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曾任嘉禾判官,知渝州、虢州,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为人风趣幽默,晚年常与蔡襄、苏轼等名士唱酬。他善写清新含蓄的小令,又创作了大量慢词长调,情真意切,细腻深婉。初以《行香子》词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人称为“张三中”。后又自举平生所得意的三首词:“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柔柳摇,坠轻絮无影”(《剪牡丹》)。世称“张三影”。著有《张子野词》。
千秋岁(1)
数声(2)。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3),梅子青时节。永丰柳(4),无人尽日飞花雪(5)。
莫把幺弦拨(6)。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7)。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注释】
(1)千秋岁:唐教坊大曲有“千秋乐”调。据《旧唐书》卷八:“(开元十七年)百僚表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已下献镜及承露囊,天下诸州咸令燕乐,休暇三日……”《新唐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千秋节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节,而君臣共为荒乐,当时流俗多传其事以为盛。其后巨盗起,陷两京,自此天下用兵不息,而离宫苑囿遂以荒堙,独其余声遗曲传人间,闻者为之悲凉感动。”“千秋乐”调可能就是从宫中流传到坊间的乐调,经宋人翻为新曲。又名《千秋节》《千秋万岁》。张先这首词写悲欢离合之情,声调激越,极尽曲折幽怨之能事。上片完全运用描写景物来烘托、暗示美好爱情横遭阻抑的沉痛之情。下片主人公表示了反抗的决心,“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在这个情网里,他们是通过千万个结,把彼此牢牢地系住,谁想破坏它都是徒劳的。
(2)数声(tíjué):亦作“鹈”,即杜鹃。张衡《思玄赋》:“恃己知而华予兮,鸣而不芳。”李善注:“《临海异物志》曰:‘,一名杜鹃,至三月鸣,昼夜不止,夏末乃止。’”
(3)风色:即风势。韩偓《江行》诗:“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
(4)永丰柳:唐时洛阳永丰坊西南角荒园中有垂柳一株被冷落,白居易赋《杨柳枝词》,以喻家妓小蛮。后传入乐府,遍流京师。后因以“永丰柳”泛指园柳,比喻孤寂无靠的女子。
(5)无人尽日飞花雪:白居易《杨柳枝词》有“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句。花雪,指柳絮。
(6)幺弦:琵琶的第四弦。借指琵琶。
(7)天不老,情难绝:化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句,言天无情。
菩萨蛮(1)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2)。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3)。玉柱斜飞雁(4)。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5)。
【注释】
(1)菩萨蛮:唐教坊曲名。据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鬛、爪、角悉备,明霞锦云,炼水香麻以为之也,光耀芬馥着人,五色相间,而美丽于中国之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又据《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七《曹确传》:“可及善音律,尤能转喉为新声,音辞曲折,听者忘倦。京师屠沽效之,呼为‘拍弹’。同昌公主除丧后,帝与淑妃思念不已,可及乃为‘叹百年舞曲’。舞人珠翠盛饰者数百人,画鱼龙地衣,用官五千匹。曲终乐阕,珠玑覆地,词语凄恻,闻者涕流,帝故宠之。尝于安国寺作‘菩萨蛮舞’,如佛降生,帝益怜之。”苏鹗《杜阳杂编》所云“倡优”当是《曹确传》中所言李可及。喜欢欣赏、甚至制作“菩萨蛮”曲子的唐代皇帝,除了唐宣宗,还有唐昭宗。文献中所见有关“菩萨蛮”的记载不早于唐宣宗。苏鹗所谓“文士亦往往声其词”,亦当指晚唐文人。至于传为李白的《菩萨蛮》,应该是晚唐文人的托名之作。张先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歌妓的美貌和高超的技艺,并刻画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怨,表现了她丰富而美好的感情,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内在和外貌一样美好的歌女形象。全词语言清新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
(2)十三弦:唐宋时教坊用筝皆为十三弦。十二拟十二月,其一拟闰。
(3)秋水:形容女子双目明澈如秋水。
(4)玉柱斜飞雁:系弦的筝柱,排列如斜飞的雁阵。又称“雁柱”。唐路德延《小儿诗》:“帘拂鱼钩动,筝推雁柱偏。”张先《生查子·弹筝》词:“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5)春山:据《西京杂记》载,卓文君眉如望远山。后因以山喻眉。眉黛低:是指弹筝女子因乐曲曲调幽怨,而双眉紧蹙。眉黛,古人以黛色画眉,故称。黛,青黑色。
醉垂鞭(1)
双蝶绣罗裙(2)。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3)。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4)。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5)。
【注释】
(1)醉垂鞭:调见张先《张子野词》卷一,后人很少填此调者。“醉垂鞭”一名可能源于李白诗《赠郭将军》:“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白居易《晚兴》:“柳条春拂面,衫袖醉垂鞭。”这首词为酒筵中赠妓之作,起片先写女子衣着,次及容貌,再及神态,逐次写来。下片继续渲染这位女子的身段、衣着,词人并不限于写她身段、衣着的别致,更主要的是制造了一种气氛,衬托眼中女子的神韵。一句“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亦虚亦实,更于此处戛然而止,并无多话,收得极其有力。
(2)罗裙:丝罗制的裙子。
(3)朱粉:胭脂和铅粉。
(4)柳腰:一般泛指女子婀娜的身姿。《云溪友议》:“白乐天有二妾,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有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温庭筠《南歌子》词:“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
(5)衣上云:衣染云霞,仙女装束。喻所赠之妓。
一丛花(1)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2),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3)。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4)。
【注释】
(1)一丛花:据《词谱》,此调以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腊侵年)为正体。其实之前张先这首《一丛花》就已流传很广了。宋范公偁《过庭录》载:张先子野郎中《一丛花》,一时盛传。欧阳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东坡守杭,子野尚在,尝预宴席,有《南乡子》词,末句云:“闻道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盖年八十余矣。这是一首闺怨词,写一位女子独处深闺的相思与愁恨。上片着意渲染女主人公的愁绪。下片写相思无奈的沉恨和空虚。整首词紧扣“伤高怀远”,从登楼远望回忆,收归近处池沼、眼前楼阁,最后收拍到自身,次第井然。
(2)骑(jì):名词。乘坐的马。
(3)桡(ráo):船桨。此指船。
(4)嫁东风: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一:“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于春风不用媒。”《全唐诗》收庾传素《木兰花》:“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可见以花为女,嫁于东风,唐人已作此想。
天仙子(1)
时为嘉禾小倅(2),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3)。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4)。往事后期空记省(5)。
沙上并禽池上暝(6)。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1)天仙子:《词谱》云:“唐教坊曲名,按:段安节《乐府杂录》:天仙子,本名万斯年,李德裕进,属龟兹部舞曲,因皇甫松词有‘懊恼天仙应有以’句,取以为名。”这首词为临老伤春之作,起片写本想借听歌饮酒来解愁,谁想一觉醒来,醉意虽消,愁却未曾稍减。词人遂心生感慨,人生也像眼前的春光,易逝而难寻。下片延续上片的时间线索,在描写夜晚景色的同时,又见出惜春的一往情深。
(2)嘉禾:郡名,宋置。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小倅(cuì):判官。
(3)水调:曲调名,相传为隋炀帝所制,声韵悲切。
(4)流景:如流水般的光阴。唐武平一《妾薄命》诗:“流景一何速,年华不可追。”
(5)记省(xǐng):思念和省悟。
(6)并禽:成对的鸟。暝(míng):日暮。
青门引(1) 春思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2),残花中酒(3),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4)。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1)青门引:调见《乐府雅词》及《天机余锦词》,张先本集《安陆集》不载。这首词为春日怀人之作。寒食佳节,清明方近,词人独处家中,感于自己生活孤独寂寞,触景生情,忧苦不堪。此词用景表情,寓情于景,“怀则自触,触则愈怀,未有触之至此极者”(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
(2)庭轩:庭院,走廊。
(3)中(zhòng)酒:喝酒过量。杜牧《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4)画角:绘彩的号角,军中用于警昏晓、振士气。
生查子(1)
含羞整翠鬟,得意频频顾。雁柱十三弦(2),一一春莺语。
娇云容易飞(3),梦断知何处。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注释】
(1)生查子: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已有此调。《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朱希真词有“遥望楚云深”句,名“楚云深”;韩淲词有“山意入春晴,都是梅和柳”句,名“梅和柳”,又有“晴色入青山”句,名“晴色入青山”。这首词咏歌妓当筵弹筝。上阕将女子的情态与音乐声相映衬,人美、乐声美相映生辉。下阕写演奏的效果,同时也在写歌筵结束后的冷落,暗示着艳情相思。
(2)雁柱:乐器筝上整齐排列的弦柱。
(3)娇云:杜牧《茶山下作》:“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诗:“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春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