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陆军小学堂

求学陆军小学堂

小学毕业后,因为家境困难,白崇禧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给人帮工、耕田。当时小学毕业生在乡里亦属凤毛麟角,心气很高的白崇禧对自己的遭遇深为不满,一心想摆脱这种处境,出人头地。一天在田里干活时,白崇禧不堪忍受别人的冷言冷语,一把折断了赶牛鞭,回家跪请母亲,让他到省城桂林去闯世界。母亲无奈,只好把家里的两亩上好的糯米田卖掉给他做盘缠,让他去省城。当时白崇禧仅14岁。

告别母亲及兄弟姐妹后,白崇禧独自离开家乡,第一次来到省城桂林。正当他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时,他看到了一张广告:桂林陆军小学堂招生。该校是当时的广西巡抚张鸣岐推行“新政”而举办的,直辖于广西兵备道。它模仿当时德国、日本的学制,学员在校学习基本学术课3年,毕业后升入陆军预备中学,受训两年后毕业,再保选送入保定军官学校受训,两年后毕业,派往各部充任下级军官。此时清廷已废除了科举制度,并训练新军,急需军官将佐,考取军官学校无疑是一条飞黄腾达之捷径。何况军校学员的膳食、服装、书籍等费用都由校方提供,每月还给一定津贴供零用,这对家境困难的白崇禧尤其具有吸引力。

陆军小学堂的总办是日本士官学校中华队第三期毕业的著名新派军人蔡锷,白崇禧曾听李任仁先生谈起过他,尤为推崇。于是白崇禧马上去陆小招考处报了名。按陆小的报名要求,年龄需满15周岁,而白崇禧刚满14岁。但这难不倒这个机灵鬼,他在报名时瞒着校方多报了1岁。报了名以后,白崇禧在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温习功课,准备参加考试。当时因陆军小学堂待遇较好,又有前途,报考的人极多,学堂计划只招120人,却有1700多人报了名。虽然学堂规定只要是小学毕业就可报考,但当时却有相当多的中学生前来报考,仅桂林的中学生就有400余人报考,可见竞争是相当激烈的。等到开榜时,白崇禧却以名列第六的优异成绩,被录取为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二期学生。

消息传到三尾村,白家兄弟姐妹兴奋异常,连忙杀猪宰羊,办了几桌喜酒宴请前来祝贺的亲戚和乡邻。席间,从不饮酒的白崇禧志得意满,饮了几杯。一条飞黄腾达之路似乎已在他面前铺开。

谁知白崇禧命运多舛,入学仅仅3个月,他突染上恶性疟疾,忽冷忽热,不思饮食,没法学习了,只好被人用一副滑竿抬回老家。蔡锷总办因为白崇禧在入学考试时成绩优异,爱惜其才,没有令他办理退学手续,不仅保留他的学籍1年,还派出专人给白崇禧送来3个月的膳食和津贴费,但命运似乎在与白崇禧作对,他一病就是1年,病情时好时坏,就是不能痊愈。无奈,他只好办理了从陆军小学堂退学的手续。

当时乡间老百姓普遍迷信,白崇禧考取了官学堂却又退学,只好再回乡下一事,在他们看来,是因为白崇禧平时不信神佛,对土地爷无礼,因而被土地爷勾住了双脚,走不出山尾村。白崇禧听到后,恼怒异常,当晚即悄悄地来到土地庙,把土地菩萨抱起,扔到附近的水塘里去了。此事震动了乡里,纷纷追查是谁如此胆大妄为?因白崇禧疟疾未好,经常待在家里养病,很少出门,因而没有人怀疑到他的头上,此事最后不了了之。说来奇怪,白崇禧害了一年半时间的恶性疟疾,不久就不知不觉地好了。

病好了以后,白崇禧不甘心在乡下待一辈子,又偕同六弟到桂林找出路。恰逢桂林初级师范招收新生,兄弟俩都报了名,参加了考试。在座900多名应考的学生中,仅招收80名新生,竞争仍然很激烈。可白崇禧兄弟双双考取,其中白崇禧的成绩名列第二,历经磨难的白崇禧似乎又得到了命运之神的青睐。

在桂林初级师范,每班暂以成绩最好的学生任领班生,待进行两次月考、一次段考后,再以成绩、品行的好坏重新确定领班生。刚入校时,白崇禧班上的领班生是入学考试名列榜首的何树信,但经过两次月考和一次段考,白崇禧都名列全班第一,廖校长遂亲自到班里来宣布由白崇禧任领班生,任期一年。

何树信的代理领班生资格被免去后,非常忌恨白崇禧。他是桂林城里人,父亲在省巡抚衙门里做事,他根本瞧不起来自乡下贫寒农家的白氏兄弟。他在学业上比不过白崇禧,于是经常找白崇禧兄弟的麻烦,但白崇禧从不理会。有一天,何树信又借故挑衅,恶语谩骂崇祜。崇祜自幼身单力薄,不敢同他正面冲突,只好隐忍不言。恰好白崇禧外出回来见六弟受侮辱,非常生气,大声责问何树信想干什么,何树信一贯不把白氏兄弟放在眼里,只是继续谩骂:“呸,乡下佬,乡巴哥!”白崇禧忍无可忍,冲上去一拳将何树信打倒在地,并踢上几脚,教训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子哥儿。

何树信从地上爬起来后,自知打不过身高体壮的白崇禧,便跑去找校长告状,有几个同学平时就看不惯何树信,同情白氏兄弟,便劝白崇禧不要承认打了人,他们可以出来作证。但白崇禧认为一人做事一人当,他教训何树信是被逼出来的,不必隐瞒。于是,这几个同学也去找校长,告以实情。几天后,校方做出了处理结论:何树信不应该欺侮同学,记大过一次;白崇禧不应该打人,也记大过一次。鉴于白崇禧打人事出有因,且平时学业、修养一向皆优,他的领班生资格继续保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