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西山隐者不遇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绝顶一茅茨,

直上三十里[1]

扣关无僮仆,

窥室惟案几[2]

若非巾柴车,

应是钓秋水[3]

差池不相见,

黾勉空仰止[4]

草色新雨中,

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

自足荡心耳[5]

虽无宾主意,

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

何必待之子?

西山的最高处有间茅屋,

从山下上去要走三十里。

久叩柴门没有童仆回应,

壁缝中看屋里只有桌椅。

他若不是驾柴车去云游,

就是到秋水潭边垂钓了。

错过时机没能与他相见,

空负我对他的满腔热情。

雨后草色分外青翠嫩绿,

晚风将松涛声送进窗户。

这清幽的景色多么惬意,

心胸耳目顿时旷达开畅。

虽没有宾主欢叙的雅趣,

却得到清净高雅的情趣。

直至尽兴我才满意而归,

何必非要和主人相见呢?

【赏析】

本诗描写诗人寻访山中隐士不遇的情景和感受,通过描写山中清净高雅的意境,抒发了作者别有一番收获的喜悦之情。


【注释】

[1] 茅茨:茅屋。

[2] 扣关:敲门。

[3] 巾柴车:意指乘小车出游。巾,作动词用,覆盖。柴车,简陋的车子。

[4] 差池:参差不齐,这里是指此来彼往,未能相见。黾勉:勉力,这里意为殷勤。仰止:仰望。止,句末助词。

[5] 契:惬意。荡心耳:荡涤心胸和耳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