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医家小传

第一章 医家小传

杨甲三教授,生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原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首任系主任,兼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荣誉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国家科委医学专业组成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药院校针灸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腧穴组组长,中国国际针灸考试中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中国针灸协会顾问等职。历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主席团成员。

杨甲三(1919—2001年),1919年1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自幼耽嗜医学,13岁时因慕吴中名医吴秉森之名,遂执师徒之大礼,受业于吴氏门下。三年师满,旋又师从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于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传习班。其后,即于武进县悬壶济世,复受岳翁华庆云先生亲传,悉承衣钵。60多年来精勤不辍,殚精竭虑,探微索奥,尊求古训,博览群书,致力发展针灸学术,创“三边”“三间”取穴法、毫针单手压式进针法,深得穴理,精于临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根植临床,勤奋耕耘60多年,至80岁高龄仍亲力亲为,以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一、少年立志,拜师从医

杨甲三教授自幼耽嗜医学,立志从医,为民解痛,造福乡里。13岁时,拜吴中杏坛宿学吴秉森为师,自此每日栖宿师宅,潜心医道,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随师初期,从基础开始,系统学习了《黄帝内经》《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神农本草经》《难经集注》等中医学经典著作,以及《濒湖脉学》《药性赋》《医学三字经》等中医基础书籍。吴秉森乃当地名医,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甚严。杨甲三每日除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日常学习内容外,还必须背诵中医经典原文。为此他经常秉烛夜读,夜以继日,不敢懈怠。杨甲三天资甚高,又刻苦勤奋,深得吴师的器重,每每另加指点,他也因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至于在此后的临床中,经方经典,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即随师临诊,并学习临床课程。这一期间,系统学习了内、外、妇、儿各科,涉及《外台秘要》《千金要方》《医宗金鉴》以及金元明清诸家,逐步掌握了诊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在随师临诊的过程中,细心揣摩,精于思考,将所学理论联系临床,渐得个中奥妙。杨甲三白日随师临诊,入夜秉烛苦读,往来寒暑,转眼三年师满,医业初成。在学习的过程中,杨甲三深感中医医理深奥,博大精深,非短时可穷究,因此三年师满后,旋又进入无锡针灸传习班,从师针灸大家承淡安先生,专修中医针灸。

承淡安先生为近代著名的针灸临床家和教育家,曾游学日本,思想开放,对中医针灸学的发展有新的思考,开始接受并运用近代科学思想。他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重视传统中医思想,而且注重近代科学思想的影响;不但开设了传统针灸课程,而且开设了解剖、生理等西医课程,常常教育学生应当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中医针灸,研究针灸。杨甲三于1936年毕业于无锡针灸传习班。虽然拜承淡安先生为师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系统学习了针灸基础理论,从经典入手,涉猎经络、腧穴、针灸手法、针灸临证诊治等,坚定了学习、研究针灸的信念,收获甚大,思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为以后从业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承淡安先生的学术思想对杨甲三影响很大,在他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虽然以传统中医理论和方法为主,但并不排斥现代医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思维与方法,并因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无锡针灸传习班毕业后,杨甲三即回到故里,在武进县等地悬壶济世,此时他年仅17岁。虽然青春年少,但他以精湛的医术为很多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很快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在此期间,常州名中医华庆云先生(尤擅内、妇科)渐闻杨甲三的名声,感其为人敦厚,聪颖勤奋,遂纳为婿,亲传衣钵,教泽殊深。就这样,杨甲三经过4年系统的中医针灸学习,加之其岳翁的指点教诲,医术日精,声名鹊起。

二、悬壶济世,仁术活人

1936年,学成出师的杨甲三开始独立行医。他曾经给学生们提起,在他们那个时代,学医出师时,老师会送给学生两件礼物,一件是马灯,一件是雨伞。这两件礼物寓意深刻,即要求学生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病人需要,就要以自己的所学为其服务,解除患者病痛。杨甲三铭记老师的教诲,并以此时刻激励自己。由于他功底深厚,待人诚恳,又得名师真传,开业不久即患者盈门,疗效甚佳,将一个个患者从病痛中解救出来。杨甲三善于针药并用,其方皆有出处,配伍精当,疗效独特,其针术穴理清晰,配穴精妙,针法纯熟,加之收费低廉,颇受百姓欢迎。但是少年杨甲三并没有沾沾自喜,满足于良好的开端与病人的赞誉,而是遵循老师的教诲,白日临诊,治疗病人,到了夜晚,即将日间所诊病案反复揣摩,查阅古籍,校对方药,思忖取穴用针之法,每日不辍,一丝不苟。特别是对初次遇到的疑难病例,他更是放心不下,每致彻夜难安,直到病人有了转机,才觉安心。杨甲三也曾教导学生们:病人将他们的性命交给我们,我们必须尽最大的努力去解除他们的病痛,前提是我们必须用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直至80岁高龄,仍然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自己的诺言。“江南多名医”,在当时的环境下,以17岁少年之身而能够立足于世,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但是杨甲三凭着自己深厚的功力与不懈的努力,很快脱颖而出。

20世纪50年代,因其出色的医术与仁厚的德行,杨甲三被抽调到南京中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从事针灸教学工作,并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到江苏省各市、县开展针灸巡回医疗与针灸普及工作。每到一地,不论条件多么艰苦,他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病人诊治,白天看病,晚间讲课,为培养初级针灸医生呕心沥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因其工作认真,成绩突出,于1957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针灸教研室主任和附属东直门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正式成立,他即担任第一任系主任,为北京中医学院针灸学科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身上的担子重了,任务多了,但是他一心为民的心没有变,始终心系病人,始终坚持在临床第一线。有时刚开完会,或刚从国外回来,就马上回到医院,回到诊治病人的第一线,直到生命的终点。

杨甲三一生以孙思邈“大医精诚”的为医之道为准则。在杨甲三的病人中,有刘少奇、陈毅、彭真等一些国家高级领导人,也有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有苏加诺等外国首脑,但更多的是普通百姓。虽然患者的身份地位不同,但他从不以病人的外貌、地位、金钱作取舍,而是一视同仁,宅心仁厚,善解病者病痛,活人无算。从17岁正式独立悬壶行医开始,六十五载风雨寒暑,杨甲三始终如一地实践着他仁术活人,振兴中医针灸事业的伟大夙愿。

img

杨甲三在为患者诊病

三、严谨治学,经典铸基

杨甲三行医、执教六十五载,学验俱丰,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治学经验。他的治学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植《内》《难》,经典为先

杨甲三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必须探明医理之奥妙,必须深究医理之根源。只有这样,方能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良医”“上工”。若仅以方药、针术的技巧或临床经验,虽可取效,但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认为,中医针灸的源泉在于《内经》《难经》,虽然后世有了极大的发挥,但医理之存,首在《内经》《难经》。尤其是针灸理论,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配穴处方、临床应用,《内经》皆有精辟的论述,古人也因此称《灵枢》为《针经》,足见其重要。杨甲三精研《内》《难》,造诣颇深,临床圆机活法,每每信手拈来。他提出学习《内经》《难经》分三个阶段(或三个步骤):第一阶段,熟读原文,背诵重要段落。在这一阶段,要以原文为主,通读全篇,而非节选或释文,以了解掌握他们的全貌,避免断章取义,对于初学者尤为重要。第二阶段,条分缕析,详细分析经文的精神实质,将相类的内容归纳整理,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如经脉体系、络脉体系、奇经体系、腧穴体系、针灸方法体系、腧穴配方体系、临床治疗体系等。在此阶段可参考后世医家的注释与发挥,更深地领会原文的精髓。第三阶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中医针灸临床。在这一阶段,需要反复进行理论—临床—再理论—再临床的过程。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与应用,才能真正消化吸收,将《内经》、《难经》之医理及方法变成自己的学问,成为日常临床工作的指导。杨甲三强调“针灸之理在《内》《难》,针灸之法在明清”,也就是说,在针灸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内经》《难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明清时期的医家创制了许多有价值的针灸实用技术。学习的过程应有先后,不可存法废理或重法轻理。他同时强调,学习《内经》《难经》是一名医生终生的过程,因为在不同的实践阶段,其知识结构、学习与理解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以及个人的需求等都有所不同,所谓“温故而知新”,就是这个意思。

(二)理论实践,密切结合

杨甲三非常注重实践。他认为,研究任何一门学问,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医针灸也不例外。中医针灸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临床实践检验着中医针灸理论,使其进一步完善。钻研理论与反复实践是治学上辩证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针对针灸教学中教材与实际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以及容易偏重理论的现象,他多次指出:中医针灸本为一体,理论与实践不可分离。如果没有临床经验支撑,经络就会变成空虚的“线”,腧穴就会变成机械的“点”,丢掉了临床就失去了根本。但也不能因工作紧张,只顾看病扎针而忽视理论的学习与提高。他也曾多次指出:提高理论水平是一名合格医生必须重视的。在他诸多成功的案例中,无不体现着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奇思妙想,体现着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治学思想。直到80岁高龄,他依然保持着白天临诊夜间读书的良好习惯。他多次教导学生,中医针灸博大精深,非短时可以参透,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这就是中医针灸的职业特点。此话出自一位成名老人之口,除了体会到他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感人精神之外,更感觉到了一种震撼。

(三)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在中医针灸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每个学术流派及各流派中的每一位医家都有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临证特点。杨甲三认为,这些各具特色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既是对自身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断认识的概括,也是人类防治疾病的经验总结;既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又是对中医针灸学的丰富和发展。认真阅读他们的学术著作,研究其学术思想和独特的临床经验,汲取各家之长,既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捷径,又是搞好学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他始终摒弃门户之见,恪守博采众长的原则,除特别重视《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外,还十分重视研读历代医家的著作,伤寒、温病、本草、方脉、内、外、妇、儿、医论、医案,无不涉猎。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由于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才使得他的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得心应手于中医针灸临床、教学与研究。他曾教导学生:针灸医生应当是最高级的医生,因为他不但要精通针灸,还要明确中西医各科诊断与常规治疗。因此就要求针灸医生必须广泛涉猎中西医各门知识,就必须打好宽厚的基础,否则只能是个“针匠”,只能一条腿走路,不但临床效果难以提高,教学、科研也缺乏基础,也搞不好。

在他主编的《杨甲三取穴经验》《腧穴学》《针灸学(教参)》等著作中,不但内容丰富,引典准确,而且论述精深,语言简练。他临证治疗,既宗《内》《难》之旨,又及历代诸家,辨证准确,立法明晰,方药针灸,灵活多变,与先贤所论无不契合。临床遇一病人,年仅19岁,因疲劳、饮酒致头痛剧烈,杨甲三初诊后嘱其立即做CT检查,示局灶性脑梗。杨甲三用《千金要方》“续命汤”及针灸治之,一周而愈。学生大为不解。杨甲三引《内经》《金匮》之论,认为该患者因卫外不固,风邪入中,阻痹脑络所致,故应首先祛风通络。此为外风所致,《千金要方》续命契合,因而有效。中风(脑血管意外)后世认为内风为主,但外风所致者也间而有之,不可偏废。我们从中可以领略他古今中西融会贯通、临证灵活博采众长的独特风格。

img

《杨甲三取穴经验》

(四)习古不泥,力求创新

杨甲三在继承前人宝贵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发展与创新。他既重视继承前人的丰富理论与经验,又注重研究吸收现代医学知识,尤其重视引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对传统中医针灸进行整理、研究和提高。他在无锡针灸传习班时就已经学习了解剖、生理、病理等近现代西医知识,之后更注意不断学习、借鉴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方法。临床上,他诊病问疾,不但按中医四诊八纲进行论治,还总是详细了解病人的现代医学检查诊断结果,以帮助认识疾病与变化,并大胆结合西医的治疗手段及药物以提高疗效。他寸针灸、中医药的研究与应用也始终贯穿着这一思想。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腧穴挂图》《经络挂图》《针灸临床取穴图解》等专著中,就已经大量吸收了现代解剖学的知识。70年代著成的《杨甲三取穴经验》,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大胆运用现代解剖学知识,创立“三边”“三间”取穴法。《标幽赋》云:“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分肉。”《流注指微赋》也说:“孔窍详于筋骨肉分。”《行针总要歌》说:“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从这些古代歌诀的记述中可见,古人注重筋骨肉,且于筋骨旁、肉分处取穴的理论与方法为历代医家所提倡。杨甲三认为“筋、骨、肉”不仅是人体解剖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明显的标志。熟悉这些体表标志,根据“三边”“三间”(骨边、筋边、肉边,骨间、筋间、肉间为取穴标志)的规律,结合纵向骨度分寸,就可准确地取穴定位。这充分显示了杨甲三不囿于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锐意求新的治学思想。正因为此法既继承了古人的经验,符合中医针灸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又发挥了西医解剖直观明了的特点,故形成了广泛的影响,不但至今仍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教学当中,而且在海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翻译成日文、英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等广为传播。

img

杨甲三主编的《袖珍针灸取穴图解》

四、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杨甲三教授在潜心学问的同时,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1957年奉调进京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的组建并担任针灸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在本科班教学之外,他还参加了1958年卫生部外事局举办的“苏联针灸班”和1960—1961年卫生部主办的“东欧针灸班”的教学工作,同时在协和医院承担东欧留学生的临床教学工作。20世纪60年代,他多次参加朝鲜、越南针灸进修班的教学工作,深受好评。70年代后期,中医针灸向西方开放,他一直担任外国留学生、进修生的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1978年晋升为正教授,80年代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培养针灸专业博士研究生。1982年参加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的组建工作并担任第一任系主任。在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针灸系、附院针灸科的组建过程中呕心沥血,为临床和教学工作先后编写出版了《腧穴挂图》《经络挂图》《针灸临床取穴图解》《杨甲三取穴经验》《腧穴学》高校教材以及《针灸腧穴学》《针灸学(教参)》等一大批高质量教学用书,摄制完成了教学影片《针灸取穴法》,在国内外中医针灸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杨甲三培养的大批国内外针灸专门人才,在各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的外籍研究生曾担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执行委员会委员,新加坡中医学院院长、副院长等。他培养的硕士、博士毕业后均已成为各自单位的学术骨干,并担任了不同的行政职务。他们正在国内外为弘扬中医针灸文化、发展针灸事业做着不懈的努力。

img

杨甲三在指导外国留学生

五、平实无华,高风亮节

杨甲三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中医针灸人才,发表和出版了大量针灸科研论文及书籍,而且在为国内外重要人士进行医疗保健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62年至1963年,他先后5次赴印度尼西亚参加医疗保健工作,期间曾用针灸、中药为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治愈顽疾,同时为当地的政府官员及华侨诊治疾病,深得好评。为此,1963年苏加诺总统亲自授予杨甲三“四级好男儿”国家勋章。1963年他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东南亚四国,并担任医疗保健工作,成绩斐然。1974年至1975年期间,他先后赴斯里兰卡、朝鲜和罗马尼亚,为外国领导人诊治疾病。20世纪70年代,先后参加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墨西哥总统来华访问时的医疗保健小组。特别是在日本自民党访华期间,他曾为十几位自民党委员治病,取得满意疗效,影响很大。80年代又参加菲律宾、法国医疗小组为外国领导人诊治疾病,为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他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高超的医术为中国传统医学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为中医和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杨甲三一直参加中央高级领导人和军队高级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由于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于1990年获得中共中央保健委员会的表彰奖励。他还曾多次获得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荣誉面前,在国内外赞誉面前,在与国内外高级领导人的接触过程当中,杨甲三始终如一,敦厚朴实,从不谋求私利,几十年如一日。将《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箴言,将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的教诲,融入到自己的血液里,体现在日常的实践中,以一颗平常心实践着自己一生的诺言。

杨甲三少年从医,立志医学,一生精研,心无旁骛。他常教导学生:治学先立志,无志难成功。做学问要有志向,要持之以恒,治学要潜心,倘若心境不静,神情不专,见异思迁,浅尝辄止,治学则难成,学问则难长。这是杨甲三又一重要治学思想。他自少年之时起,数十载如一日,痴心不改。初随师攻读医书,至师满从业,皆专心致志;凡所读之书,均逐字推敲,并联系临床实际,仔细琢磨。经典著作,反复阅读,重要之处,圈点批注,抄录背诵。后来,虽行政事务增多,仍潜心中医针灸学术研究,或授课传业,或著书立说,或临床诊病,精勤不辍。杨甲三一生奉献,不思索取,不务虚名,任劳任怨,即使后来声名日隆,也从不为其所累。真可谓一生致力于岐黄事业,实践着他少年立下的志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