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淑女”一直是女子的教育范式和标本。在《辞源》中,“淑女”的解释是贤良的女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柔和谦顺”一直是淑女被教化遵从的道德观。这种传统的女性道德体系经过宋代的程朱理学推崇而登峰造极,至明清更是成为病态化的绝对法则。伴随这种男尊女卑观念的,是一套男性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和话语权的社会发展形态。

在这种环境中,中国传统女性被牢牢禁锢在以男子为核心的家庭之中,丧失了个体独立和人身自由,没有与男子平起平坐的地位,不能抛头露面从事社会活动和政治生活:“中国女子习闻‘三从’、‘七出’之恶谚,竞业自持,跬步不敢放纵。生平束身圭璧,别无希望。惟此却扇之夕,如登科及第,三跪九叩,望阙谢恩,以为供职录用,生平之大事毕矣。”同时,女子在法律上也没有平等保障,直至清代,《大清民律法案》仍规定:“达于成年,兼有识别能力者,有行为能力,但妻不在此列。”无论是“在家从父”还是“出嫁从夫”,在人生的所有阶段,女性都要敦守本分,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她们成为“第二性”,人生意义全然附着于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婚姻也成为生命最大的盛事和节点。她们被灌输以“女子不可教”“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大多数不能识文断字,文化程度极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知识的缺失更是从思想上断绝了她们自觉自省的可能性。

基于男性群体的特殊审美趣味与畸形欲望,“淑女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异化发展,衍生了强迫守寡、烈女殉节、缠足、冥婚等陈风陋习。未婚少女要忍受缠足这种灭绝天伦的畸形方式,而这种方式“成为中国妇女成为玩物的象征和失去人格的表现”,它使女性身心深受毒害,从此更是从行动上将他们牢牢束缚于闺阁绣榻之中。“至于权力圈限,去筐笥数十步即不敢闻问,出门半里了不辨方向,世间普通情事,说之犹多茫昧。此非其生而愚也,金闺深邃,绣阍寂寥,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别嫌明微而智识之隔绝者多矣。”她们的日常生活始终围绕着“妇道”“女红”“女容”“持家”,庸庸碌碌地囚禁于从属而卑微的堂屋之内,湮灭在时代洪流之中。

陈君起出生于1885年农历四月初七,成长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正是中国近代历史上风云变幻、波诡云谲的时期。西方帝国主义势力虎视眈眈,满清王朝在固步自封中苟延残喘,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领域陷入层层危机,而以封建宗教伦理制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形态也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东学西渐,百日维新,一批具有时代眼光的中国人从救亡图存的角度,开始正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卑微地位,并通过实际行动,为解放女性而大声疾呼。在他们的眼中,妇女们解除了缠足的束缚,并获得了一定的现代知识和文化,就能成为相夫教子的“国民母”,占整个人口一半的女性群体就不再是依附于男性的“分利者”,而是参与创造国民财富的“生利者”,国富民强的前景也就有望实现了。

以梁启超、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便是其中的代表。他们率先对传统积弊“缠足”展开了激烈的讨伐。戊戌变法期间,他们以《时务报》等报刊为阵地,鼓吹改善女性生存地位,将废除缠足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国家公共利益休戚相关的公共性被刻意凸显。1898年春,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人士发起成立上海不缠足会,宣布以上海为全国的总会,号召各地成立分会。同年7月,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的《请禁妇女裹足折》之中,殷切陈述了女子缠足的种种惨状:“乃乳哺甫离,髫发未燥,筋肉未长,骨节未坚,而横絷弱足,严与裹缠,三尺之布,七尺之带,屈指使行,拗骨使折,拳挛霊霊,跼地雸天,童女苦之,旦旦啼哭;或加药水,日夕熏然,窄袜小鞋,夜宿不解,务令屈而不伸,纤而不壮,扶床乃起,倚壁而行”;并列举了应该废除缠足的种种理由,从国家、民族、人类的角度,翔实论证了缠足的危害:“如此,则风行草堰,恶俗自革,举国弱女,皆能全体,中国传种,渐可致强。”加之西方传教士对于“天足会”的致力推动,不缠足运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趋势。

在这种社会思潮背景影响下,加之担任过京官的经历,让陈巽倩沾染了些许与时俱进的气息。他并未让自己的女儿缠足,使得陈氏姐妹得以解放天性,不必忍受伤筋挫骨的疼痛和后半生的囚徒般生涯。她们拥有了健全的身体和自主的行动能力。

陈巽倩还将女儿送进了私塾,接受文化教育和熏陶。他这样做并非以提升子女文化水平、丰富思想底蕴为出发点,也不期望女儿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或者培养其独立生存的意识和能力,只不过是想彰显家族的烜赫,将女儿培养成“高贵的淑女”,从而为一桩显达的婚姻添加筹码,延续家族荣光,这对自家门第、声望的维系和晋升而言是一种稳妥的投资。

这在当时的社会并非个例。不少家长送自己的女儿去接受启蒙教育。如出生于南京官宦之家的女子蔡苏娟(1890-1984)回忆:“中国富人家的女孩子,十岁以下可以和兄弟们一同在家中念书,到了十多岁,女孩就分开,另请女教师教书、女红和音乐”;“我的父亲为儿子们请了两位男老师,为女儿们请了两位女老师,一位教音乐,一位教女红。父亲还想让我们通晓中国历史,于是特地请了两位讲历史的先生教我们。”说明至晚清时期,在拥有一定物质条件的家庭中,女子接受教育已然是比较普遍了。

但此时的女子教育更多的是被纳入家庭教育的范畴,根本宗旨仍不脱旧式传统烙印:“故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或受母教,或受保姆之教,令其能识应用之文字,通解家庭应用之书算物理,及妇职应尽之道,女工应为之事,足以持家教子而已。其无益文词,概不必教。其干预外事,妄发关系重大之议论,更不可教。故女学之无弊者,惟有家庭教育。”

对于女子教育的目标,家长们持有的态度也各不相同。有开明之士,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充实文化跟上时代步伐;但也有从女儿婚嫁考虑,希望通过女儿受教育提高其身价,找到条件更好的夫家。当时较为新派的官绅家庭多会要求未来的媳妇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陈巽倩这样做,不啻为一种“赶时髦”的做法。也正如他所期盼的,陈君起的姐姐在他的培养之下,顺利地嫁给了上海的一户富裕家庭子弟,双方有着门当户对的先决条件。而在父亲眼中,陈君起也会有同样的人生路线。

然而,陈君起所关心的,并不是父亲所盘算的婚姻择婿问题。拥有了与男性一样接受教育的机会,这让她十分欣喜。在私塾中,虽然不外乎四书五经和《女诫》之类的道德文章,内容陈旧而拗口,却让陈君起开始识文断字,接受到了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并培养出她热爱读书的兴趣爱好。当同龄女子还沉湎于家庭内部角色时,陈君起已然在握笔描红中触摸文字的肌理,在传统典籍中接受知识的启蒙。她开始接触到除家长里短和烟火气息的小镇生活之外更多的宏大命题和准则,历史中的沧桑荣辱让她视野洞开,她逐渐去思考被安置宿命之外的人生可能性。而这与陈君起的内在刚强气质和不安于现状的个性有了天然的共鸣。在传统的婉约与温柔之外,她终于可以试图去寻找与她天性更为匹配的东西。在她的潜意识中,叛逆桀骜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滋生,也催促着自我意识的成长并完成了第一次碰撞。

私塾教育成为陈君起少女时代重要的一段思想启蒙,虽然内容粗浅,与时代的日新月异并不在同一个步调上;然而,这使她告别了文盲状态,拥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也为她今后接受现代教育,开启截然不同的人生奠定了基础。

父亲陈巽倩所寄寓的“淑女教育”,试图用传统的教义,给女儿包裹上具有贤良淑德内心和德行的外衣,裁作斑斓的嫁衣,并成为一生所恪守的道德准则。对于父亲来说,这便是女儿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也是那个时代女子的普遍生存法则。她们之中的大部分人,缺乏挑战和质疑的勇气,更匮乏对当下生存意义的思考和探索。这种互为压制的关系成为中国封建女性生存的写照。

而少女时代的陈君起,有着天生灵敏的内心触觉和倔强的防御底线,在那些教化温顺的文字和古训面前,她审慎地保持着警觉的距离,并未转化为发自肺腑的感化和认同。同时,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和新潮涌动,也为她吹来了时代的召唤和进步气息,这对于一个青春期好奇心萌动的少女来说实为一种巨大的诱惑,外面的世界是否有着秩序外的精彩。她不愿如同自己的本名一般,墨守成规,云里雾里,不知天下大事。这也预示着父亲预想的教育并未取得成功,却是给了陈君起从困顿角色中寻觅自我突围的一丝求生机会。对于陈君起来说,她的内心早已冲破那些代表着循规蹈矩、卑躬屈膝式的陈旧守则,跃跃欲试;就如同陈振这个别名一般,只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便能冲破樊笼,振翅高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