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兩字,據傳世文獻的記載,始見於《論語》。《論語·八佾》云:“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兹摘引後世注釋幾條於下:

《論語集解義疏》何晏注:“鄭玄曰:‘獻猶賢也。’我能不以其禮成之者,以此二國之君文章賢才不足故也。”皇侃疏:“文,文章也;獻,賢也。言杞宋二君無文章賢才故我不足與成之。”

朱熹《論孟精義》:“伊川解曰:‘夏商之禮未盡亡也,而杞宋之文籍法度不足藉也,故夫子不能成之。’”案,伊川乃程頤。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文,典籍也;獻,賢也。”鄭汝諧更有具體化的申述,其《論語意原》:“若魯則不然,以文則有典籍,以獻則有夫子。”

張栻《癸巳論語解》:“文謂典章,獻謂故老之賢者。”

“文獻”之義,縱觀以上詮解,朱熹(1130~1200)、張栻(1133~1180)最爲清楚。然於“獻”字張釋更勝一籌,能夠提供有關前代史料信息的,自然以“故老”更甚。中國老話裏有個慣用語“故老相傳”,與張栻的釋義頗相合。如陶宗儀《南村詩集》“赤腳雪”:“雪停五日未全消,雲淨天清氣泬寥。故老相傳名赤腳,來年山嶽要枯焦。”陶振《汾湖賦》:“故老相傳,信而不誣。”[1]

《論語》裏的“文獻”,是並列結構,由兩個詞構成:一指物,即典籍,可以提供從前的有關資料;一指人,也可以提供從前的有關資料[2]

現代的“文獻”則是一個詞,是偏義複詞,其義爲“有歷史價值或參考價值的圖書資料”[3]。現代文獻資料的載體形式很多,目前還是以紙本爲主要形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