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沧州(今河北景县)人。少年时孤贫,长时间客居梁宋。天宝八年(749),参加科举中第,被任命为封丘尉。天宝十一年辞官,第二年进入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做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为侍御史,后任谏议大夫。肃宗时,曾任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后转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后期任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侯,直至病逝。他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歌风格豪迈粗犷,尤以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最有特色。他与岑参一起被后人称为“高岑”。
燕歌行并序
【原文】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1]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2]。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3]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释】
[1]碣石: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
[2]狼山:狼居胥山。
[3]三时:指一整天,包括早、中、晚三时。
【译文】
开元二十六年,有客人随从主帅出塞返回内地,作《燕歌行》给我看。有感于出征之事,因而和诗。
汉代战乱多发生在东北边境,将士们离家去杀凶残之敌。男儿有志就愿意驰骋疆场,何况天子还特别加以奖励。鸣金击鼓浩浩荡荡下榆关,旌旗飘荡连绵直到碣石山。校尉将紧急文书传过瀚海,单于打猎的篝火映照狼山。山川萧条直到边境的尽头,胡兵入侵来势如狂风暴雨。战士浴血奋战有大半阵亡,将军帐中美人还欢歌曼舞。深秋沙漠里野草已经枯黄,孤城近黄昏士兵越来越少。边将身受国恩竟轻敌误国,战士死战仍难解关山重围。长年守边疆征人辛苦劳累,家中妻子念丈夫痛苦流泪。少妇伫立城南伤心欲断肠,征人在蓟北望乡空自叹息。战乱形势动荡哪里可猜度,边疆除了荒漠无任何东西。早中晚三时杀气化作阵云,整夜只听到凄寒的刁斗声。短兵相接刀刃上血滴纷飞,为国献身岂能顾个人功勋。君不见沙场上争战多残酷,至今人们还怀念李广将军。
【鉴赏】
《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中的优秀之作,清朝的赵熙称之为高适的“第一大篇”。其题目来自乐府《相和歌·平调曲》的题名。这首诗主要是赞扬士兵保卫国家的英勇精神,但也指出了将领的平庸和不负责任,同时指责了朝廷的用人不当。
高适北去蓟门的时间是开元十五年。开元二十年,他得知信安王李祎征讨奚、契丹,便去幽燕希望为其供职,但没能成功。开元二十一年之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负责边关事务,开始时建立了不少战功。但后来据《资治通鉴》所载,开元二十四年,张命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但“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另据《旧唐书》载,赵堪、白真陀罗二人于开元二十六年假借张守珪的命令,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最后兵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面对开元二十四年后的两次兵败,高适颇有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该诗由三部分组成,以简洁的笔墨描写了一次战役。前八句是第一部分,写了出军的性质和战争的发生地。该八句诗有几个关键的地名——榆关、碣石、瀚海、狼山,概括了出征后经历的地方,将读者的情绪带入到战争的紧张气氛中。
中间的八句是第二部分——战争的失败。萧条的边境战场上,剽悍的“胡骑”突击过来。战士们浴血奋战,不顾生死。而那些不负责任的将领们此时却在美人帐中享乐。如此鲜明的对比,指明了战争失败的原因,那就是将领和士兵之间的不和谐。而这之后的阴郁的边塞景色——大漠穷秋、孤城落日,更是烘托出了兵败后士兵们的悲凉心情。
第三部分是最后十二句,写出了战士们的悲惨结局。“铁衣”和“少妇”两联对照着写出了征人和思妇的思念之苦,离别的伤感在这种写法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白天还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就变成“寒声一夜传刁斗”的描写,让人生发出谁将士兵们推向死亡的质疑。最后,诗人用两联令人回味无穷的感慨结束全篇。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战士们的同情和对不负责任的将领的谴责。这主要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比手法等实现的。这也赋予该诗一种悲壮激越的苍凉之美。
该诗是边塞诗中的著名篇章,被人们广为传诵。这缘于其磅礴的战争气势、悲壮的氛围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其和谐的音韵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也很吸引人。
别董大
【原文】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
黄沙蔽日,染黄了发出苍白光芒的太阳。北风凛冽,大雪纷飞,鸿雁凄鸣。不要担心前行路上找不到知己,放眼宇内有谁不认识你呢?
【鉴赏】
该诗是高适所写的两首《别董大》中的第一首,第二首是:“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两首诗都是为离别而作的诗,当时的大致情况是高适与董大重逢小聚之后又各奔他方。虽然当时诗人正处于无钱买酒的窘况中,但他在这首诗中没有流露出丝毫愁郁的情绪,相反倒有一种豪迈开阔的胸襟。
第一、二句是对当时的自然环境的描写。第一句展现了一种奇特的风光:西北黄土高原上,黄沙肆虐,遮天蔽日,只能看见一点日光。而第二句所交代的是分别之时的季节和天气情况:入夜之后,北风呼啸,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耳边又不时传来阵阵鸿雁的哀鸣,令人顿生一种悲凉寂寥的孤独感。
第三、四句是宽慰他人的经典诗句。第三句是高适安慰董大之语,告诉他在远行的路上不用发愁没有朋友。在第四句中,他又对董大进行鼓励,认为凭其现在的才情,一定会前途无量。这两句的诗意很大气,看似围绕董大而写,实则表达了自己“四海之内皆朋友”的思想。
塞上听吹笛
【原文】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译文】
冰雪初融,胡地到了牧马的季节。日落时,士兵驱逐马群归来。月光皎洁,戍楼中传出熟悉的《梅花落》曲调,这曲调落在了何处?借着风,它在一夜间传遍关山。
【鉴赏】
高适的诗有一种苍劲之感,充满了边塞情怀。这与他在边关生活过,心中充满保家卫国的思想有关。但从这首《塞上听吹笛》中,我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与其他的写边塞内容的诗歌不太相同。
全诗开篇就呈现出一种边塞题材诗歌中少有的平和氛围,这主要是通过前两句的实景描写表现的。“雪净”表明边关的季节,春天来了,积雪融尽,边关一望无际的开阔背景中,战士们“牧马”归来。而夜晚之后,“月明”下的边塞又一片祥和,弥漫着一种柔和明朗的氛围。其中,“雪净”和“牧马还”均暗指边关平静,战事结束。
下面两句写的是虚景。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借用《梅花落》的曲名,在“梅花落”三个字中间加入了“何处”二字。茫茫边塞的宁静夜色中,《梅花落》的曲子不知从哪一座戍楼上传了过来。借着风,这熟悉的旋律传遍关山,给人一种深远的意境。
该诗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写法独特,文字优美,意蕴无穷。在诸多的唐代边塞诗歌中,独树一帜,堪称佳作。
封丘作
【原文】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译文】
我本在孟诸一带混迹于渔夫樵夫间,也许一生都会悠闲潇洒,有时还能在荒野草泽放声高歌。如今却沦落风尘,种种不快做一个卑微小吏。起初只考虑邑小官闲,一入公门才知道事事有规矩,处处受束缚。迎接长官时我心绪烦乱,鞭打普通百姓更让我悲伤难以自禁。悲伤之后回家向妻子儿女倾诉,他们却笑我,说如今就是这个世道。我天生就应该种田务农,让那些人情世故都像流水一样远去吧。可那令我魂牵梦绕的归宿又在哪里呢?受命于君哪能立刻脱身,只好推迟回去的时间。既然知道汉代的梅福鞠躬尽瘁也只是徒劳,我还是多想想作《归去来兮辞》的陶渊明吧。
【鉴赏】
该诗前四句用激烈的文字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不平心理和后悔之意。在当时,县尉只负责抓捕盗贼、追查奸宄之类的小事。不仅职位低,只有“从九品”,而且对于一个有抱负的饱学之士来说,无异于自我堕落。这让他很不甘心,不禁想起了以前在孟诸(今河南商丘县东)打鱼砍柴的潇洒日子。
下面四句进一步写了做“小吏”的苦楚,也表现了诗人的高洁性情和官场的昏暗。虽然一直都有壮志,但因为职位卑微,他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一桩接着一桩的繁杂公事、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令诗人非常厌烦。而“拜迎长官”、“鞭挞黎庶”更是诗人那高洁的性情所无法忍受的,于是他“心欲碎”、“令人悲”。
在接下来的四句中,诗人流露出了归隐田园之意。诗人无法忍耐心中的郁闷,于是向家人倾诉。妻子儿女听后,不禁“笑”了起来,说世上的事都是这样的。这种对比反映出了诗人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诗人无法理解现实中的黑暗,于是想辞官归隐。
结尾的四句中,诗人写了自己处境的矛盾,又借典故说明了明君对他的重要。“梦”两句从侧面说明了诗人的为官所累,因为既然受命为官,就只能等到命令下来才能回去,梦中的旧山可能无法再见了。但一想到汉代的南昌尉梅福虽然一直忠君之事,却也因没有明君而未受重视,便不禁又想到归隐。陶渊明和其在《归去来》中描绘的生活,也是诗人和自身愿望的象征。
该诗围绕诗人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展开,文字朴实,一气呵成,有感染力。
营州歌
【原文】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译文】
营州少年自小就习惯茫茫的原野,时常能在城外的郊野上看见他们打猎的身影。喝千钟胡虏酒都不能使人醉倒,胡人十岁就能骑马了。
【鉴赏】
高适的这首绝句好似风情速写,颇有边塞生活的情趣。
穿着毛茸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郊野上打猎,这在一般人眼里难免有些粗野,但在营州,这却是平常的生活情景。生活在这里的少年,从小受牧猎骑射之风熏陶,养成了好酒豪饮的习惯,练成了驰骋疆场的本事。诗人正是从这似乎有些粗野的城下打猎活动中,看到了边塞少年那向往原野的纯真心灵,豪放性情,勇敢精神,令人感到新鲜兴奋,并由衷地欣赏。诗中少年形象生动鲜明。“狐裘蒙茸”,显出了纯真;“千钟不醉”,显出了豪放之性;“十岁骑马”,显出了勇敢。这一切都展示出了典型的边塞生活。
诗人在构思上直抒胸臆,即兴寄情;采用白描的手法但笔墨粗放,这是这首绝句的艺术特点。诗人好像瞬间就被那城下少年的打猎活动给吸引住了,似乎是出口成章地赞扬了他们的精神,一气呵成,毫无拖泥带水之感。细节描写真实而又夸张,少年性格典型而又鲜明。诗人擅长抓住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并能精练地表达出来,使整个作品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边塞风情。在唐代诗人所作的边塞诗中,这样热情赞美人民生活习尚的作品并不多见,所以这首绝句也就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