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石的旧名

雨花石的旧名

散落于山野之间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石头,被文人当作珍奇之物,似乎是从宋代开始的。北宋大文豪苏轼就很有这一方面的雅兴,即使在贬谪黄州那样的艰难岁月里,他也一样搜集奇石赏玩。在《东坡志林》中,他曾经谈到过那种愉快的经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论石专著——杜绾《云林石谱》,也是在宋代出现的。雨花石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就是在这本书中。只不过当时还不叫雨花石,而是叫“六合石”或者“螺子石”。

据《云林石谱》说,六合当地的水中或沙土中,盛产玛瑙石,颇为细碎,花色多样。“有绝大而纯白者,五色纹如刷丝,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斑斓点处,就巧碾成物像。”因为其最重要的产地是在六合灵岩,所以也叫“灵岩石”。六合在江北,今天是南京所辖城区之一,在宋代却是属于真州(今仪征),并不在当时的南京升州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也有江宁本地出产的,叫作“螺子石”:“江宁府江水中有碎石,谓之螺子,凡有五色,大抵全如六合县灵岩及它处所产玛瑙无异,纹理萦 石面,望之透明,温润可喜。”刷丝纹和螺子纹,是雨花石最典型的两种纹理,至今犹然。

宋代文人这种清玩雅兴,到了明代就发展出更多的花样。明代人也还不兴叫“雨花石”,而叫作“聚宝奇石”。周晖《金陵琐事》中就用这个名称。较之宋代的“六合石”,这一名称更接近于雨花石。聚宝,就是聚宝山。明代人所说的聚宝山,就是指今天的雨花台。

明代人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那时的南京城里,已经有不少人热衷于搜集奇石。遇有佳品,自己赏玩之外,也会得意地把示友好。有人搜到一块大石,上面俨然是一尊观音趺坐像,形貌完整,衣服线条分明。还有人珍藏了几百颗奇石,有的五彩缤纷,有的黑质素文,有的上面有北斗七星图案,有的是山水草木,有的是桃丝竹根,琳琅满目,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远超画匠之笔,令人叹为观止。于是,文人以之入诗,画家以之入画,好事者为之作谱,商贩沿街兜售,各路好事者推波助澜,山野粗粝之物,摇身一变,成了文人精致、风雅、趣味的象征。

南京雨花石

今天到南京来玩的游客,很多人都要买一点雨花石带回去,不能入宝山而空回,好像只有这样,才算不虚此行。晶莹剔透的石子,泡在水里,更显得可爱。有些未名的奇石,一旦有了好的品题,或者好的命名,便如画龙点睛,精神顿出,前一刻还黯淡无奇的石子,一下子便有了光芒,生机勃勃,气韵蒸腾。在夫子庙、雨花台等景点,卖雨花石的摊子太多了。有好石,奇货可居,按个论价,往往价格不菲。也有贱价凡品,常见的是用手抓,一抓多少钱,巴掌大的人,到这个场合就派上用场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