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破釜沉舟

第三章 破釜沉舟

投入项羽麾下,任执戟郎中

多年以后,韩信仍然时常回想起第一次与项羽面对面的场景。

那是一个清冷萧索的清晨,刚从定陶死里逃生的韩信与钟离眛,箕坐在军帐外,百无聊赖,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谈着。

钟离眛问道:“贤弟,我瞧你袖子里总是鼓鼓囊囊的,藏着什么宝贝?”

“一卷兵书而已。”韩信掏出袖中竹简,“我投军时,身上只有一剑、一书,别无他物。”

“我就说嘛,贤弟不像武将军,倒像是个文书生。前些年始皇帝下令举国焚书,如今书简越来越少,读书人也越来越少了。”钟离眛忽然狡黠地笑道,“倘若军中下令,每人身上只可留一件自己的物什,这一文一武两件宝贝,贤弟是留剑,还是留书啊?”

韩信思忖片刻,笑道:“都是身外之物,弃之何妨!两件都不要了!”

“平日里宝贝似的,书藏袖中,剑不离身,如今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

“这青铜宝剑,使得再出神入化,最多可敌百人。而兵法,可敌万马千军。二者相较,自然宝剑可弃,书简当留。”

“那为何连书简也不要了?”

“当年孙武将军携兵法见吴王阖闾,吴王道:‘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孙武将军只答一字,曰‘可’,终成一番大业。”韩信抚摩着手中竹简,似乎跨越时空,陷入了遥想与回忆,“‘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这《孙子》十三篇,我自幼研习,早已烂熟于心。如今韩信胸中自有万丈韬略,‘可以小试勒兵’,又何需区区几片竹简!”

“口气不小啊!”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洪亮如雷鸣之钟。项羽在众将士簇拥之下,健步而来。

项羽巡营时偶然听见韩信豪言,不禁想起历历往事,对众将道:“年少时,叔父让我读书习字,我生来不好文,怎么也读不下去,叔父无奈,就让我改习剑术,学了两天,又厌倦了。叔父追问缘由,我答道:写得再漂亮,只不过能记人名姓而已;剑使得再精熟,只不过能敌匹夫一人。这些都不足学,要学,就学能敌万人的本事!叔父听了,对我大加赞赏,于是开始教授我兵法。现在想来,本将军昔日年少狂言,倒与你小子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众将纷纷附和,称赞项羽少年英雄,气魄非常人可比。

“故事还没完呢,本将军学了几日兵法,略知其意,觉得纸上谈兵终究无趣,又心生厌烦,把竹书扔得老远,气得叔父是吹胡子瞪眼,哈哈……”项羽的声音忽然沉郁下来,“往事如在昨日,而今叔父仙逝,再也没有人与我畅谈兵法了……”

韩信听说,项羽得知项梁战死,痛哭一夜,悲号声震慑全军。那天夜里,军营外的野林中,传来一阵阵悲戚惨绝的狼嚎,与项羽的哭号声遥相呼应,军中人人心悸不已,彻夜难眠。第二天,项羽复归振作,接过叔父的旗帜,着手整编楚军残部,重整旗鼓,就像个没事人一样,也不再谈论定陶之败。此刻,项羽由韩信之语忆起往事,忽然主动提及项梁,众将士皆默然,无人敢多言。

项羽走到韩信面前,拿过韩信手中书简,一边展开阅览,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叫什么名字,哪里人?”

“回将军,韩信,淮阴人士。”

“从定陶回来的?”

“是。”

项羽抬头,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韩信,问道:“你既然号称熟读兵法,本将军问你,定陶之战,我军因何而败?”

这么致命的问题,一言不慎就将小命呜呼,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身上。

韩信不假思索,从容自若道:“回将军,主将轻敌,士卒怠惰,守备不谨,敌军乘虚而入,所以败也。”

“大胆!”项羽身后侍从大喝一声,欲将韩信拿下,被项羽挥手拦住。钟离眛在后面焦急地拉扯韩信的袖子,示意他勿再多言。

项羽闪着灼灼光芒的眼神像把利剑一样刺向韩信,他不自觉地用力捏紧手中竹简,语声仍平静,不怒自威,道:“口出妄言,你小子不怕死吗?”

“我怕。”韩信毫不回避对方逼人的目光,这个时候,他相信说真话才是真正的忠诚,“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臣下怕死,但臣下更怕的是,定陶之败,我军不能引以为鉴,他日重蹈覆辙。”

项羽默然,他眼中的光芒像被乌云遮蔽的星辰,霎时间就黯淡了下来。他心里明白,眼前这个狂妄小卒说的是对的。

项羽紧捏竹简的力道一下子泄了,将竹简扔回给韩信,怏怏不乐,扭头走开。迈出几步,他忽然回头道:“嘿!你小子,牛高马大,看着倒挺气派,到我帐下,做个执戟郎吧!”

不等韩信回过神来拜谢,项羽一行便已离开。钟离眛和在场其他将士纷纷上前向韩信道贺。望着项羽逐渐远去的高大背影,韩信一时有些茫然,对于这个新职务,心内五味杂陈。

执戟郎,乃郎官之属,郎官为君主侍从,以守卫门户、出充车骑为主要职责。因手持枪戟戍卫于宫殿门口,故称“执戟郎”。秦、汉时,郎官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四等。“执戟郎”虽然属于最末等的郎中,但从普通士卒被擢升到中下级武官,可是韩信军旅生涯的首次晋升。

“恭喜贤弟!贺喜贤弟!从军不到半年,便晋升郎官了呀!”钟离眛显得比挚友还要兴奋。

“执戟郎?”韩信像是在自言自语,摇摇头,苦笑一声,不再多说什么。因外形高大健硕,获得了这个仪仗兵兼警卫员的职位,通俗地说,成了个看门的,这对于心高气傲、志在将帅的韩信来说,颇感讽刺,只觉得造化弄人,命运跟自己开了个大玩笑。

钟离眛虽是粗犷之人,但也隐约猜到韩信心思,劝道:“贤弟莫心急,一口吞不下一个大馒头,慢慢来嘛。依我看,贤弟还真别嫌弃郎中位卑,当初你哥哥我也干过执戟郎呀,那可是常在项将军身边的职位,近水楼台,总在将军面前露脸,贤弟总会有出头之日的。”

正如钟离眛所言,自此韩信更加接近军中权力核心,作为一个执戟守卫在大人物身旁的小将,亲眼见证了许多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

怀王之约:先入关中者为王

当初陈胜死后,项梁补位,统领群雄。如今项梁死了,你方唱罢我登场,又有谁将粉墨登台?令世人大感意外的是,“小羊羔”冒出头来。

牧羊儿熊心成为楚怀王之后,被项梁安置于盱眙,由东阳名士陈婴辅佐,既远离前线战事,更远离权力中枢。所有人都明白,他只是台前的傀儡、挂名的国王、虚设的君主。但“小羊羔”并不满足于此。

听闻项梁军溃败的消息后,楚怀王迅速北上来到彭城。在这样一个群龙无首的权力真空期,他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拾起项梁弄倒的楚军大旗,着手重整局面。他以楚王之名,下令各路楚军撤回彭城,继而对各军进行重新部署:项羽军屯驻彭城西,吕臣军屯驻彭城东,刘邦军屯驻砀县。再后来,楚怀王又将彭城东西两支军队的指挥权统统收归于己。

兵权在手的同时,楚怀王进一步调整了人事布局:以陈婴为上柱国;任命吕臣为司徒,吕清为令尹;封项羽为长安侯,以鲁县为食邑;封刘邦为武安侯,任命其为砀郡郡长。

楚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并将此约公之于天下。

这一约定,史称“怀王之约”,它的效力并不只局限于楚国君臣之中,而是面向全天下反秦英豪、各路诸侯、六国王族。此时的局面,已是六国王政复兴、合力灭秦。一起灭掉秦国,是大家的共识,而“怀王之约”要解决的,就是战后如何处置关中秦地的问题。据此约定,灭亡眼前这个暴秦政权之后,秦国仍将保留,谁先进入并且平定关中,谁就将以新任秦王的身份,统治秦国故地。

所谓“关中”,是指秦岭以北、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地处散关、函谷关、武关、萧关这“四关”之内,故称“关中”。关中是楚怀王抛给野心家们的诱饵,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如怀王之愿,成为虎狼争抢的肉食。以眼前的局面,进击关中着实是个烫手的山芋。当年陈胜起兵之后,部将周文曾经一度攻破函谷关,直逼秦都咸阳,最终戏水一战还是大败于秦军,时任秦国少府的章邯,正是因那一战名震天下。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起义军能够危及关中。如今,关中作为大秦战略后方,远离前线战火,重重布防,易守难攻,绝对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顺利入关,谁也不愿意蹚这趟浑水,只有愣头青项羽站了出来。

自从项梁死于秦军铁蹄之下,项羽对大秦的怨恨愈加深重,以他的火暴脾气和万丈豪情,哪里在乎什么关中易守难攻,只恨不能直捣黄龙、一举灭秦。他三番五次向楚怀王请愿,表示希望率军西进。

楚怀王对项羽的请求不置可否,楚军中有老将劝谏怀王道:“项羽为人,剽悍狡猾。之前他攻襄城,坑俘屠城,一个不留,所到之处无不残灭。至于关中秦地,此前我军数次进击,前有陈王,后有项梁,皆以失败告终。如此看来,不如派遣仁义长者前去,告谕安抚秦地父老。百姓苦秦暴政久矣,只有仁义长者至,毋行侵暴之举,方可收服民心。项羽残暴,不可委此重任。放眼军中,唯独沛公素为宽厚长者,可堪此任也。”

最终,楚怀王经过审慎考量,否决了项羽率军西进的提议。

正在此时,北方传来消息:赵国危急!

话说章邯在击溃项梁军之后,认为楚地叛军大势已去,不足为忧,于是迅速掉转矛头,率军北渡黄河,转攻赵国。此时赵、齐两国已结成联盟,但两国联军哪里挡得住章邯的凌厉攻势,邯郸迅速沦陷,赵王赵歇不得已连首都都放弃了,仓皇东撤,退守巨鹿城。很快,秦将王离、涉间率军赶来,将巨鹿围得水泄不通。成为瓮中之鳖的赵王只能火速向六国求援,求助信很快被送到了楚怀王的案头。

楚怀王决定,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援赵国。同时,命刘邦领军西进,攻取关中。

这样耐人寻味的人事布局,可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是宋义。这时候的宋义崭露头角、风头无两。他原是项梁部下,在定陶战前就预见了危机,苦心劝谏不被重视,被项梁打发出使齐国,反而逃过一劫。战后宋义回归楚国,这段经历为他染上传奇色彩,一时间声名鹊起,受到楚怀王的赏识,被任命为楚军新一任统帅,号为“卿子冠军”。在这一轮权力洗牌中,宋义迅速崛起,一跃居于项羽之上。第二位被委以重任的是刘邦,楚怀王听取了军中老将的意见,以“仁义长者”刘邦作为西进入关的人选,刘邦在军中的声望地位直线上升。而怀王抬举宋义、刘邦的深层考量,都指向了项羽。

项梁死后,项羽接棒成为项氏领袖。楚怀王亲政,当务之急就是要摆脱项氏对他的控制,同时削弱项氏的实力。对于项羽这个不稳定因素,既要有所倚重,又要加以抑制。如若让项羽独自领军远赴关中,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多,那就让这个刺头在宋义手下做个副将,去解决北边的危局吧。楚怀王很快就会发现,他高估了宋义,更低估了项羽。

斩杀宋义,项羽夺军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楚军兵分两路,项羽作为宋义副将北上救赵,刘邦西进攻秦,曾经密切合作的两人自此分道扬镳,各自踏上新的征程,也埋下了未来楚汉相争的种子。

此时的韩信,作为项羽麾下的执戟郎,随军奔赴河北。

大军行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北),宋义下令停军,此后大军驻扎于安阳一个多月,不再前行。

这一日,项羽终于按捺不住,径自闯入上将军军帐之中,向宋义道:“上将军可知,我军已在此地停驻多久了?”

宋义正闭目养神,懒懒道:“天长日久,去日苦多……停军多久啦?”

“四十六日!我军已整整四十六日停滞不进!眼看大好战机就要消失殆尽,上将军难道不痛心吗?如今秦军围城巨鹿,项籍以为,如若速速引兵渡河,我军击秦贼于城外,赵军于巨鹿城内呼应,前后夹击,秦军腹背受敌,必破矣!”

项羽慷慨激昂,宋义却无动于衷。他缓缓睁开眼,用眼角瞟了项羽一眼,就像当初项梁蔑视他一样,蔑视此时屈居下僚的项羽。

“不然。正所谓,‘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虮虱’,懂吗?”

“项籍愚钝,不解其意,还请上将军明示。”

“孺子不可教也!”宋义摇摇头,叹口气道,“本将军的意思是,虻虫的目标,是搏击整头大牛,而不在于牛身隐处小小的虮虱,懂了吗?”

项羽是个头脑简单的人,对于这样隐晦的比喻难了其意,一脸茫然。

见项羽窘态,宋义更得意了:“我问你,我军此行的目标是什么?”

“奉楚王之命,北上救赵!”

“错!大错特错!我军的根本目标,在于灭秦,而不在于救赵。今秦军攻赵,如若胜则必然兵疲,我趁其疲敝,一举灭之。如若秦军不胜,我则引兵鼓行而西,直捣关中,同样一举灭之。所以,眼下坐山观虎斗,让秦、赵两相厮杀,我坐收渔翁之利,方为上策。”

“可是……”

项羽正欲反驳,宋义抢白道:“项公,你可知,为何本将军为主将,你为副将?”

项羽本就对楚怀王的任命心中不服,此刻宋义当面将此事挑明,他昂着头,瞪着眼,一时无言。

宋义道:“那都是因为楚王识人善任。若论披坚执锐、征战沙场,我不如公。可若论坐而运策、统筹全局,公不如我。救赵一事,项公休要再多言。”

一直以来,宋义只把项羽当成勇猛莽撞的一介武夫,从没拿正眼瞧过他,自然也就看不见此刻项羽眼中越烧越旺的怒火。

随后,宋义向全军颁布一条军令:“军中若有凶猛如虎者、不听命如羊者、贪婪如狼者、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条军令针对的是谁。

宋义对救赵不热心,自然有他上心的事情。这时候他正在积极谋划儿子宋襄的大好前程,借着与齐国丞相田荣的交情,为儿子在齐国谋了个官职。儿子启程在即,宋义心花怒放,置全军于不顾,为子送行一直送到了齐、楚边境的无盐县(今山东省东平县东南)。宋义在无盐滞留多时,日日大摆宴席,饮酒高歌。

消息传回安阳营中,激起全军上下的愤恨。入冬以来,大雨滂沱,士兵们忍饥挨饿,军中怨声四起、人心惶惶。这些被宋义所忽视的人心异动,项羽都看在眼里。这天夜里,项羽召集帐下诸将商议机要,韩信也在其中。韩信发现,此刻项羽的脸上,多了几分平日不常见的狠辣与深沉。

项羽道:“如今境况,天寒大雨,军粮告急,士卒饥饿受冻,苦不堪言。宋义竖子,因私滞留无盐不归,日夜饮酒高会,纵情享乐,不顾将士疾苦。眼下河北战事危急,宋义身为上将,却迟迟不引兵渡河、与赵国合力抗秦,反而说什么要等秦败之后方‘承其敝’。何其荒唐!以秦之强,攻新立之赵,必然攻克无疑。届时赵灭而秦愈强,哪来的‘敝’可‘承’!”

韩信的心抑制不住地怦怦直跳,他知道,不久将有大事发生。

几日以后,晨曦微露,营中便热闹了起来。上将军宋义终于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儿子,在半夜里回到营中。项羽和其他诸位将领,依照礼法,一早便来拜会回归的主帅。韩信位卑,只能立在主帐外。他一直默默看着项羽,项羽从今晨起始终一言不发,满脸平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平静。

项羽入帐,帘幕缓缓放下,挡住了韩信的视线。不一会儿,军帐薄薄的帷幕上似有剑光一闪,帐内惊呼声四起。韩信细看,帷幕上一片片猩红斑点不断扩大,越来越清晰,那是屠杀的证明。

一个高大威猛的身影大步迈出帐外。项羽右手持剑,左手高擎着宋义的人头,他的声音格外平静,但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宋义与齐国密谋,欲反楚国,楚王特令我诛杀此贼!”

众将士还处于惊愕之中,没有回过神来。鲜血顺着项羽手上的剑身一滴一滴地流下,现场一阵静默,静得能清楚听见滴滴答答的血滴声,像是所有逆反者的催命音符。

在帐中目睹杀戮一幕而惊魂未定的将领们,一个个踉踉跄跄地走出帐来,其中有反应快的,抢先向项羽跪拜道:“将军诛贼平乱,杀得好!说句僭越的话,连楚王都是您项家拥立的呢,末将唯将军马首是瞻!”

项羽本就以勇武狠辣著称,此刻鲜血淋漓的人头当前,人人慑服于项羽之威,哪有人敢有什么异议。众将纷纷道:“宋贼可恨,当诛!千刀万剐,死不足惜!”“恭请项公代行上将军之职”“什么代行!项公本就该是我军上将,这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

韩信眼见大势已定,忍不住瞧了一眼项羽手中的人头。宋义双目圆睁布满惊恐,张大的嘴巴尽显错愕,这位曾经短暂风光的上将军,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个惊恐与错愕的瞬间。

韩信感受复杂,心潮起伏,他亲历了政治斗争鲜血淋漓的残酷,也从项羽身上深刻地学到了“果决”二字。迅速决策,毫不犹豫,项羽就这样,手起刀落,“简单粗暴”地夺取了军权。更令韩信折服的,还有项羽接下来有条不紊推进的一系列举措:

其一,下令追击宋义之子宋襄,一直追到了齐国境内,将其斩杀,斩草除根。

其二,致信楚怀王,信中言道,“宋义与齐国密谋反楚,已被诛除”。项羽派遣部将桓楚前往彭城送信。形势已然如此,楚怀王无可奈何,只得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将项羽暴力横夺的主帅之位合法化。

其三,项羽统领全军,依其意愿,重启停滞数月的救赵大事。

巨鹿之战,一战封神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一月,项羽大军抵达平原津(今山东省平原县),准备渡河。

此时,距秦将王离二十万大军包围巨鹿以来,已经是第三个月。巨鹿城内与城外的境况,可谓冰火两重天。

战事陷入僵持时,拼的是什么?归根结底,不是武器、兵力、战术,而是粮草辎重。攻城的和守城的,拼的就是谁的粮食先吃完,谁能熬得更久。显然,城外的秦军优哉游哉,一点儿也不着急,他们的底气来自章邯从敖仓源源不断输送来的军粮补给。而在巨鹿城中坐吃山空的赵国君臣,眼看着粮食一日一日地减少,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巨鹿城外除了饿虎扑食般的秦军,还有作壁上观的诸国军队。魏王魏豹,齐国田都、田安,燕国臧荼,赵国左丞相陈馀,赵国右丞相张耳之子张敖,各领军队驻扎于城外,忌惮于强大的秦军,都观望形势,按兵不动。

巨鹿城内赵国军民对援军望眼欲穿、危在旦夕;城外王离秦军对巨鹿城虎视眈眈、士气正旺,又有章邯支援补给,仓禀充足;各路诸侯援军已至,却无所作为、袖手旁观——这就是项羽当前面临的复杂局面。六万对二十万,局面又如此不利,项羽要解答天下人共同的疑问:他有胜算吗?

项羽第一项决策部署出人意料:十二月,他派遣当阳君英布、蒲将军(楚军勇将,其名失载,史籍皆称“蒲将军”)率一支两万精锐先锋抢渡黄河,并不与王离军正面对抗,转而伏击棘原的秦军粮道。

秦军主帅章邯来到河北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占据敖仓这个大粮仓,保障全军粮草供应。三个月以来,通过巨鹿南面的转运码头棘原,章邯将补给物资一批批运往前线王离军营。这条粮道无疑是秦军的生命线,为确保它的安全与畅通,章邯在棘原到巨鹿之间,大兴土木工事,于驰道之上堆砌壁垒、筑造甬道。英布与蒲将军打击破坏的,正是这些防御工事。楚军四面出击,火烧甬道,秦军不堪其扰,疲于应对。

胜利的天平开始微微倒向楚军这一边,项羽下令主力军队渡河进击、破秦救赵。

渡过漳河以后,全军将士接到了一条奇怪的命令。项羽下令:凿沉所有战船,砸破所有釜甑(炊具),焚烧所有庐舍(屋舍营帐),每一名将士都备足三日干粮。

项羽的意思再清楚不过:要想活下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向前,取得胜利。

将令发布之初,将士们人心浮动,议论纷纷:“前方是敌军,背后是大河,船都沉了,战败了到时候往哪里撤?”“只备三日干粮,三日若不能速战速决,没等敌军来杀,自己就断粮饿死喽!”“这不就是自绝退路吗?此战若败了,大家伙都别想回去啦。”“哼!都别想回去?项将军自己的大船不还好好地停靠在岸边吗……”“嘘,休得妄言……”

大军出征在即,全员集结,主帅做战前动员。

项羽走出自己的营舍,环顾全军,许多士兵的脸上涌动着不安与慌张。最前排的一名小卒,长枪没拿稳掉在地上,响声分外刺耳。

那小卒知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紧紧闭着眼,一动不敢动。项羽缓步上前,拾起长枪,道:“当兵的,怎么连枪都拿不稳?”

“回上将军,我……我害怕……”

“怕什么?”

“怕……怕……”

小卒结结巴巴,半天吐不出第二个字来。这时,阵列中不知是谁,轻声悠悠唱道: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是当年荆轲刺秦王临行前,人们送别壮士之歌,慷慨赴死,沉郁悲壮。此时唱来,既回答了项羽“怕什么”之问,更唱出了不少士兵此刻的心声。

“我也怕。”项羽平静地说。

队列中响起交头接耳、窸窸窣窣的声音:“怎么连项将军也怕?”

“我也怕……”项羽登上高台,高声昂然道,“我只怕对岸的敌人还不够强!只怕我们赢得还不够快!只怕赵国的黄金美女还不够多!只怕胜利的荣耀来得太容易!”

黑压压的队列中,原本沉郁的乌云渐渐消散,军队的士气正一点一点地被鼓舞起来。

“沉船!”

项羽挥动楚戟,一声叱咤,声震八方。

顺着楚戟所指方向,众将士扭头望去,岸边停泊着目前唯一仅存的一艘战船,那是项羽自己乘坐的船。一支一支长枪刺向船底木板,河水猛灌入船,只见大船缓缓地往下沉,带着所有人战败生还的侥幸,没入滔滔漳河之中。

项羽跃下高台,迈着坚毅的步伐来到营舍边,高擎一把火炬,往军帐里一扔,当着全军将士的面,亲手点燃自己的营舍。大火四散蔓延,由布幕与林木临时搭建而成的营舍,渐渐被烈焰吞噬。

坍塌的屋舍前,站立着崛起的英雄。项羽巍然伫立在熊熊烈火之前,红光满天,将他的背影渲染得伟岸通天,奇妙地赋予他某种神性。此刻的项羽,就像是一个从天而降的天神,下凡来拯救万民苍生。

“而今,项籍身上唯有长戟一支、性命一条,别无他物。但我无所畏惧,那是因为,在前方,在巨鹿,有辉煌的胜利在等着我们,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要归舟何用?要釜甑何用?要庐舍何用?我项籍发誓,不破秦贼誓不还!全军将士,沉舟破釜,勠力同心,与我浴血杀敌、共享荣耀!”

漳水岸边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与呐喊,全军将士的士气像涨潮拍岸的巨浪,像泛滥溢出的洪水,像喷薄而出的瀑布。项羽身上,那种万丈豪情,那种慷慨激昂,那种勇敢无畏,深深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士卒,包括一直在主帅不远处执戟而立的韩信。

然而,真正触动每一位士卒心灵的,是项羽同仇敌忾的共情、身先士卒的风范。他刻意留下自己的战船与营舍,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沉船、焚屋,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身为主帅,我和你们同呼吸、共命运,生死系于一体,早已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战斗开始了。

那一日,在韩信的记忆里,晴空万里,风和日丽。秦、楚两军在巨鹿城东、漳河之畔短兵相接,展开厮杀,广阔的原野上硝烟滚滚,烽火连天。

破釜沉舟,项羽这一惊世骇俗的举动,激发了全军将士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志气。抱着不胜必死之心的楚兵,无不以一当十,个个杀红了眼,呼号声震动天地。不杀了你,我就得死,正因为怕死,求生的本能反而激发出巨大的能量,那是野兽身上的原始本能。面对这样的野兽之军,秦军何来招架之力!

在一天之中,楚、秦两军一共交战九次,秦兵们像是遇到了阴魂不散的幽灵,一次又一次被猛击,防不胜防,逃无可逃。楚军九战九捷。

作壁上观的各国诸侯们,此刻目瞪口呆,震惊、喜悦与恐惧交织,半天才反应过来,纷纷开营,与楚军并肩作战,收拾已成强弩之末的溃逃残军。

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了傍晚,最终,围攻巨鹿的这支秦军几乎全军覆没,主将王离被活捉,副将苏角战死,副将涉间不愿投降,自焚而亡。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项羽率领楚军,赢得了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身为执戟郎的韩信,也亲历了这场彪炳史册的战役,投身于烈火硝烟之中,与全军将士一道奋勇杀敌。

战后,项羽威震海内,赢得了天下人的景仰与敬畏,个人的功名与威望达到顶峰。诸侯们前来拜见,离军营越来越近,双腿都不自觉地发软,靠近辕门,竟有诸侯扑通一声跪地,再也站不起来,只能膝行向前。就像是面对着主宰自己命运的天神一般,没有人敢抬头窥视项羽,都匍匐着,埋着头,颤颤巍巍,诚惶诚恐。诸侯们拥戴项羽为联军盟主,尊称为“诸侯上将军”,各路诸侯军队皆归他统领。

这一年,项羽二十五岁。他一战而震动天下,自此走上神坛,不只成为楚军的领袖,更成为天下诸侯的领袖。

领袖的威望与权力,有的来自国家法理的赋予,有的来自神秘的宗教力量,有的来自古老的宗族传统。而项羽的威望与权力,极特别地,来自他个人非凡的人格魅力——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叱咤风云的大英雄,是战无不胜的大将军。从安阳夺军到巨鹿之战,项羽的胆略、果决、担当、威武、勇敢,如太阳光芒一般的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巨鹿之战,无疑是一场彪炳千古的伟大战役。

战前局面重重不利,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项羽最终以六万楚军几乎全歼二十万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案例。从军事谋略的角度,项羽的破釜沉舟,完美生动地演绎了《孙子兵法·九地篇》中的战争智慧:“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也许此刻连韩信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亲历巨鹿之战,对于他日后的用兵之道,产生了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年以后,由他演绎的那场同样名垂青史的“背水一战”,总让人隐隐瞧见当年漳水之畔“破釜沉舟”的影子。

与此同时,复盘此役,我们也必须看到英布、蒲将军的重要贡献。在大战之前,项羽已派遣英布、蒲将军为先锋,切断王离军的粮草供应,同时牵制住秦军另一支主力章邯军,将王离、章邯两军分隔开来,使其难以策应,成功避免了项羽与王离决战之时腹背受敌。由此看来,“破釜沉舟”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选择,绝非不管不顾的莽撞冒险,而是项羽在经过审慎考量与周密部署之后,最终时刻的孤注一掷。

更为重要的是,“破釜沉舟”这四个字,字字千钧,远远超越了军事谋略的层面,深刻地镌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它代表了一种民族精神:面对逆境无所畏惧,昂扬向上,勇往直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奇妙结合,让你先自绝退路,然后于绝处逢生,于万丈深渊处开出生命之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