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晚清外交官著述的勃兴及“使外文学”概念的界定
第一节 清朝对世界近代外交的融入
一 近代国际外交体制的形成
根据《韦伯斯特英语足本百科辞典》解释,“外交官”(diplomat/diplomatist)一词是指:“17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的,由政府派遣进行诸如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与他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从事外交活动的官员。”而今天通常意义的外交官,则是指办理外交事务的政务官员,这些官员通常又被划分为两种类别:一是指在国内外交部工作的官员,如外交部部长及其下属各类官员,主管一国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事务;二是指本国派驻国外的外交人员,诸如外交大使、公使、代办、参赞、秘书以及驻外武官、商务代表等。当然,通常外交官单指后者。本书所论的晚清外交官是指清政府派驻国外的驻外、使外文臣,这些使外文臣大多为传统士人,如郭嵩焘、黎庶昌、陈季同、曾纪泽、薛福成等。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外交局势中,晚清使外文臣承载着晚清政府特殊的国家外交使命,是“交聘”国外的清朝出使驻外人员,其中包括出使大臣、参赞、领事、随员、翻译等。
19世纪,西方国家早已步入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体制时代,国与国之间通常依据近代国际关系惯例和国际法准则来处理彼此关系。因此,这个时期的西方国家之间互派使节常驻对方首都以处理两国外交事宜,已成惯常之举。国与国之间彼此互派驻外使臣,是正常的国际交往行为,这种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对等。
当然,有关驻外使节派遣和常驻的观念和体制,其在西方的实现也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近代国际政治学者周子亚在考察和追溯西方派驻使节的历史时说:“国际派遣代表之惯例,自古已然。盖一国生存于世,具备国际人格,自有相互交接之权与派遣代表之权也。唯当初所派代表多系临时而非常驻。”虽然“外交方面之常驻使节实始于十三世纪意大利诸邦”,但真正形成国际惯例则是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Westphalie)会议之后,欧洲大小各国“遂交换常驻使节,日久时长,作为国际惯例”。在西方国际关系史中,欧洲17世纪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国际战争性质的三十年战争,在这次战争结束后所召开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及其签订的和约已“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显示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各国无论大小,都应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事务”。同样,作为近代国际关系体制格局的一项重要措施,即在国与国外交往来中互派常驻使节一事,也在这次近代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国际会议之后拉开了帷幕。
然而,虽然各国开始向外派遣常驻使节,但最初的制度并不完善,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与频率的加快,其制度才日臻完备。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则是又一个标志,经过这次会议磋商之后,此前关于外交使节级别与职权等方面所存在的一些不定性规则被重新确认,得到了欧洲与会国的认同。此次会议确定:“公使则更多是代表一个国家政府到他国办理外交的外交官员。”可见,在晚清正式向外派驻常驻公使之前,欧洲主要西方国家已有200余年互派常驻公使的惯例了,即使以维也纳会议为外交使节派驻的完备时期来算,也早于晚清半个多世纪,因此,晚清对于西方使节制度的认同是在逐渐克服自身的东方使节观念基础上完成的。
使节制度是指在商定并确认条约关系的国家互派使节驻留对方都城,并代表各自政府处理与条约邦交国的关系,但中国使节制度的形成与西方世界有较大不同。在历史上,中国对外使节的派遣其实开始较早,自公元前3世纪开始,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就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中原帝国为主体核心的等级制网状国家政治秩序体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朝贡体系。汉武帝时期,确立了以中原政权为中心,诸国主动承认中原政权贡主地位,并受中原政权“册封”的朝贡体系。在这一体系当中,作为受封国要根据不同要求向中原政权履行进贡和提供军队等义务。朝贡体系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一道在历史上曾构成国际关系的三大模式。
二 中国朝贡体制的渐变
中国的朝贡体系在明代达到鼎盛。明太祖朱元璋曾怀着“四海称臣,万邦来贡”的伟略,昭告安南、占城、高丽、暹罗、琉球、苏门答腊、爪哇、湓亨、白花、三弗齐、渤泥以及其他西洋、南洋等国为“不征之国”,在确立中国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控制权的同时,他还制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进而确立了朝贡体系作为东方世界通行的国际关系体制的地位。这一朝贡体系的中心是明朝的中央政权,各朝贡国由于服膺中心政权而成为外藩。明代声势浩大的郑和下西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厚往薄来”原则指导下的一次中央政府与外藩臣属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在明代,强有力的陆海军军事力量的震慑以及“厚往薄来”原则的“利诱”,使向明政权朝贡的国家和地区部族曾达到65个之盛。
继明朝之后,清朝虽要求各朝贡国缴还其明朝所赐予的封诰,但要求他们重新领取清朝的封诰,并设置理藩院和礼部分别管辖与周边部族的往来事务。在当时,蒙古、西藏等地与清朝内地的交往事宜均被认为是国家的内部事务,这部分事务由理藩院管辖。而与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的交往,则被视为国与国之间的往来关系,由礼部管辖。因此,事实上,清朝沿袭了明代所建立的朝贡体制。在朝贡体制的“四海称臣,万邦来朝”的观念意识下,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中国使节都常以“天朝之使”的身份被派往他国,而他国来使则常被视为“贡使”。受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以来所形成的逐渐通行于欧洲主体国家的西方条约体系和欧洲国家与弱小民族交往所奉行的殖民体系的影响,19世纪中期以后,东方的朝贡体系开始伴随着中原帝国的衰落而日渐瓦解并最终崩溃。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开始以对等国姿态向外派遣常驻使臣,并相继在各国设立驻外使馆,这标志着中国在外交格局上,已基本完成从传统宗藩体制到近代外交体制的转型,但这一转型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从中可以看到清政府在走向世界过程中的种种思想局限。
王曾才据外文资料研究发现,西方国家向清政府提出互派使臣到对方国都常驻一事,早在马戛尔尼(George Lord Macartney)来华时就有所提及。1787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向乾隆写信并派遣使臣试图与清政府建立往来。1792年,乔治三世又给乾隆写了一封信,并派遣他的表弟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带领600余人的使团出访中国,希望能够在北京常驻使节,以便于处理中英两国事务,开始了中英之间更为积极的官方接触。从乔治三世分别于1787年、1792年写给乾隆皇帝的交往信中,可以看出当时西方条约体系和东方朝贡体系短兵相接的情形。
1787年乔治三世给乾隆皇帝的信全文如下:
LETTER ADDRESSED BY HIS MAJESTY GEORGE Ⅲ. TO THE EMPEROR OF CHINA UPON THE MISSION OF COLONEL CATHCART.
“GEORGE THE THIRD,by the Grace of God,
King of Great Britain,France,and Ireland,&c. &c. &c.
“To the Most August Sovereign,&c. &c.,Emperor of China.
乔治三世
“As it is a truth established by the practice of your Majesty’s imperial predecessors,and confirmed by the experience of your own long and prosperous reign over the extensive Empire of China,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well-regu-lated trade between nations distantly situated tends to their mutual happiness,invention,industry,and wealth;and that the blessings which the Great God of Heaven hath conferred upon various soils and climates are thus distributed amongst his creatures scattered over the whole earth,I am persuaded that your royal mind has long been convinced of the policy of encouraging such an interchange of commodities between our respective subjects,conducted upon fair and equitable principles consistent with the honour and safety of both sovereigns.It is a subject of regret to me that no intercourse has hitherto taken place between your Majesty and me,in order to ratify and invigorate the friend-ship which it is the anxious wish of my heart to maintain;and to afford a speedy remedy to all those inconveniences or misunderstandings which are liable to arise between our subjects in mercantile transactions of so much magnitude.
“Under these circumstances I have judged it expedient to depute an ambassador to your sublime court.For this commission I have chosen the Honourable Charles Cathcart,a gentleman of noble birth,who bears the rank of Lieutenant-Colonel in my armies,and is a member of the legislative body of Great Seal of my kingdoms,and my own sign manual;to whom I entreat your Majesty to give a gracious reception,and a favourable ear to his representations.
“I rely on your Majesty’s wisdom and justice that you will afford my subjects,as long as they conduct themselves with propriety,a secure residence within your dominions,and a fair access to your markets,under such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your Majesty shall think right;that their lives and properties shall be safe under your imperial protection;that one man shall not suffer for another’s crime;but that every necessary measure shall be taken on the part of your Majesty’s Government,as it certainly shall on mine,to bring to condign punishment all persons who may transgress the laws,and any way disturb the peace and friendship subsisting between us.
“I have sent a few presents from this country,not as being worthy of your Majesty’s notice,but as a mark of my regard and friendly disposition to your imperial Majesty.
“May the Almighty have you in His holy keeping,&c.
“Given at our Court at St.James’s,&c.”
英王致中国皇帝函,1787年11月30日
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宗教的捍卫者等乔治三世致书。
最伟大的君主,中国的乾隆皇帝。由陛下的先人建立,并由陛下本人之长远及富强治理的经验已证实,在广大帝国范围内建立与远方各国的贸易,增进相互之间的福利、发明、工业和财富;伟大的上帝将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赐予散居世界各处的子民;我等深信陛下长期以来,已有意于在适合双方君主荣誉与安全的公平及平等的原则之下,鼓励臣民之间的这种交换货品的政策。而我等感到遗憾者,为陛下与我等从未有过交往,为了建立我等心中热望增进之友谊,使能迅速改善两国臣民在频繁商业交易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便与误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等认为适宜于委派一位特使前往陛下庄严的朝廷。
为达成这种使命,我等选任卡思卡特先生,彼出身名门,亦为大不列颠议院成员,携带盖有我国国玺及我等亲笔签名之委托书;恳求陛下赐予接待,并惠予倾听。
赖陛下之明智与公正,惠予我国安分守己之臣民,居住贵国领土内,在陛下颁发之律令下,自由买卖,而其生命财产之安全亦受帝国保护:即一人不致为别人之罪而受害,至于违反法令或扰乱两国间之安宁与友谊者,陛下政府及我国将采取必要处置,予以应得之惩罚。
我等已指示特使尽力用各种办法向陛下致意并表示友好,如能给我等的希望以宽大许诺,则幸甚。
祝万能上帝之圣爱降临陛下。
书于敝圣詹姆斯(St.James)殿上,等等。
1792年乔治三世给乾隆皇帝的信全文如下:
LETTER ADDRESSED BY HIS MAJESTY GEORGE THE THIRD TO THE EMPEROR OF CHINA,UPON THE MISSION OF LORD MACARTNEY,IN 1792.
“His most Sacred Majesty George the Third,by the Grace of God,King of Great Britain,France,and Ireland,Sovereign of the Seas,Defender of the Faith,and so forth,To the Supreme Emperor of China Kien-long,worthy to live tens of thousands and tens of thousands thousand years,sendeth greeting.
“The natural disposition of a great and benevolent Sovereign,such as it your Imperial Majesty,whom Providence has seated upon a throne,for the good of mankind,is,to watch over the peace and security of his dominions and to take pains for disseminating happiness,virtue,and knowledge among his subjects,extending also the same beneficence with all the peaceful arts,as far as he is able,to the whole human race.Impressed with such sentime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our reign when we found our people engaged in war,We granted to our enemies,after obtaining victories over them in the four quarters of the world,the blessings of peace upon the most equitable conditions.Since that period,not satisfied with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our own subjects in every respect,and beyond the example of any former times,We have taken various opportunities of fitting out ships,and sending in them some of the most wise and learned of our own people,for the discovery of distant and unknown regions,not for purpose of conquest,or of enlarging our dominions,which are already sufficiently extensive for all our wishes,not for the purpose of acquiring wealth,or even of favouring the commerce of our subjects,but for the sake of increasing our knowledge of the habitable globe,of finding out the various productions of the earth,and for communicating the arts and comforts of life to those parts where they were hitherto little known;and we have since sent vessels with the animals and vegetables most useful to man,to islands and places where it appeared they had been wanting.We have been still more anxious to enquire into the arts and manners of countries where civilization has been perfected by the wise ordinances and virtuous examples of their sovereigns through a long series of ages;and,above all,our ardent wish has been to become acquainted with those celebrated institutions of your Majesty’s populous and extensive empire which have carried its prosperity to such a height as to be the admiration of all surrounding nations. And now that we have by prudence and justice avoided the calamities of war,into which discord and ambition have plunged most of the other kingdoms of Europe,and by engaging our allies in Hindostan to put an end to hostilities occasioned by the attack of an ambitious neighbour,even when it was in our power to destroy him,We have the happiness of being at peace with all the world;no time can be so propitious for extending the bounds of friendship and benevolence,and for proposing to communicate and receive those benefits which must result from an unreserved and amicable intercourse between such great and civilized nations as China and Great Britain.Many of our subjects have also frequented for a long time past a remote part of your Majesty’s dominions for the purpose of trade.No doubt the interchange of commodities between nations distantly situated tends to their mutual convenience,industry,and wealth,as the blessings which the Great God of Heaven has conferred upon various soils and climates are thus distributed among his creatures scattered ove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But such an intercourse requires to be properly conducted,so as that the new comers may not infringe the laws and customs of the country they visit,and that on the other hand they may be received on terms of hospitality,and meet the justice and protection due to strangers;We are indeed equally desirous to restrain our subjects from doing evil or even of showing ill example in any foreign country,as we are that they should receive no injury in it.There is no method of effectuating so good a purpose,but by the residence of a proper person authorized by us to regulate their conduct,and to receive complaints whenever they should give occasion for any to be made against them,as well as any they might consider as having just cause to make of ill-treatment towards them.
“By such means every misunderstanding may be prevented,every inconvenience removed,a firm and lasting friendship cemented,and a return of mutual good offices secured between our respective empires.All these considerations have determined us to depute an E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 to your Court,and willing to make choice for this purpose of a person truly worthy of representing us and of appearing before your august presence,We have fixed upon our right trusty and well beloved cousin and counsellor,the Right Honorable George Lord Viscount Macartney,Baron of Lissanoure,and one of our honorable Privy Council of our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Knight of the most honorable order of the Bath and of the most ancient and royal order of the White Eagle,and Fellow of our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promotion of natural knowledge,a nobleman of high rank and quality,of great virtue,wisdom,and ability,who has filled many important offices in the state of trust and honor,has already worthily represented our person in an Embassy to the Court of Russia,and has governed with mildness,justice,and success,several of our most considerable possessions in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the world,and appointed to the Government General of Bengal,to be our E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 to your Imperial Majesty,with credentials under our great seal of our Kingdoms and our sign manual,to whom we entreat your Majesty to grant a gracious reception as well as a favourable attention to his representations.
“And in order to avoid every possibility of interruption in this amicable communication which we wish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with your sublime person and court,and which might happen after the departure of our said Embassador Extraordinary whose presence may be necessary to our affairs elsewhere,or in case of his death or occasional absence from your capital,We have appointed our trusty and well-beloved Sir George Staunton,Bart,honorary Doctor of Laws of our University of Oxford,and Fellow of our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for the promotion of natural knowledge who hath already served us with fidelity and zeal as a member of our honourable council and colonel of militia in some of our dominions in the West Indies,and appointed by us our attorney general in the same,and hath since exercised with ability and success the office of commissioner for treating and making peace with Tippoo Sultaun,one of the most considerable princes of Hindostan,to be also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 to your august person,with credentials likewise under our great seal,and for whom,in case of the death,departure,or occasional absence of our said Embassador Extraordinary,we entreat in like manner your Majesty’s gracious reception and attention to his representations in our name.
“We rely on your Imperial Majesty’s wisdom and justice and general benevolence to mankind so conspicuous in your long and happy reign that you will please to allow our ambassador and representative at your court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of contemplating the example of your virtues,and to obtain such information of your celebrated institutions,as will enable him to enlighten our people on his return.We,on our part,being directed to give,as far as your Majesty shall please to desire it,a full and free communication of any art,science,or observation,either of use or curiosity,which the industry,ingenuity,and experience of Europeans may have enabled them to acquire:and also that you will be pleased to allow to any of our subjects frequenting the courts of your dominions,and conducting themselves with propriety,a secure residence there,and a fair access to your markets,under such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your Majesty shall think eight,and that their lives and properties shall be safe under your imperial protection;that one man shall not suffer for the crime of another,in which he did not participate,and whose evasion from justice he did not assist,but that every measure shall be taken on the part of your government as our ambassador is instructed strictly to direct to be taken on the part of our people to seize and bring to condign punishment any of our subjects transgressing the laws or good order of your empire,or disturbing the peace and friendship subsisting between us.
“We have particularly instructed our ambassador to take every method in his power to mark our regard and friendly disposition to your imperial Majesty,and it will give us the utmost satisfaction to learn that our wishes in that respect have been amply complied with,and that as we are brethren in sovereignty,so may a brotherly affection ever subsist between us.
“May the Almighty have you in his holy protection!
“Given at our Court at St.James’s in London the...... and in the 32nd year of our Reign.
“Imperator Augustissime
“Vester bonus frater et Amicus
“GEORGIUS R.
“Augustissimo Principi
“Kien Long
“Sinarum Supremo Imperatori.”
英王乔治三世致中国皇帝的信
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海外统治者、宗教捍卫者,最神圣的乔治三世陛下致书于崇高的中国皇帝乾隆,并祝贺万岁万万岁。
上天降福,使天性宽仁的伟大君主皇帝陛下君临万民,保卫四境和平与安全,并致力于传播幸福、美德、智慧于子民之中,同时还尽其力量以和平手段扩展同一福祉于全人类。我朝统治以来即铭志此种情感,我们的子民从事战争,亦以此赐予敌人,即在世界四方获得胜利后,也在最公平的条件下惠予和平幸福。从该时期起,不仅以从各方面促进我们的子民富强为满足,我们还从事前所未有的工作,即利用种种机会装备船只,并派一些最聪明和有学识的子民,从事发现远方的及未知的地域,其目的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扩大我们早已足够我们所需的广阔领地,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财富,或为了我们子民的商业利益,而是为了我们对人类地球的知识,找寻大地上各种产品,并传播给各地前所未闻的各种生活的技能与舒适;因此,我们用船运送对人类最有用的动植物到那些有这种需要的岛上和地方去。我们仍然更热切地从事探究那些由于其君主等的天赋智慧与正直行为的长期统治,而使文明完美的各国的技能与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热烈渴望能够知道,陛下使人口众多的广阔帝国达到如此高度富强并为四邻各国所赞美的卓绝创造——同时,现在由于我们的谨慎与正义,避免卷入欧洲其他各国的纷扰与野心的战祸,而且又在印度斯坦结成联盟将一个有野心的邻邦所引起的冲突制止,虽然我们的力量可以毁灭它,我们幸而在全世界获得和平,没有一个时期如此适宜于顺利推广友谊及善意的范围,以及通过无私的友好往还,提出中国和大不列颠这样伟大而文明的两国互传播福利的事了。我们的很多子民早就经常远到陛下领土的遥远部分从事贸易。毫无疑问,相距遥远的两国间的商品交换,使得他们收到工业上财富上的互利,因为仁慈伟大的上帝是将各种不同的气候与土壤分散赐予地球上他的子民的。但是这样的交往需要适当的管理,如此则新来者就不至于冒犯他所到国家的法律与习惯。而另一方面,他们就可以受到客人应受的招待以及公平和保护。我们真诚地要制止我国子民在任何国外地方做坏事,甚至不准表现坏的样子,同时,我们亦要使[他们]不受损害。没有办法去实现这个良好的目的,除非由我们委派一个适当的人常驻去管理他们的行动,并在他们引起有人应予控告的时候接受控告,同时可以考虑对他们的处罚的理由是否公平。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防止各种误会,免去各种不便,建立稳固持久的友谊,并使我们两国之间互相增进福祉。
所有种种考虑,使我们决定派一位全权特使报聘贵朝廷,为完成这一任务,特选派一位足以忠实代表我们的人前往觐见皇帝陛下,我们指定完全信任的及亲爱的表兄弟和法律顾问,可尊敬的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利森诺男爵、大不列颠王国最高枢密院成员、最崇高的巴思(Bath)骑士团及最古老最忠诚的白鹰骑士团骑士、兼伦敦皇家学会成员,他是一位具有崇高品德和职位、美德、聪明与能力的贵族,他历任国家机要和荣誉的重要部门的工作,早已忠诚地代表我们率领使团报聘俄罗斯,他成功地以温和公正治理我国在世界东西两部的各个重要领地,曾受任孟加拉大总督,现派为报聘皇帝陛下的全权特使,携带盖有我国国玺和我亲笔签署的委任书,我们请求陛下给予宽仁的接见,并对其申陈予以格外注意。
为了使我们所期望的与陛下本人及贵朝廷建立与维持的亲善往来不致有中断之虞,当该特使可能因我国事业的需要前往别的地方而出缺,或由于他的死亡,或偶然离开朝廷时,我们现已指定可靠而亲爱的乔治·斯当东从男爵,本国牛津大学法律博士及伦敦皇家学会成员,委派为特使所率领使团的秘书,他是一位聪慧而有学问的君子,他忠心耿耿,热忱服役,就任我国参事会参事、我国西印度群岛各领地国民军上校,并任该地检察长,他担任与印度斯坦的重要王公蒂波苏丹(Tippoo Sultaun)签订和约的委员,在执行使命中表现了才智并获得成功。现亦委派为报聘贵皇帝陛下的全权大臣,同样携带盖有我国国玺的委任书,如遇该特使死亡或偶然缺席时,我们请陛下同样以宽仁接待并倾听以我国名义提出的申诉。
我们信赖贵皇帝陛下的明智和公正,以及卓越的长治久安对人类幸福的关怀,因此,必然乐于容许我国使臣及代表在贵朝廷有获得注视皇上仁政和德行的机会,使他回国以后足以启迪我国的人民。我们已向他指示,陛下可以随意无限制地谈论关于欧洲人已有的巧妙工业,以及实用或珍奇的技术、科学及事物等。同时,希望陛下乐于允许我国子民前往贵国领土的海岸上,以正当的行为获得在该处居住,并在陛下认为正确的律例管理下得以平等进入市场,同时在陛下保护下,他们的生命财产获得安全的保障:即一人不致因别人犯法而受罪,而他是没有参与此事,亦没有帮助罪犯逃匿的,但是,凡我国子民有违反贵帝国律例及良好秩序,或扰乱我们两国之间存在的和平与友谊者,贵国政府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我们亦严格指示特使采取措施,将我们的人逮捕并施以应得的惩罚。
我已特别指令我国特使,在他的权力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向贵皇帝陛下表示我们的关注和友好善意,获知我们这方面的愿望得到充分的赞同,则将使我们深为满意,我们的君权亲如手足,愿我们之间的兄弟般的友爱永存。
祝万能的上帝永护陛下!
书于我国伦敦的圣詹姆斯殿上
我朝第三十二年
谨向崇高的皇帝致以
兄弟般友好的祝贺
国王 乔治
崇高的主宰
乾隆
全中国的皇帝
彼时,清朝虽已国势衰微,但却依然盲目自尊“天朝上国”,马戛尔尼只是被帝国看作愿意臣附的朝贡者,因此,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所提出的互派使节、签订通商条约等要求,乾隆帝均以不可“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为由予以拒绝,这充分说明了清朝朝贡体系怀柔天下的王天下心态。
乾隆皇帝回复乔治三世的信全文如下:
乾隆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己卯赐咭唎国王敕书曰: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
朕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所有赍到表贡之正副使臣,念其奉使远涉,推恩加礼。已令大臣带领瞻觐,赐予筵宴,叠加赏赉,用示怀柔。其已回珠山之管船官役人等六百余名,虽未来京,朕亦优加赏赐,俾得普沾恩惠,一视同仁。
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向来西洋各国有愿来天朝当差之人,原准其来京,但既来之后,即遵用天朝服色,安置堂内,永远不准复回本国,此系天朝定制,想尔国王亦所知悉。今尔国王欲求派一尔国之人居住京城,既不能若来京当差之西洋人,在京居住不归本国,又不可听其往来,常通信息,实为无益之事。
且天朝所管地方至为广远,凡外藩使臣到京,驿馆供给,行止出入,俱有一定体制,从无听其自便之例。今尔国若留人在京,言语不通,服饰殊制,无地可以安置。若必似来京当差之西洋人,令其一律改易服饰,天朝亦不肯强人以所难。设天朝欲差人常驻尔国,亦岂尔国所能遵行?况西洋诸国甚多,非止尔一国。若俱似尔国王恳请派人留京,岂能一一听许?是此事断断难行。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至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若云尔国王为照料买卖起见,则尔国人在澳门贸易非止一日,原无不加以恩视。即如从前博尔都噶尔亚(葡萄牙),意达哩亚等国屡次遣使来朝,亦曾以照料贸易为请。天朝鉴其悃忱,优加体恤。凡遇该国等贸易之事,无不照料周备。前次广东商人吴昭平有拖欠洋船价值银两者,俱饬令该管总督由官库内先行动支帑项代为清还,并将拖欠商人重治其罪。想此事尔国亦闻知矣。外国又何必派人留京,为此越例断不可行之请,况留人在京,距澳门贸易处所几及万里,伊亦何能照料耶?
若云仰慕天朝,欲其观习教化,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
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尔之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尔国王惟当善体朕意,益励款诚,永矢恭顺,以保乂尔有邦,共享太平之福。除正副使臣以下各官及通事兵役人等正赏加赏各物件另单赏给外,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谕,并赐赍尔国王文绮珍物,具如常仪。加赐彩缎罗绮,文玩器具诸珍,另有清单,王其祗受,悉朕眷怀。特此敕谕。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条约体系与朝贡体系矛盾冲突难以调和的结果。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中英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不仅实现了列强谋求不平等权益和殖民占领的意图,也迫使清朝朝贡体系内的越南和朝鲜这些最后的朝贡国相继脱离了这一体系,朝贡体系终于土崩瓦解,坠入了历史的尘埃,王天下的晚清帝国梦也破灭了。
清朝朝贡体系的崩塌,对晚清政府的影响在于:晚清政府开始被迫走向条约体系,并尝试融入西方外交。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督促中国与西方各国互派公使的呼声日益迫切。1844年,“法国公使刺萼尼(Marie Melchior Joseph de Lagrené)来华亦以通商传教之事”,提出过中法两国互派公使的要求。当时责办洋务的两广总督耆英曾在其奏报中对此事有明确记载:“该夷使辄称:‘伊等西洋诸国若遇两相结好,必须各派使臣,往来聘问。倘中国亦可仿办,伊国当遣使进京朝见,即留住京城。中国亦遣使至伊国都驻扎,庶两国消息常通。访客互相帮助’等语。”但对刺萼尼提出的驻使交往要求,耆英等人充满了戒备,他们认为“其用意甚为巧黠”,甚至从礼教尊严上认为是“越分妄求”,所以,为了维护清帝国尊严,对法国公使的要求予以了“正言覆绝”,但西方国家想要打开中国大门,与清帝国建立驻使交往关系的努力并没有就此终结。
西方国家想向中国派遣常驻公使的愿望,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得以实现,当然,这种实现的基础是对中国的武力征服和强权交涉,并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做出了明确规定。咸丰八年(1858年)中美《天津条约》就明文规定:“嗣后无论何时,倘中华大皇帝情愿与别国,或立约,或为别故,允准与众友国钦差前往京师,到彼居住,或久或暂,即毋庸再行计议特许,应准大合众国钦差一律照办,同沾此典。”西方国家终于以条约的形式实现了他们的驻使要求,并随后得以实施。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皆明确规定了西方各国均需设立公使领事于中国,中国亦需派使领赴各国,享受对等权利。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大英君主酌看通商各口之要,设立领事官,与中国官员于上待诸国领事官最优者,英国亦一律无异。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台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官及翻译官与知府同品。视公务应需,衙署相见,会晤文移,均用平礼。”此后中比、中葡、中奥等签订的条约也都有互派使节的类似明文规定。中法《天津条约》第二款规定:“凡有大法国特派钦差大臣公使等予以诏敕前来中国者,或有本国重务办理,皆准进京侨居,按照泰西各国无异……大清国大皇帝欲派钦差大臣前往大法国京师侨居,无不各按品级延接,全获恩施,俱照泰西各国所派者无异。”从条约来看,派驻公使所应遵循的原则是相互派遣,但清政府对这一西方外交范式并不适应,清政府习以为常的还是各藩属如何向其朝贡,因此将遣使外国视为一种屈辱,在近代外交观念面前显得格格不入,故虽有条款之规定,但晚清政府并无意于向条约国派遣使节,而英、法等国则通过条约规定,名正言顺地开始纷纷向中国派遣驻华公使。“一八六一年(咸丰十一年)春,英公使布鲁斯(Sir Frederick Bruce)和法使布尔布隆(Alphonse de Bour Boulon)抵京。”至此,西方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得以完全实现了其“合法”派遣驻华公使常驻北京的愿望。尽管晚清政府依然把向外派遣常驻使节视为屈辱,但西方公使正式驻京所展开的外交行动对晚清政府的走向国际外交造成了客观的刺激与影响。
各国驻华公使及相关人员并没有停止他们督促清政府对外派遣外交使节的努力,他们充分利用在北京设立驻华使馆的有利条件,不断积极劝导并敦请清政府向西洋派遣常驻使节。在这些使节当中,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48年之久的英国人赫德(Hart Robert)、英国驻华使馆中文秘书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既为美国驻华公使后又担任中国使节出使欧美的美国人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美北长老会派遣至中国并在中国生活了62年的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等人都是积极的推动者。
赫德(Hart Robert)
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多次向总理衙门大臣文祥阐述向欧洲派驻使节的利弊,1865年11月,他向总理衙门呈递了一份被称为《局外旁观论》的意见书。赫德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清政府应该遵守既定条约,按照条约“章程”办理一切对外事务。赫德说:“命大臣驻扎外国,于中国有大益处。在京师所驻之大臣,若请办有理之事,中国自应照办,若请办无理之事,中国若无大臣驻其本国,难以不照办。”在赫德看来,清朝应该向外国派驻使臣,这样就可以通过驻使外交将中国事务与西方事务紧密相连,彼此能够有效沟通,并且有利于维护互派国自身的权益。
1866年,英国公使阿礼国向总理衙门递交了参赞威妥玛的《新议略论》,文中要求中国驻使西洋的言辞比赫德更为急切和尖锐:“况际天下大乱之时,须行更甚。盖泰西各国素以相命大臣为尽往来之理,以同礼者联为局中,不同礼者视为局外。中原果愿一礼互命,其益有二。如今中国独立,不与邻邦相交,各国未免心寒。能与相通,度可易虚为熟,各国有关切之心,斯其无故之渐较易防堵。抑或适与何国因事较论,中华果为有理,其余各国必同用力相助,用言解劝。”虽然“中华果为有理,其余各国必同用力相助”等的外交承诺未必能够坐实而观,但是其要求中国遣使往来的呼声相当强烈。
列强与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继战争武力之后打开中国国门的更重要的一把万能钥匙。西方的坚船利炮摧毁了清帝国的尊严,其谋求各种权益的条约签订及其履行,更是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乃至外交等西方观念慢慢地浸润到中国这个“天朝大国”的肌体中。这种西力东侵的过程尽管让国人倍感屈辱,但毕竟开启了中国在各领域开始步入世界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目睹并开始正视新的国际外交惯例,客观上促进了他们对世界近代外交的理性思考。作为对列强呼声的一种回应,清政府也开始采取一些步骤和措施适应性地向外派遣驻外使节。
第二节 中西文化背景下晚清外交官著述的勃兴
一 晚清走向世界——使臣出洋及其著述
鉴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清政府在正式向海外派遣常驻使节之前,曾先后数次试探性地遣使出洋考察、游历,尽管这样的遣使出洋收效甚微,甚至闹出了很多笑话,但它为派遣常驻使节做了必要的准备,也为使外文臣创作的涌现提供了必备的素材。
(一)斌椿初使泰西及其著述
1866年初,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请假回国之前,建议清政府总理衙门派人随同其前往英国考察。1866年2月22日(同治五年正月初八),清政府任命山西襄陵县前知县、赫德的文案(秘书)、63岁的满人斌椿随赫德一道出访欧洲,随行的还有斌椿的儿子广英及京师同文馆英文馆的学生凤仪、德明(张德彝)和法文馆学生彦慧等。此次清朝派官员出国考察的具体情由在总理衙门主管恭亲王奕等人1866年2月20日所上的一道奏折中有较详细的说明。
晚清外交官
查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迟迟未敢渎请。
兹因总税务司赫德来臣衙门,谈及伊现欲乞假回国,如由臣衙门派同文馆学生一二名,随伊前往英国,一览该国风土人情,似亦甚便等语。臣等伏思……与该税务司同去,亦不稍涉张皇,似乎流弊尚少。惟该学生等皆在弱冠之年,必须有老成可靠之人,率同前去,庶沿途可资照料;而行抵该国以后,得其指示,亦不致因少不更事,贻笑外邦。
兹查有前任山西襄陵县知县斌椿,现年六十三岁,系内务府正白旗汉军善禄管领下人,因病呈请回旗,于咸丰七年在捐输助赈案内加捐副护军参领衔。前年五月间经总税务司赫德延请办理文案,并伊子笔帖式广英襄办年余以来,均尚妥洽。拟令臣衙门札令该员及伊子笔帖式广英,同该学生等与赫德前往。即令其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
从此奏折可以看出,在西方各国对中国情形日渐了解的同时,中国却因为没有相应的外交介入而对西方情形产生隔膜,这不得不说是中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的思想禁锢的结果,社会普遍的对于外部世界无从知晓也不想知晓的病态心理,使大多数国人都陷入了对外部世界充满固执偏见的无知当中。斌椿一行的任务在于“即令其沿途留心,将该国一切山川形势、风土人情随时记载,带回中国,以资印证”,可见,总理衙门是深知了解英国这个异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而且奏折中强调对英国国情的翔实记录,其目的正是要纠正以往对于英国形象的偏见和误读,具有重要的实践认知意义,这正是清朝开始打破隔膜的一种尝试。
1866年3月7日(同治五年正月二十一),喜好游历、好结交“西儒”且自称“中土西来第一人”的斌椿及其随行一行五人由上海出发,乘坐法国“拉布得内号”轮船前往欧洲,迈出了清朝官员走向世界的第一步。5月2日斌椿等人抵达法国马赛,此后,他们历时3个多月,走马观花地考察了法国、英国、德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比利时、普鲁士和俄罗斯10个国家,其中在英国驻留时间最长,共38天之久。1866年8月19日结束考察从马赛起航回国。
斌椿此行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官派海外游历,带有鲜明的对外考察性质,虽然他们并非清政府正式派出的驻外使节,但是实现了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的历史性突破。作为中华帝国官方代表的斌椿等人的现身欧洲,在欧洲各国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维多利亚女王举办宫廷舞会欢迎斌椿一行,瑞典皇太后在太后宫则以水果宴盛情款待斌椿等人。德国媒体喻美斌椿等人为“中国天使”,荷兰媒体则登载了斌椿参观当地一水利工程之后所写的一首七律诗,使之广为流传。英国媒体更是图文并茂地全程跟踪报道斌椿一行的行程,借此提高了报纸的销售量。一时之间,欧洲甚至连街头小贩们都开始高价兜售斌椿等人的照片。中国风就这样开始在欧洲吹拂。
斌椿以此行见闻为素材创作了旅行日记《乘槎笔记》一卷,诗稿《海国胜游草》《天外归帆草》两篇,斌椿在《天外归帆草·晓起》一章中抒怀:“愧闻异域咸称说,中土西来第一人。”斌椿的日记与诗,不仅是其个人咏怀之作,也是中国近代官派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实地记录。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斌椿等人出国考察的评价并不高,但斌椿等人的出国考察,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斌椿《乘槎笔记》
首先,斌椿等人的出国考察促进了中国人与欧洲人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比如在瑞典考察时,斌椿等人泛舟游览,彦惠突然发生腹痛,船主立即停船上岸去找药,“主人见华人,便慨然应诺,乞诸其邻而与之”。泛游结束后,船主很友好地说:“贵国从无人至此,今大人幸临敝邑,愿效微劳。”于是“不收渡资,荡舟而去”。斌椿对西方汉学界的接触,更使他感受到了中国文明在西方所受的礼遇。在法国,他拜访过法国的“翰林”茹良。精通汉语的茹良,翻译过《四书》《三字经》等中国经籍,因此两人进行了友好热烈的交谈。在俄国,斌椿还会见过一位“能翻写满汉文字,极其精通”的老学者。与西方汉学家的接触与交往,客观上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其次,斌椿作品所记载的马赛市景、英国宴舞宫、动物园、火输小屋(电梯)、暗消息(电铃)、火车、西洋照相法、棉纺厂、英国议会等西方见闻,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著名数学家李善兰曾欣然为《乘槎笔记》作序,对斌椿能够出访域外了解西方实情充满羡慕之情:“中外限隔,例某綦严,苟无使命,虽怀壮志,徒劳梦想耳!”
当然,斌椿走马观花式的游历并不可能使其思想发生根本改变,但他已经开始比较观察和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了,他在答谢英王时说:“来此兼旬,得见伦敦屋宇器具制造精巧,甚于中国。为一切政事,好处颇多。”斌椿在经过半年多的西方异域见闻的洗礼之后,对中国的落后有了非常直观的比较,因此,他殷切期望国人:“吾人读书弗泥古,矜奇炫异亦可休!”这是斌椿希望中国更加务实精进情绪的流露。从斌椿开始的中国清政府派遣官员出国考察,是中国从闭关走向开放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而这样的出国考察又与充满比较意识的启发性思考紧密联系,成为晚清知识官员走向世界、反省自身文化的重要开端。
(二)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1868年,清政府向海外派遣了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这次派遣的使团由美国前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率领。尽管这次使团派遣具有浓厚的殖民色彩,却是清政府正式踏入西方外交的第一步。
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
蒲安臣在担任美国驻华公使期间,一直热衷于推行与清政府的合作政策,因此深得清政府上下的信任。1867年10月,蒲安臣在届满即将离任回国之际,恰逢1858年《天津条约》十年修约之期将至,清政府对于西方列强是否会趁修约之机“索要多端”心存顾忌,忧虑重重,因此,清政府意图向列强遣使,一则能够取悦和笼络各国,二则也能够刺探列强意图。但总理衙门的官员均未出过国,且外语不通,而京师同文馆的师生又都毫无外交经验,所以国内难有能够担当出使重任的合适人选,清政府对此可谓一筹莫展:“若不得其人,贸然前往,或致狎而见辱,转致贻羞域外,误我事机。”此时,蒲安臣深知清政府的困窘,于是他在自己的离任宴会上慷慨表示:“嗣后遇有与各国不平之事,伊必十分出力,即如中国派伊为使相同。”奕等人突然觉得如果委任蒲安臣担任出使大臣,将会是最好的人选,这样做,既可以取得遣使出洋的实效,又能够避免中外礼仪隔膜而引发的诸多无谓纠葛。于是他们战战兢兢地征求蒲安臣等人的意见,在取得蒲安臣的同意和赫德的支持之后,奕急迫地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请派蒲安臣权充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使臣。”奏折说明由于中外礼仪差异:“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用外国人为使臣,则概不为难。”并对任用的蒲安臣赞誉有加:“其人处事和平,能知中外大体,遇有中国为难不便之事,极肯排难解纷。”
蒲安臣使团
经过总理衙门的精心考量,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终于组建完成。美国前公使蒲安臣被任命为中国钦差,成为率领中国外交使团出访的“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当然,为维护大清帝国颜面,清政府又选派了两名总理衙门章京,即记名海关道志刚和礼部郎中孙家谷,并“赏加二品顶戴”,会同蒲安臣办理中外交涉事务。为了不引起英国和法国的不满,平衡列强之间的权益,清政府还聘请了英国驻华使馆翻译柏卓安(J.Meleavy Brown)和法籍海关职员德善(E.de Champs)分别担任“左协理”和“右协理”。此外,使团还派遣了大部分由同文馆学生组成的中国随员、译员等共30余人。
1868年2月25日,蒲安臣率领的中国使团从上海出发,先后出访了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等城市以及欧洲的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普鲁士、俄国、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10个国家,共历时两年八个月,于1870年10月18日返回上海。
毫无疑问,蒲安臣使团的出访是清政府外交半殖民地屈辱色彩的鲜明体现。尽管清政府对蒲安臣的外交权限有某些限定:“凡于中国有损之事,令其力为争阻;凡于中国有益之事,令其不遂应允,必须知会臣衙门覆准,方能照行。在彼无可擅之权,在我有可收之益。倘若不能见效,即令辞归。”但出使之后,蒲安臣实际操控着使团的领导权,独揽了各种谈判交涉,甚至是擅自订约的大权。如在美国,蒲安臣就曾多次单独秘密约谈美国国务卿西华德,并商订了有利于美国输入华工及在华贸易、传教的《中美续增条约》八条(俗称《蒲安臣条约》)。中国官员只是在签约仪式时才得以出席并画押、盖印,而清政府对此也不得不在事后予以批准承认。蒲安臣使团就是在这样的外交活动中完成了“笼络各国”的外交使命,美、英等国也在表面上许诺不借修约干涉中国。直到1870年2月蒲安臣在俄国彼得堡因病去世,一直充当着点缀品和观光客的志刚才得以真正代表清政府主持使团工作。
作为中国政府向欧美派遣的第一个正式外交使团,蒲安臣使团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标志着晚清外交走向世界、迈向国际社会的第一步。蒲安臣所设计的象征中国的黄龙旗在欧美的出现,也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主权国家面目在国际社会的出现。蒲安臣使团的出访不仅使中国官员深感国际外交的必要,也使他们在复杂的外交环境中积累了不少外交经验,并为中国近代外交使节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中国外交使节以其出使外交经历为素材所创作的几部游记,如志刚的《初使泰西纪》、孙家谷的《使西述略》、张德彝的《欧美环游记》等,也充分展示了这批外交使节对于欧美异域世界的见闻、认识和思想变化。
(三)崇厚等人法国之行
1870年10月25日(同治九年十月初二),时任太子太保、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的崇厚率使团启程赴法,但这一次清政府派遣使团的目的是向法国表示对天津教案的道歉,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遣使向外国谢罪。1871年1月25日崇厚一行抵达法国马赛,而当时的法国刚经历了内外交困的困局。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战败宣告结束,拿破仑三世被俘,法兰西第二帝国崩溃,资产阶级建立了共和制临时政府。但是随即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法国政局混乱不堪。崇厚一行抵达巴黎时,法国大局稍定,但法方一时尚无暇安排接见事宜,崇厚也未能呈递国书,只好在马赛、波尔多、凡尔赛等地逗留、等候,其间还曾前往英美两国游历。直到11月23日,法国临时总统梯也尔才在凡尔赛宫接见了崇厚等人。崇厚呈递国书,表达歉意,说明天津教案的责任者包括官员和民众都已受到了严惩。尽管如此,法国政府还想肆意刁难,欲借机添加无理条件和要求,面对法国政府的各种刁难,崇厚及时向国内总理衙门通报情况,总体来说应对还比较妥当。后来,因受普法战争重创及法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的影响,法国政府似乎亦无心力在天津教案一事上长期纠缠,崇厚也因此得以完成其外交使命。历经近一年之久,1871年12月,崇厚一行启程回国,1872年1月26日返抵上海。崇厚赴法使团是清政府第一次独立遣使出洋办理外交事务,只不过这次事务却是一次道歉的屈辱外交。
张德彝《航海述奇》
上述三次使团的出访和外交活动,不仅显示了晚清中国外交走向世界的近代特点,而且也为出使人员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素材。这几次出使都有出使人员留下一些游记著作,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品除斌椿的《乘槎笔记》、志刚的《初使泰西记》外,还有同文馆学生张德彝以“述奇”为名的大量游记作品。
张德彝先后8次出国,每次都有一部以《述奇》为名的日记体闻见录,共有70多卷200余万字。其中,《航海述奇》共4卷,记录了1866年随赫德、斌椿游历欧洲的历程;《再述奇》共6卷,记录了1868~1869年随蒲安臣使团访问美国及欧洲的经历,故又名《欧美环游记》;《三述奇》共8卷,记1870~1872年随崇厚使法,故又名《随使法国记》;《四述奇》共16卷,记录的是他1876年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及其间奉调出使俄国的情况,故又名《随使英俄记》;《五述奇》共12卷,记1887~1890年随洪钧使德,又名《随使德国记》;《六述奇》共12卷,记1896~1900年随罗丰禄使英,又名《参使英国记》;《七述奇》记1901年随那桐出使日本(稿已佚);《八述奇》共20卷,记1902~1906年出使英国,又名《使英日记》。张德彝的每一部《述奇》都有对欧美各国风土人情与典章制度的详细描述。
二 晚清驻外使臣著述的勃兴
(一)晚清驻外使臣的面貌
从1875年开始,清政府正式着手广泛地对外派遣常驻使节,并于西方列国设馆,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清史稿·交聘年表一》云:“交聘之典,春秋为盛。南北史本纪书交聘颇详。其时中土分裂,与列国之敌体相交,无以异也。宋与辽、金,岁贺正旦、贺生辰外,有泛使,今谓之专使。然皆事毕即行,不常驻。金史始有盟聘表。清有中夏,沿元、明制,视海内外莫与为对。凡俄、英之来聘者,史皆书曰‘来贡’。洎道光庚子订约,始与敌体相等。咸丰庚申之役,肇衅非一,而遣使驻京,未允实行者,亦一大端。自是而后,有约各国率遣使驻京。同治中,志刚、孙家谷之出,是为中国遣专使之始。光绪建元,郭嵩焘、陈兰彬诸人分使英、美,是为中国遣驻使之始。”
岳麓书社十五册《郭嵩焘全集》
1875年,英国借云南马嘉理事件之机,要挟清政府派员赴英“谢罪”,1875年8月,清政府正式任命候补侍郎郭嵩焘、候补道许衿身(后由刘锡鸿替任)为出使英国的正副使。同年12月,又任命美国留学生监督陈兰彬、副监督容闳为驻美国、西班牙和秘鲁的正副使。1876年9月,调任原为驻英副使的许衿身、翰林院编修何如璋为驻日本正副使,后许衿身丁忧未能赴任,最终由何如璋、张斯桂任驻日正副使。清政府首批常驻国外使节的委任,标志着晚清中国驻外大使馆的建立。这些被委任的“公使”,在清政府的文书中通常被称为“钦差大臣”或“使臣”。
自1875年郭嵩焘出使英国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夕,清政府共向18个国家遣使驻节。但其中有些国家并未专派使臣,而是由驻其他国家的使臣兼任,故单独派驻公使的只有11个国家,即英、美、日、德、俄、法、朝(鲜)、奥(地利)、意、比和荷。这期间,清政府共任命出使大臣64人,其中成行的有58人,他们大多为二品到四品衔,属清政府的中上层官员。出使大臣职责包括:“掌往来聘问采访风俗之事,以联邦交,绥中国”;向所在国递交国书;“遇重事则授以全权,有举劾参贰之责,有董察游历之事,有黜陟理事之权,有保护工商之务”等。参赞、领事、随员、翻译等外交官一般均由出使大臣调聘,或为出使大臣的亲友、心腹、同乡,或为同文馆等处毕业的学生、留学归国人员以及曾长期办理“夷务”的官员。所有外交官的任期均为3年,期满视情况或解任回国,或仍继续留用。
据杨易统计,1898年前,清政府派遣的外交官人数在400人以上。所去国家以日本为最多,达130人次。以下依次为英国112人次,美国85人次,俄国56人次,德国53人次,法国32人次,其他国家和地区84人次。从外交官出生的地域分布来看,有据可查的148人当中,江苏籍的42人,占28.4%。其次是广东籍24人,占16.2%。以下依次是浙江籍22人,满洲在旗人员21人,安徽籍19人,湖南籍13人,直隶10人,其他省份26人。从年龄结构上看,出使大臣第一次出国时的平均年龄是48.1岁。其他外交官平均31.2岁。最大62岁(陈兰彬),最小仅十七八岁,多数集中在20~45岁。就文化身份而言,以出使大臣为例,1898年前的23人中有进士8人,举人3人,同文馆学生和留学生各1人,其他途径入仕的10人。科举入仕人员占总数的47.8%,而受过“洋务”或西式教育的人员仅占8.7%。这与1898年以后的情况有较大不同。在1898年以后的25位出使大臣中,进士举人出身的只有5人,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毕业生8人,留学生6人,其余6 人。科举出身的人员比例降至20%。而同文馆学生、留学生等的比例提高到56%。兹仅列举晚清派驻英、俄、美、法、德、日六国公使已可一斑窥豹。
晚清驻英、俄、美、法、德、日六国公使一览表
续表
续表
1874年,李鸿章在奏折中言道:“自来备边驭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中国“当特简大臣,轮往兼任,重其禄赏,而定以年限,以宣威信,通情款”。从清政府派出外交使臣的目的和外交官的职权范围来看,除“联络邦交”、“宣威信”外,“采访风俗”、“窥敌情”、“探其利弊”、考察世界发展形势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外交官大多生长于江苏、广东、浙江等对外开放较早、经济较发达、思想相对活跃的省份,这些外交官又大多为中青年,文化素养也较高,他们所去之地以日本、欧美居多。晚清使臣驻使国外,实地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面貌,并撰写出了大量以异域文化为书写对象的著述。
(二)晚清驻外使臣的著述
由于长期的自我封闭,中国社会对世界的了解日益陈旧。受国际外交客观形势需要的影响,清政府开始迫切希望了解国外情况,驻外外交官的派出,成为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必备途径。清道光年间,许多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地理方位都不甚了然,清政府所掌握的外国情况不仅非常零碎,而且错讹百出。1875年郭嵩焘出使后,不断向清廷发回一些来自国外真实情形的汇报。光绪三年(1877年)十一月,总署咨行的《具奏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咨送日记》中就对出使大臣有要求:“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各国风土人情”,都应“详细记载,随时咨报”。这样“各国事机,中国人员可以洞悉,即办理一切,似不至漫无把握”。总署认为出使人员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随时汇报“各国如何情形”和“虚实”,故严令“东西洋出使各国大臣,务将大小事件逐日详细登记,仍按月汇成一册,咨送臣衙门(即总署)备案查核。即翻译外洋书籍、新闻纸等件,内有关系交涉事宜者,亦即一并随时咨送,以咨考证”。基于此,出使大臣用呈送日记等方法,向总署提供国外“风土人情”和“交涉事宜”的情况成为惯例。出使大臣们不仅按期递呈,很多人还在国内刊行和发表出使日记等晚清外交官著述作品。1898年前曾有10位出使大臣刊行出使日记,即郭嵩焘《使西纪程》、刘锡鸿《英轺私记》、陈兰彬《使美纪略》、何如璋《使东述略》、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李凤苞《使德日记》、张荫桓《三洲日记》、刘瑞芬《西轺纪略》、崔国因《出使美日秘国日记》和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日记》,这些作品都是晚清使外文臣出使东西方各国实地考察的内容呈现。
出使大臣日常事务繁忙,为及时向清政府递交日记,他们常让随员、翻译等其他使外文臣写汇报和日记,以便参考。陈兰彬抵达美国之后,“无时或释,即有暇晷,而夙昧洋文洋语,见闻未审,亦难遽笔于书,数月来缀述寥寥”,于是他把参随陈嵩良、曾耀南、陈善言、蔡锡勇等的“散记合并参订”以成日记。薛福成也让王丰镐、胡惟德、郭家骥等人“各置日记一本,每日随所见闻,自一行以至数十行,各听其便,凡纬度、道里、山川、形势、风土、物产、炮台,苟阅历有得,皆可登记”,以备薛“择要选记,免得再费一番查访”。显然,出使日记等晚清外交官著述中的许多内容和材料取自参随人员之手,保留了大量其他使外文臣介绍国外情况的文字,以及对世界形势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认识及变革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出使日记正是整个驻外外交官团体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晚清使外文臣群体走向世界、认识世界的总体水平。
除出使日记以外,出使国外的晚清使外文臣还有大量著述。使外文臣把他们在国外的经历、感想、考察研究成果,以游记、笔记、诗文、日记或学术著作等多种形式发表。其中张德彝以多次随使经历为背景创作的数部《述奇》、黎庶昌辗转西洋各国创作的《西洋杂志》、驻德随员王咏霓的《道西斋日记》等作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都产生过一定影响。黄遵宪驻日期间所创作的《日本杂事诗》和《日本国志》更是知晓于海内外。这些著述出现后常常被大量引用和传播,许多作品还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再版。
翻译西方书籍也是近代中国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晚清的翻译领域,虽然西方教会组织、清政府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京师同文馆等是晚清译述的主体,但许多外交官也热衷于西洋书籍的译介。曾活跃于京师同文馆的外交官就有汪凤藻、凤仪、联芳、庆常、杨枢、左庚等人,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参加翻译的外交官还有赵元益、钟天纬、徐建寅、李凤苞、瞿昂来、凤仪、吴宗濂等人。他们每人的译书从几本至十余本不等,所译书籍的内容广泛,其中对世界各国的史地沿革、政治经济状况、军备实力、文化风俗习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国际交往惯例等均有涉及,表现出晚清外交官群体对于了解和认知西方社会的强烈愿望。
外交官在国外任职,有机会收集和整理异邦丰富的书籍资料,并编译出了不少书籍。马建忠在驻欧洲时,就曾热衷于翻译《法国海军职要》一书。徐建寅在德国考察期间,也趁闲暇翻译了《德国议院章程》和《德国合盟记事本末》等书,对德国的议院制度和德意志联邦的历史沿革进行详细介绍;姚文栋在日本期间也“先后六易寒暑,得于彼国之政教号令人情风土”,编译出《日本地理兵要》等书;驻日翻译刘庆汾也译有《日本国事集览》一书;出使德国大臣李凤苞在任期间曾译《列国海战记》等四部书;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还曾组织人员编辑《续瀛寰志略》,以备近代国人了解当时世界的最新情况。从晚清外交官的译述来看,其重点在于对异邦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译介,这不仅是由于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确实在当时领先于世界,更与彼时中国社会“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代思潮的推动有直接关系。
综上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中国外交官的各种著述出现了勃兴的局面,而且著述所涉及的域外文化内容可谓相当丰富。在这些著述当中,晚清外交官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其对异质文化有着怎样的思考?其对异质文化的文学书写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其在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若要理清这些问题,就有必要对晚清外交官的文学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和系统研究,这就首先涉及对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的界定问题。对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的界定,是对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进行整体观照和系统研究的必要前提。
第三节 晚清外交官文学创作的一种界定:“使外文学”
一 “使外文学”概念的提出
晚清驻外使臣是清政府直接外交政策的执行者,这些外交使臣在国外广泛接触世界近代的科学成就、社会文化和政治思想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走出国门、接触西方、了解世界潮流和思考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之一。晚清使外文臣的著述介绍世界的情况,不仅使国人眼界大开,而且对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晚清使外文臣关于东西方世界的著作,并不仅限于日记,还有短篇游记、笔记、诗文以及史地专著等。晚清使外文臣创作的作品,内容驳杂,形式多样,学术界对此并没有固定的专有名词对其包举而囊括之。若从传统目录学来看,这些作品除了诗文以外,都应归于史部地理类外纪之列(依《四库全书》的分类法)。但“外纪”的概念又似乎过于宽泛,不能体现这类作品的内容特性。钟叔河在《走向世界丛书》中采用“载记”一词概括此类作品,但传统的“载记”专指记载历朝历代僭乱遗迹的史籍(《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六十六),用于指称晚清使外文臣对于异邦的见闻记述,并不妥当。单从对日记的概述来说,固然可以用“星轺日记”,也可用朱维铮的“使西记”一词对出使西方的晚清外交使臣日记和笔记作品进行概括。陈左高、朱维铮等人虽然对日记等一定体裁范围作品的概括名实相副,然亦未能为使外文臣其他驳杂的创作内容和形式找到一个恰当的称谓。对晚清使外文臣出使国外的文学创作,学界以“域外游记”概括的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