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
世有伯乐①,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③,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① 伯乐:传说中善于识别好马的人。一般认为他就是春秋时期秦穆公的大臣,姓孙名阳。
② 奴隶人:奴和隶,指饲养马的人。
③ 槽枥:指马厩。枥,马棚。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而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出色的马,也只会辱没在饲养的仆役手里,与普通的马并排死在马厩里,不会以日行千里著称。
千里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小米。饲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不喂饱它,这匹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吃不饱,力气不够,才能和优点就表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难道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吗?
驾驭时不顺应它的习性,喂养时不满足它的食量,听到它鸣叫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手拿着马鞭对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还是人们不能识别好马呢?
【品读】
本文以千里马象征那些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以伯乐象征善于发现人才的官员,痛切地指出当时社会缺乏“伯乐”,而使人才埋没。言近旨远,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