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六一风神”之内涵与文体分布

第二章 “六一风神”之内涵与文体分布

欧阳修散文深情幽韵、言近意远、一唱三叹、回味无穷,令人激赏不已。茅坤认为欧阳修文章“往往点次如画,风神烨然”[1],肯定其叙事描写刻画生动逼真,使读者如睹其人、如见其事、如临其境一般。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云:“永叔之文,多以风神姿媚胜。”[2]吴闿生云:“欧公之文,丰采敷腴,风华掩映,神韵之美,冠绝百代。”[3]他肯定欧文风神摇曳、顾盼生神的“容仪”姿态美,能焕发无穷魅力。方东树云:“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回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避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4]廖燕云:“韩、欧之文,悠扬澹宕。”[5]两人都赞赏欧文“风神”韵致悠扬、令人回味的美。林纾更是对欧文“风神”之美频频点赞,云:“(欧文)风神自远”[6],“欧公特为夷犹顿挫之笔,乃愈见风神”[7],又云:“欧文之多神韵”[8],“亦自饶风韵”[9],等等,对欧阳修散文抑扬顿挫、余味深长又含蕴丰富、极具魅力的风韵之美大加肯定与推崇。熊礼汇曾概括说道:“大抵欧文中论赞、序跋、杂记等类文字,多有风神之美。而表现形式多为‘感慨系之’,‘一唱三叹’、‘不尽说,含蓄不尽’,‘抑扬顿挫’,‘跌宕遒逸’、‘因而慨叹淋漓’,‘尤长于言情’,显得‘神韵缥缈’,‘穆穆有余韵’。”[10]可以说,这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六一风神”内涵所做的较为全面的概括。以下笔者将结合文本,主要梳理、综合前人评点资料,就“六一风神”的内涵试做阐析。

茅坤可以说是第一个关注到欧阳修散文“风神”特点的,在《唐宋八大家文钞·庐陵文钞》中,他多次以“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风神”等词语,来评点欧阳修散文独具的特点。在《新五代史》史传人物评语中,他几次明确提到“风神”概念,而除此之外,在对其他文体的评语中,则多用含义与“风神”十分接近的“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等词语。茅坤等学人此类评语关涉的文体,包括记文、序文、祭文、墓志、书信等。如:

茅坤评《菱溪石记》:“风致倏然。”[11]

茅坤评《浮槎山水记》:“风韵倏然。”[12]

茅坤评《醉翁亭记》:“读已,令人神骨倏然长往矣。”[13]

茅坤评《画舫斋记》:“兴逸。”[14]

茅坤评《送梅圣俞归河阳序》:“有逸趣。”[15]

茅坤评《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风韵跌宕。”[16]

茅坤评《续思颍诗序》:“风韵自在。”[17]

茅坤评《集古录目序》:“近览下廷尉古卞画题跋,亦煞有欧公风致。”[18]

茅坤评《礼部唱和诗序》:“虽文之小者,亦好兴致。”[19]

茅坤评《大理寺丞狄君墓志铭》:“逸调。”[20]

茅坤评《祭程相公文》:“韵味自佳。”[21]

茅坤评《与蔡君谟求书集古录序书》:“风韵佳。”[22]

茅坤评《与谢景山书》:“有佳致”[23]

茅坤评《答李大临学士书》:“佳致”[24]

茅坤评《新五代史·朱宣传》:“风神可掬。”[25]

茅坤评《新五代史·皇甫晖传》:“殊觉风神独畅。”[26]

茅坤评《新五代史·唐秦王从荣传》:“固多风神。”[27]

归有光评《新唐书·兵志论》:“风神机轴逼真太史公。”[28]

归有光评《浮槎山水记》:“兴致悠然,风韵倏然。”[29]

葛端调评《梅圣俞诗集序》:“风味宛曲。”[30]

孙琮评《送杨寘序》:“何等神采!”[31]

孙琮评《记旧本韩文后》:“叙得文之由,便写出一见可爱神情来。”[32]

孙琮评《秋声赋》:“一个‘声’字,写作两番笔墨,便是两番神境。”[33]

孙琮评《礼部唱和诗序》:“神韵悠然自远。”[34]

钟惺评《菱溪石记》:“浅易中自有风致。”[35]

评《江邻几墓志铭》:“便有无限风致。”[36]

爱新觉罗·玄烨评《丰乐亭记》:“俯仰处更多闲情逸韵。”[37]

姚鼐评《岘山亭记》:“此文神韵缥缈,如所谓吸风饮露、蝉蜕尘埃者,绝世之文也。”[38]

刘大櫆评《新五代史·伶官传论》:“跌宕遒逸,风神绝似史迁。”[39]

顾锡畴评《梅圣俞诗集序》:“何等淋漓丰釆。”[40]

顾锡畴评《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墓表》:“风雅跌宕。”[41]

王符曾评《送田画秀才序》:“欧公此文,情闲致逸。”[42]

沈德潜评《梅圣俞诗集序》:“一片神行。”[43]

沈德潜评《新唐书·艺文志论》:“抑扬顿挫,无限风神。”[44]

李刚己评《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以风致跌宕取胜。”[45]

徐树铮评《新五代史·一行传论》:“慨叹淋漓,风神萧飒。”[46]

毛庆藩评《新五代史·伶官传论》:“韵致丰神,无一不美。”[47]

姚范评《有美堂记》:“风韵溢于行间。”[48]

朱心炯评《岘山亭记》:“篇中每于远处传神。”[49]

唐文治评《送徐无党南归序》:“丰神千古不灭。”[50]

林纾评《丰乐亭记》:“乃愈见风神。”[51]

林纾评《岘山亭记》:“真神来之笔!”[52]

陈衍评《丰乐亭记》:“此欧公平生擅长之技,所谓风神也。”[53]

由上可见,欧阳修散文极富“风神”之美,其文之神采、神情、神境、神韵,受到评论家的广泛称誉,人们在“风致”“风韵”“兴逸”“兴致”“逸调”“韵味”“佳致”等内涵相似或相近的词语中,最终选择了“风神”一词作为定语,来准确概括欧文的主体风格。可以说,“六一风神”是对欧阳修散文(包括一部分文学性鲜明的史传和史论)典型艺术风格的专门称谓。它感慨淋漓、悲慨呜咽,迂回曲折、抑扬跌宕,一唱三叹、韵致悠远,感荡人心、移人性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第一节 “六一风神”之内涵

一 感慨淋漓、悲慨呜咽

欧阳修散文注重作家内在悲情的抒发,其文章创作中感慨淋漓、悲慨呜咽的情感内涵是构成“六一风神”的重要元素。茅坤云:“其所沿情而鼓调布词也,益畅‘风神’。”[54]刘大櫆云:“慨叹淋漓,风神萧飒。”[55]林纾云:“欧阳文忠文,清音幽韵,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夫飘风急雨,岂能谓之韵……凡情之深者,流韵始远,然必沉吟往复久之,始发为文。”[56]因欧文情之真、情之深、情之悲,故沉吟往复、流韵悠远,且情思摇曳、风神宕逸,极富美感。如以下所示:

《新五代史·伶官传论》“低昂反复,感慨淋漓”[57],“跌宕遒逸,风神绝似史迁”[58]

《新五代史·一行传论》“慨叹淋漓,风神萧飒”[59]

《释祕演诗集序》“多慷慨呜咽之旨,览之如闻击筑者”[60],“叙事感慨,无限悲壮”[61],“俯仰悲怀,一往情深”[62]

《送徐无党南归序》“反复感叹”[63],“淋漓悲慨,透露精神”[64],“丰神千古不灭”[65]

《梅圣俞诗集序》“淋漓满志,如曲终余韵,一唱三叹”[66]

《丰乐亭记》“俯仰今昔,感慨系之”[67],“感发深至”[68],“忧深思远,声情发越”[69],“生出感叹,情文并美”[70],“慨幸交集,无限低徊”[71]

《菱溪石记》“无限低徊,无限慨叹”[72],“反复沉吟,借题寓慨”[73]

《李秀才东园亭记》“感园之废兴”[74],“身世之感溢于言外”[75]

《岘山亭记》“风流感慨”[76]

《江邻几墓志铭》“其文澹荡,其思悲慨”[77],“作感慨调,抑扬顿挫,便有无限风致”[78]

《祭尹师鲁文》“特写其磊落之致、悲怆之思,抑扬跌宕,绰有情致”[79]

《秋声赋》“凛乎悲秋之意溢于言表”[80]

……

要使作品情韵悠长、令人回味,创作者就必须把握好情感抒发的分寸与力度,使情感的流露既和顺又悠长。林纾《春觉斋论文》中专设《情韵》一则,曰:“世之论文者恒以风神推六一,殆即服其情韵之美。”又云:“凡情之深者,流韵始远;然必沉吟往复久之,始发为文……盖述情欲其显,显当不邻于率;流韵欲其远,远又不至于枵。有是情,即有是韵。体会之,知其恳挚处发乎心本,绵远处纯以自然,此才名为真情韵。”[81]这既是林纾从阅读欧阳修文章中获得的深刻感受,也是基于自身创作实践的心得体会。林纾认为,欧阳修文章不仅是抒情,而且其抒发的感情是经过反复沉吟、精心酝酿的,是意味深长,耐人咀嚼的,“不在快人而在动人”,这样的情感明朗而不轻率,飘远而不空虚,而情思宕逸、情韵深长、意境绵邈、沁人心脾。洪本健认为“情感外显”是“六一风神”之本质。[82]黄一权认为“感慨淋漓是‘六一风神’在情感形态方面的内涵表现”[83]。马茂军对“风神说”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与阐释,他说:“不过风神说的抒情不是现代意义上随笔的轻松与自由,而在于突破了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教传统,它是司马迁抒发郁愤的精神,是屈骚的哀伤怨怒,是韩愈的气盛言宜、不平则鸣,是欧阳修的文穷而后工,是中古文人的穷困潦倒满腹牢骚,是那个时代沉痛生命的感发与痛苦心灵的呐喊。可以说痛苦的心灵是风神的本质与本真。”[84]这都不失为精言要论。

二 迂回曲折、抑扬跌宕

欧阳修散文姿态横生,别为韵折,令人读之有一唱三叹,余音不绝之感。其低昂起伏、跌宕顿挫的手法愈使文情幽折动宕,使文章更富风神摇曳之美。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较早对欧阳修文章“纡余委备,往复百折”[85]的风格特点做出了准确、精要的概括。方东树云:“欧公情韵幽折,往反咏唱,令人低徊欲绝,一唱三叹。”[86]陈兆仑云:“欧公文每于将说未说处,吞吐抑扬作态,令人欲绝。”[87]文势的曲折跌宕,使情感有酝酿、有节制、有舒张、有收缩,使情感的抒发与表达不至于一泻千里、一览无遗,文情的吞吐含咽再配合文势的抑扬起伏,自然使欧公文章极富动宕变化之美,而有咏叹生神之致。林纾云:“欧文讲神韵,亦于顿笔加倍留意。”[88]又云:“欧公特为夷犹顿挫之笔,乃愈见风神。”[89]这一迂回曲折的文势变化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唯其笔妙古今,故能多作曲折,而无层累之迹。”[90]这种抑扬顿挫、跌宕遒逸的特点多得自“史迁风神”的影响。沈德潜云:“抑扬顿挫,得《史记》神髓。”[91]爱新觉罗·玄烨云:“抑扬顿放中无限烟波,文之神似龙门者。”[92]刘熙载在将欧文与韩文进行比较之后,更加明确了欧不同于韩的特点,他说:“太史公文,韩得其雄,欧得其逸。雄者善用直捷,故发端便见出奇;逸者善用纡徐,故引绪乃觇入妙。”[93]他认为欧文区别于韩文的雄健、雄放,继承、发扬司马迁文章遒逸、飘逸的风格特点,而这一特点又与其纡徐委婉的笔法息息相关。但这种抑扬顿宕并非轻易可及,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如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所云“成如容易却艰辛,宕逸处固不可及”[94],可谓是深识创作三昧的体会之言。欧文迂回曲折、抑扬跌宕的特点在以下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如下所示:

《送徐无党南归序》“反复感叹,抑扬顿挫”[95]

《梅圣俞诗集序》“低昂婉转,又写得淋漓满志,如曲终余韵,一唱三叹,不知其几回反复也”[96]

《释祕演诗集序》“迂回曲至”[97],“跌宕雄奇,是欧公得意处”[98]

《丰乐亭记》“俯仰处更多闲情逸韵”[99],“文情抑扬吞吐”[100],“特为夷犹顿挫之笔,乃愈见风神”[101],“以风致跌宕取胜”[102]

《醉翁亭记》“逐层脱卸,逐步顿跌”[103]

《画舫斋记》“如此文忽而波澜恣肆,忽而心气安闲,正尔韵致如生”[104]

《偃虹堤记》“叙次简老,波澜动宕,通体无一平直之笔,是为高文”[105]

《真州东园记》“异样离奇,异样曲折”[106]

《岘山亭记》“跌宕多姿”[107]

《江邻几墓志铭》“抑扬顿挫,便有无限风致”[108]

《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墓表》《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风雅跌宕”[109]

《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吞吐不涉痕迹,是行文之神化处”[110],“感慨深挚,神气跌荡,诵之使人心醉”[111]

《祭尹师鲁文》“磊落之致、悲怆之思,抑扬跌宕,绰有情致”[112]

《读李翱文》“曲折感怆”[113],“备极顿挫郁勃之妙”[114]

《新五代史·伶官传论》“抑扬顿挫”[115],“跌宕遒逸”[116],“抑扬顿放中无限烟波,文之神似龙门者”[117]

《新唐书·艺文志论》“抑扬顿折,无限风神”[118]

……

可见,欧阳修散文常于抑扬顿挫中寓无限烟波,于跌宕遒逸融淋漓之感慨,低昂婉曲,风味宛曲,余韵悠扬,并得史迁神髓,而别具“六一风神”一唱三叹、犹夷顿宕、摇曳宕逸之美。

三 言尽意远、一唱三叹

欧阳修提倡文章写作“言简而意深”“简而有法”[119],其“意深”“有法”中包含着对为文深刻意旨、言外之意、文外之致的自觉追求。茅坤说:“神者,文章中渊然之光,膏然之思,一唱三叹,余音袅袅,即之不可得,而味之又无穷者也。”[120]这里的“神”就是指风神,茅坤认为富于“风神”的文章是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的。欧公文章,往往温润和平,少豪健劲峭之气,其于人情物理,深婉至到,又情韵幽折,往复咏唱,文逸而远,悠扬澹宕,令人低回欲绝,一唱三叹,回味深长。李刚己云:“楮墨之外,别有一种遥情远韵,令读者咏叹淫泆,油然不能自止。”[121]刘大櫆曰:“昔人谓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言止而意不尽者尤佳。意到处言不到,言尽处意不尽,自太史公后,惟韩、欧得其一二。”[122]不仅序、记、碑志等一般散文的创作如此,其《新五代史》的撰写同样具有事外远致、唱叹有神的优长。吴德旋云:“事外远致,《史记》处处有之;能继之者,《五代史》也。”[123]王恽云:“《新五代》一唱而三叹,有余音者矣。”[124]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六一风神”是意在言外、委婉含蓄、兴象超远、韵致悠扬、饶有余味的审美境界。具体篇章而言,如:

《梅圣俞诗集序》“曲终余韵,一唱三叹,不知其几回反复也”[125]

《送徐无党南归序》“不曾一字实说,全在言外得之”[126]

《苏氏文集序》“潦回反复,言尽而意不止”[127]

《送曾巩秀才序》“悠扬不尽”[128]

《书梅圣俞稿后》“舂容雅澹,一唱三叹处,亦欧之所独擅”[129]

《送杨寘序》“文致曲折,古秀雅淡,言有尽而情味无穷”[130],“文发出琴之感人,大有一唱三叹之致”[131]

《李秀才东园亭记》“身世之感溢于言外”[132]

《真州东园记》“处处回映,便觉文澜宕往,含蕴无穷”[133]

《丰乐亭记》《送田画秀才序》“感发深至,措注浑雄,楮墨之外,别有一种遥情远韵,令读者咏叹淫泆,油然不能自止”[134]

《醉翁亭记》“有无限乐民之乐意隐见言外”[135],“当日政清人和,与民同乐景象,流溢于笔墨之外”[136],又“清微淡远,翛然弦外之音”[137]

《相州昼锦记》“手写题面而神游题外者”[138]

《浮槎山水记》“绝世风神,竟溢文字之外”[139]

《江邻几墓志铭》“抑扬顿挫,便有无限风致。此文佳处盖在字句外”[140]

《泷冈阡表》“其文情恳挚缠绵,读之真觉言有尽而意无穷”[141]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无限惋惜,无限徘徊,令读者于言外得之”[142]

《张子野墓志铭》“往复慨叹,令人玩味无穷,乃欧公之所长也”[143]

《新五代史·伶官传论》“文外有含蓄不尽之意……推开作结,有烟波不尽之势,所谓篇终按混茫者也”[144]

《新五代史·五代臣传总论》“致慨之意亦既形于笔墨矣”[145]

……

欧阳修散文情感内涵的呜咽悲慨,抒发的吞吐犹夷、抑扬顿挫,使文情曲折迂回、摇曳往复,咏叹生神,而极富韵致悠扬、神思宕逸之美。唐文治云:“欧公丰神妙绝千古,一唱三叹,皆出于天籁,临时随意点缀,故能化板为活耳。”[146]李刚己云:“妙在用笔纡徐宕漾,不参死语,故文外有含蓄不尽之意。”[147]文势的纡徐曲折、俯仰跌宕,使文章富于灵动变化之时,亦添文章宕逸悠远、情思绵邈、令人遐思的美感,这是一种通过意在言外的手法抒发作者审美体验的,且生动传神、委婉含蓄、饶有余味的审美境界,是“六一风神”情思摇曳、风韵宕逸、唱叹有致的独特审美特质。

四 感荡人心、移人性情

欧阳修的作品摹写形象,生动传神,感思郁勃,情韵深长,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有着十分强烈的感染人心、移人情性的作用与美感。如:

《秋声赋》“使人读之,有悲秋之意”[148],“一种感慨苍凉之致,凄然欲绝。末归到感心劳形,自为戕贼,无时非秋,真令人不堪回首”,“感慨悲凉中,寓警悟意,洵堪令人猛省”[149]

《憎苍蝇赋》“形容刻画,读是赋者能不惕然?”[150]

《泷冈阡表》“未终篇,废卷而泣……呜呼,文字之感人深矣”[151],“未尝不泣涕涔涔下也”[152],“只觉动人悲感,增人涕泪”[153]

《祭石曼卿文》“凄清逸调,读之令人悲酸”[154],“文情浓至,音节悲哀,不忍多读”[155]

《祭吴尚书文》“情见乎词,令人阅之亦怆然有感”[156],“感慨世道处更使人不堪多读”[157]

《黄梦升墓志铭》“令人可歌可舞,欲泣欲笑”[158]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孤子志所依之叔父,情文之哀,读之欲泣;及览所次狱事明决如神,读之欲舞”[159]

《送杨寘序》“文能移情,此为得之”[160]

《苏氏文集序》“予读此文,往往欲流涕”[161],“千百世下犹令人思慕无已也”[162]

《送徐无党南归序》“文情感喟歔欷,最足动人”[163]

《江邻几文集序》“今昔俯仰,感喟苍凉,使人情为之移”[164]

《内制集序》“读欧公作,为之抚然”[165]

《新五代史·伶官传论》“始为变徵之音,继为羽声慷慨,读之不觉起舞”[166]

《新五代史·一行传论》“为欷歔伤愤久之”[167],“读之犹感怆有余思也”[168]

欧阳修文章入人之深,移人情性,甚至在以议论说理为特点的应用性文章如书奏札疏等中,这一特点也是鲜明突出的。魏禧说:“子尝推古今奏议,汉贾谊、晁错,宋李忠定,(本)朝王文成为第一,及再读欧阳文忠奏札,则又未尝不反复流连而不能已……而其言直切而婉,至反复而不穷。其移人之性情,入人之深,为前古奏议所未有。”[169]奏议之文尚能让人“反复流连而不能已”,可见欧公文章感染人心、移人情性的巨大感染力与艺术魅力。

第二节 “六一风神”之文体分布

“六一风神”作为欧阳修散文的主体风格,在不同文体中均有体现,但序、记、碑志、史传及史论这几种文体更得其“风神”摇曳宕逸之美,如下所示可见。

一 序

序文“风神”主要篇目举隅:

续表

据上表所示,欧阳修散文中具有“风神”的序文主要篇目,包括赠送序《送梅圣俞归河阳序》《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送曾巩秀才序》《送杨寘序》《送徐无党南归序》5篇,和诗文集序《书梅圣俞稿后》《释祕演诗集序》《外制集序》《苏氏文集序》《礼部唱和诗序》《梅圣俞诗集序》《续思颍诗序》《江邻几文集序》8篇,共13篇。其序文之“风神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反复感叹,淋漓悲慨;②起伏跌宕,抑扬顿挫;③文致曲折,往复迂回;④一唱三叹,言有尽而情味无穷;⑤叙事、感慨相结合;⑥意境空蒙缭绕;⑦风韵悠扬;⑧脱胎于《史记》,得司马子长之神髓。可见,从天圣九年(1031)25岁的欧阳修开始创作富有“风神”特点的序文,一直至去世前一年的熙宁四年(1071),体现“风神”风貌的序文代表作不在少数,说明在序文创作中,“六一风神”特点的形成与显发是渐进的、逐步的,非一蹴而就,且这一审美风尚的追求是持续不断的,贯穿年轻至老年时期。此类文章往往叙事感慨,文笔飘逸,抑扬顿挫,又唱叹有致,故而风神隽永、风韵尤绝。

二 记

记体文“风神”主要篇目举隅:

续表

续表

据上表所示,欧阳修散文中,富有“风神”的记体文主要篇目有:《李秀才东园亭记》《画舫斋记》《王彦章画像记》《偃虹堤记》《醉翁亭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真州东园记》《浮槎山水记》《有美堂记》《相州昼锦堂记》《岘山亭记》12篇。其记文之“风神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感发深至,无限慨叹;②跌宕顿挫,吞吐抑扬;③虚实结合;④迂回百折;⑤溢于言外,含蕴无穷;⑥感慨议论结合;⑦文境绵远,风韵倏然;⑧仿佛《史记》,风神特自写生。可见在以写景叙事为主的记体文创作中,欧阳修文章“风神”风貌的呈现,在景祐三年之前的创作中已呈酝酿之势,在景祐三年至庆历五年的创作,初步彰显。而庆历五年贬谪滁州之后,无辜受诬、被贬滁州的仕途挫折感慨,贬地滁州优美的山水风物,多年散文创作经验的积累,独具特色的审美追求,都在庆历五年被贬滁州的这一时段,予以了充分的融触与迸发,并不断强化与成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六一风神”。在治平二年之后,由于心志衰退、归颍心切等原因,彰显“风神”的文章数量并不多,但《岘山亭记》则是欧公晚年完美的收官之笔。总之,欧阳修记文在写景状物之余,流连慨叹,往往特为犹夷顿挫、波澜动宕,别具遥情远韵,故风神盎然、韵致缥缈,是“六一风神”美文的重要组成。

三 墓志碑表

墓志碑表“风神”主要篇目举隅:

续表

据上表所示,欧阳修散文中,体现“风神”风貌的墓志碑表主要篇目包括:《张子野墓志铭》《黄梦升墓志铭》《尹师鲁墓志铭》《江邻几墓志铭》4篇墓志铭;《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墓表》《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泷冈阡表》3篇墓表;《祭尹师鲁文》《祭石曼卿文》2篇祭文,共9篇作品。其墓志碑表之“风神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感叹淋漓,恳挚缠绵;②遒宕古逸,抑扬顿挫;③玩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④云气空潭,自然无迹;⑤韵味自佳,风神遒逸;⑥独得史迁风神,风格最近太史公。从创作时间看,在碑表祭文创作中,没有一篇是创作于景祐三年(1036)之前的,原因一是欧阳修其时年纪尚轻,亲友朋僚多健在,碑表祭文自然不多,二是欧阳修于其时文章声名未著,请作碑表祭文者自然极少。富有“风神”的作品主要创作于景祐三年之后,此类文章多为悼念亲朋僚友所作,其感情基调因表现内容及文体特点,显得尤为悲慨凄婉,在表现上又多俯仰跌宕,遂构成“六一风神”重要的情感内涵与形式要素的又一类文体。

四 史论与史传

史论与史传“风神”主要篇目举隅:

据上表所示,欧阳修史论与史传中,富于“风神”风貌的主要篇目包括:《新五代史》的《伶官传论》《一行传叙》《周臣列传赞》和《新唐书》的《艺文志论》《兵志论》5篇史论,以及《新五代史》中《唐秦王从荣传》《朱宣传》《皇甫晖传》3篇史传,共8篇作品。其中《伶官传论》是史论中公认最具“风神”的,如学人所评“低昂反复,感慨淋漓”[170]“韵致丰神”[171]“一唱三叹”[172]“纡徐宕漾”“文外含蓄不尽之意”“烟波不尽之势”“篇终按混茫”[173]“跌宕遒逸,风神绝似史迁”[174],真是“欧公丰神妙绝千古”[175]“皆出于天籁”[176]“无一不美”[177],当为史论“风神美”之冠冕。其史论史传之“风神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感慨淋漓;②跌宕遒逸,抑扬顿挫;③低昂反复,纡徐宕漾;④一唱三叹,烟波不尽;⑤缥缈难测,韵致丰神;⑥风神绝似史迁,风神机轴逼真太史公。吕思勉认为“六一风神”不仅指叙事文而言,也包括议论文,甚至考证之文,他说:“今观欧公全集,其议论之文如《朋党论》《为君难论》《本论》,考证之文如《辨易系辞》皆委婉曲折,意无不达,而尤长于言情。序跋如《苏氏文集序》《释祕演诗集序》,碑志如《泷冈阡表》《石曼卿墓表》《徂徕石先生墓志铭》,杂记如《丰乐亭记》《岘山亭记》等,皆感慨系之,所谓六一风神也”[178],涵盖范围甚广。熊礼汇也说:“讨论欧文的风神美,似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欧文中有风神美者并不限于叙事文一类,虽然茅坤等人言欧文风神多以叙事之文为例,但归有光说‘风神、机轴,逼真太史公’,即指其论而言”,“大抵欧文中论赞、序跋、杂记等类文字,多有风神之美”。[179]的确如此,在欧阳修《新五代史》和《新唐书》的相关史论中,多可见“风神”盎然的名篇佳作,其中最著名的篇什自然是《新五代史·伶官传论》了,从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六一风神”别样的“风情”,它或为感慨深长,或为抑扬跌宕,或为含蕴不尽、回味无穷,彰显了“六一风神”的无穷魅力。由上表,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史论中,欧阳修主要由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而生发感慨、兴叹,使文章纡徐起伏,风神跌宕,余味深长。而史传则主要通过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的叙写,鲜明、生动、传神而充分彰显“风神”。

从笔者对以上彰显“风神”文章的梳理,可知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从文体类型角度而言,主要体现于序文、记文、碑表祭文、史论及史传这几类文体,这几类文体大都具有一定的叙事性,或具有较为鲜明的人物、景物、事物的形象,或具有详略有致、曲折明晰的事件经过,而且欧阳修在创作中,无一例外地融入浓郁丰厚的情感内涵,使文章感慨淋漓,兴叹有致,情事相生,画龙点睛,备极神采。但不管是哪类文体,感慨淋漓、兴象超远、抑扬顿宕、唱叹有致、风韵悠然,都是构成其文富于“风神”特征的必要因素,如洪本健所说:“历代古文评家争相选录的脍炙人口的佳作,多具备‘六一风神’以沉吟往复、抑扬吞吐、唱叹不尽、回味无穷为要素的美感。”[180]


[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十《庐陵史钞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高步瀛撰注《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789页。

[3]吴闿生:《古文范》卷四,民国八年上海朝记书庄宁波文明学社刊本。

[4]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第276页。

[5]廖燕著、屠友祥校注《二十七松堂文集》卷三《令粤诗刻序》,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第62页。

[6]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91页。

[7]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

[8]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345页。

[9]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394页。

[10]熊礼汇:《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超越》,载刘德清、欧阳明亮编《欧阳修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第29页。

[1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9]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七《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0]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六《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五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3]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三十九《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七十三《庐陵史钞·朱宣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七十五《庐陵史钞·皇甫晖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7]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十三《庐陵史钞·唐秦王从荣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8]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五,清刻本。

[29]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七,清刻本。

[30]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清康熙丙申刻本。

[31]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32]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四,清康熙刻本。

[33]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四,清康熙刻本。

[34]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35]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36]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37]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古文渊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973页。

[38]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39]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37页。

[40]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六,清刻本。

[41]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42]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甲种本)》卷四,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第249页。

[43]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71页。

[44]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59页。

[45]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46]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29页。

[47]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三十二,光绪戊申刻本。

[48]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49]朱心炯:《古文评注便览》卷七,清乾隆三十四年耐芳居刊本。

[50]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二,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51]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

[52]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16页。

[53]陈衍撰、陈步编《陈石遗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第1623页。

[54]茅坤:《茅鹿门先生文集》卷三十一《庐陵文钞》,明刊本。

[55]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29页。

[56]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84~85页。

[57]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03页。

[58]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37页。

[59]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29页。

[60]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五《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清康熙丙申刻本。

[62]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63]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332页。

[64]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六,清刻本。

[65]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二,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66]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67]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09页。

[68]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69]吴闿生:《古文范》卷四,民国八年上海朝记书庄宁波文明学社刊本。

[70]高步瀛撰注《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783页。

[71]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72]孙琮:《山晓阁唐宋八大家选·欧阳庐陵》卷三,清康熙刻本。

[73]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74]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76]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八《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7]高海夫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三秦出版社,1998,第2634页。

[78]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79]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中华书局,2010,第85页。

[80]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13页。

[81]林纾:《春觉斋论文·情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84~85页。

[82]洪本健:《略论“六一风神”》,《文学遗产》1996年第1期,第65页。

[83]〔韩〕黄一权:《欧阳修散文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145页。

[84]马茂军:《宋代散文史论》,中华书局,2008,第36页。

[85]苏洵著,曾枣庄、金成礼等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28页。

[86]方东树著、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第276页。

[87]陈兆仑:《陈太仆批选八大家文钞·欧文》,清光绪二十六年天津文美斋石印本。

[88]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84页。

[89]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

[90]吕留良:《唐宋八家古文精选·欧阳文》,清甲申吕氏家塾刊本。

[91]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61页。

[92]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古文渊鉴》(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968页。

[93]刘熙载:《艺概》卷一《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13页。

[94]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23。

[95]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332页。

[96]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97]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98]毛庆蕃:《古文学余》卷三十二,光绪戊申刻本。

[99]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古文渊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973页。

[100]吴闿生:《古文范》卷四,民国八年上海朝记书庄宁波文明学社刊本。

[101]林纾:《春觉斋论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120页。

[102]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03]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11页。

[104]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105]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95页。

[106]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十三,万卷出版公司,2009,第369页。

[107]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99页。

[108]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09]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110]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364页。

[111]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4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211页。

[112]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中华书局,2010,第85页。

[113]林云铭:《古文析义·二编》卷七,清康熙丙申刻本。

[114]金圣叹选评、王之绩评注《评注才子古文》卷十二,江左书林,1914年石印本。

[115]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56页。

[116]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37页。

[117]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古文渊鉴》(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第968页。

[118]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59页。

[119]卷七十二《论尹师鲁墓志》,第1045页。

[120]茅坤著,张梦新、张大芝点校《茅坤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第863页。

[121]李刚己:《古文辞约编·杂记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22]刘大櫆:《论文偶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8页。

[123]吴德旋:《初月楼古文绪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第25页。

[124]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九十四,清抄本。

[125]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26]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27]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第685页。

[128]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中华书局,1987,第688页。

[129]吕留良:《唐宋八家古文精选·欧阳文》,清甲申吕氏家塾刊本。

[130]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131]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132]王文濡:《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五十四,中华书局,1923。

[133]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134]李刚己:《古文辞约编·杂记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35]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136]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137]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六,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138]唐介轩:《古文翼》卷七,清同治癸酉常熟艺文堂刻本。

[139]慕容真点校《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第418页。

[140]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41]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142]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419页。

[143]陈曾则:《古文比》卷二,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144]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45]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46]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一,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147]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48]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149]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150]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151]归庄:《归庄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第298页。

[152]蔡世远:《古文雅正》卷十,清光绪乙巳宏道堂重刻本。

[153]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198页。

[154]过珙:《古文评注》卷八,清嘉庆庚申刻本。

[155]林云铭:《古文析义·初编》卷五,清康熙丙申刻本。

[156]张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六,中华书局,2010,第84页。

[157]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十,清刻本。

[158]归有光:《欧阳文忠公文选》卷九,清刻本。

[159]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六一居士全集录》卷三,清光绪壬午江苏书局重刻本。

[160]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02页。

[161]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五《庐陵文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2]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庐陵全集》卷三,清康熙刻本。

[163]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85页。

[164]高步瀛撰注《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681页。

[165]沈德潜选评、于石校注《唐宋八家文读本》,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第379页。

[166]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甲种本)》卷四,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第255页。

[167]茅坤:《茅鹿门先生文集》卷一,明刊本。

[168]蔡世远:《古文雅正》卷十,清光绪乙巳宏道堂重刻本。

[169]魏禧著、胡守仁等校点《魏叔子文集》卷十三,中华书局,2003,第667页。

[170]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安平秋点校《古文观止》卷十,中华书局,1987,第403页。

[171]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三十二,光绪戊申刻本。

[172]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一《格律警严法》,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173]李刚己:《古文辞约编·序跋类》,民国十四年柏香书屋刊本。

[174]徐树铮:《诸家评点古文辞类纂》(第1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437页。

[175]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一《格律警严法》,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176]唐文治:《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卷一《格律警严法》,1925年无锡国学专修馆本。

[177]毛庆藩:《古文学余》卷三十二,光绪戊申刻本。

[178]吕思勉:《宋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29,第14页。

[179]熊礼汇:《欧阳修对韩愈古文艺术传统的接受和超越》,载刘德清、欧阳明亮编《欧阳修研究》,学林出版社,2008,第29页。

[180]洪本健:《欧阳修的“和气”与“六一风神”》,《国学学刊》2014年第2期,第126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