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术无大智的吴用

有小术无大智的吴用

近代著名通俗小说家张恨水也擅散文小品写作,《水浒人物列传》即其代表作之一。此书成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作者所抱的人文理想,张恨水先生对水浒英雄少有期许,但他同时对栖身梁山的一些奇才异士,也不能不大加赞叹,最典型的是他关于吴用的论述。张先生的书系用浅近文言写成,并不难懂,现引在下面:

吴虽为盗,实具过人之才。吾人试读《水浒传》智劫生辰纲以至石碣村大战何观察一役,始终不过运用七八人以至数十人,而恍若有千军万马,奔腾纸上也者。是其敏可及也,其神不可及也。其神可及也,其定不可及也。……更有进者,《水浒》之人才虽多,而亦至杂也。而吴之于用人也,将士则将士用之,莽夫则莽夫用之,鸡鸣狗盗,则鸡鸣狗盗用之。于是一寨之中,事无弃人,人无弃才。史所谓横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者,殆不能不以吴之力为多也。夫天下事,莫难于以少数人而大用之,又莫难于多数人而细用之。观于吴之置身水泊,则多少细大无往而不适宜,真聪明人也已。……

张先生这本薄薄的小书是我爱读的,他的许多论述我都同意,在前面的文字中也征引过一些,但他关于吴用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自然,吴用的计谋之巧、运思之密,在《水浒》一书中的确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谁都要承认他对梁山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同时认为,在局部上,在战术层面,吴用是够聪明的了,但他几乎没有什么战略思想,他的计谋也深深浸润在中国传统权谋文化的毒酒中,过于功利过于狠戾,且缺乏大智慧。

江湖组织中秀才的作用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是市井社会流传的一句讽刺知识分子不成器的话。为什么知识分子造反,就会“三年不成”呢?我想原因无非在于,秀才们相对比较胆小,在关系身家性命的大事上,不敢出来挑头。不过,一旦有人出来挑头,拉起了一支武装,竖起了反抗主流社会的大旗,如果不想迅速被对手吞噬,那似乎又非得有秀才在后面摇鹅毛扇不可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也很简单,江湖中人只注重个人之勇武,往往习惯于斗力,这在小规模的战斗中,也许可能是决定性的,但组织发展之后,在逐渐来临的大规模战斗中,却更需要“万人敌”,“一人敌”的作用已经被降到了最低限度。古人称“兵法”“计谋”为“万人敌”,熟读“万人敌”,并将其灵活应用,则非读书人不能办了。这种局部的、战术上的作用,还是“小焉者”,而更重要的是,读书人因为鉴往知今,又对山川地理形势了然于心,在组织发展的方向,也就是“路线”和“战略”问题上,他们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更非武人能比。

以上所说,皆有历史根据。早的,像刘邦之有张良便渐渐兴旺,这是世人皆知的例子。明末,李自成和其他造反武装一道起事,起初也显不出什么特殊的地方来,也就是打不赢就跑,打得赢就劫掠一番,然后又去寻找新的目标,周而复始,宋献策、牛金星、李岩等“秀才”的加入,才使李自成的武装渐渐有了亮点。这些读书人劝李自成说:“像你这样做哪能争取人心,哪里是图大事的样子?”在读书人的指导下,“吃他粮,穿他粮,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口号在百姓中众口流传,李自成于此争得民心,并一路“雄起”,直到攻破北京。反面的例子也有不少,早的可以举与刘邦同时的项羽,自从走了范增,就每况愈下了。而就在宋江起事的同期,也有因不用读书人之策而失败的例子,这就是方腊的武装。宋人笔记《独醒杂志》记载:当方腊刚刚攻下杭州,也就是其势力最盛的时候,一个叫吕将的“太学生”(国家最高学府的学生),给方腊出主意,说你不应满足于占据杭州这繁华之地,而应该趁势直捣金陵,“收其赋税,先立根本,徐议攻守之计,可以为百世之业”,如果只准备攻破一个城,抢得一些金银财宝,那就不是干大事,而是做强盗。方腊不以吕将之计为然,不久就失败了。

如上所举,几个秀才给方腊和李自成出的主意,几乎都对全局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一个失败,一个大获成功,足见秀才的作用了。因此,我们固然可以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还有必要接着这句话再加一句,曰:没有秀才,万万不成。

作为梁山这个江湖组织中极为稀缺的读书人,吴用在梁山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吴用也正因其作用,而奠定了他在梁山大军中核心领导人之一的地位。然而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辨明的:吴用的作用,究竟仅是局部的、战术上的,还是战略上的,对梁山发展有决定意义的?

有小术无大智

先来看一下吴用运用智谋的几个最光辉的“杰作”。

智劫生辰纲。从密谋定计到最后得胜归来,作为决策人,吴用几乎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从战术上讲堪称尽善尽美。但透彻地说,这时晁盖等人做的还纯是强盗的勾当,即使“聪明”如吴用,也没能提供一个相对长远的规划。计谋成功,也不过满足于分赃,然后喝酒快活而已。

三打祝家庄,吴用有一个所谓“双掌连环计”,其实说破了也稀松平常,就是让投诚过来的提辖孙立,钻到祝家庄当内应罢了。在中国的战史上,运用这类计谋的例子真如恒河沙数。我等奇怪的倒是,以祝家庄武教头栾廷玉的久经战阵,在大敌当前的关键时刻,面对那么大一帮全副武装的汉子叩关,怎么可能仅仅因为领头者是久已失去联系的同门师兄弟,就轻易相信并委以重任?这个破绽不仅太大,而且可疑。退一步说,尽管这个所谓“双掌连环计”最后奏效,而像这种对地方民团的战斗,对一支造反武装来说,也根本不是什么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

智赚卢俊义。我在《卢俊义是怎样聪明起来的》一文中已经分析过了,卢俊义之所以糊里糊涂就着了吴用的道儿,实际上并不是吴用的计谋有多么玄妙,而是因为卢俊义一生太过顺利,不免产生骄傲情绪,过于骄傲的人,常常会把智商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而不自知。吴用设计将卢俊义赚上山来,让梁山有了一个勇冠三军的好汉,使这个江湖组织产生了一个“二把手”,表面看来,吴用的这一计似乎应该算是对梁山的发展有决定性意义了。其实并不然,卢俊义在梁山的领导地位只是一种名义,在梁山决策过程中作用甚微。读《水浒》的人也都清楚,卢俊义虽然堪称梁山第一条好汉,但自从他上了梁山,除了首战奏功,生擒了射杀晁盖的史文恭外,并没有多少特出的贡献。

……

以上都要算是吴用的“大手笔”,但平心而论,也许在局部上颇显机巧,却都谈不上有什么重大的战略意义。当然,吴用毕竟是梁山上最聪明的人之一,他的聪明几乎无处不在,大到一场战争,小到处理梁山纷繁的人际关系,都要特别借重这个秀才的头脑,即如赚朱仝上山,让李逵劈死小衙内,据李逵的交待,这都还是吴军师的亲自部署呢。细心考察,吴用的聪明多数时候就表现在诸如杀死小衙内让朱仝无路可走的事情上,这表明了吴用斗智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受中国传统权谋文化的熏染太深。中国传统权谋文化可以“三十六计”为代表,充满了血腥和狠戾的气息,几乎每一计都是“只问目的不问手段”,而不管计谋成功之后会让人付出怎样的代价。罕有人性光辉映照的传统权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开出了一朵灿烂的恶之花,吴用浸泡于其中,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为工具,对世界上的一切全无丝毫的敬畏之心。那个可怜的小衙内,还只知道朱仝的长胡子好玩,就死在了吴用的妙计之下,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吴用到底只是三家村中一学究,固然聪明极了,究竟缺乏远大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没有大智慧,所以只能以一点“小术”扬名于江湖。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梁山几乎一直没有什么战略上的部署就够了:梁山大军始终坐困梁山泊一隅,满足于打家劫舍,偶或攻城掠寨,也是抢了就走。梁山上汇集了二龙山、桃花山等各路人马,但梁山的本质依然和那些占山为王的山大王一样,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梁山何去何从的“路线”问题上,吴用也是风吹两面倒,拿不出符合当时客观情势、有战略眼光的决策,所以,他开始似乎对招安怀有戒心,而宋江一坚持,他也就跑到了宋江那一边,可见他只擅长于局部斗智,却缺乏对大局进行深刻分析的能力。梁山接受招安之后,在那种险恶的形势下,我们既未看到这位智多星在困境之中纵横捭阖,也不见他对宋江连续损耗实力、自取灭亡的做法提出异议。

概括说来,梁山大军中的吴用,比不上李自成的宋献策和牛金星,就是跟与他同时代的那个向方腊献计的太学生吕将相比,也要逊色多了。

《水浒》作者既给吴用安上了“智多星”的绰号,却又让其本名谐音“无用”,不知其中是否有一些深意。如果有的话,那他定然和我一样,也是慨叹于吴用“有小术无大智”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