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之说振聋发聩,但占据主流地位的却是儒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被人们尊称为圣人的孔夫子,是个私生子。被人们尊称为亚圣的孟夫子,来到世间时也很苦,很早便死了父亲,是母亲把他抚养大的。
孟轲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所做出的贡献就是在丈夫死后含辛茹苦地培育了孟子这个伟大的儿子。孟母教育儿子的故事尽人皆知,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写进了古代的启蒙读本《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轲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便外出,以后就没了音讯,全靠母亲织布为生。离他家不远处就是墓地,经常办理丧事。小孟轲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办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后,皱起了眉头。她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于是,就带着孟轲离开了这里。
他们的新住所在市集上,离屠宰场较近。过了一段时间,孟轲和周围的孩子们混熟了,又和他们一起学着卖菜、杀猪羊。孟母又皱起了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再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关),住所的隔壁是个学堂,周围都是读书人。孟轲每天都看到上学的人举止文雅、落落大方,也学着读书演礼。孟母这才放下心来,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当住的地方呀!”
聪明的孟轲适应了新的环境以后又发生了新的情况:开始逃学了。孟母知道后异常着急。等孟轲从学堂回来后,正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孟母当着儿子的面,拿起剪刀,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全都剪断了。接着,又对儿子讲了一番学习不能中断的道理。孟轲从此幡然悔悟,一心向学,终于成了和孔子齐名的大学者。
孟母择邻而处,只是想给儿子选择一个适宜他成长的环境。“三个屠夫就讲猪,三个秀才就讲书。”不同的居住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孟轲后来成了万人敬仰的“亚圣”,与他这位有想法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也与她母亲的多次择邻而处分不开。
孟母之所以多次择邻而处,究其初衷,也只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好好学习,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孟母三迁最后选择的是与读书人、读书声和学校为邻,是让孟轲和书籍和知识联系在一起,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因而,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一定要和“子不学,断机杼”联系起来,才不至于曲解孟母。
由于儒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由于孟子是中国读书人心中的“亚圣”,更由于在国人的心目中“读书做官论”的观念牢不可破,故而孟母原本平常的教子故事,便被无限延伸,片面地曲解了。在古人那里,一讲到孟母三迁,就等于在讲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同一讲到读书,就等于在讲述做官一样。于是,古往今来对子女抱有期望,期待着他们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家长们,动辄便拿孟母三迁来说事;于是,原本一个非常感人的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令人生厌的陈腐说教。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孟母三迁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含义。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孟母三迁”也在与时俱进,变成了所谓的“新三迁”,即“置业、从农村迁到城市、从国内迁到国外”。显而易见,人们是在借用“孟母三迁”这个古老的历史典故,来调侃当今的某种社会现象,嘲讽某些人的变态心理。
“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人笑尔书生气。”世间的可笑之处就在于此。本分善良而又生活艰难的孟母只是想为孩子寻找一个好一点的成长环境,设若她是一个富贵人家的主妇,是决然不会有这种忧虑的。三迁本身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无奈,一种迫不得已,一种在被动之中寻觅主动。这与时下腰缠万贯者的天堂梦是截然不同的。同时,孟母三迁,只是为了让孩子变成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并没有想让孩子腰紫衣金大富大贵,事实上孟子本人也没有做什么大官。因而,把孟母三迁当做一个普通的故事来读来看来思考,进而理解这位母亲的伟大和了不起之处,在当下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每当听到乡间的农民自己生活艰难,却要坚持着从牙缝里省俭,从汗水里积攒,让儿女们上学读书的故事,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孟母这位古代的伟大女性。一个能在当代人身上显示自己存在的古人,一定是伟大而不朽的。孟母就是其中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