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义与意识形态之于历史的意义
“‘七七事变’都八十年了,中国人有写出过一部对得起历史的抗战史么?”
书目链接
1.《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新世界出版社,2014),(英)芮纳·米特著,蒋永强、陈逾前、陈心心译
繁体版:《被遗忘的盟友:揭开你不知道的八年抗战》(台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14),(英)芮纳·米特著,林添贵译
2.《邻镇战争》(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日)三崎亚记著,林青华译
2017年是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七七事变”八十周年。7月7日前一晚,我发了条朋友圈:“‘七七事变’都八十年了,中国人有写出过一部对得起历史的抗战史么?”
我的本意当然不是埋怨和指责,主要是自己书读得太少,目光所及,确也感觉抗战题材书籍缺少真正有分量的著作,这才真心请教。这句话被不少朋友评论、指教,一位在美国的朋友告诉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郭岱君,将组织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共写一部抗战史……”期待之余,毕竟远水难解近渴,于是她又热心推荐我“读读芮纳·米特”。
这位朋友推荐的芮纳·米特的书,就是我前篇介绍过的《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全史》。
读这本书前,我听到有人这么评价:好看是好看,但学术性并不是很强。作为牛津大学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38岁时获得),芮纳·米特的文笔确实如小说家那么好,他的叙述娓娓道来,准确、客观又不失阅读的美感,且在写作中有闪回有特写,颇像看一部史诗电影的效果。但在好读之余,作者也蕴藏了许多学术研究的成果,只不过在提出时不刻意不追求形式感罢了。
除了对中国抗战的军事行为、政治行为进行全景式的描写,芮纳·米特还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彼时国民政府在税收、提供“粮食安全”、处理大规模难民流动等问题上进行分析。他指出,国民政府“一边抗战,一边也在摸索建立一个福利责任国家”,比如八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所费不赀,难民救济的规模远超过此前中国的一切纪录:1937至1941年间,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派发约2.14亿元做赈济工作。
此前读日本小说家三崎亚记的《邻镇战争》,读到“我四下里观察,去辨认战争的征兆,但因为没有任何迹象,渐渐地,我几乎忘记现在是战时了”,不由得心中一动,这也是我一直考虑的一个问题:一说起抗战岁月,我们的作者所用的大多是烽火、硝烟这样的词汇,那么,在烽火已熄、硝烟散尽后,彼时的社会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形态呢?
读芮纳·米特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抗战期间中国社会的面貌与形态,他的切入点独特而有智慧,比如国民政府中央与地方在征兵上的博弈,比如中日双方对难民的争夺,等等……从中可以看出,战时的国民政府并没有不作为,而是在紊乱之中尽力维持并创新着秩序,而这种秩序也让中国社会更趋向军事化、区隔化和官僚化。
另外,通过芮纳·米特的独特视角,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以前忽略的知识盲点。比如日俄战争后,作为战胜一方的日本在中国的东北成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这个“部分仿效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业性质半政府组织,使日本在中国大陆有一个强大的据点”,到“九一八事变”之后,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的员额已经暴增超过11万人,成为此后日本侵略华北乃至全中国的潜在势力。
芮纳·米特在书中说,中国之所以一度成为被西方社会“遗忘的盟友”,甚至一些西方年轻人弄不清“二战”期间中国究竟是英美同盟,还是日德一伙,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那段抗战史“消失在早期冷战创造的黑洞里……1945年至1950年之间,日本和中国在英美人士的情感上地位互换:日本从战时敌人变成了冷战资产,而中国从抗日盟友变成了愤怒又无法预料的共产主义巨人”。历史的意义与意识形态之于历史的意义,值得我们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