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字

入声字

例如这两首诗:

溪水

溪水行千里,前途不可期。

逶迤还跌宕,此处有禅机。

早春牧牛

牵牛出栅栏,天际尚无色。

放牧早归来,东方鱼肚白。

蝶恋花·尚湖

曙色平湖方雨歇。水鸟翩翩,堤上人踪灭。蜂蝶向花花有缺,荒亭野外青苔叠。 明日放歌将作别。芳草无边,一纸相思帖。满眼芙蓉开木末,园丁漫扫香樟叶。

习作五绝中的不、跌、宕、出、栅、色、牧、肚、白诸字,谓之“入声”字。明白什么是入声,以及入声字的用法,是旧体诗词创作所必需的。

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到了元代时,平声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就是现在的一声和二声;上声有一部分字归并到去声里,剩下的是现在的三声;去声和由上声归并而来的这些字,是现在的四声;古代的入声在元代时分化到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当中去了。所以现代汉语北方方言没有入声。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所以也没有入声这个声调。古代的入声字,在许多地方如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州等地的方言中,依然保持着。

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中,入声字有十七部,分别为屋、沃、觉、质、物、月、曷、黠、屑、药、陌、锡、职、缉、合、叶、洽。这些韵部的字,在格律诗中的用法一般与仄声(上声和去声)的用法相同。《词林正韵》的十九个韵部中,入声字有五部。大多的用法也与仄声相同,但也有作为平声使用的情况。从发音上来考察,入声字均是短促有力的。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在十个数字当中,一、六、七、八、十,这五个字均是入声,在欣赏和创作旧体诗的时候,如果将一、七、八这三个字当做普通话的第一声来对待,就会出现错误。按照平仄来区分,一到十的这十个汉字之中,只有三是平声。所以,在旧体诗词之中,“三”这个数字是个宝贝。如果需要用到数字,而且必须是平声的,只有“三”一个字可用。“清明时节雨纷纷”,按照普通话来说,它的声调是平平平平仄平平,显然是不符合格律的。当我们知道“节”是入声字,可以当作仄声来对待,这句诗的声调就是平平平仄仄平平,符合格律了。

习作《蝶恋花》押的就是入声韵。其中的歇、灭、缺、叠、别、帖、末、叶,都是入声字。也许,读者可以试试看,能否将诗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里面的六个入声字找出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