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年间
还自广陵四首
其一
薄茶便当乌程酒,短艇聊充下泽车。
坟墓去家无百里,往来仍不废观书。
其二
南北悠悠三十年,谢公遗埭故依然。
欲论旧事无人共,卧听钟鱼古寺边。
其三
邗沟缭绕上云空,坐阻层冰不得通。
赖有东风可人意,为开明镜玉奁中。
其四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总说】
本组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是作者从广陵(今扬州归里之作)。是年少游正三十岁。第一首诗人自先人墓上归还,以茶当酒,以船当车,途中读书不辍,足见好学。第二首凭吊谢公遗埭,倾听古寺钟声,无人共话往事,故感慨系之。第三首写东风解冻,船行无阻的喜悦。第四首写船行所见。天寒地冻,群鸟仍嬉戏冰上,行人经过也不飞。忽然听到冰破的声音,一齐飞起来。诗人如摄影高手,把瞬间景象捕捉下来,写得生动传神。
睡足轩二首
其一
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
地撤蔽亏僧界静,人除荒秽玉奁空。
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兴隐几中。
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
其二
数椽空屋枕清流,一榻萧然散百忧。
终日掩关尘境谢,有时开卷古人游。
鸣鸠去后沧浪晚,飞雨来初菡萏秋。
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
【总说】
此二诗元丰元年(1078)秋作于高邮。全诗围绕“睡足”,写种种闲适之况,或读书,或挥毫,枕清流,赏荷花,对清澈河波,听丁东风铁,真所谓“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
【辑评】
[宋]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冷斋夜话》:老杜诗云:“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荆公云:“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郑谷云:“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若直叙之,则曰:“鹦鹉啄残红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以红稻于上,以凤凰于下者,错综之也。言缲成,则知白雪为丝,言割尽,则知黄云为麦也。秦少游得其意,特发奇语而作此。诗中四句,皆有错综之体。
秋兴九首(选三首)
【总说】
《秋兴九首》,皆拟唐人,所拟者有韩愈、孟郊、韦应物、李贺、李白、卢仝、杜甫、杜牧、白居易。此选三首。拟古,即仿古。《文选》有“杂拟”诗体,晋陆机、南朝宋鲍照等皆有《拟古》诗。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拟古唯江文通最长,拟渊明似渊明,拟康乐似康乐。”徐《笺》:“少游此处则尽摹唐人,疑作于元丰间‘闭门却扫,日以文史自娱’之时。”从少游所拟唐人来看,可见他的好尚。亦可见他通过拟古了解各家诗歌风格,从而融铸各家,自成一家。
拟李贺
鱼鳞甃空排嫩碧,露桂梢寒挂团璧。
白风起吹北窗,尺鲤沉没断消息。
燕子将雏欲归去,沈郎病骨惊迟暮。
浓愁茫茫寄何处?万里江南芳草路。
拟玉川子
南州有病客,起卧北窗下,
玉兔衔光照清夜。故人别我京洛游,
不寄一行三改秋。秋色变冷客裘薄,
渐觉衣袂寒飕飕。作诗欲寄君,未语先有愁。
不如呼童起,危坐北窗下,
一杯宽我千日忧。眼前俗事何扰扰,
此夕尽向杯中休,何必怀黄金印兮爵通侯。
拟杜牧之
鼓鼙夜战北窗风,霜叶铺阶叠乱红。
一段新愁惊枕上,几声悲雁落云中。
眼前时节看驰马,日下生涯寄断蓬。
弟妹别来劳梦寐,杳无消息过江东。
【辑评】
[宋] 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阅秦少游集,有《秋兴》九首,皆拟唐人,前所载咸在焉。关子东为《秦集序》云:“拟古数篇,曲尽唐人之体。”信然。
[明] 段雯君本《淮海集》卷四徐渭批语:“沈郎病骨惊迟暮,浓愁茫茫寄何处?”此二语最肖。
[现代] 詹安泰《宋诗研究》:其诗最值得我们注意者,《秋兴九首》,遍拟唐人。如《拟韩退之》、《拟孟郊》、《拟韦应物》、《拟李贺》、《拟李白》、《拟玉川子》、《拟杜子美》、《拟杜牧之》、《拟白乐天》。其所拟诗,虽偏重模仿与技巧,亦有佳作。
别子瞻学士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珠树三株讵可攀,玉海千寻真莫测。
一昨秋风动远情,便忆鲈鱼访洞庭。
芝兰不独庭中秀,松柏仍当雪后青。
故人持节过乡县,教以东来偿所愿。
天上麒麟昔漫闻,河东鸑鷟今才见。
不将俗物碍天真,北斗已南能几人。
八砖学士风标远,五马使君恩意新。
黄尘冥冥日月换,中有盈虚亦何算。
据龟食蛤暂相从,请结后期游汗漫。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是年五月,秦观入京应举,途经徐州,拜谒苏轼(字子瞻),临别赠以此诗。
从“我独”二句,可见少游对苏轼仰慕之情,亦可见苏轼作为当时文坛领袖,在年轻学子中之影响力。诗中用诸多历史上杰出人物作比,突出苏轼“英伟非人力”,诗人娴熟文史,驾驭文字,举重若轻。全诗每四句一转韵,层层深入,堪称少游杰作。
泗州东城晚望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据王宗稷《苏文公年谱》注引查慎行所作东坡《年表》,是岁少游赴京应举。夏,访苏轼于徐州。自徐州入汴,东归时过泗入淮。
傍晚时分,诗人站在城头眺望,河水绕城而去,作者思绪也随之流转远方。“林梢”二句,写出了诗人的独特感受,所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与少游同时诗人晁补之,他离开泗洲时作《赴广陵道中三首》,其中二句云“帆开朝日初生处,船转春山欲尽头。”“船转春山”即“淮流转处山”,用“转”字皆妙。不同之处,一写船行时的感受,一写登望时的感受,少游着色更为鲜丽,用笔更为空灵。又少游二句似沿袭王建《江陵使至汝州》诗“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秦诗翻陈出新,语意婉转,更带感情。
【辑评】
[现代] 程千帆、沈祖棻《古诗今选》:眼前环城的水是白的,远处淮河转弯处山上的树梢则抹上了一层青色,而在它们的上空,则是绚丽的云彩。大自然是,同时,诗人也是多么善于着色的画家,岂止一抹青林为如画而已。
[现代] 钱仲联选、钱学增《宋诗三百首》:这首诗描写淮河下游水乡晚景,清丽如画。
[现代] 金性尧《宋诗三百首》:诗人的故乡在淮水上,故自号淮海居士,难怪他在夕照之下,望着远处的隐约山峰,感情亦在悄悄流转了。
泊吴兴西观音院
金刹负城,阒然美栖止。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霜桧郁冥冥,海棕鲜薿薿。
广除庇夏阴,飞栋明朝晷。
溪光凫鹜边,天色菰蒲里。
绪风传昼焚,璧月窥夜礼。
洩云彗层空,规荷鉴幽沚。
艅艎烟际下,钟磬林端起。
聱牙戏清深,嵚崟扑空紫。
所遇信悠然,此生如寄耳。
志士耻沟渎,征夫念桑梓。
揽衣轩楹间,啸歌何穷已。
【总说】
元丰二年(1079)夏四月,少游与参寥随苏轼南下,赴会稽省亲,途经吴兴(即湖州)作此。观音院在湖州城东,因奉观音像而得名。因屡焚于火,天圣三年(1025)承鉴真法师宿愿铸成铁观音像,号铁观音院。
从首句至“嵚崟”句,写舟泊观音院所见所闻,造境深幽,措辞雅饬,展示了一幅开阔悠闲的山水画卷。“所遇”句转入抒情,“志士”二句,乃一篇之警策。全诗工于写景,精于属对,反映了诗人高度写作技巧。
【辑评】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园四首》辑评)
同子瞻端午日游诸寺分韵赋得深字
太史抱孤韵,畅怀在登临。
别乘载邹枚,佳辰事幽寻。
参差水石瘦,窅窕房栊深。
清磬发疏箔,妙香横素襟。
复登窣堵波,环回瞩嵚崟。
双溪贯城郭,暝色带孤禽。
凉飙动爽籁,薄雨生微阴。
尘想澹清涟,牢愁洗芳斟。
挥箑订往古,援毫示来今。
愧无刻烛敏,续此金玉音。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端午,少游与苏轼遍游湖州诸寺,少游分得“禅房花木深”之“深”字。诸寺,指观音院、玄妙观。又有飞英寺,中有塔。
当年汉梁孝王与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同游兔园,成为美谈。少游随苏轼游吴兴诸寺,追踪前哲,亦成为雅事。苏轼《将之湖州戏赠莘老》诗云:“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清绝”二字,概括了吴兴山水风光。少游此诗纵深写游寺所见所闻,诗笔与山水两清绝。
游鉴湖
画舫珠帘出缭墙,天风吹到芰荷乡。
水光入座杯盘莹,花气侵人笑语香。
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
葡萄力缓单衣怯,始信湖中五月凉。
【总说】
本诗元丰二年(1079)五月作于会稽。鉴湖,即镜湖。《会稽志》卷十:“在县东二里,故南湖也。一名长湖,又名大湖。《通典》云:东溪永和五年,太守马臻始筑塘立湖,周三百十里,溉田九千余顷,人获其利。王逸少又云:‘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镜湖之得名以此。《舆地志》: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少游《怀乐安蒋公唱和诗序》:“会稽之为镇旧矣,岂唯山川形势之盛,实控扼于东南哉!其胜游珍观,相望乎枫柟竹箭之上,枕带乎藻荇芙藻之滨,可以从事云月优游而忘年者,殆亦非他州所及。而卧龙山、鉴湖,尤为一郡佳处。”
少游早年寝馈于杜诗,称杜甫“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澹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韩愈论》)。此诗多用杜甫词汇,“翡翠侧身窥渌酒,蜻蜓偷眼避红妆”二句,尤为突出。通过鸟和虫的一窥一避,以衬托酒之绿、人之艳。诗人体物之细微,遣词之精致,深得老杜“藻丽之态”。
【辑评】
[宋] 何汶《竹庄诗话》卷二十四引《漫斋语录》:少游善取古人意,语云古诗“拂石生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少游乃有“水光照坐杯盘洁,花气侵人笑语香”之句。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雪浪斋日记》:少游诗甚丽,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蜓偷眼避红妆”,又“海棠花发麝香眠”,又“青虫相对吐秋丝”之句是也。
[宋] 喻良能《读淮海集》诗:五言未数韦应物,八面须还秦少游。花气湖光吟鉴水,雷推雨苞赋黄楼。
[明] 瞿佑《归田诗话》卷中:“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山谷诗,喻二人才思迟速之异也。后山诗如“坏墙得雨蜗成字,古屋无人燕作家”,寥落之状可想。淮海诗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蜓偷眼避红妆”,艳冶之情可见。二人他作亦多类此。后山宿斋宫,骤寒,或送绵半臂,却之不服,竟感疾而终。淮海谪藤州,以玉盂汲水,笑视而卒。二人临终,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明] 徐伯龄《蟫精隽》卷九:宋淮海秦少游观,工于词,《古今词话》言之悉矣。而其诗律,纤秾艳巧,故时人有苏东坡词似诗,秦淮海诗似词之语。其《游鉴湖》诗云(略),“翡翠”、“蜻蜓”之句,俊词也,可谓镂冰翦水者矣。
荷花
方塘收雨脚,落日半遥岑。
芙蕖净娟娟,丽服抚翠衾。
无言意自远,欲渡秋水深。
缅怀平生人,对此讵可寻?
弄芳惜晼晚,酒至谁与斟?
天涯有归云,聊寄相思心。
心开获清赏,芙蕖一何绮!
美人艳新妆,敛袂照秋水。
端如荡子妻,顾自良家子。
黄金选燕赵,摇落对江沚。
薄暮风雨来,独立泪如洗。
望君君讵知,倾宫定谁似?
【总说】
本诗元丰二年(1079)秋作于会稽。一个秋天傍晚,诗人漫步方塘,见雨后荷花如出浴美人,更为靓丽多姿。“天涯”二句,寄思乡之情。“黄金”二句,寓身世之感。全诗笔致淡雅,情感深沉。
【辑评】
[明]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无言意自远”二句,意致淡远。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现代] 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像《荷花》一首,不仅描绘了雨后荷花的娟净,而且借以抒怀人之思,寓无俪之感。诗中从荷花写到美人,因为二者都具有美艳的特质,因此令人感到自然贴切。再从美人寄寓诗人身世之感,则又符合自屈原以来的比兴传统。用语虽较婉丽,意致却很淡远。
霅上感怀
七年三过白洲,长与诸豪载酒游。
旧事欲寻无处问,雨荷风蓼不胜秋。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五月初,少游随苏轼同舟到湖州,之后往越省亲。不久,乌台诗案发,诗人赶赴湖州,确信苏轼被诏狱,感怀而作。霅(zhá)上,湖州的别称。霅,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南。
昔年载酒论文,是何等快意。今日人非物是,又何等怆情。诗以景语作结,不胜秋,即指时节之秋,又指心上之秋,王勃所谓“悲夫!秋者愁也”(《秋日游莲池序》)。
【辑评】
[现代] 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值得一提的是《霅上感怀》这首七绝。……以高度凝练的手法,寄托了对往日与孙莘老、李公择及苏轼等人载酒论文的怀念,表达了对苏轼蒙受冤狱的同情。
别贾耘老
若有人兮霅之滨,服火齐兮冠切云。
有才不为世所抡,尽入诗句为奇新。
忘归繁弱不浪陈,发必中的疑有神。
目关飞鸟缗苍鳞,俛仰自娱忘贱贫。
繄我与君素参辰,孰为一见同天伦?
共指飞光易沉沦,莫若痛饮还我真。
况有内子贤文君,终日叫呼不怒嗔。
酒酣往往出前珍,瓦瓯竹筯羞青芹。
左列文史右红裙,樽前不觉徂清晨。
念我行当西道秦,拏舟来别非所欣。
欲托毫素通殷勤,郢匠旁瞩难挥斤。
人生百龄同臂伸,断梗流萍暂相亲。
行行饮酒且勿云,丈夫万里犹比邻。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少游赴越省亲,岁暮返里,途经吴兴时作。贾耘老,名收,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有诗名,喜饮酒,其居有水阁,名“浮晖”。李公择知湖州、苏轼知杭州期间,与之游,唱酬甚多。
此诗前八句写贾耘老好奇服、善剑术、爱垂钓、忘贫贱,笔端人物脱俗可爱。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云:“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贾耘老亦不得志,同样以诗发抒怀抱,少游在激赏其诗之余,惋惜其才不用。接着写从不相识到相视莫逆,樽前痛饮到晓,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最后写分别,“丈夫万里犹比邻”,就题目收住,馀味无穷。此诗用柏梁体,句句用韵,一韵到底,别具声韵之美。
次韵参寥见别
炉香冉冉纡寒穗,篝火荧荧擢夜芒。
预想江天回首处,雪风横急雁声长。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是年少游如越省亲,岁暮,由越返里,途经杭州,与参寥作诗赠别。参寥,即道潜,北宋诗僧,本姓何,字参寥,赐号妙总大师。於潜(今浙江临安)人。自幼出家,与苏轼、秦观交好。
前二句写寒夜叙别。炉香盘穗,说明晤谈已久;篝火擢芒,说明夜色很深。后二句预想江天分别,雪风凛冽,雁声嘹唳,情何以堪。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诗:“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诗人亦以雁声渲染别情,虽不用离愁字眼,但离愁在雁声中透露出来。全诗句句写景,于景物中寓情无限。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三首
其一
孤篷短榜泝河流,无赖寒侵紫绮裘。
召伯埭南春欲尽,为公重赋畔牢愁。
其二
青荧灯火照深更,逐客舟航冷似冰。
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其三
冠盖纷纷不我谋,掩关聊与古人游。
会须匹马淮西去,云风溪遂所求。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本年寒食节前,苏辙贬监筠州酒税,途经高邮,少游款待甚殷,相从两日后,又相送到邵伯埭。苏辙作《高邮别秦观》诗为谢,少游和之。召伯埭(dài),今扬州市邵伯镇。
前二首写苏辙身为逐客,少游不以为嫌。“为公重赋畔牢愁”,既寄予同情;有“山作主”、“月为朋”,又给予慰藉。第三首写自己或闭门读书,或乘马访友,不受仕宦羁绁的闲适心情。
次韵子由题平山堂
广陵五题
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
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
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卮清酒涨微澜。
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是年春苏辙有《扬州五咏》,所咏为九曲池、平山堂、蜀井、摘星亭、光华塔五处名胜古迹。少游次其韵,此选题平山堂一首。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方舆胜览》卷四十四:“平山堂在州城西北大明寺侧。庆历八年二月,欧阳公来牧是邦,为堂于大明寺庭之坤隅,江南诸山,拱列檐下,若可攀取,因目之曰平山堂。”少游《与李乐天简》:“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泛九曲池,访隋氏陈迹,入大明寺,饮蜀井,上平山堂,折欧阳文忠所种柳,而诵其所赋诗,为之喟然以叹。遂登摘星寺。寺,迷楼故址也,其地最高,金陵、海门诸山,历历皆在履下。”
首联写平山堂高踞蜀冈,佳处尽收眼底。颔联写远眺,“青螺”状山之美,“碧玉”言水之美。一个“浮”字,写山光缥缈,意境深幽;一个“转”字,写江流浩荡,气象雄浑。颈联写花添美景,酒助游兴。尾联归结登临之美,少游以“淮东第一观”加以赞颂。后人将此五字刻石,成为扬州大明寺一大人文景观。
【辑评】
[现代] 金性尧《宋诗三百首》:三、四两句承上写景,即是凭栏所见的“佳处”,紧接“破题”。五、六两句写风雨中登临之趣,亦即“转”。雨是细雨,故曰浅泪,风是轻风,故曰微澜。用字精致,但亦纤巧,正是秦诗的两方面特点。
[现代] 孙望、常国武主编《宋代文学史》:秦观诗中数量最多的题材是咏写山水景物和朋辈之间的酬赠唱和。如《与子瞻会松江得浪字》云:“漫然衔洞庭,领略非一状。恍如阵平野,万马攒穹帐。离离云抹山,窅窅天粘浪。”描绘江湖的浩渺景象,境界颇为壮阔。又如《次韵子由题平山堂》:“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于高远气象中,自饶清隽秀逸之致。
和黄法曹忆建溪梅花
海陵参军不枯槁,醉忆梅花愁绝倒。
为怜一树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恼。
清泪斑斑知有恨,恨春相逢苦不早。
甘心结子待君来,洗雨梳风为谁好?
谁云广平心似铁,不惜珠玑与挥扫。
月落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
天分四时不相贷,孤芳转盼同衰草。
要须健步远移归,乱插繁华向晴昊。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黄法曹,指黄子理,福建浦城人,时为海陵(治今江苏泰州)司法参军,掌管司法。建溪,位于福建闽江的北源。
咏梅离不开“影”和“香”,少游此诗亦然。“花水多情自相恼”,即“照花前后镜,人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一为人照镜,一为花照水,但顾影自怜、孤芳自赏则相同。“月落”二句,即“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写暗香浮动,一写暗香销尽,但后者写花易零落,人易衰老,情感更为深沉。故末两句有移插梅花之盼,诗人惜花之情可见。
【辑评】
[宋] 惠洪《跋石台肱禅师所蓄草圣》卷二十七:少游此诗,荆公自书于纨扇,盖其胜妙之极,收拾春色于语言中而已。及东坡和之,如语中出春色。山谷草圣不数张长史、素道人,遂书两诗于华光梅花树下,可谓四绝。予不晓草字,开卷但见其雷砰电射,揭地祇而西七曜耳。吁哉,异也!政当送与龙安照禅师,使一读之。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秦太虚《和黄法曹忆梅花》诗,但只平稳,亦无惊人语。子瞻继之,以唱首第二韵是“倒”字,故有“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之句,亦是趁韵而已,非谓太虚此诗真能压倒林逋也。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古今诗人,尚不曾道得到,第恐未易压倒耳。后人不细味太虚诗,遂谓诚然,过矣。
[宋]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少游此诗,东坡谓其压倒林逋。观其称许之辞,则爱重之意可见矣。”
[现代] 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在这首和诗中,作者尽情体贴黄子理的心情,以“恨”字统领,先写他念梅,继写他画梅,再写他恋梅、惜梅,最后以归家寻梅作结,将黄子理对梅的一往深情写出,以梅之风标,见人之精神。诗用响韵,虽是古体,却为整齐七古,读来琅琅上口。特别是首四句中三句用韵,后二句继而以“恨”字为顶针格,使诗显得尤为旖旎婉媚,摇曳多姿。
次韵酬徐仲车见寄
渭清非胜泾,兰芳本无慕。
我生季叶中,乃与古人遇。
职当供洒扫,匏系愧迟暮。
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三年(1080)。徐仲车,名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孝行出于天禀。三岁父殁,事母至孝,母亡,庐墓三年。初从胡瑗学。治平间成进士。神宗数召对,以耳聋不能仕,屏处乡里。元祐初近臣交荐其孝廉文学,乃以扬州司户参军、楚州教授,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有《节孝集》。以孝行闻名乡里,被列入《宋史·卓行传》。
少游另一首诗说:“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蔡彦规,徐仲车《哭彦规七首序》称其“文名冠其东南之秀”,又称“古人如此稀”。少游此诗表示,生于末世,能与徐、蔡这样的古人相遇,颇感幸运。是年蔡彦规殁于关中,徐仲车来诗提及此事,故次韵兼及伤逝。“来章感存没,三读泪如注”,写心中的古人一存一殁,感人至深。
题东坡墨竹图
叶密雨偏重,枝垂雾不消。
会看晴日里,依旧拂云霄。
【总说】
此诗《淮海集》未收。见徐培均先生《淮海集笺注》重印后记。徐先生后记云:“1996年12月21日,我在访台期间参观了故宫博物院。此次展出主题为罗家伦夫人张维桢女士捐赠之文物。我不仅看到了东坡《前赤壁赋》真迹,还意外发现一幅东坡的《墨竹图》,右上方为东坡题识:‘元丰三年正月轼为子明秘校。’其时当在‘乌台诗案’出狱后不久。子明与晁补之《鸡肋集·送梅校理子明通守杭州》所载的梅子明,当为同一人。在东坡题识之左而略偏中,有秦观手书五言绝句一首,每句单行,字为行楷,确如东坡所云‘有二王风味’。兹照录如下(略)。”
雨雾交加,竹枝低垂。一旦日出云开,竹子精神抖擞,“依旧拂云霄”。诗人写出了竹子的气节。
【辑评】
[现代]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重印后记》:诗用比兴手法,表现了东坡当时的遭际。师生情谊,于此可见一斑。
辇下春晴
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
衣冠纷禁路,云气绕宫墙。
乱絮迷春阔,蔫花困日长。
经旬辜酒伴,犹未赋长杨。
【总说】
本诗元丰五年(1082)作。此诗次韵参寥《都下晓霁》。徐《笺》:“是岁少游在京应举,落第后有《谢曾子开书》,云:‘比者不意阁下于游从之间,得其鄙文而数称之。’子开(即曾肇)答书曰:‘参寥至京,……一日出足下所为诗并杂文读之,其辞瓌玮闳丽,言近指远,有骚人之风。’可证参寥子是岁亦在京,故少游得以次其韵。”辇下,指京城。
此诗前六句写雨后春晴,京城胜致,尽收笔端。末两句原为“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据宋罗烨《醉翁谈录》载:“平康里者,乃东京诸妓所居之地也。”故孙莘老有“小子又贱发”之语。对于前辈严肃批评,少游能虚心接受,后改成“经旬辜酒伴,犹未赋《长杨》”,切合落第后的心情,提高了诗的境界。
【辑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诗话》:参寥言旧有一诗寄少游,少游和云:“楼阙过朝雨,参差动霁光。衣冠分禁路,云气绕宫墙。乳絮迷春阔,嫣花困日长。平康在何处,十里带垂杨。”莘老尝读此诗至末句云:“这小子又贱发也。”少游后编《淮海集》,遂改云“经旬牵酒伴,犹未献长杨。”
[清] 袁枚《随园诗话》:李北海见崔颢投诗曰“十五嫁王昌”,骂曰:“小子无礼!”秦少游见孙莘老,投诗曰:“经旬牵酒伴,犹未献长杨。”孙曰:“小子又贱发!”二前辈方严相似,而考其生平,均非能作诗者。
金山晚眺
西津江口月初弦,水气昏昏上接天。
清渚白沙茫不辨,只应灯火是渔船。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金山,山名,在江苏镇江西北。《方舆胜览》卷三:“在江中,去城七里。唐李锜镇润州,表名金山。因裴头陁开山得金,故名。”又引周洪道《杂记》云:“(金)山在京口江心上,有龙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门,皆历历。此山大江环绕,每风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
此诗写登金山观感。月上弦,水接天,江面茫茫,渚沙虽不能辨,但灯火依稀可见,构成了一幅浩渺迷离的晚景图。诗人善于造景,可见一斑。
【辑评】
[现代] 王兴康《宋诗鉴赏辞典》本篇赏析:此诗脱胎于张祜《题金陵渡》:“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只要稍加比较,就能看出秦诗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张诗相同:一,时间与地点相同,都是写镇江江面的夜间景色;二,描写手法相同,一用“潮落”、“斜月”来暗示时间的推移,一用“月初弦”来点名时间;三,境界相似,秦诗中的“只应灯火是渔船”显然化用了张诗的“两三星火是瓜州”以及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此可见秦观这首诗的渊源所自。但张祜诗中有人,且明写了诗人旅途无欢,触景生愁,秦诗则没有直接抒写诗人的怀抱,而是完全借景抒情,这又是二者的同中之异。
中秋口号
云山檐楯接低空,公宴初开气郁葱。
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
香槽旋滴珠千颗,歌扇惊围玉一丛。
二十四桥人望处,台星正在广寒宫。
【总说】
本诗元丰七年(1084)中秋作。云山阁旧址在今扬州瘦西湖五亭桥西北隅。吕公著于元丰七年守扬州。口号,古典诗歌的题名,表示随口吟成,与“口占”同。始见于梁简文帝《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一诗,唐张说、李白、杜甫、王维等均有口号诗。
此诗写中秋公宴盛况。“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一联,弥见诗人笔力之健举,前人所谓近“唐句”,诚非虚语。
【辑评】
[宋] 阮阅《诗话总龟》卷十九引《王直方诗话》:吕申公在扬州日,因中秋令秦少游作口号。少游有“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之句。是夜却微阴,公云:“不着也。”少游乃别作一篇,末云:“自是我公多惠爱,却回秋色作春阴。”参寥与余言如此。余曰:“此真所谓‘翻手作云’也。”
[元] 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秋日类》:《中秋口号》(略)。生日诗、致语诗,皆不可易,为以其徇情应俗而多谀也,所以予于生日诗皆不选。少游作此诗,是夜无月遂改尾句云:“自是我翁多盛德,却回秋色作春阴。”或嘲谓“晴雨翻覆手”,姑存此以备话柄。三四亦响亮。
[明]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五:秦观“照海旌幢秋色里,激天鼓吹月明中”,张耒“幽花避日房房敛,翠树含风叶叶凉”,……皆七言近唐句,此外不多得也。
[清] 纪昀《瀛奎律髓》评语:此随俗应酬之诗,不宜入选。又:结鄙甚,然此种诗,体裁如是。
送乔希圣
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喜。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七年(1084)。乔希圣,名执中,高邮人。初,入太学,补五经讲书。后登进士第,调须城主簿。元祐初为吏部郎中,进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刑部侍郎。绍圣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郓州。见《宋史·乔希圣传》。徐《笺》:“据少游元丰八年《上王岐公论荐士书》云:‘比者,先人之友乔君执事,奉使吴越,道过淮南,具言常辱相公齿及名氏,属乔君喻意,使进谒于门下。’此诗当为送乔希圣使吴越时作。”
鲲鹏雀,大小悬殊,各有天地,不同悲喜。诗人用庄语开篇,寓有深意。“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为一篇之警句,又回应上句。接着写田文相齐之显赫,原宪居鲁之简陋,俯仰之间,或为陈迹,或已成尘,所谓“世间如此令人哀”,从而产生了“笑指白云归去来”。少游有《拟李白》诗,李白的豪放不羁的风格以及个性化语言,在这首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辑评】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顾观之策论,最为类轼,而观之诗词,则绝异轼。诗律体不如古体,七古不如五古。律诗尽有妍丽,而气调少驽。七古绰有气调,而意思不警。七古唯《赠女冠畅师》、《送乔希圣》、《宿金山》三篇,可诵。
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罢之作诗以纪其事
与莘老同赋
文章异域有知音,鸭绿差池一醉吟。
颖士声名动倭国,乐天辞笔过鸡林。
节旄零落毡吞雪,辩舌纵横印佩金。
奉使风流家世事,几随浪拍海东岑。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五载,是年四月王震、满中奉命使辽。事先曾传闻由苏轼出使高丽,后因故未成行。苏轼盖世才华,不仅声闻中国,且名扬异邦,颔联用唐朝萧、白的典故,说明苏轼与其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颈联用苏姓的典故,既称誉苏轼的雄辩之才,又切合其人之姓。关于苏轼奉使未遂事,史失记载,赖少游与孙莘老纪事,才为后人所知。高丽,今朝鲜。
【辑评】
[宋] 黄彻《溪诗话》卷九:少游赠坡诗云“节旄零落毡吞雪,辨舌纵横印佩金”,语太不等。子瞻讥集句云“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此诗正类此。
[清] 赵翼《瓯北诗话》卷十二:宋人诗,与人赠答,多有切其人之姓,驱使典故,为本地风光者。如东坡与徐君猷、孟亨之同饮,则以徐、孟二家故事裁对成联,《送郑户曹》,则以郑太、郑虔故事裁对成联,又戏张子野娶妾,专用张家事点缀萦拂,最有生趣。自是,秦少游赠坡诗:“节旄零落毡餐雪,辩舌纵横印佩金。”山谷赠坡诗:“人间化鹤三千岁(苏耽),海上看羊十九年(苏武)。”皆以切合为能事,然以苏武比坡黄州之谪,尚可映带,苏秦、苏耽,何为者耶?
题杨康功醉道士石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
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
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
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
华阴杨公香案吏,一见遂作忘年友。
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
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
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吼。
我疑黄冠反见玩,若此坚顽定醒否?
何当一笑凌苍霞,顾谢主人聊举手。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施注苏诗》卷三十三施元之注:“杨康功,名景略,洛阳人……终龙图待制、知扬州。”苏轼《与康功》尺牍云:“两日大风,孤舟掀舞雪浪中……杨次公惠法酝一器,小酌径醉,醉中与公作《得醉道士石诗》,托楚守寄去。”按康功曾使高丽,故称其为海中仙。参寥有《杨康功待制所藏醉道士石》诗,少游有《题杨康功醉道士石》诗,他们都从杨康功那里见到了醉道士石。
醉道士石原埋没在楚山,藤蔓缠其身,苔藓封其口,野老田夫见之也不知为异物。杨康功慧眼识石,最终归其所有,这真是石头的幸运。诗人写杨康功以石为伴,对石饮酒,视为忘年之友,写出他对石的痴迷程度。石若有灵,也要视为知己了。同时诗人把醉道士石同望夫、启母、谷城、西域诸石联想起来,使凝固之石赋予生命,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正如秦元庆所评“妙语几欲呵活矣”。
【辑评】
[清] 秦元庆本《淮海集》结三句眉批:妙语几欲呵活矣。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其一、其三、其十)
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为韵
其一
驱车陟高丘,却望大梁圻。
驰道入双阙,勾陈连太微。
夷门壮下属,清洛相因依。
美哉吾党士,皋良可希!
其三
昔者曾中书,门户实难瞰。
笔势如长淮,初源可觞滥。
经营终入海,欲语焉能暂?
斯人今则亡,悲歌风惨澹。
其十
邢侯秋卧疴,挥毫见深衷。
赓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为儿女姿,颇形四方风。
属有山水念,因之丝与桐。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邢敦夫《秋怀诗》,黄庭坚、陈师道均有和作。此选第一、第三、第十首。邢敦夫,即邢居实,字惇夫,或作敦夫,河南原武(今河南原阳)人。邢恕(字和叔)之子。有隽才,元祐三年(1088)卒,年才十九。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下:“邢君实敦夫,和叔之子,年十四赋《明妃引》,苏子瞻见而称之,由是知名。未几,和叔贬随州,敦夫侍行,病羸呕血。……以故疾日侵而夭。”
第一首写诗人登高丘,望京城,眼底山川形胜,气势壮观。对舜之贤臣皋、,不耻下交的魏公子,不胜仰慕之情。诗人迤逦写来,有尺幅千里之势。第二首怀念曾巩。“笔势”四句,正写出他“上下驰骋”之气概。“悲歌风惨澹”,充满了哀悼之意。第三首写邢敦夫所作《秋怀》诗,能直抒胸臆,“不为”二句,言格调之高。“属有”二句,见知音者多。
寄张文潜右史
解手亭皋才几月,春风已复动林塘。
稍迁右史公何泰,初阅除书国为狂。
日出想惊儒发冢,风行应罢女争桑。
东坡手种千株柳,闻说邦人比召棠。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诗题一作《次韵参寥寄苏子瞻时闻苏除起居舍人》。张文潜,即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熙宁间进士,元祐中官起居舍人。绍圣初、元祐初两坐党籍贬官。工诗,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有《张右史文集》,别本名《柯山集》。徐《笺》云:“据题注,本篇似为苏轼而作。施宿《东坡先生年谱》云:元丰八年‘五月一日,过扬州,游竹西寺,寻有旨复朝奉郎知登州。……冬十一月至登州,任未旬日,召复阙。十二月,除起居舍人。’起居舍人,亦称右史。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十六谓是岁‘八月二十七日,苏轼过扬州访杨景略,至石塔寺,与无择别竹西亭下。……过邵伯埭和孙觉《斗野亭》。’尔后东坡必经高邮,此诗首句‘解手亭皋才几月’,似指此时与苏轼分别,盖少游应试中第后曾回乡等待授官。‘春风’句则指次年(元祐元年)春初也。”又云:“冒广生《后山诗注》《寄张文潜舍人》补笺:按《实录》,文潜元祐八年冬,自著作佐郎除起居舍人,即右史也。诗中所云,与少游、文潜之交往不合,故知此诗题误,当从题下注‘一云’。”论据确凿,分析透辟,当从之。
兹再补充二点:元丰八年(1075),高太后听政,政局有利于司马光为首的旧党。阅除书而“国为狂”,日出而惊“儒发冢”,言论似无顾忌。元祐八年(1093),高太后去世,政局则不利于旧党。范祖禹曾虑小人乘间为害,上书力谏,言辞激烈,少游、张耒相互恳劝,言论显然有顾忌。又苏轼除起居舍人之前为礼部侍郎,之后为中书舍人,少游均有启致贺。而张耒除起居舍人,少游无启致贺。其中《贺中书苏舍人启》云:“奸邪闻命,投匕箸以自惊;忠义承风,引壶觞而相庆。”与诗中“日出想惊儒发冢”、“初阅除书国为狂”语句有关联,亦可证此诗为苏轼而作。此诗少游听到苏轼除起居舍人,写出心中的期待与喜悦。
春日杂兴十首(其一、其四、其十)
其一
飘忽星气徂,青阳迫迟暮。
鸣飞各有适,赤白纷无数。
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
褰帏香雾横,岸帻云峰度。
林影舞窗扉,池光染衣屦。
参差花鸟期,蹭蹬琴觞趣。
抚事动幽寻,感时遗远慕。
秣马膏余车,行行不周路。
其四
吴会虽褊小,海滨富奇峰。
天鸡一号叫,剑戟明遥空。
谿谷相径复,深林杳攒丛。
猿吟虎豹啼,云气迷西东。
中有遁世士,超然孤踪。
被兰服明月,起坐松声中。
夜锻吸沆瀣,朝琴庇青葱。
骑星友元气,巢许安可同。
俯眄区中人,飞埃集毛锋。
问津或不缪,从子游鸿蒙。
其十
艺籍燔祖龙,斯文就沦丧。
帝矜黔首愚,诸隽出相望。
扬马操宏纲,韩柳激颓浪。
建安妙讴吟,风概亦超放。
玉绳带华月,艳艳青冥上。
奕世希末光,经纬得无妄。
儿曹独何事,诋斥几覆酱?
原心良自诬,猥欲私所尚。
螳螂拒飞辙,精卫填冥涨。
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
鹓鸾日凋灭,黄口纷冗长。
投袂睇层霄,兹怀谁与亮?
【总说】
《春日杂兴十首》,非一时之作,亦非专咏春日,盖因诗体皆为五古,故后人编纂时汇为一组。(见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卷一)此选第一、第四、第十三首。
第一首作于元丰七年(1084)。徐《笺》:“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〇载,元丰七年春正月癸丑,吕公著徙扬州。少游屡试不第,故投卷以干谒也。诗当作于本年暮春。”光阴易逝,又到了暮春时节。“雨砌”二句,“堕”字写落花无奈,“纳”字状飞絮多情,诗人惜春之意,溢于言表。“参差”二句,写与花鸟愆期,同琴觞为伴,作者失意心态,宛然如见。诗人感时抚事,归结到“秣马”二句,所谓“卒章显其志”(白居易《新乐府序》)。据少游《上吕晦叔书》:“夫君子以器为车,以识为马,学术者,所以御之耳。”可见诗中之“马车”,所指甚明,寓意深刻,即古语所云“先器识而后文艺”,表达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思想。
第四首似作于元丰年间。吴会,此指江南地区。此诗前八句写吴会奇山异水,虎啸猿啼,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中间八句着重写遁世士,他佩明月之珠,吸沆瀣之气,操琴松间,骑星天际,又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他笔下的遁世士,似乎有自己的影子。黄庭坚自谓“醉心于《诗》与《楚词(辞)》”(《与秦少章书》),少游此诗运用许多《楚辞》词汇,足见他亦醉心于《楚辞》。他称屈原、宋玉之作“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骇耳目,变心意”(《韩愈论》),读罢此诗,也使人感到骇耳目、变心意。
第十首作于元祐年间。当唐初四杰被哂笑“轻薄为文”时,杜甫则指出“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之一)。又当李、杜被群儿谤伤时,韩愈则指出“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调张籍》)。今当扬马、建安诸子、韩柳被儿曹诋斥时,少游则指出“螳螂拒飞辙,精卫填冥涨。咄咄徒尔为,东海固无恙”。对待前贤,虽然诽谤者代不乏人,但尊重者亦大有其人。屈原曰:“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九章·怀沙》)少游有异采亦不被人知,最后他投袂而起,仰望高空,所发出的“兹怀谁与亮”,千古同慨。
【辑评】
[宋] 吕本中《紫薇诗话》:李尚书公择,向见秦少游上正献公投卷诗云:“雨砌堕危芳,风轻纳飞絮。”再三称赏云:“谢家兄弟得意诗,只如此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古今诗人以诗名世者,或只一句,或只一联,或只一篇。虽其余别有好诗,不专在此;然播传于后世,脍炙于人口者,终不出此矣,岂在多哉?……秦少游有“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凡此皆以一联名世者。
[宋]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八引《吕氏童蒙训》:“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之类,李公择以为谢家兄弟得意(之作)不能过也。少游过岭后诗,严重高古,自成一家,与旧作不同。
[清]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卷四:秦少游五言:“雨砌堕危芳,风轩纳飞絮。”六朝佳句也。
[现代]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卷三:其时洛蜀相攻,洛党程颐云:“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不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语。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言语道出做甚!某所以不尝作诗。”(《二程遗书》卷十八)且以为少游《水龙吟》词中“名缰利锁”数句“媟渎上帝”(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八)。此诗“儿曹”以下,当系有所感而发。
秋日三首
其一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其三
连卷雌霓挂西楼,逐雨追晴意未休。
安得万妆相向舞,酒酣聊把作缠头。
【总说】
此三诗元丰年间作于高邮。第一首写诗人坐船行程中的独特感受。少游《与李乐天简》:“时复扁舟,循邗沟而南,以适广陵。”正因为诗人有丰富的船上生活,故笔下有此传神之作。第二首写品新碾之茶,课子读楚辞,看青虫吐丝,村居生活既闲适又充实。第三首诗人把虹霓比作舞女的缠头,想象丰富,比喻妥帖,正如《艺苑雌黄》所云“语豪而且工”。
【辑评】
(第一首)
[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晋宋间,沃州山帛道猷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后秦少游诗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僧道潜号参寥,有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其源乃出于道猷而更加锻炼,亦可谓善夺胎者也。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六引《高斋诗话》云:东坡长短句:“云村南村北响缫车。”参寥诗云:“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秦少游云:“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三诗大同小异,皆奇句也。
[明] 杨慎《升庵诗话》卷六:晋世释子帛道猷,有《陵峰采药》诗曰:“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此四句古今绝唱也,有石刻在沃州岩。按《弘明集》亦载此诗,本八句,其后四句不称,独刻此四句,道猷自删之耶?抑别有高人定之耶?宋秦少游诗“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道潜诗“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虽祖道猷语意而不及。庚溪作诗话,谓少游、道潜比道猷尤为精练,所谓“苏粪壤以充帏,谓申椒其不芳”也。
[现代] 徐培均、罗立刚《秦观诗词文选评》: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记:“王半山(王安石)‘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秦少游‘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所祖也。陆放翁(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乃又变作对句耳。”比较起来,三位宋代诗人的诗作确实有相通之处,但又各有特色:王诗重绘风景,陆诗重明哲理,秦诗则隐哲理于画景之中,两不相失,虽难免彼此牵涉滞碍,不如王、陆之作给人印象深刻,但仍称得上是一首好诗。
诗中所写,即是作者秋夜泛舟邗沟所见之秀美景色。秋霜过后,邗沟之水特别清冽澄澈,夜里倒影天上星星,闪烁满沟,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秋夜景象。与满河的星光相映衬,四周都被菰蒲所围。明暗对照,水陆有别,作者于黑暗之中,莫辨东西,故而生“疑”。可就在他心疑之际,突然从菰蒲深处传来笑语之声。画面由静而动,由寂静而有声。这后面两句写经行所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十分传神。将“笑语”置于“菰蒲深处”,由“无地”之疑虑,到有地之联想,宛然见水陆交叉之景,颇有江南水乡的特色。一抑一扬,顿挫作势,富于哲理,耐人咀嚼。
(第二首)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王直方诗话》:少游尝以真字题“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一绝于邢敦夫扇上。山谷见之,乃于扇背复作小草题“黄叶委庭观九州,小虫催女献功裘。金钱满地无人费,百斛明珠薏苡秋”一绝,皆自所作诗也。少游后见之,复云:“逼我太甚。”
[宋] 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八引《雪浪斋日记》:少游诗甚丽,如“青虫相对吐秋丝”之句是也。
[现代] 徐培均《少游岂尽女郎诗》:在写景状物方面,少游也具有特殊的才能。东坡曾称誉他说:“少游下笔精悍,心所默识而口不能言者,能以笔传之。”就是说他有一支奇妙的笔,人们心里觉得美而口头难以表达的情与景,他能用笔把它唯妙唯肖地描绘出来。……有时他能借助客观景物,把感情写得细致入微:“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三首》之二)有时他能捕捉一刹那的动作写出无穷诗意:“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秋日三首》之一);“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还自广陵》其四)。在上述这些例子中,诗人均能抒难言之情、状难写之景,并能构成情景交融的幽美意境。
(第三首)
[宋] 严有翼《艺苑雌黄》: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如东坡《观崔白冬景图》云:“扶桑大茧如瓮盎,天女织绡云汉上。往来不遣凤衔梭,谁能鼓臂投三丈。”此语豪而甚工。石敏若《橘林文中咏雪》有“燕南雪花大于掌,冰柱悬檐一千丈”之语,豪则豪矣,然安得尔高屋邪?余观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如少游《秋日》绝句,则可谓语豪而工者也。
幽眠
幽眠起常晚,冬晷复不长。
中间数十刻,倏如惊燕翔。
晨飡初云毕,申鼓鸣相望。
忽忽竟何就?念之动中肠。
天地一逆旅,死生犹转商。
暂来旋云去,迟速乃所常。
较计亦何补,徒然非慨慷。
不如听两行,一概付酒觞。
北风吹老槐,白日转纸窗。
布衾一觉睡,身世成渺茫。
宿莽冬不衰,兰茝幽更芳。
无庸伤局促,速此鬓发霜。
【总说】
本诗元丰年间作于村居之时。“白日转纸窗”,言时光易逝,“死生犹转商”,谓人生无常,二个“转”字,用意尤深。“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诗人借幽眠来抒发人生易老、功名未遂的感慨,同时也表现洁身自好、乐天知命的态度。
【辑评】
[明] 段雯君本《淮海集》后集卷一徐渭批:句意真率,佳!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寄曾逢原
孟夏气候好,林塘媚晴辉。
回渠转清流,藻荇相因依。
丛薄起疏籁,众鸟鸣且飞。
高城带落日,光景酣夕霏。
即事远兴托,抚己幽思微。
超摇弄柔翰,徙倚弦金徽。
美人邈云杪,志愿固有违。
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总说】
本诗作于元丰初。其时人称忠义之臣的曾孝序调往边防之地任职,秦观赠以此诗。曾逢原,名孝序,晋江(今属福建)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泰州海安盐仓,因家泰州。累官至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孟夏时节,气候宜人,诗人漫步于林塘,听渠水淙淙,鸟鸣声声;看藻荇相依,落日馀辉。光景酣畅,助诗人之笔墨。弹琴遐想,怀好友于前方。“丹青倘不渝,与子同裳衣”,表现了作者身在乡村,心驰边塞,欲与曾孝序同仇敌忾,报效祖国。情绪由平静转向慷慨,诗的境界也随之提升。
【辑评】
[明] 段斐君本《淮海集》徐渭眉批:置之陶(渊明)韦(应物)集中,不可复辨。
[现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第五编:(见《田居四首》辑评)
[现代]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青年时代的秦观,理想高远,慷慨豪隽,立志献身疆场,报效祖国。……元丰初,当史称忠义之臣的曾孝序调守边防之际,秦观作诗相赠,表示“丹青傥不渝,与子同裳衣”。
- 乌程酒:酒名,产地有二说:一在豫章康乐县(今江西万载)乌程乡,一在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晋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李善注:“盛弘之《荆州记》曰:渌水出豫章康乐县。其间乌程乡,有酒官取水为酒,酒极甘美。”《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按《郡国志》云:‘古乌程氏居此,能醖酒,故以名县。”
- 下泽车:指短毂车,便于沼泽之地行驶。《后汉书·马援传》:“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李贤注:“《周礼》曰‘车人为车,行泽者欲短毂,行山者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也。”
- 谢公遗埭(dài):指邵伯埭,今扬州之邵伯镇。《太平寰宇记》:“《晋书》:太元十一年,太傅谢安镇广陵,……城北二十里,筑堰名邵伯埭。盖安新筑,即后人追思安,徳比于邵伯,因以立名。”(邵伯,即周召公奭)
- “欲论”句: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诗:“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 “卧听”句:钟鱼:寺院撞钟之木,因制成鲸鱼形,故称。此借指钟声。古寺:指甘棠庙。《明一统志》卷十二:“甘棠庙,在府城东北四十五里,晋谢安镇广陵有善政,郡人立庙祀焉。”
- 邗(hán)沟:又名邗江,即今江苏境内自扬州至淮安这一段运河。
- 玉奁(lián):玉镜,此喻明净的水面。又少游《题汤泉》之二云:“温井霜寒碧甃澄,飞尘不动玉奁清。”
- 水鸟自相依:梅尧臣《和希深晚泛伊川》诗:“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 百端:百感,众多思绪。《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慵:懒。
- 开斥:扩充,开拓。《汉书·地理志下》:“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僧坊:僧舍,僧房。徐《笺》:“盖指高邮醴泉寺。少游有《醴泉开堂疏》:‘飞鸟衔花,空存胜景。真珠撒帐,未遇明师。逮军旅之荐兴,获法筵之初启。’亦即‘开斥僧坊’之意。”
- 撤:除去。蔽亏:隐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岑崟参差,日月蔽亏。”
- 荒秽:犹荒芜。《孔丛子·巡守》:“入其疆,土地荒秽,遗老失贤。”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玉奁:玉镜,此喻明净的水面。
- 白鸟:蚊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白鸟也者,谓闽蚋也。”隐几:靠着几案。《孟子·公孙丑下》:“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风铁:即铁马,悬挂在檐下的铁片,风吹时互相撞击发声,似今之风铃。宋王安石《和崔公度家风琴》之四:“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
- 数椽:几间。枕:临,靠近。
- 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唐白居易《诂陈二》诗:“两飧聊过日,一榻足容身。”萧然:潇洒,悠闲。唐王绩《答程道士书》:“屏居独处,则萧然自得。”
- 掩关:指学佛者闭关静坐,以求觉悟。唐白居易诗:“何日解尘网,此地来掩关。”尘境:原为佛教语,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因称现实世界为“尘境”。唐司空曙《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谒裘……》诗:“翠竹黄花皆佛性,莫教尘境误相侵。”
- “有时”句:谓读古人书。与古人游,《庄子·人间世》:“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鸣鸠:即斑鸠。《吕氏春秋·季春》:“鸣鸠拂其羽。”高诱注:“鸣鸠,班鸠也。”沧浪(lánɡ):水的青苍色。晋陆机《塘上行》诗:“垂影沧浪泉”。李善注:“《孟子》曰:‘沧浪之水清’。沧浪,水色也。”《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 菡萏(hàn dàn):荷花。《诗经·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 “此处”二句:唐杜牧《忆齐安郡》:“平生睡足处,云梦泽南州。”诗意本此。徐《笺》:“杜牧诗作于黄州,谓黄州地僻而不能施展其才华,少游用以自嘲。”
- 李贺,唐诗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有《昌谷集》。见《新唐书·李贺传》。
- 鱼鳞:喻水面细碎的波纹。甃(zhòu):井壁,此指池塘之甃石。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偶成十八韵寄微之》诗:“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 梢,树枝。团璧:犹璧月,因璧形如中间带孔的圆盘,故称。
- 白:浮生的水草。唐温庭筠《西江上送渔父》:“白风起楼船暮,江燕双双五两斜。”
- 尺鲤:指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将雏:携带幼禽。宋梅尧臣《依韵和王中丞忆许州西湖》诗:“负笱渔郎去,将雏燕子秋。”
- 沈郎: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梁书·沈约传》:“初约有志端揆……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许,与徐勉善,遂以书陈惰于勉曰:‘……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后遂以操劳消瘦谓之“沈郎瘦”。病骨:唐李贺《伤心行》:“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迟暮:比喻老去。《楚辞·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卢仝,唐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后居洛阳。时韩愈为河南令,敬待之。尝作《月蚀诗》以刺时政,为韩愈所称,亦为他人所恨。旧传因偶留宿宰相王涯家,罹甘露之祸,被误杀。然据今人考证,死甘露之变当为谬说。有《玉川子诗集》。见《新唐书·卢仝传》。
- 北窗:唐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 玉兔:神话中月中的白兔,诗词中多代指月亮。晋傅咸《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
- 三改秋:谓时间已过了三年。
- 衣袂(mèi):衣袖,借指衣衫。袂,袖。
- “一杯”句:唐杜甫《落日》诗:“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此用其语。
- 眼前俗事:唐白居易《府西亭纳凉归》诗:“面上有凉风,眼前无俗事。”此反其语。扰扰:纷乱貌。
- “何必”句:谓何必追求高官厚爵。黄金印,黄金制作的印章,古时公侯将相所佩。《史记·五宗世家论》:“高祖时诸侯皆赋,得自除内史以下,汉独为置丞相,黄金印。”通侯,爵位名,即彻侯,汉时因避讳汉武帝名,改为通侯。
- 杜牧之,即唐诗人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 鼓鼙(pí):军用的大鼓、小鼓。此代指晚上的风声。
- 霜叶:枫树等经霜的红叶。唐白居易《秋雨夜眠》:“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乱工:乱乱的红色物体,如落花、飘坠的红叶等。宋欧阳修《蝶恋花》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一段深愁:唐李白《长门怨二首》:“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 “时节”句:唐杜牧《惜春》诗:“花开又花落,时节暗中迁。”
- 日下:如解为目前、目下,则与上句“眼前”义同,句法上有问题;如解为京都,联系末句“杳元消息过江东”,则无不通之处。唐钱起《送恭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 杳无消息:没有一点音信。宋孙光宪《浣溪沙》词之五:“早是销魂残烛影,更愁闻着品弦声。杳无消息若为情。”
- 系风捕影:犹今言捕风捉影。语见《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同影),终不可得。”
- “我独”二句:唐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此仿效李白诗句。时苏轼任徐州通判。
- 英伟:英俊奇伟。《抱朴子·正郭》:“故中书郎周生恭远,英伟名儒也。”
- “世有”句:唐杜甫《追酬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此用其语。区域,域中。
- 珠树:古代神话中珍奇树木,此代指苏氏兄弟。《山海经·海外南经》:“三株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唐初四杰之一王勃与其兄勮、弟勔并有才名,被杜易简称为“三珠树”,见《新唐书·王勃传》。
- “玉海”句:喻人气度恢弘,深不可测。《南史·朱异传》:“(异)器宇弘深,神表峰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 “一昨”二句:回忆熙宁九年(1076)至湖州访李公择之事。《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洞庭,太湖别名,此指湖州。
- 芝兰:芷和兰,两种香草,比喻佳子弟。芝,通“芷”。《世说新语·言语》载谢玄语:“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 “松柏”句:《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邢昺疏:“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同时黄庭坚《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之二“青松出涧壑,十里闻风声”,亦以松柏比喻苏轼,与少游同。
- “故人”二句: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李公择自徐过淮上,而少游因携其书以来,故诗有‘故人持节’二句。”又苏轼有《次韵秦观秀才见赠秦与孙莘老李公择甚熟将入京应举》诗,据此可知,少游谒苏轼如愿以偿,实出于孙莘老和李公择的引荐。故人,指李常(公择)。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
- “天上”句:谓苏轼有异才。天上麒麟,《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漫,徒然,空自。
- “河东”句:唐薛收、收族兄薛德音及从兄子薛元敬,俱有文才,因其为蒲州汾阴人,属河东道,时有“河东三凤”之称。见《新唐书·薛收传》。(yuè zhú),凤凰一类的鸟。《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鸣于岐山。”
- 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
- “北斗”:《新唐书·狄仁杰传》:“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 八砖学士:《新唐书·李程传》:“李程字表臣,襄邑恭王神符五世孙也。……学士入署,常视日影为候,程性懒,日过八砖乃至,时号‘八砖学士’。”
- 五马使君:太守的代称。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
- 黄尘:黄色的尘土。唐李贺《梦天》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冥冥:昏暗貌。《诗经·小雅·无将大车》:“无将大车,维尘冥冥。”郑玄笺:“冥冥者,蔽人目明,令无所见也。犹进举小人,蔽伤己之功德也。”
- 盈虚:指盛衰、兴亡、穷通等,此指仕途穷达。熙宁四年(1071),苏轼上书神宗,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自请外调任地方官。《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 据龟食蛤(ɡé):谓超然脱世,遨游四方。语见《淮南子·道应训》:“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蜊。”
- 游汗漫:作世外之游,极言漫游之远。汗漫,漫无边际。《淮南子·俶真训》:“至德之世,甘暝于溷澖之域而徙倚于汗漫之宇。”苏辙《次韵秦观秀才携李公择书相访》诗自注:“秦君与家兄约,秋后再游彭城。”所谓“游汗漫”,即指此。
- 舳舻(zhú lú):船头和船尾,代指前后相接的船。晋郭璞《江赋》:“舳舻相属,万里连樯。”夕霏:傍晚的雾霭。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一抹:犹一片。
- 淮流:淮河的水流。
- 金刹:宝塔,此指佛寺。唐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yīn):城内重门,泛指城郭。
- 阒(qù):寂静。栖止:寄居停留。
- 卞山:即弁山,在湖州城西北。宋嘉泰《吴兴志》:“弁山峻极,非清秋爽月不见其顶。”直:真。穹窿:高大貌。
- 苕水:即苕溪,有二源,出天目山之南为东苕,出天目山之北为西苕。两溪合流,入于太湖。依倚:依傍,依靠。
- 霜桧(ɡuì):经霜的桧树。桧,一种柏科常绿乔木。幼树叶似针,老树叶似鳞。郁:丛集茂密。《诗经·秦风·晨风》:“彼晨风,郁彼北林。”冥冥:幽深貌。唐张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树冥冥。”
- 海棕:椰树的一种。唐杜甫《海棕行》:“左县公馆清江滨,海棕一株高入云。”薿薿(nǐ):茂盛貌。《诗经·小雅·甫田》:“或耘或耔,黍稷薿薿。”
- 广除:宽阔的台阶。除,台阶。夏阴:夏日的背阴处。
- 飞栋:高耸的屋梁。三国魏曹植《赠徐幹》诗:“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櫺轩。”朝晷(ɡuǐ):早晨的日影。
- 凫鹜(fú wù):鸭子。《尔雅·释鸟》:“舒凫鹜。”郭璞注:“鸭也。”邢昺疏:“野曰凫,家曰鹜。”
- 菰:一种生在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嫩茎经菌类寄生后膨胀,即茭白。结实称菰米,可食。蒲:香蒲,一种生在水边或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叶呈狭长线形,嫩芽可食,称蒲菜。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 绪风:馀风。《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昼焚:白天焚香。唐刘长卿《寄龙山道士许法稜》诗:“林下昼焚香,桂花同寂寂。”
- 夜礼:夜晚礼佛诵经。唐白居易《戏赠礼经老僧》诗:“香火一炉灯一盏,白头夜礼佛名经。”
- 泄云:飘散之云。晋左思《魏都赋》:“穷岫泄云,日月恒翳。”彗:扫帚,引申为扫。
- 规荷:圆荷。沚(zhǐ):水中小洲。
- 艅艎(yú huánɡ):本春秋时吴国船名,后泛指大船。《左传·昭公十七年》:“楚师继之,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余皇,后世写作“艅艎”。晋郭璞《江赋》:“漂飞云,运艅艎。”
- 聱牙:徐《笺》:“此指鱼类。《佩文韵府·六麻》引汪广洋《岭南诗》:‘聱牙蛮蜒动成群。’案:‘聱牙’不通。《文选·左思〈吴都赋〉》:‘鱼鸟聱耴,万物蠢生。’李善注:‘聱耴,众声也。’即指鱼鸟,义当本此。”又少游《汤泉赋》:“焦溪乏罥蔓之饰,沸潭谢聱耴之游。”清深:指水。
- 嵚崟(qīn yín):山势高峻的样子。汉张衡《思玄赋》:“嘉曾氏之归耕兮,慕历阪之嵚崟。”空紫:指天空。
- “此生”句: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 “志士”句:《论语·子罕》:“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此用其意。沟渎,田间水道。
- 桑梓(zǐ):桑树和梓树,代指故乡。《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轩楹:轩,窗。楹,厅堂的前柱。
- 太史:官名,史官之长。孤韵:独特的风度。南朝梁江淹《知己赋》:“耸孤韵以风迈,骞逸气以烟翔。”
- 别乘:别驾的别称。别驾曾是州刺史的佐吏,此指州府长官的佐吏。唐岑参《送襄州任别驾》诗:“别乘向襄州,萧条楚地秋。”邹枚:汉邹阳、枚乘的并称,两人皆以文学才辩著名。唐张说《药园宴武骆沙将军》诗:“文学引邹枚,歌钟陈卫霍。”
- 窅(yǎo)窕:幽深貌。房栊:指房屋。晋张协《杂诗》之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
- 疏箔:疏帘。宋强至《临洺驿雨中作》诗:“多情北燕能傍人,如说春心绕疏箔。”
- 妙香:佛教谓殊妙的香气。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素襟:平素的襟怀。晋陶渊明《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诗:“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 窣(sū)堵波:即佛塔。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释之西天谓之窣堵波,中华谓之塔。塔制以层,增其敬也。”
- 嵚崟(qīn yín):山势高峻的样子。
- 暝色:暮色。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爽籁:秋天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响。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爽籁警幽律,哀壑叩虚牝。”
- 微阴:轻微的阴凉。
- 尘想:犹俗念。晋陶潜《归园田居》诗:“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清涟:清澈的水波。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白云抱幽石,绿篠媚清涟。”
- 牢愁:忧愁。唐陆龟蒙《纪事》诗:“感物动牢愁,愤时频骯髒。”
- “挥箑(shà)”二句:谓相与评论古今之事,分题赋得之韵。箑,扇子。扬雄《方言》:“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订,平议。援毫,执笔。往古、来今:《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 “愧无”二句:此少游自谦才思不及东坡敏捷。刻烛,《南史·王僧孺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金玉音,《诗经·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缭墙:围墙。唐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
- 芰(jì)荷:指菱叶与荷叶。唐罗隐《宿荆州江陵驿》诗:“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 莹:光洁闪亮。中古“莹”字有平声、去声二音,此读去声。
- “花气”句:唐杜甫《即事》诗:“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 翡翠:翡翠鸟,一种小型水鸟,羽毛主要是蓝绿色,喙长而直。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七:“鸬鹚窥浅井,蚯蚓上深堂。”此用其意。
- “蜻蜓”句:唐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诗:“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伯劳。”
- 葡萄:指葡萄酒。
- “始信”句:唐杜甫《壮游》诗:“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 “落日”句:谓远山落日半隐半现。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遥岑:远山。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诗:“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
- 芙蕖:荷花。娟娟:美好的样子。唐杜甫《狂夫》诗:“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 丽服:指荷花的花朵。翠衾(qīn):翠被,此代指荷叶。
- 晼(wǎn)晚:太阳将落。《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 “天涯”二句:《楚辞·九章·思美人》:“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晋陆机《拟行行重行行》诗:“惊飙褰反信,归云难寄音。”此反其意,谓行云可寄托相思。
- 清赏:清雅的景物。唐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诗:“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
- 一何绮:多么绮丽。一何,多么。晋陆机《拟青青陵上柏》诗:“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
- 美人:此代指荷花。
- 敛袂(mèi):整饬衣袖,表示恭敬。宋刁衎《代意》诗:“蕙时芳夕九回肠,敛袂东窗待晓光。”
- 端如:真如。荡子:游子。《古诗十九首》之二:“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李善注:“《列子》曰:有人去乡土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世谓之为狂荡之人也。”
- 顾自:自念。良家子:谓出身良家的子女。隋薛道衡《昭君辞》:“我本良家子,充选入椒庭。”
- “黄金”句: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筑高台,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见《战国策·燕策》。此处谓以重金选取美女。燕(yān)赵,指燕、赵之地(今河北北部、山西西部一带)的美女。《古诗十九首》:“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 摇落: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沚(zhǐ):江中小洲。
- 薄暮:傍晚。
- 讵:岂。
- “倾宫”句:谓全宫之美人究竟谁相似呢?倾宫,全宫。
- “七年”句:徐《笺》:“熙宁四年(1071)孙莘老守吴兴时,为初过;熙宁七年之九年李公择守吴兴时,为二过;元丰二年(1079)五月随东坡、参寥南来,是为三过。”白洲,《太平寰宇记》卷九十四:“白洲,在霅溪之东南,去州一里。州上有鲁公颜真卿芳亭,内有梁太守柳恽诗云:‘江州采白,日晚江南春。’因以为名。”白,一种水中浮草。
- “长与”句:谓从孙莘老、苏轼等诸公游学。《汉书·扬雄传》:“雄以病免,复召为大夫。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而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唐张说《出湖寄赵冬曦》诗:“何时与美人,载酒游宛洛。”
- “旧事”句:宋苏轼《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词:“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此用其语。
- “雨荷”句: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之一:“绕郭荷花一千顷,谁知六月下塘春。”查慎行《苏诗补注》:“《吴兴掌故集》引姜白石云:吴兴号水晶宫。荷花极盛。陈简斋词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见矣。”同时贺铸《浣溪沙》词云:“重访旧游人不见,雨荷风蓼夕阳天。”与秦诗句意相似。
- “若有”句:《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少游仿其句。霅(zhá),即霅溪,在今浙江湖州南。
- “服火齐”句:此以服饰之奇异,喻寄赠对象之志行高洁。火齐,火齐珠。汉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李善注:“火齐,玫瑰珠也。”冠,此作动词,戴帽子。切云,切云冠,古代一种高耸的帽子;切云,摩云。《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 抡:选择。《周礼·地官·山虞》:“凡邦工入山林而抡材,不禁。”
- 忘归:古良箭名。繁弱:古良弓名。《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于云梦之圃。”
- 中的(dì):射中靶心。《韩非子·用人》:“发矢中的,赏罚当符。”有神:有神助。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目关:目及。缗(mín)苍鳞:钓鱼。缗,钓丝,此作动词。《诗经·召南·何彼矣》:“其钓维何,维丝伊缗。”
- 俛(fǔ)仰:同“俯仰”。忘贱贫:《楚辞·九章·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苏轼被贬黄州后,曾致信给湖州太守刁景纯云:“耘老病而贫,必赐清顾,幸甚。”
- “繄(yī)我”二句:谓过去不相识,好似参辰;一旦相识,视如兄弟。繄,语助词,无义。《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杜预注:“繄,语助。”参(sēn)辰,参星和辰星,一在西方,一在东方,出没各不相见。天伦,天然伦次,指兄弟。《穀梁传·隐公元年》:“兄弟,天伦也。”
- 飞光:飞逝的光阴。南朝梁沈约《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岂止岁云暮。”
- 痛饮:尽情饮酒。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真:本真。
- 文君:指卓文君。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卓文君投司马相如,“家徒四壁立”,便与相如一起到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文君当鑪(垆),相如身自著犊鼻裈,与保傭杂作。”
- 怒嗔(chēn):发怒。
- 瓦瓯:陶制的小盆子。唐杜荀鹤《溪兴》诗:“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酌时。”竹筯(zhù):竹筷子。唐白居易《过李生》诗:“白瓯青竹筯,俭洁无羶腥。”羞:进献食物。青芹:喻微薄之物,此指简陋的食物。唐殷尧藩《访许浑》诗:“为言肯共流连饮,涧有青芹罟有鱼。”
- 徂(cú):及,至。《诗经·周颂·丝衣》:“自堂徂基,自羊徂牛。”王引之《经传释词》:“徂,亦及也。”
- 秦:指秦邮,高邮别称。
- 拏(ná)舟:撑船。唐李贺《白虎行》:“烧丹未得不死药,拏舟海上寻神仙。”
- 毫素:笔和纸。南朝宋颜延之《向常侍》诗:“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通殷勤:通心意。汉繁钦《定情诗》:“何以致殷勤?约指一双银。”
- “郢匠”句:言高手在前,难以下笔。郢匠,战国时楚都郢中的巧匠,名石。斤,斧子。《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 “人生”句:此以手臂之屈伸,极言人生之短暂。宋苏轼《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之二:“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查慎行《苏诗补注》:“《十六观行经》云: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
- 断梗流萍:比喻漂泊不定。
- 行行:表示情况进展。晋陶渊明《饮酒》诗之十六:“行行向不惑,淹留遂不成。”
- “丈夫”句: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此用其语。
- “炉香”句:言香烟缭绕如穗状。纡,屈曲。
- “篝火”句:言篝灯闪射光芒。篝火,即篝灯,谓置灯于竹笼中。宋王安石《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筒还肯寄新诗。”擢,拔。芒,光芒。晋潘岳《射雉赋》:“麦渐渐以擢芒,雉而朝鸲。”
- “雪风”句:唐齐己《楚寺寒夜作》诗:“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此用其语。
- 孤篷:孤舟。短榜:短桨。泝(sù):即“溯”,逆水而上。
- 无赖:指令人讨厌的。紫绮裘:唐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诗:“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 畔牢愁:汉扬雄仿《楚辞》所作篇名,已佚。《汉书·扬雄传》:“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颜师古注引李奇:“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诗:“旧隐来寻通徳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 青荧:灯光闪映貌。唐王適《江上有怀》诗:“寂寥金屏空自掩,青荧银烛不生光。”
- 逐客:指被贬谪边远地区的人。此谓苏辙因其兄苏轼乌台诗案陷诏狱,上书以现任官职代赎罪,因此贬为监筠州盐酒税。唐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 “到处”二句:宋苏轼《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笋如玉箸椹如簪,强饮且为山作主。”《南史·谢南传》:“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随方,不拘何方,与“到处”意同。
- 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乘,借指贵官。唐杜甫《梦李白》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不我谋:不与我合。
- 掩关:闭门。与古人游:谓读古人书如与古人游。《庄子·人间世》:“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 “会须”二句:少游准备访苏轼于黄州或滁州,故云。会须,应须,含有将然语气。唐贯休《休粮僧》诗:“会须得此术,相共老山丘。”淮西,淮南西路,今江淮地区。云(yǎn),高耸入云的山峰。少游《与李德叟简》云:“秋间本欲一至黄州,过舒奉见。”又《与参寥大师简》云:“昨闻苏就移滁州,然未知实耗,果然,甚易谋见也。盖此去滁才三程,公便可辍四明之游,来此偕往,琅琊山水亦不减雪窦、天童之胜。”
- “山浮”二句:写金山、焦山与大江景色。周必大《二老堂杂志》:“金山在京口江心,号龙游寺,登妙高峰,望焦山、海门皆历历。此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玉浮山。”青螺,喻山峰。唐刘禹锡《望洞庭》诗:“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碧玉,喻江水。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按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词“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与此二句比喻相同。
- 雨槛(jiàn):雨中的栏杆。按,此处的栏杆应是平山堂下面的栏杆,与第二句的“雕栏”有别。唐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云安严明府》诗:“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滋浅泪:形容雨打幽花的景象。
- 风卮(zhī):风中的酒杯。卮,一种酒器。
- “须作”句:谓此地应当视为淮东第一名胜。淮东,淮南东路,宋地方行政区,治所在扬州。
- 枯槁:谓穷困潦倒。《庄子·天下》:“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一:“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愁绝倒:指黄子理忆梅花为人所不及。绝倒,佩服之极。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诗有“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昭愁绝倒”、“少年努力纵谈笑,看我形容已枯槁”之句,此用其语。
- “花水”句: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恼,引逗,撩拨。
- 清泪:此指梅花上的雨水。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 “甘心”句:此亦表相见恨晚之意。《唐摭言》:“杜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牧闲行阅奇丽,得垂髫者十余岁。后十四年,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怅然而为《叹花》诗曰:‘自是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 “谁云”二句:言唐朝名相宋璟虽是铁石心肠,亦钟情于梅花。广平,指宋璟,唐玄宗时名相,耿介有大节,以刚正不阿著称于世,封广平郡公。唐皮日休《桃花赋序》:“余尝慕宋广平之为相,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然睹其文而有《梅花赋》,清便富艳,得南朝徐庾体,殊不类其为人也。”珠玑,比喻诗文美好。
- 月落参(sēn)横: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六:“秦少游《和黄法曹梅花》诗:‘月落参横画角哀,暗香销尽令人老。’世谓少游用《古善哉行》云:‘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友在门,忘寝与餐。’按《异人录》载:‘隋开皇中,赵师雄游罗浮。一日,天寒日暮,于松林间酒肆旁舍见美人,淡妆素服出迎。时已昏黑,残雪未消,月色微明。师雄与语,言极清丽,芳香袭人。因与之叩酒家门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笑歌戏舞。师雄醉寝,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乃知少游实用此事。”参,星宿名。
- 暗香:宋林和靖《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令人老:《古诗十九首》之一:“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 “天分”二句:谓时不我待,赏花及时。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贷,借。转盼,转眼一瞬间。
- “要须”二句:唐杜甫《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诗:“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要须,应须,必须。昊(hào),上天。
- “渭清”句:谓渭水自清,非谓胜过泾水之浊。语出《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毛传:“泾渭相入,而清浊异。”渭清,喻人品之高洁。
- “兰芳”句:谓兰花自芳,本与爱慕无关。兰芳,亦喻人品之高洁。《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王逸注:“兰芳,以喻贤人。”少游《与苏子由著作简》:“古语有之:‘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某虽不敏,窃事斯语。”
- 季叶:犹末世。
- 古人:指徐仲车、蔡彦规。少游《徐仲车食于学官吏或以为不可欲罢去之太守不听礼遇如初感之而作》诗云:“古人骨已朽,来者复谁继?仲车天下士,固非许丞类。至行通神明,问学有根柢。”仲车《寄秦少游太虚》诗亦云:“子用心于我,知者蔡彦规。彦规今死矣,谁能述所为?若说子用心,古人如此稀。”
- 职当:正当。洒扫:洒水扫地。《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
- 匏(páo)系:比喻拘滞一处。此时少游尚未入仕,故云。匏,即匏瓜,葫芦的一种,味苦不能食。《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又少游《书辋川图后》:“幅巾杖屦,棋弈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迟暮,年老。《楚辞·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来章:指徐仲车《寄秦少游太虚》诗中提及蔡彦规之死。少游《与参寥大师简》:“蔡彦规已卒关中,今归葬山阳,可伤!朋友凋落如此。”亦提及蔡彦规之死。存没:唐杜甫有《存殁口号》诗,诗中一写存,一写殁,此用其意。没,同“殁”,死。
- 泪如注:形容伤恸之深。《世说新语·言语》:“声如震雷破山,泪如倾河注海。”
- 会看:张相《诗词曲辞语汇释》:“会,犹当也,应也。有时含有将然语气。”唐杨巨源《酬于驸马》诗:“长得闻诗欢自足,会看春露湿兰丛。”
- 拂云霄:唐李白《醉后赠王历阳》诗:“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
- 参差(cēn cī):纷乱貌。三国魏曹植《公宴》诗:“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霁(jì)光:雨停后的日光。唐钱起《紫参歌》:“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
- 禁路:犹御道,供帝王车驾行走之路。唐卢纶《酬包佶郎中览拙卷后见寄》诗:“禁路看山歌自缓,云司玩月漏应疏。”
- 乱絮:纷飞的柳絮。
- 蔫花:残花。唐韩偓《春尽日》诗:“树头初日照西檐,树底蔫花夜雨沾。”
- 经旬:十天。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 长杨:汉扬雄《长杨赋》的省称。扬雄,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客有荐扬雄文似司马相如,侍从郊祠羽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见《汉书·扬雄传》。唐李颀《寄司勋卢员外》诗:“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 西津:西津渡,在镇江西北九里,与金山隔江相望。初弦:农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如弓弦,故称。南朝梁庾肩吾《奉使江州舟中七夕》诗:“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 “水气”句:唐韩愈《题临泷寺》诗:“潮阳未到吾能说,海气昏昏水拍天。”
- “清渚”句:言清渚白沙,与月光水光互为映衬,不能分辨。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檐楯(shǔn):屋檐和栏杆。楯,栏杆的横木,泛指栏杆。宋孙觉《斗野亭寄子由》诗:“檐楯斗杓落,帘帏河汉倾。”
- 旌幢(chuánɡ):旌旗。唐白居易《行次夏口先寄李大夫》诗:“曾陪剑履升鸾殿,欲谒旌幢入鹤楼。”
- 鼓吹(chuì):鼓吹乐,古代用鼓、钲、箫、笳等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合奏的乐曲,初用于军中,后也用于官衙、宫廷。
- “香槽”句:唐李贺《将进酒》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槽,酒槽,榨酒时用来盛酒的容器。
- 歌扇:歌舞时用的扇子。北周庾信《和赵王看伎》诗:“绿珠歌扇薄,飞燕舞衫长。”玉一丛:喻四周围绕着美丽的歌女。
- 二十四桥:《方舆胜览》卷四十四“扬州”:“二十四桥,隋置,并以城门坊市为名。后韩今坤省筑州城,分布阡陌,别立桥梁,所谓二十四桥者,或存或废,不可得而考。”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 台星:三台星,古以此星象征三公之位。《后汉书·孝安帝纪论》:“推咎台衡,以答天眚。”李贤注:“台谓三台,天公象也。”广寒宫:月宫。相传唐玄宗曾于八月十五日夜游月中,见一大宫府,匾额上题曰“广寒清虚之府”。见旧题柳宗元《龙城录》。
- “(yàn)翔”二句:《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郭象注:“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蓬蒿,泛指草丛。雀,小鸟。
- “我思”四句:怀战国时齐孟尝君事。田文,战国齐人,号孟尝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善养士著称。《史记·孟尝君传》:“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
- 陈迹:旧迹,遗迹。《庄子·天运》:“夫六经,先王之陈迹也,岂有所以迹哉。”
- 荒冢(zhǒnɡ):荒凉的坟墓。唐张继《河间献王墓》诗:“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烟芜:云烟笼罩的草地。
- “又思”四句:怀春秋时孔子弟子原宪事。《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为枢,而瓮牗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而弦。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原宪,孔子弟子。环堵,指狭小的居室。《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高诱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杖藜:拄着藜的老茎做的手杖。尧、禹,上古的圣君。
- “如今”句:唐汪遵《燕台》诗:“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 “送君”二句:唐刘禹锡《送春曲三首》之三:“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 “世间”句: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笑指”句:谓有归隐之意。唐吕岩《六言》诗:“古洞眠来九载,流霞饮几千杯。逢人莫话他事,笑指白云去来。”归去来,归去。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文章”句:谓苏轼诗文在域外也有不少人欣赏。《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一:“子由《奉使契丹寄子瞻》诗云:‘谁将家集过幽都,每被行人问大苏。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此《栾城集》中诗也。《渑水燕谈录》云:‘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苏子瞻《老人行》于壁间者。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之《大苏集》。子瞻名重当代,外至夷蛮,亦爱服如此。芸叟题其后曰:“谁传佳句到幽都,逢着行人问大苏。”’此二句与子由之诗全相类,疑好事者改之也。”唐杜甫《南征》诗:“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 鸭绿:鸭绿江。徐竞《高丽图经·封境》:“鸭绿之水,源出靺鞨,其色如鸭头,故以名之。”差池:意外。唐李端《古别离》诗之一:“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 “颖士”句:借赞唐代著名文章家萧颖士赞苏轼。萧颖士,字茂挺,唐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开元间登进士第,对策第一。官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恶其不附己,数罢去。倭国遣使入朝,自陈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官至扬州功曹参军。后客死汝南逆旅,门人谥曰文元先生。文章与李华齐名。有《萧茂挺文集》。见《新唐书·萧颖士传》。倭国,指日本。
- “乐天”句:借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赞苏轼。乐天,白居易字。鸡林,古国名,即新罗。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 “节旄”句:借赞汉代名臣苏武的气节赞同姓的苏轼。苏武,字子卿。武帝时出使匈奴,被留。匈奴单于胁迫其投降,武不屈,持汉节牧羊十九年,“节旄尽落”。事见《汉书·苏武传》。节旄,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唐卢照邻《雨雪曲》:“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 “辩舌”句:借赞战国时纵横家苏秦的辩才赞同姓的苏轼。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初说秦惠王吞并天下,不用。后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见《史记·苏秦列传》。又同书载:“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
- “奉使”句:宋苏轼《次韵孔常父送张天觉河东提刑》诗:“脱帽风流馀长史,埋轮家世本留侯。”(长史,指唐书法家张旭;留侯,指汉开国名臣张良)此处少游同苏轼一样,用前朝风流家世,以切合所咏之姓。
- 岑(cén):山峰。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谢堂》诗:“步出西城门,遥望城西岑。”吕向注:“岑,峰也。”
- 黄冠:道士之冠,亦借指道士。
- 径醉:就醉了。按正常语序,此二字应在“颓然”后。《史记·滑稽列传》:“(淳于)髡恐惧俯伏而饮,不过一斗径醉矣。”颓然:倒下貌。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 “风吹”句:用望夫石的故事咏醉道士石。刘义庆《幽明录》:“武昌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因以为名焉。”唐王建《望夫石》诗:“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山之阿,山的曲折处。《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 “常随”句:用仙人王子乔的故事咏醉道士石。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日:‘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
- “但有”句:谓只留下了衣冠冢。《汉书·郊祀志上》:“黄帝以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宝慈观,乃张真人炼丹飞升之所,弟子葬其衣冠,俗谓之衣冠冢。”
- “异物”二句:言野老农夫不识怪石,终为贤者所得。异物,指珍异的石头。
- 华阴:杨氏郡望。香案吏:指随侍帝王的官员。《新唐书·仪卫志》:“宰相、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
- 忘年友:不拘年龄辈分而结成的知心朋友。《南史·何逊传》:“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 西垣:中书省。视草:奉旨修正、起草诏谕一类公文。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元丰七年(1084)十月,使给事中朝奉郎、守起居郎杨景略为试中书舍人。
- 大梦:喻指人生。《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 “启母”句:用夏启母化石的典故咏醉道士石。古代神话传说夏禹妻涂山氏生启而化为石。《汉书·武帝纪》:“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駮麃,见夏后启母石。”颜师古注:“启,夏禹子也。其母涂山氏女也。禹治鸿水,通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事见《淮南子》。”
- “谷城”句:用张良与黄石公的故事咏醉道士石。《史记·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曰:‘……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 “西域”句:用陈菩萨与迦毗罗仙的故事咏醉道士石。陈(nà),菩萨名,新因明学之祖。相传与迦毗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为之裂。《辅行录》十之一曰:“迦毗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馀甘子食,可延寿。食已,于林中化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偈问石。后为陈菩萨斥之。书偈,石裂。”
- 坚顽:犹顽强坚定。唐白居易《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诗:“谁知太守心相似,抵滞坚顽两相馀。”
- “何当”二句:仍用《列仙传·王子乔》事典。苍霞,青云。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 大梁圻(qí):大梁,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圻,犹畿,京城四周千里之地。
- 双阙:指伊阙。阙,城门两边的高台。《水经注》卷十五:“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此借指京都。三国魏曹植《赠徐幹》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
- 勾陈:即钩陈,星官名。刘向《说苑·辨物》:“璿玑,谓北辰,勾陈枢星也。”
- 夷门:战国魏都城大梁的东门。壮下属:《史记·魏公子列传》:“(侯)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又:“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
- “皋(xiè)”句:皋,指皋陶,相传为舜之贤臣,掌刑法。《尚书·大禹谟》:“禹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即“偰”,通作“契”,舜之贤臣。《尚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 曾中书:指宋古文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祐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工文章,以简洁著称。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
- 门户:门径。《论语·子张》:“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瞰:窥视。按,少游《曾子固哀词》“彼崔蔡之纷纷兮,孰云窥其藩翰”与此句意同。
- “笔势”四句:徐《笺》:“谓曾巩文章起源于六经,终至浩渺如长淮而入于海。”长淮,淮水。《尚书·禹贡》:“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觞滥,即滥觞,指江河发源处水很小,仅可浮起酒杯。暂,短时间。《说文·日部》:“暂,不久也。”《荀子·子道》:“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及其至江之津也,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宋史·曾巩传》:“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 “斯人”句:用唐杜甫《遣兴五首》之四“爽气不可致,斯人今则亡”成句。斯人,此人。按,曾巩卒于元丰六年(1083),年六十五。
- “悲歌”句:化用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 邢侯:指邢敦夫。侯,古时对人的尊称。卧疴(kē):卧病。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徇禄及穷海,卧疴对空林。”按,《王直方诗话》云:“惇夫自少便多憔悴感慨之意,其作《秋怀诗》云:‘高歌感人心,心悲将奈何。’其作《枣阳道中》诗云:‘有意问山神,此生复来否?’已而果卒于汉东。”汉东,即随州。
- 深衷:内心的情愫。
- “赓者”句:谓赓和者有黄庭坚、陈师道、秦观等人。赓,赓和,即以诗词相酬答。二三子,几个人。唐韩愈《山石》诗:“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翕(xī)然”句:谓同声相应。翕然,一致貌。《汉书·杨敞传》:“宫殿之内,翕然同声。”笙磬同,语本《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毛传:“笙磬,东方之乐也。同音,四县皆同也。”
- “不为”句:化用唐韩愈《北极赠李观》诗:“无为儿女态,憔悴悲贱贫。”
- “颇形”句:语出《毛诗序》:“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 属(zhǔ)有:正有。属,适,正。《国语·鲁语上》:“(鲁庄)公曰:‘吾属欲美之。’”韦昭注:“属,适也。”山水念:高山流水的情致。《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 因之:托之于。丝与桐:代指琴。古代琴多以桐木配丝弦制成,故云。汉王粲《七哀诗》之二:“丝桐感人情,为我发悲音。”
- 解手:分手。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两都相望,于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亭皋:水边的平地。
- 迁:晋升。右史:中书省职官起居舍人的别称。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容斋随笔》:“起居郎曰左史,起居舍人曰右史,至宋犹沿其称。”泰:安舒。此用《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 “初阅”句:写闻对方授职而为之欣喜。徐《笺》云:“阅除书而‘国为狂’,非苏轼不足以当之。”除书,拜官授职的文书。唐韦应物《始除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 儒发冢:借诗礼之名,行盗墓之实。语本《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郭象注:“诗礼者,先王之陈迹也,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夫儒者乃有用之为奸,则迹不足恃也。”“东方作矣”,司马彪注:“日出。”少游是年三月作《王定国注论语序》云:“自熙宁初王氏父子以经术得幸,下其说于太学,凡置博士、试诸生,皆以新书从事。不合者黜罢之,而诸儒之论废矣。”“儒发冢”,似指此。又是年秋作《登南京妙峰亭》诗:“金鎚初控颐,已复东方作。”亦用庄子典故,“东方作”即“日出”。
- 女争桑:喻新旧党之争。争桑,争夺桑树。《史记·吴太伯世家》:“初,楚边邑卑梁氏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长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 “东坡”句:苏轼被贬黄州,营筑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其《醉蓬莱》词云:“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又其《徐君猷挽辞》云:“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唐柳宗元《种柳戏题》诗:“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苏轼种柳事与柳宗元同。
- “闻说”句:用召公故事来赞颂苏轼。召(shào),西周时的召公奭,也称召伯。棠,棠梨,一种落叶乔木,又名甘棠。《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毛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周代召公奭曾在甘棠树下处理狱讼,后人缅怀他,也爱及其树。徐《笺》云:“二句谓黄州人民思苏轼之德,而张耒则无东坡种柳之事。”其言甚是。
- 飘忽:迅疾貌。晋陆机《叹逝赋》:“时飘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将及。”星气: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十九:“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徂(cú):往。
- 青阳: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
- 赤白:特指桃花李花,泛指各种花。唐李益《听唱赤白桃李花》诗:“赤白桃李花,先皇在时曲。”
- 搴(qiān)帏:撩起帐幔。宋梅尧臣《雪咏》诗:“雪色混青冥,搴帏宿酒醒。”
- 岸帻(zè):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洒脱无拘束。唐韦应物《休暇东斋》诗:“岸帻偃东斋,夏天清晓露。”云峰:状如山峰的云。唐杜甫《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诗:“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 屦(jù):鞋子。
- 参差(cēn cī):蹉跎。唐太宗《帝京篇十首》其五:“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少游《水龙吟》词:“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 蹭蹬(cènɡ dènɡ):险阻难行,引申为失意潦倒。唐杜甫《上水遣怀》诗:“蹭蹬多拙为,安得不皓首。”琴觞(shānɡ)趣:抚琴喝酒的雅趣。觞,一种酒器,借指酒。《晋书·陶潜传》:“唯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唐白居易《再授宾客分司》诗:“宾友得从容,琴觞恣怡悦。”
- “抚事”二句:写对时事的感念。抚事,感念时事。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动幽寻,起了寻访幽胜之念。唐李商隐《闲游》诗:“寻幽殊未极,得句总堪夸。”遗远慕,留下对远世美政的追慕。
- “秣马”句:给车轴涂油脂,给马匹喂草料。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行行:不停地前行。《古诗十九首》之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不周:神话中的山名,在昆仑山的西北。《楚辞·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
- 吴会(kuài):东汉分旧会稽郡为吴郡、会稽二郡,并称吴会,即今江苏长江以南及浙江大部分地区。褊小:狭小。《左传·隐公四年》:“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
- 天鸡:神话中天上的鸡。任昉《述异记》卷下:“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则鸣,天下鸡皆随之鸣。”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 “剑戟”句:此以剑戟形容奇峰。唐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诗:“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
- 径复:回环往复。《楚辞·招魂》:“川谷径复,流潺湲些。”王逸注:“径,过也。复,反也。”
- 攒(cuán)丛:丛聚。《楚辞·九章·涉江》:“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猨狖之所居。”
- “猿吟”句:语出《楚辞·招隐士》:“猨狖群啸兮虎豹嗥。”
- “中有”二句:《孔丛子·记义》:“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于《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遁世,避世隐居。(bì),闭。
- “被(qī)兰”句:《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楚辞·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宝璐。”王逸注:“在背曰被。言已背被明月之珠,腰佩美玉,德宝兼备,行度清白也。”洪兴祖补注:“《淮南》云:‘明月之珠,不能无颣。’注云:‘夜光之珠,有似月光,故曰明月’。”
- 夜锻:夜里打铁。此似用三国魏嵇康事,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代表人物,《晋书》本传谓其“性绝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沆瀣(hànɡ xiè):夜间雾气凝成的露水,旧谓仙人所饮。《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 朝琴:早晨抚琴。庇青葱:被遮蔽在青葱的大树下。按,嵇康善鼓琴,此句似亦用嵇康事。
- 骑星:指游仙。《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傅说星,在箕宿、尾宿之间,相传为傅说死后升天而化。南朝梁江淹《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诗:“骑星谢箕尾,濯发惭阳阿。”
- 巢许: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帝尧让位给二人,不受,皆隐居不仕。汉蔡邕《郭有道碑文》:“将蹈鸿涯之遐迹,绍巢许之绝轨。”
- 眄(miǎn):斜视,引申为一般的看。区中:人世间。
- “飞埃”句:谓从峰头下望人间,人影如点点飞尘集聚在毫芒般细小的物体上。
- 问津:原义是询问渡口,引申为寻访。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缪(miù):同“谬”。
- 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成玄英疏:“鸿蒙,元气也。”
- “艺籍”句:谓秦始皇焚书。祖龙,指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裴骃集解引苏林曰:“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 斯文:古代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 矜:怜悯。黔首:战国及秦代对平民的称谓。《史记·秦始皇本纪》:“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
- 隽(jùn):通“俊”,才德超卓的人。
- 扬马:扬雄和司马相如,皆汉代著名辞赋家。
- “韩柳”句:指韩柳倡导古文运动。韩柳,韩愈和柳宗元,皆唐代古文大家。颓浪,衰颓的波浪,比喻衰败。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一:“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 “建安”句:汉末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皆善诗文,风格高古遒劲,《文心雕龙·时序》称之为“建安风骨”。少游《徐得之闲轩》诗亦云:“建安自古多俊髦。”
- 风概:风度气概。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超放:超卓雄放。
- “玉绳”二句:谓以上诸人文章与星月争光。玉绳,星名。青冥:青天。
- 奕世:累世,代代。《国语·周语上》:“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末光:馀辉。
- 经纬:条理,秩序。《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孔颖达疏:“言礼之于天地,犹织之有经纬,得经纬相错乃成文,如天地得礼始成就。”无妄:本《周易》卦名,此指邪道不行。《荀子·宙合》:“本乎无妄之治,运乎无方之事,应变不失之谓当。”
- 儿曹:儿辈。
- 覆酱:覆盖酱缸,比喻著作毫无价值,或无人理会。《汉书·扬雄传下》:“钜鹿侯芭常从雄居,受其《太玄》、《法言》焉,刘歆亦尝观之,谓雄曰:‘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雄笑而不应。”
- 原心:推究本意。自诬:自欺。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诗:“丘壑曾忘返,文章敢自诬。”
- 猥:苟且。私所尚:偏爱自己喜欢的东西。
- “螳螂”句:《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 精卫:古代神话中衔石填海的鸟。《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溟涨:溟海与涨海,泛指大海。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李周翰注:“溟、涨,皆海也。”
- 咄咄(duō):感叹声,表示责备。
- 鹓鸾:凤凰一类的鸟,比喻贤者。唐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城池当要害之冲,寮寀尽鹓鸾之选。”
- 黄口:雏鸟。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见罗者,其所得者皆黄口也。孔子曰:‘黄口尽得,大爵(雀)独不得,何也?’”冗长:烦多。
- 投袂(mèi):甩袖,表示激动。南朝梁江淹《杂体三十首·刘太尉伤乱》:“投袂既愤懑,抚枕怀百虑。”睇(dì):望。
- 亮:明白。南朝宋谢灵运《游南亭》诗:“我志谁与亮?赏心唯良知。”
- 邗(hán)沟:即邗江,今江苏境内自扬州至淮安的一段运河,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
- 菰:一种生在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嫩茎经菌类寄生后膨胀,即茭白,结实称菰米,可食。蒲:即香蒲,一种生在水边或池沼中的草本植物,叶呈狭长线形,嫩芽可食,称蒲菜。
- 月团:茶饼名。蔡襄《茶录》:“碾茶先以净纸密裹捶碎,然后熟碾。其大要旋碾即色白,或经宿则色昏矣。”新碾:即旋碾旋泡。瀹(yuè):烹茶或泡茶。花瓷:指茶碗。
- 连卷(quán):犹连蜷,长而弯曲的样子。雌蜺:副虹,双虹中色彩浅淡的虹。虹现可以预测晴雨。民谚:“东虹晴,西虹雨。”南朝梁沈约《郊居赋》:“驾雌蜺之连卷,泛天江之悠永。”
- “逐雨”句:言鹁鸠因晴雨变化而鸣噪追逐。陆佃《埤雅·释鸟》:“鹁鸠灰色无绣颈,阴则屏逐其匹,晴则呼之。语曰‘天将雨,鸠逐妇’者是也。”
- 万妆相向舞:无数盛妆的女子相对而舞。万,泛言其多。
- 缠头,古代歌舞艺人表演完毕,客以罗锦为赠,称缠头。唐杜甫《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太平御览》卷八一五引《唐书》:“旧俗赏歌舞人,以锦彩置之头上,谓之缠头。”
- 冬晷(ɡuǐ):冬天的日影。《周髀算经》卷上:“冬至日晷长,夏至日晷短。”
- “中间”二句:此以燕子疾速飞翔比喻时间之迅即流逝。刻,计时单位。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倏(shū),迅疾貌。晋陶渊明《饮酒》之三:“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 飡(cān):同“餐”。
- 申:古人以地支计时,申时为下午三时至五时。
- 忽忽:犹匆匆。《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兮其将暮。”竟何就:即竟何成。唐韩愈《暮行河堤上》诗:“谋计竟何就,嗟嗟世与身。”
- 中肠:犹内心。三国魏曹植《送应氏二首》之二:“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 “天地”二句:化用唐李白《拟古十二首》之九:“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逆旅,客舍,旅馆。转商,谓漏壶之箭升降。商,指漏壶中箭上的刻度。《诗经·齐风·东方未明》“狂夫瞿瞿”孔颖达疏:“《尚书纬》谓刻为商。”
- 慨慷:即慷慨,为押韵而倒其文;感慨,激昂。晋左思《杂诗》:“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 两行:谓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郭象注:“任天下之是非。”又少游《无题二首》亦云:“达观听两行,昧者乃多态。”
- 布衾(qīn):布被。
- 宿莽:经冬不死的草。《楚辞·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王逸注:“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曰宿莽。”
- 兰茝(zhǐ):两种香草名。茝,同“芷”。《楚辞·悲回风》:“故荼荠不同亩兮,兰芷幽而独芳。”
- 局促:匆促,短促。唐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 孟夏:农历四月。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之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 林塘:树林池塘。南朝梁刘孝绰《侍宴饯庾于陵应诏》诗:“是日青春献,林塘多秀色。”晴辉:晴天的日光。唐权德舆《洞庭春溜满赋》:“接远色于青草,散晴辉于白。”
- 藻荇(xìnɡ):水藻与荇。荇,一种水生草本植物,叶呈对生圆形。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不得与乡计偕……》诗:“跃鱼翻藻荇,愁鹭睡葭芦。”相因依:互相依倚。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 丛薄:丛生草木。《楚辞·招隐士》:“丛薄深林兮人上慄。”洪兴祖补注:“深草曰薄。”
- “众鸟”句:晋陶渊明《咏贫士》诗之一:“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 “高城”二句:写日暮时风景如画。南朝齐谢朓《铜雀悲》诗:“落日高城上,馀光入繐帷。”南朝宋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诗:“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 即事:晋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 抚己:省察自己。晋陶渊明《岁暮和张常侍》诗:“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 超摇:心神不宁貌。《楚辞·七谏·谬谏》:“心悇憛而烦冤兮,蹇超摇而无冀。”柔翰:毛笔。晋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 徙(xǐ)倚:流连徘徊。《楚辞·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弦:琴弦,这里用作动词,弹琴。金徽:借指琴。徽,系琴弦之绳。梁元帝《秋夜》诗:“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 美人:指所怀念之人,此指曾孝序。古人诗中言及美人,不限女子。邈:远。云杪(miǎo):云端。
- 丹青:丹砂和青雘,两种绘画颜料。不渝:不改变。《诗经·郑风·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南朝梁江总《入摄山栖霞寺》诗:“樵隐各有得,丹青独不渝。”
- “与子”句:化用《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