科。朱克靖和袁玉冰、胡越一、丁健亚乘坐等候他们的一辆大卡车,一直向东方大学驰去。东方大学校舍坐落在莫斯科市区特维尔斯卡娅大街15号(现名高尔基大街),原是沙皇时代王公贵族的府第,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富丽堂皇。东方大学中国班学员不断增加,除朱克靖外,有陈延年、王若飞、刘伯坚、李富春、蔡畅、叶挺、聂荣臻、穆青、傅烈、彭树敏、廖红光、陈家珍、廖仁志、饶竟群、罗觉(罗亦农)、袁庆云、尹宽、熊友邻、萧复之、马禹夫、郭隆真(女)、张善铭、李季、李求实、陈碧兰(女)、黄镜明等,总数已达数十人。朱克靖和李富春、蔡畅等同学好友重逢,分外高兴。所有在东方大学学习的中国学员,都由中共旅莫(斯科)支部统一领导,支部书记是罗觉,委员有刘伯坚、陈延年、王若飞。为了学习管理方便,中国班学生分编为16个组,朱克靖担任其中一个组的组长。

东方大学课程主要有“俄国十月革命史”、“俄共党史”、“国际工人运动史”、“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学习俄文。学员们的学习和生活是严格、紧张的。每天清早集合整队到学校对面普希金公园出早操,半小时的早操完毕,排队在大餐厅门口凭票领取一份早餐,有红茶一杯、香肠两片,面包随便吃。学员要参加打扫卫生,轮流到厨房值日,分发汤菜。学校实行供给制,学员的衣服鞋袜生活必需品、书本文具、理发洗澡洗衣服,全部由学校供给。衣服是黑色粗呢制服和大衣。衣服被单等每星期换洗一次,每星期凭票洗澡一次,两星期理发一次。学员每月发六个卢布。学校里有免费电影看,有时还发票看话剧、歌舞。学员除集体参观、下乡,很少出去活动。1924年11月7日,莫斯科人民整队到红场纪念十月革命节,东方大学学生也排着很长的队伍走到红场。东方大学的生活比留法勤工俭学好多了,陈延年就说,一生从未过这样好的生活。

朱克靖在东方大学学习期间,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关。他以法文作拐杖,刻苦学习俄语,半年内把一本《法俄字典》翻了几遍,还经常找人对话练习发音,终于掌握了俄语,并能阅读俄文版的书籍。在东方大学学习期间,朱克靖学完了规定的课程,潜心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一些著作,较系统地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及前途等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思想理论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在东方大学,朱克靖还有幸和导师李大钊度过一段难忘的日子。李大钊是1924年春从北京到莫斯科,作为中共代表团团长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从6月末开到7月初。会后李大钊逗留莫斯科一段时间,以便阅读和研究。他就住在东方大学宿舍一个单人房间。星期日,朱克靖和罗觉、王若飞、刘伯坚、陈乔年以及陈碧兰,经常在李大钊的房间里聚餐。王若飞负责购买食物和当厨师,朱克靖总是抢着洗涤餐具,甚至连陈碧兰或其他同志去帮忙他都拒绝。陈碧兰后来回忆说: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朱克靖是吃苦耐劳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从他的态度、谈吐以及为人处事的作风看来,他是一个非常诚实而不随声附和、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富有正义感的人。他不畏权威,在全体大会上敢于说与大多数人不同的意见,这便表明他为人的忠诚和具有优良的品性。1925年初,由于国内革命工作需要,党中央发电报催李大钊早日回国。旅莫支部筹备了一个欢送李大钊的晚会。李大钊致答词,他讲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说:我要回到战场上去,你们刻苦学习,就是为了以后回到国内战场去战斗。

按照东方大学的规定,学员组长要填写每周报告表,记载组内主要活动。从周记可以看出,朱克靖的学习生活是严肃紧张的,星期日也不休息,作为小组长,和每个组员谈话,结合中国革命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朱克靖经常谈话的人中,有些后来成为中共党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李富春青年时期的朱克靖、蔡畅、叶挺、聂荣臻、罗觉、王一飞、颜昌颐、林育英、张善铭、熊雄、穆青、李求实、傅烈、刘昌炎等。朱克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广泛涉猎,保持着阅读的爱好。朱克靖还到学校附近有苏联红军军事学校的一个叫莫洛霍夫的村庄,进行短期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学习军事知识和苏联红军政治工作经验。朱克靖和旅莫支部负责人以及十几名学员到克里姆林宫一个大厅,听斯大林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演讲。学员们还受到卡米涅夫、季诺维也夫、布哈林和拉狄克的接见。卡米涅夫等人讲了“五卅运动”的意义和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鼓励学员们是最优秀的,是准备首批被派回到自己国家担负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的,东方大学就是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学员们都明白,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博士硕士学位,而是革命生涯,是斗争,是暴动,是革命,是监狱,是流血,是牺牲。

在东方大学,朱克靖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从幼稚走向成熟,确立了人生的目标。他在周记中写道:“做一个真实的共产主义革命者!”这是朱克靖的人生观,是朱克靖一生遵循并身体力行的座右铭。实现共产主义!这是朱克靖的信念和世界观,是朱克靖一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