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狄仁杰

第13章 狄仁杰

大唐名相

狄仁杰

Di Renjie(630~700)


夫持大国者不可以小治,事广者不可以细分。

——狄仁杰


狄仁杰,武则天时期宰相,杰出的政治家。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狄仁杰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通过明经科考试及第,出任汴州判佐。工部尚书阎立本做河南道黜陟使时,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难得人物,就推荐他做了并州都督府法曹。在此任内,狄仁杰通晓了吏治、兵刑等典章制度,这对他一生的政治活动都有重大影响。高宗朝时,他任侍御史。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后升为冬官(工部)侍郎,充江南巡抚使。天授二年(691)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后因得罪武氏集团,被贬为彭泽令。万岁通天元年(696)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狄仁杰到职后,使魏州避免了一次灾难,升任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召回朝中,恢复了宰相职务,久视元年(700)病故。

公正法官

唐高宗仪凤年间(676~679),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兢兢业业,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1.7万人,无诉冤者,一时名声大振,成为朝野推崇备至的断案如神、摘奸除恶的大法官。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公正,狄仁杰敢于犯颜直谏。仪凤元年(676),武卫大将军权善才误砍昭陵(唐太宗陵墓)柏树,唐高宗大怒,命令将其处死。狄仁杰上奏称罪不当死,唐高宗疾言厉色地说:权善才砍伐了昭陵上的树,使我背上不孝的罪名,必须杀了他!狄仁杰神色不变,据法说理:做臣下的犯言直谏,自古都被认为是一件难事。但是我以为遇到桀、纣则难,通到尧、舜则易。按照法律罪不至死的人,陛下却要杀他,这就会使得法律不能取信于民,今后又让百姓如何作为呢?!如果今天陛下因昭陵一株柏树而杀一将军,千载之后,后人又将如何评价陛下呢?臣不敢奉诏杀掉善才,陷陛下于无道的境地!狄仁杰坚决的态度终于迫使高宗改变了主意,赦免了权善才的死罪。调露元年(679),司农卿韦弘机建造宿羽、高山、上阳等宫,宽敞壮丽。此时已经身为侍御史的狄仁杰上奏章弹劾他引导皇帝追求奢侈,韦弘机因此被免职。左司郎中王本立倚仗皇帝的恩宠,任意行事,朝廷中人人畏惧。狄仁杰却毫不留情地揭露其为非作歹的罪行,请求交付法司审理。唐高宗想包庇王本立,狄仁杰对皇帝说:国家虽然缺乏英才,但岂是缺少王本立这种人!陛下何必怜惜罪人以亏王法。如果一定要赦免王本立,那就请将臣流放到无人之地去,以此来告诫所有忠心为国之人!在狄仁杰的坚持下,王本立终于被定了罪,朝廷上下对狄仁杰肃然起敬。

垂拱四年(688),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起兵反对武则天,豫州刺史越王李贞起兵响应,武则天平定了这次叛乱后,派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当时,受越王株连,有六七百人关押在监,被抄没家产的多达五千人。狄仁杰深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被迫在越王军中服役的,因此上疏武则天说:这些人反叛都不是出于本心,恳请皇帝怜悯他们受了连累。武则天听从了他的建议,特赦了这批死囚,改为流放,既安抚了百姓,又稳定了豫州的局势。

李唐功臣

狄仁杰第一次官居宰相、参与朝政之时,正是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耀武扬威、踌躇满志之日。他希望自己被武则天立为皇嗣,而狄仁杰则是障碍之一。长寿元年(692)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经审讯立刻承认罪行的人按例可以减死罪一等。因此,当来俊臣逼迫狄仁杰承认谋反时,狄仁杰出以非常之举,立刻服罪。来俊臣得到了满意的口供,将狄仁杰等人收监,等待日期行刑,而不再严加拷问。狄仁杰抓住这段时间把被头拆下来书写冤情,放在棉衣中,请狱吏转告家人拿去拆洗。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果然发现了棉衣中的状词,马上报告朝廷。武则天了解到真实情况,下令释放他们,只是将他们都贬为地方官,其中狄仁杰被贬为彭泽令。狄仁杰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死里逃生。这之后,武承嗣欲根除后患,多次奏请诛杀他,却都被武则天拒绝。

狄仁杰再次为相之后的圣历元年(698),武承嗣、武三思数次使人游说武则天,请求立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她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当时,大臣李昭德等也曾劝武则天迎立李显,但没有被她接受。对武则天有着很深了解的狄仁杰则从母子亲情的角度进行劝说。武则天最后被狄仁杰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最终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李唐王朝才得以维系下去。可以说,狄仁杰对唐室有再造之功。

爱才贤相

作为一名宰相,狄仁杰很有知人之明,也以举贤为己任。一次,武则天让他举荐一名有将相之才的人,狄仁杰就推荆州长史张柬之,武则天将张柬之提升为洛州司马。过了几天,她又让狄仁杰举荐将相之才,狄仁杰说:前次举荐的张柬之尚未得到重用啊。武则天回答说已经提升了。狄仁杰说:臣所举荐的人是做宰相的材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司马就能打发的。由于狄仁杰的大力举荐,张柬之被武则天任命为秋官(刑部)侍郎,此后又升为宰相。神龙元年(705),张柬之趁武则天病重,拥戴唐中宗复位,为匡复唐室作出了贡献。狄仁杰还先后举荐了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忠贞廉洁、精明干练的官员,他们被武则天委以重任,朝中政风为之一变,呈现出了一种刚正之气。日后,他们又都成为唐代的中兴之臣。对于少数民族将领,狄仁杰也能举贤荐能。契丹猛将李楷固曾经屡次率兵打败武周军队,后来兵败投降,朝中很多人都主张将他处斩。狄仁杰却认为李楷固有骁将之才,如果宽恕他的死罪,他必定会感恩戴德,为朝廷效力。于是奏请授给他官爵,委以专门的职责。武则天接受了他的建议。李楷固果然率军讨伐契丹余部,凯旋而归,武则天设宴庆功,举杯对狄仁杰说:这是你的功劳啊。由于狄仁杰有知人之明,当时有人对他说:天下的人才都出在狄公你的门下啊。他却回答说:我举荐贤才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

狄仁杰的一生宦海浮沉,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特别是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时期的弊政多有匡正,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之治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