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淘与华人教堂

姐妹淘与华人教堂

他乡遇知己应该是今日的话题。话说昨天去参加国庆庆典时在地铁口碰到了老大张,她在等老四于,而我在等老三姜,于是星星之火开始了。年龄相当,教育背景相当,家庭环境相当的几位访学者相遇,有种强烈地找到组织的感觉。我们一起参加完活动去吃饭的路上,遇到了小四于,五位女性,来自祖国的南北西东,专业方向大相径庭。坐在麦当劳里,一边吃饭,一边聊着各自来美国后的教训经验,笑话糗事,分享着互利互惠的信息,互留手机微信号后,一个新的朋友圈横空出世。还等什么?马上开始计划出游。一人负责一个景点,每周至少一次活动。情投意合,志趣相同,就差找个桃园喝酒摔碗表忠心了。下午5点多大家蹭我的月票顺利逃票(算是体验,与朋友们的人品无关,因为地铁进站口是感应的,我在前面刷,她们紧跟就是了)。朋友多了路好走,好处立竿见影!晚上,群里热闹非凡,照片交互传着,玩笑相互开着,信息共享着,出行计划研发着。有个组织真好!

说点别的。今天上午9点10分出发,我和朋友赵一起跟随谭去了波士顿地区最大的位于莱克星顿的华人教堂,也是1775年4月19日美国内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很难想象,就这一个教堂,集结了一千多华人信徒,大家分工明确,组织科学细密,活动内容丰富。大家都信仰着一个上帝,都是冲着感恩、祷告、博爱而来的,不得不承认,这里有着大家庭的浓浓的温暖气氛。

我全方位、认真接触基督教是在英国一个建于1492年的教堂里,那里的建筑风格、牧师布道、信徒唱诗等要素就是我想象中教堂应该有的样子,一踏入教堂,宗教的肃穆和严肃气氛可以迅速感染到你。但在这里,除了楼门口顶上那个大大的十字架之外,与我期待的教堂大相径庭,尤其是布道牧师那种拖着台湾腔且有点油腔滑调欠逻辑的纵横联想方式,热心的信徒们想拉你入教的迫切性和强求感,都让人的心里产生排斥,很不舒服。但我愿意相信,他们的本意是善良的,正如同自己拥有一个宝物,忍不住想和他人分享一样;也承认这里确实人人和善,气氛友爱;更明白其中有不少人是水平、社会地位都不低的知识分子,更有很多是经济实力已经进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的生意人。

下午外出散步,一些性急的树叶开始发红。期待看到红叶遍染的那一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