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是为了孤独

读,是为了孤独

王强

偶然在万圣书园拿起忆斯那本书时是2017年京城一个昏黄的傍晚。

海豚社版。灰蓝色封面,白色题签。书名起得简单别致,也就记住了。《书在别处》。书中集入他经年的名家访谈。因访谈前做足了功课,将访谈对象近乎可得的全数文字咀嚼得巨细无遗了如指掌,对谈便进行得从容而迅捷,环环相扣,硬是在不大的篇幅里与对谈者一一挖掘出新的思想深度,呈现出对谈者文字背后令人信服的意义与清晰的逻辑。

《书在别处》里的忆斯理性认真得一板一眼。身为《深港书评》前掌门人,这不能不视为他朴实出色的看家本领。思考的理性和执着的认真打下《深港书评》文章品格的底色。这底色也就自然而然撑起他自己的书评文字,眼前我正在翻读的书稿《为了不孤独》。

你听他说——

“作为文学研究者,最好不要太动感情,更不好感情用事。”

“有人说他写的报告有金融界最优雅、唯美的文字,然而他不仅是文笔好,金融工作的专业要求与职业素养也让他对待问题极其理性,且永远会以扎实的基本面分析为基础,凡事均以事实出发,从不做感性臆测。”

“在目前已经出版的抗战题材书籍中,并没有太多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几本新书曾寄予厚望,但翻开一读,仍是过往此类书籍习惯性对国仇族恨的渲染,一味地感性、抒情,站得住脚的事实和数据依旧欠奉,研究视角也还是单一、老套,真让人遗憾。”

“这样一来,历史貌似好看了,但却失掉了真实性与严肃性。”

然而,透过文稿书评文字(记人篇什也意在评点人背后的文字),我竟欣然聆听到熟悉的“书在别处”的理性之外,他另一种“心在别处”的微妙的声音。这声音细柔而倔强,从“别处”发现的独特书页出发,伴随“往事让他醉倒”的文字,忆斯将他浮躁尘世中“不安的”心渐渐安止在与众不同的“别处”。

你听他说——

“时间不走的京都”/“对抗时间的噪音”/“孤独之间的碰撞与较量”/“给世界写封信”/“治愈童心,就是治愈我们自己”/“京城找静儿”/“谜一样的过去”/“内心的声音”/“别想摆脱书”……

“我都忘了我为什么要满世界找《蝉》了,大概找了快十年了吧。”

“陈丹燕解读地理阅读的初衷,说‘你以为在探索一个新地方,其实却是在探索你心中那些尚未明了的角落’。我猜这话奈保尔一定会同意。”

时间。不走。对抗。噪音。孤独。碰撞。较量。写封信。世界。治愈。自己。谜。内心。声音。别想。摆脱。忘了。为什么。满世界找。找静。探索。尚未明了的角落。这些词语的小溪从他文字的四面八方汩汩淌来,迎着在他看来日益陌生的世界,散发出引人深思的清凉。文字的孤独、阅读的孤独、思想的孤独、生活的孤独似乎是他对抗时间疾驶、世界陌生、无知暴力与尚未明了自我的良方。在他似乎借助文字借助阅读努力摆脱孤独,为了不再孤独的刹那,我却分明看到,他其实是在营造孤独、走进孤独、栖息于孤独,并最终享有着孤独。

(忆斯,请原谅。让我滥用一次作为读者的特权。我确信我的这一解读不是纯粹的虚幻;我确信我以自己的读解走进了你心中“那些尚未明了的角落”,至少是其中的一个角落,而且或许是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但这个角落重要、深刻、迷人,因为它关乎世界、关乎当下、关乎存在、关乎生命的质地,虽然它可能或必然同时也重要地关乎你。)

对生命而言,孤独从来指向截然分明的两极。作为一类人的生存体验,它意味着乏味寂寞枯燥抑郁甚至恐惧。作为另一类人的生存体验,它意味着趣味专注灵动神秘兴奋甚至甜蜜。前者的存在为的是逃避,为的是扬弃;后者的存在为的是获得,为的是拥有。

社会学思想大家齐格蒙·鲍曼极其敏锐深刻地探究了当今世界“过于拥挤的独处”(crowded solitude)这一存在景观。他认为,在由电缆、网线和无线设备联结编织而成的当下世界,在虚拟的联结中,人丧失了自己独处的艺术。因为这一虚拟现实承诺我们,任何时间、任何人似乎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我们永远在网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联结之中。然而,在这个无从预测、不断出人意料、日益感到陌生的世界里,一想到一个人独处就会心生恐惧,因为独处的境况极不惬意、极其郁闷、极其可怕、痛苦不堪、令人憎恶。独处时的孤独是一种难耐的折磨。眼前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孤独,但人们却讨厌自己一个人独处。从前那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手拉手的陪伴越来越少,人对此感到无奈的悲伤。改变了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人作茧自缚”。人与人相伴时那充满生气活力和令人振奋的温暖不再可得。此时的人类不是不知道如何消磨时光,而是不知道如何填充时光。对电子装置时刻不停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渐渐无人相伴所留下的生活的空虚。越是长久深陷于这一空虚,人也就越不可能使用高科技之前的手段,诸如肌肉和想象力,从这一空虚中自己爬出来。这是人类为当下技术世界付出的巨大代价——人不再能真正彻底地独处了。没有了独处,人不再可能为了自己的乐趣而沉浸在一本书里,或者画一幅画,或者盯着窗外想象自己之外的世界。人不再乐意同近在身旁的真实之人沟通。鲍曼告诫我们,“从孤独(loneliness)那里跑开,你也就将自己独处(solitude)的机会丢弃在了路上——那种机会令人赞叹,一个人独处之时,他可以‘汇集思想’,可以沉思,可以反省,可以创造,总而言之,能为交流赋予意义和实质。然而,从来没有细细品味过独处的滋味,你就有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你丧失了什么、丢掉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意大利小说家、哲学家翁贝托·埃科及时呼应道:“人失去了独处,失去了个人的沉思默想,不停出场的只是当下。改变并非总是等同于解放。”

此时,当下,每个人都该读读捷克作家赫拉巴尔。“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一百余页文字,写作花去四年,而构思酝酿竟用了他二十余载的生命。孤独原来可以是延长生命的不可言说的秘诀。读那部令人难以忘怀的《过于喧嚣的孤独》,也就眼睁睁看见独处中生命孤独的另一个面向,它深刻诱人、神圣必要而又不可思议。

“三十五年来我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三十五年中我的身上蹭满了文字,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三十五年来我同自己、同周围的世界相处和谐,因为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品烈酒似的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着,直到那词句像酒精一样溶解在我的身体里,不仅渗透到我的大脑和心灵,而且在我的血管中奔腾,冲击到我每根血管的末梢。”(杨乐云译文)

没有深深浸泡在孤独中的生命,也许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精彩纷呈的人的生命,而拒绝平庸则是孤独能给予我们的最伟大馈赠。孤独是一种真正的自由,是一种彻底的解放。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早在《乌合之众》中指出:“心理群体”的特点非常不同于其中“个体”所具有的特点,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此前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形成了一种受群体精神统一定律支配的独特的存在。如果群体中的个人只是把他们共同分享的寻常品质集中在一起,那么这只会带来明显的平庸。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单单是他变成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这个事实,就能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几步。

读,是为了呵护那自觉的个性;读,是为了不从文明的阶梯上倒退;读,是为了自己成为自己。

“而我会得到/孤独的馈赠,/它干涩,激烈,/如同大海里的火焰。”“要知道我来找你,/就像命运靠近命运,/就像善良靠近善良,/就像肋骨靠近肋骨,/就像翅膀靠近翅膀,/只有这样靠近孤独/才不会生长出/孤独。”(《孤独的馈赠》,[俄]英娜·丽斯年斯卡娅,晴朗李寒译)

读,是为了孤独。而孤独,是为了不再生长出孤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