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三股
我家的祖居地,在直隶的大名府,处在现今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带。这里紧邻邯郸,属于民风慓悍,任侠尚义,尽多“感慨悲歌之士”的古赵地。
大约在光绪初年,我的曾祖父因为替父报仇,刺杀了当地豪绅的独生子,结果被捉拿到官府问斩;为了全生远害,三个初涉世事的子侄,便趁着一个风雪夜黑天,偷偷地离乡别井,闯了关东。
可是,全家老少对这段复仇贾祸的故实,却讳莫如深,对外总是说,那里的漳河泛滥,后来又有瘟疫流行,曾祖父全家遭难,只剩下子侄辈在外佣工的兄弟三人,逃出家乡,结伴北行。
三兄弟一路上,风餐露宿,卖长工,打短工,有时还沿街乞讨,历尽艰辛,总算逃到了山海关外。其时,他们都还二十岁上下,觉得世路艰辛,孤单无靠,便想投奔一个“家族窝窝”,遇事好有个照应。于是,少不了“叔叔”、“伯伯”叫个不停,沿途问询哪里有王氏家族。后来听人说:广宁县东南方的大荒乡狐狸岗子,有个小王家街。这样,他们便跌跌撞撞,扑到此间来落了户。
其实,所谓“王家街”,当时也只有八九户,而且,他们这个“王”与本源为晋地大槐树的“大名王”并非一个支脉。这里的王姓,据说是燕太子丹之后,原本为姬姓。西汉末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著籍辽阳而在朝为官的太子丹的玄孙姬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信,遂赐姓王氏,与皇帝同宗。这支王氏,本来世居辽阳,后来为躲避战乱迁到这里,大概也有五六代了。
我从小就听说,在生活习惯上,这两个“王”有个明显的差异:“大名王”计算年龄时,“男算进(虚岁),女算满(周岁)”,而包括“辽阳王”在内的东北地区,却无分男女,一律以虚龄计算。
小街坐落在辽河冲积平原的一片沙碛上,前面有一座长满茂密丛林的沙山,沙山前面是成片的沼泽地和芦苇荡;村后,有一些零散的耕地,被一条条长满了各种树木的“地隔子”或小水沟分割开来。附近有一条沟通辽西与辽东的古驿道,路旁矗立着一通两米多高、跌断后又拼接起来的石碑,字迹已经漫漶不清。县志记载,上面镌刻着“唐王征东”的故实,俗称“得胜碑”。说明一千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有大唐的军旅穿行了,令人记起沈佺期的名句:“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考古工作队还曾在驿道旁,发掘出北宋徽宗年间的铜币:“大观通宝”、“政和通宝”,推测可能是金人押送徽钦二帝曾经路过这里。目光若是再投送得远一些,便是青峦森列、翠嶂蜿蜒的医巫闾山,中间隔着茫茫无际的马草场和大苇塘。
我的祖辈三兄弟落脚之后,便在原有住户的西侧,搭建了三幢连脊的用泥土和苇帐架起来的房屋,人称“老三股”。那时的人,寿命普遍比较短,能够活到五十几岁就算长寿了。我生也晚,因而所及见的,只有我的祖母和一位叔祖父,但他们不久也都相继辞世了。我的祖父留下了一子一女,叔祖父的后嗣是二子一女,伯祖父有两个儿子。以子息算,父辈分做了五家,并排居住在王家街的西边。后来,又从外地迁过来十几户,以孟姓、吕姓居多,他们的住宅一字排开,都坐落在屯子的西部。
在我幼年时节,有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线,那就是推开茅屋后门就会扑入眼帘的绵亘于西北天际的一脉远山。尽管它的影像在我少年橙色的梦里,并不是很清晰、很确切的,一切梵因证果毕落于苍茫之中;但我总是觉得,这里满蕴着诗情,充盈着神秘。阴雨天,那一带连山漫漶在迷云淡雾之中,一点踪迹也不见了。晴开雨霁,碧空如洗,秀美的山峦便又清亮亮地现出了身影,绵绵邈邈,高高低低,轮廓变得异常分明,隐隐地能够看到山巅的古寺了,看到峰前那棵大松树了,好像下面还有人影在晃动哩。刹那间,一抹白云从层峦上面飘过,那山峰忽然幻化出玲珑的楼阁,细细看去,却是一座森严的寺庙。
祖母说,那就是远近闻名的青岩寺,里面有个观音老母,通天显圣。她说,这座观音,在普天之下是独一无二的,别的都是正襟危坐,唯独这座观音歪着脖子,所以,俗称“歪脖老母”。
“为什么她要歪脖儿呢?”我好奇地问。
祖母说:大概是二三百年前吧,这一带洪水泛滥,闾山脚下的村庄全都淹没在大水里,人们被迫爬到青岩寺下的山坡上避难。水势不断地上涨,这时候,远处一个白点随着大水漂了过来,渐渐地看清了,原来是个莲花宝座,上面端坐着观音老母的石像。人们注意到,就在说话间,洪水已经悄悄退下。这才想起,原来是南海大士来解救受难山民了。大伙就商量把观音石像请进山顶石洞中供奉起来。待到把石像抬至洞口,才发现石洞里面矮了几寸。有的提议:莲花座不要了,马上遭到山民的反对,说,我们在家还坐板凳、坐椅子呢,让观音老母整天站在地上,于心何忍?可是,不这样,又怎么办呢?正在为难中,一个山民小声嘟囔一句:“老母若是把头歪一下,就妥了。”话还没有落音,就见石像脖子歪了过去。于是,山民立刻把她请上宝座,然后,大家就跪拜如仪。下面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排着队前来磕头、烧香,有的求子息,有的祈平安,有的请福,有的讨药,直到天黑才渐渐离去。
从远古虞舜时开始,医巫闾山就受封为幽州的镇山,成为中华大地上北方民族的发祥地与祖居地。在人们心目中,它是一处圣洁无比的神山圣域,充满了灵异感与神秘感。传说,当年秦始皇闻说医巫闾山景色绝佳,但远在塞外,游观不便,于是,命令八方神祇用赶山鞭驱赶,让它前往三秦。可是,浑身被抽打得血迹斑斑,医巫闾山依然纹丝不动。为此,金代诗人赋诗铭赞:
幽州北镇高且雄,
倚天万仞蟠天东。
祖龙力驱不肯去,
至今鞭血余殷红。
这样,闾山于灵圣之外,又博得英雄山的美誉。
北魏、隋、唐以降,历代有许多帝王前来祭祀、朝拜。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时,曾在山下驻跸,诏令此后“要每年一祭”;过了一百年,他的玄孙唐明皇李隆基,又册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而辽、清两个朝代,竟有十二位帝王亲临拜祭,多达四十二次。这在北方名山中,是绝无仅有的。
闾山山势为南北走向,绵亘九十华里。山的这面,铺排着无边无际的草场和田野,一道蜿蜒的长堤像一把利剑似的把它们切开。长堤里面,散布着几个小小的村落,统一的名称叫“大荒乡”。它和《红楼梦》里的“大荒山”不同,并非大文豪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直到今天,还叫着这个名字,尽管它早已不再荒凉、阒寂了。这里处于几个县的交界,历朝历代都是“三不管”地区。几个小村落,包括我家所在的狐狸岗子,像是拂晓的星辰,空旷寂寥,没着没落地抛撒在望眼无边的荒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