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世民
千古帝王唐太宗
李世民
Li Shimin(599~649)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代皇帝(626~649年在位),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西西安)。攻克长安后,李渊立隋炀帝孙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是为恭帝。恭帝晋封李渊为唐王,以李渊长子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义宁二年(618),又改封赵国公。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自立为皇帝,国号唐,年号武德,是为唐高祖,他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逼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是为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唐太宗即位后,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病逝。
从秦王到皇帝
隋大业十三年太原起兵之初,李渊以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都督,统右三军。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李世民画像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军功甚多。他首先打败了据有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的薛举,迫使其子薛仁杲降唐;接着又打退了倚仗突厥势力南攻河东的刘武周、宋金刚;特别是在武德四年(621)的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与窦建德。虎牢之战后他进入长安时,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迎接,李渊则封他为“天策上将”。
李世民的功业超过李建成,但是身为次子,他不能继承皇位。太子李建成亦知李世民终不肯屈居人下,于是二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明朗化,展开了夺取皇位继承权的斗争。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而后高祖李渊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即位之后,李世民与大臣们共同总结了隋朝的灭亡教训。隋朝本来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帝国,经济实力尤其雄厚,据估计,隋朝当时储备的粮食够用50年,但隋炀帝即位后的仅仅十多年时间里,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分崩离析了。对此唐太宗颇为感慨。为了使唐朝长治久安,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巩固王朝统治的制度,如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特别是他知人善任,勇于纳谏,也因此被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
知人善任
唐太宗在即位之初面对的首先是如何处理原来属于太子李建成集团的人。在他与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大臣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则跟随李世民。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唐太宗以非常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集团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徵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太子集团覆没后,魏徵被捉拿归案。唐太宗很赞赏他的直率,便以礼相待,让他任谏议大夫,贞观三年(629)又让他行宰相职权。唐太宗的宽容大度也体现在尉迟敬德身上,尉迟敬德原来是刘武周手下的大将,武德三年(620)与另一员大将寻相一起降唐。不久,寻相却又叛乱,众人疑心尉迟敬德也要叛乱,就将他囚禁起来,还建议唐太宗杀掉他。唐太宗却说:他如果要叛乱,难道还会落在寻相的后边吗?然后就放了尉迟敬德,并好言安慰。尉迟敬德深受感动,此后一心跟随唐太宗,屡建奇功。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
唐太宗不仅宽容,而且知人善任,因此,在他的朝廷中能够人尽其才,如房玄龄、杜如晦。他们虽不善于断案和处理杂务,却善于谋划国家大事,所以李世民任命他们为宰相。而戴胄则相反,他不通经史,但做事正直,因此让他做大理寺少卿,负责审理案件。因为他长于此道,所以案子从不积压。
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了众多贤臣名士。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让画师在凌烟阁绘制了24名功臣的画像,其中包括长孙无忌、魏徵、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尉迟敬德、柴绍、李靖、秦叔宝等。这些名臣共同促成了“贞观之治”,也共同促成了盛唐的灿烂文化。
唐太宗很重视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在唐朝建立之初,从魏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重武轻文的传统还没有改变,许多大臣都是行伍出身,作战时勇猛无敌,但治理国家处理政务就不再是内行了。因此唐太宗除了制定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之外,还利用了在隋朝便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为出身平民的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一次开科之后,唐太宗看着众多新考中的读书人,非常高兴地说:天下的良才都被我搜罗来啦!
勇于纳谏
所谓纳谏特指地位高的人听取下面的意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唐太宗在这一点上无疑是做得最好的。他心胸开阔,能够听取尖锐的批评,他与魏徵也因纳谏与直言而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对君臣。
魏徵有句名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对这句话非常欣赏。为了鼓励大臣进谏,唐太宗常说:“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武德九年,唐太宗即位不久,命人点兵。当时的唐制规定,男丁年满21岁才能入选,但大臣封德彝却说18岁以上只要高大健壮也可以点兵,得到了唐太宗的同意。魏徵三番五次驳回诏令,不肯签发。唐太宗大怒,召见他来质问。魏徵说:您常说要以诚信治天下,但即位以来,仅几个月内就多次失信于民,这怎么能说是以诚信治天下呢?太宗听了转怒为喜,不但改正了错误,还赏赐给魏徵一只金瓮。魏徵去世后,唐太宗异常悲痛,他说:用铜做成镜子,可以整理衣冠;用历史做镜子,可以了解王朝的兴衰;以人做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现在魏徵走了,朕便失去了一面明镜。(“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鉴矣!”)
为了让子孙也能兼听纳谏,巩固唐朝的统治,唐太宗还制定了一些具体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入阁议事,要有谏官随同,如果发现失误就要马上进谏。五品以上京官,要轮流到宫中值宿,以便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使下情得以上达。在唐太宗的倡导下,贞观年间进谏蔚然成风,不仅大臣进谏,连宫中的长孙皇后、徐贤妃也能进谏。贞观二十三年(649),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七月,唐太宗病逝世于长安含风殿,葬于今陕西礼泉县东北的昭陵,谥号“文皇帝”。唐太宗效法传说中的圣王尧、舜,吸取前朝兴亡的教训,不封禅,不求仙,不巡游,这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是不多见的。在他的治理下,隋末以来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得以改善,中国历史开始步入了最辉煌的盛唐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