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喜欢走,与生俱来的喜欢。
记得小学二三年级开始,班主任就带着全班同学,从兰溪县城徒步十余里,一路兴奋地去茆竹园、六洞山、黄大尖一带搞“军事活动”。读中学时,班主任又率领大家自备炊具,翻山越岭,最末一段还要负重——手提肩背一两块、两三块砖石,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一直走到金华双龙洞,然后体验“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的无比妙趣。
这在今天的中小学生,包括老师和家长们看来,有点不敢想象。但在20世纪70年代,却很平常。这样的活动,不仅磨炼人的意志,也让许多同学加深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于我而言,似乎还不止于此。
因为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我几乎走遍了中国境内的名山大川、名城名胜,甚至对一些当时鲜为人知的去处,也兴致盎然地作了寻访、探究。千万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有时,连我自己也没有明确的为什么。
往小处、往常理上说,这是个人兴趣爱好,自然会有缘由,这里无须多言。
往大处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千百年来备受士人官宦推崇的一条人生正道。
现在,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成要努力读书,让自己才识过人,然后将自己在书上所学,在生活中体现,同时进一步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甚至还有人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找到了这八个字的出处。
错不错?没有错。但是不够。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学与仕往往合为一体。读书,读万卷书,是入仕的必要条件、基本路径。而一旦入仕,所谓修身齐家、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等,也都跟着会有。虽然官职、功业有大有小,但在他人眼里和社会评价中,功成名就的感觉至少有了。那为什么还要行万里路呢?我想,除了进一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问,更好地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办事之外,恐怕还有一层重要因素:个人内心的向往、追求。
读书多的人,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也多,内心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欲望,对古往今来重要的人和事,自然而然会有一颗凭吊追怀之心。因此,宦游——专程、顺路、取道等,是历代文人学士“行万里路”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仕途得意或失意时,更会不由自主地寄情山水、感时怀古,并且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文佳作。这是古人与今人的不同之处。
今天的人们,信息、知识来源渠道众多,交通发达,游览方便。但再怎么方便,那种“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的美妙,那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胸襟,那种天人合一、物我冥通的圆融境界,不是自己双脚走到大自然中去,亲眼看见、亲手触抚、亲身感受那些风景名胜古迹,书上的、电视上的、互联网终端上的,终究无法让人真切体验。这又是今人与古人的相同之处。
因而归根结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自己走过、读过,思想才会有所领悟,心灵才会有所濯澡,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才会提升。换句话说,旅行的味道,读书的味道,只有自己走了、读了,才能真正知道个中滋味。
杭州西湖边,有家著名的中华老字号:知味观。“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欲知我味,观料便知。”一百多年来,这个绝妙“店招”,一直为世人津津乐道。
是的,美景、美食,美人、美乐,再加上书中丰富多彩的“料”,人间之美,人生之乐,尚有甚乎?
王少杰
2019年7月18日,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