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死贤于逆生——唐董昌龄母的见识

顺死贤于逆生——唐董昌龄母的见识

唐宪宗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已见端倪。地方势力之间相互勾结,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自行其是,已经构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

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其子吴元济匿不发丧,伪造吴少阳表章,伪称有病,请求让吴元济代理他的职务。朝廷没有准许。于是,吴元济便公然造反,遣兵进攻舞阳、叶县,攻掠鲁山、襄城、阳翟。不久,蔡州也被吴元济的叛军攻克,成了吴元济的地盘。

吴元济攻打蔡州时,董昌龄被朝廷任命为房县县令,归吴元济所管辖。董昌龄的母亲见吴元济反叛,便秘密地告诫儿子说:“现在吴元济反相已明,顺逆成败,你要及早谋划。”董昌龄尚未来得及准备,蔡州便成了吴元济的囊中之物。

吴元济久闻董昌龄颇有声望,占领蔡州后,便下令任命董昌龄为郾城令。因为对董昌龄不放心,便把他的母亲杨氏诳到蔡州,作为人质。

吴元济的这一手令董昌龄方寸大乱,不知何去何从。这时,其母对他说道:“忠于朝廷而死,要好过叛逆朝廷而生(顺死贤于逆生),你如果能脱离逆贼,我就是死了,你也是孝子;如果你顺从逆贼,我即使活着,也等于是你杀了我。”听了母亲的教诲,董昌龄顿时心中有了主见,遂含泪辞别慈母,前往郾城赴任去了。

受命平叛的官军很快便打到了郾城。吴元济派来的郾城守将邓怀金见官军势众,担心难以抵御,便向董昌龄请教对策。董昌龄乘机劝告邓怀金认清大势,明辨顺逆,早下决心,归顺朝廷。于是,邓怀金便派人前去对官军将领李广顺说道:“我们已经下决心归顺朝廷,但是我们的家小全都被扣押在蔡州。请你们马上前来攻城,我们便点起烽火向蔡州求救。等救兵来到时,你们即转头迎击他们,蔡州兵马一定不是你们的对手。等他们兵败退却时,我们再开城投降。这样,我们留在蔡州的家小就能幸免于难。”

官军将领李广顺觉得可行,便如约发起攻击,顺利地拿下了郾城。

宪宗皇帝获悉此事后非常高兴,便将董昌龄召到京城,表扬他的功绩,封他做监察御史。董昌龄谦虚地说道:“这不是我的功劳,全是老母亲教导的结果。”宪宗皇帝听后,更是一迭声地称赞董昌龄的母亲了不起。后来,一直对之念念不忘的宪宗皇帝,又封董昌龄的母亲杨氏为北平郡君。

董昌龄的母亲杨氏是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顺死贤于逆生”这句话,画龙点睛般地道出了杨氏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仅仅是泛泛而谈,未必能够体会出其中的真实分量,只有仔细深入地回味,才能咀嚼出其真正的内涵。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生死关头的考验,才能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坦露出来。吴元济的举兵反叛,就将被其裹挟的人们放到了真正的生死关头。董昌龄和他的母亲杨氏便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两个人而已。

坊间有句俗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甭看这句话不顺耳,其信徒还真是不少。在大难临头的时候,选择逆来顺受、忍辱偷生的人不计其数,那些平时总将“忠义”二字挂在嘴边的大小官员们,到了节骨眼上纷纷掉链子,附逆者有之,归降者有之,死节者却如同凤毛麟角,极其罕见。翻看二十五史,忠孝节义的调子越唱越高亢,越唱越响亮,可是越到后来,肯为末代王朝亡国皇帝殉难的官员越是稀少。程朱陆王、理学心学在宋明以来大行其道,但是到了宋朝亡国、明朝亡国的时候,官员们大多却做了降将、贰臣,都成了“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信徒。

就是在唐朝时期,自觉践行忠孝节义的也不多见。玄宗李隆基晚年,安禄山造反,几个月之间便从北京一路打到了洛阳,除开军事上的原因外,大小官员怕死怯战、倒戈投降、但求活命的心理恐怕也不可漠视。那些坐镇一方的官员们,那些手握兵权的将军们,如果其中有相当一个比例奉行“顺死贤于逆生”的人生信念,大唐王朝就不会出现那种难以收拾的乱象。

在人们纷纷附逆投敌、各自只惦着自己项上人头的当口,董昌龄的母亲杨氏依然心系国家,心系朝廷,心系忠义,并在自己业已被吴元济充作人质的生死关头,教导儿子要忠于国家,以国家为念,而无需惦念她的生死。“杨氏训子,不爱己身,死亦无恨,须作忠臣。”古人对她的这一评价,正是所谓的中国古代的主流价值观。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这话一点也没有错,但却不全面。对有的父母而言,则不仅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而且是子女终生的良师益友。董昌龄的母亲杨氏,就是这样一位子女终生的良师益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