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才会有前途
你遇见一个人的时候,最先感受到这个人的哪些信息?
当你有机会跟这个人深入接触的时候,你对眼前的这个人,又会有怎样的理解和改观?
当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自己的朋友时,你会如何介绍他?
一个人,认识另一个人,大致会经历这样的过程,一个人对一家公司、一个团队的认识也大抵如是。第一印象决定了是否还需要继续了解;合作中渐渐清晰彼此的所长所短;介绍对方给新朋友的时候所说的,则是自己对他/她/它的理解,无论性格、爱好、所长或者期待,对于你来说TA身上最核心的部分,是区别于他人的闪光点。
如果说与人相处,会不自觉呈现更多感性的部分,那么在创业的过程中,你感性地找到了你的激情所在,接下来更多,是需要理性分析的部分——当你发现了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你准备用怎样的方式或产品解决它?通过这样的方式或产品,实现了怎样的改变,问题得到解决或一定程度的缓解了吗?你的核心产品是否兼具你的激情和创造力?同时又容易被大众知晓?他们是否愿意付钱购买你的产品?
商场如战场。偏执狂们总爱活在自己的世界,天真的人喜欢享受创造和制作的快乐,而忽略整个流程中的其他部分。当你是一个创业团队中的一员,你享受你的擅长,你提供你擅长的,当然很好,但当你选择用创业的方式与社会、他人产生联系,走入商场,有些现实的东西是无法视而不见的,也无法忽略不计,就像一艘行驶在海上的船,如何运行、要出发前往哪里、遇到危机时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这些都是船长需要考虑的问题,他的心里要装着整艘船,还有船上的每个生命。若他只是享受穿着船长制服在甲板上巡视,幻想今后的每一天都如同此刻一般风平浪静、月落日升,没有做任何其他的策略和准备,那就只能说,这位船长Too young too naive。
我始终觉得大海中航行的船更接近于创业的情况,就让我们接着以船作为例子吧。发现了你要解决的问题,找到你的创业激情所在,算是你找到了要去往的目标,那个岛上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白,坐落于印度洋的世外桃源,七彩缤纷的珊瑚,目不暇接的热带鱼群,充满着赤道活力的原始海洋,远离繁嚣,可以体验热情如火的风土人情,享受脱俗出尘的梦幻之旅——可是,你怎么去呢?你决定开船去。那最适宜的方式是开一艘怎样的船,需要多少人与你搭伴,要准备多少补给合适,如果遇到风浪危险你有什么样与别人不同的策略能够确保你还能够实现到达目的地的目标。
所有这些,都是你的核心产品中需要涵盖的内容——那个岛那么好,那么多人想去,凭什么你的船可以穿越大风大浪最终到达终点?
从商业上来说,越早在你的客户心中占据有利位置,你的创业更容易成功。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你又如何确保你的核心产品,只是你的核心产品而不变成竞争对手的核心产品?有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你如何在他们面前展现,并且保持战斗力?
创业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大约就在这里:不断挑战,没有极限。
你的核心产品可以是你先进理念的倡导,苹果的智能化操作系统和简洁的界面设计,iPhone,iWatch,强大的技术团队在负责IOS系统的不断升级;你的核心产品可以是你的某一系列产品,格力现在尝试做手机了,但它的核心产品过去是现在也是空调;你的核心产品也可以是某一款直接的产品,星巴克遍布全球,定期推出不同口味的新品,最受好评的仍旧是它万年不变风格统一的星冰乐;你的核心产品还可以是你提供的优质服务,万科房子盖得好,不如万科物业好……
所以,别给自己设限,核心产品,绝不仅仅是你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一件产品本身。找到你的解决方案中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将它在产品或服务中恰当体现,会让客户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眼就识别出你,与你建立联系,完成买与卖的交互,这是核心产品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核心产品有百分之两百的信心。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游戏,是参与的人越多,越好玩的一场游戏。而对于参与方的定义,除了你,你的客户之外,还有你的竞争对手,以及无形的市场。在核心产品的这个部分,尤其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那个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你在面对,也不只是你想解决,所有在这条路上做过探索的人,无论成功失败,其实都是你的“盟友”,他们用这些呈现帮你排除无需尝试的点,节约更多时间精力。
我们来说说洗发水的故事,人人都想有一头柔顺的长发,就有了飘柔;人们都讨厌头皮屑,海飞丝应运而生;长期脱发,断发需要滋养,潘婷主推营养;时尚人士希望发型垂顺酷炫,沙宣设计师专用带给你质感……大家都共同拥有洗发水的市场,当竞争对手已经找到某一种解决方案的时候,你的核心产品就需要在解决效果上有更突出明显的特点,或者寻找另外的切入点,来进入市场了。
Here comes my story——
坦白说,这一章写得很痛苦,作为典型的生命灵数5号的人,生来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被别人轻易定义。当你用咖啡馆老板娘定义我的时候,我说,不,我卖的是心灵,不是咖啡;当你用“写作者”来定义我的时候,我说,不,我只是一个记录者,记录生活;当你用“公益人”定义我的时候,我说,不,我只做我能做的,是他们帮助了我;当你用媒体人定义我的时候,我说,不,我只是在过程中学习与人交流;当你用瑜伽老师定义我的时候,我说,不,瑜伽是自己的,我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期待你能自己推开门认识瑜伽……
写完以上的部分都开始十分嫌弃自己,我就是这么拧巴的一个人,习惯性会跟你说,不,然后讨厌被定义。后来开始学习瑜伽中的觉察之后,我也尝试找到自己这样否定思维的起点,大致就是为了说明,“你是错的”,或者“好吧,反正你没有全对”,似乎别人说对了,看对了就能把自己怎么样了一样——精通心理学的朋友也许会觉得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我觉得也是,只是多年的习惯当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它就会自动运转,然后影响我的判断和生活,更糟糕的是,影响这家店核心产品的确定。不得不承认,在这点上,我是失败的。
最初我是没有核心产品的概念的,一个自己待着舒服的咖啡店,需要什么产品?我在做产品吗?不,我就是想造个地方待着舒服,思考人生,遇见有缘遇见的人。除了我们很用心做的一杯又一杯咖啡,我们能提供什么产品?作为一个非专业咖啡师出身的煮咖啡小伙伴团队,把我们自己不擅长的部分定义为核心产品,还不如没有核心产品,一个转头,留下一句:“你自己感受吧”,可能还比较酷炫。
然后这种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二货思维就吸引了一帮也同样很二的朋友,我很认真问过他们,吸引你来这家咖啡店的原因是什么,期待得到一点回应,无奈反馈都是一个傻大白的微笑:“你呀”,真的是让人很想默默丢个沙发靠垫砸过去,有没有搞错,怎么可能是我?即便后来有来踩店的妹纸,回去发了图文介绍说我是这家店最大的特色,也是一笑置之——哪一家源于梦想的咖啡店,老板不是特色?后来成都许多吃喝玩乐文艺范的电视节目,也相约来店里拍摄各类节目,他们眼中这家店的特点是文艺清新的环境、手工咖啡的快乐、主客之间的模糊界线,还有那杯与生活有关的招牌咖啡:“预见幸福。”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核心产品。那我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呢?我希望梦想咖啡馆能够成为一个“用心温暖心,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平台,除了跟来到店里的小伙伴谈天说地,还能做些什么呢?怎么能让大家相互之间交流起来呢?做活动!
读书会,电影会,星座塔罗占卜,首先,我自己感兴趣,其次,我尽力设计成大家可以一起分享交流的沙龙。以书为镜,看自己的过去,以另一个角度去了解经验;以电影为镜,看别人的人生,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新的角度;从西方神秘学中提供一些可能的建议给大家,去了解自己,去解惑。这才是“17幸福8”与其他咖啡馆儿的不同,我们有好玩又认真的自我探索活动,有不错的咖啡。于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每有人来店里,我和代班妹纸们都跟大家说,我们的沙龙很有意思,一起读书、看电影,共同成长,欢迎前来体验。
渐渐就有另一群人开始聚集起来,李老师、黄老师、小舅舅、露露、小林子、蓝一、小麻雀、小曦、平平、贝伊、杨然、小胖子,等等,我们一起读过许多书,看过许多电影,也聊过许多与神秘学相关的东西,除却书本和电影本身,相信我们都在跟彼此的交流中收获了太多。有一次跟社科院社会学研究生毕业的朋友聊天,说起我们的沙龙活动,她说你这是互助小组的操作模式,会比较费心,大家会变成情感共同体,好处是彼此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深刻,坏处是圈外的人与圈内的人始终会有隔阂,可能后续对新加入的朋友来说难度较大。
当我看到在读书会、电影会、分享会,甚至在分享会中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伙伴,看到他们从不安到安静,从焦躁到踏实,从索取到开始尝试付出,从对外界的恐惧到一点点尝试面对,像见证了一朵朵内在莲花的盛开,满满都是喜悦,尤其看见一个人的内在改变了,连外貌都产生的变化,我很满足于这样的欣喜。然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更多人有机会融入其中,开始自我觉醒之旅。
后来的故事就是朋友的话不幸言中,一同学习的小伙伴有感情的基础,有一起学习的基础,交流起来基本无障碍,而偶尔对这个沙龙充满好奇的新人加入进来,就会倍感压力,作为活动带领者的我自己,也由于要平衡两个不同阶段的群体,而觉得吃力。选择的天平在这个时候呈现眼前,是要继续让这群人在其中不断收获,还是把时间精力放在还未接触的人群中,建造一段桥梁让他们走进来?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却也知道要考虑咖啡店发展的问题,要继续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我的选择是后者。能够打造一个在三年后有人问起,成都哪里有比较好的读书会时,各家媒体都会主动推荐的“17幸福8心灵读书会”,我们有勇气去做新的尝试。
遗憾的是,打破与新建,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当参与其中的大家对彼此还有着过高的期待,失败似乎才是自然的——所以当2014年我出来工作,学着重新了解社会,小伙伴们的生活都渐渐走上正轨,我们停掉了心灵读书会,将电影会从一周一期调整为一月一期,期待空出的时间去做新的尝试。
这样的调整从情绪上来说,可以接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对过往核心产品的抛弃,那在接下来的调整阶段,什么是我的核心产品呢?我靠什么跟客户产生商业上所说的交换价值?坦白说,我一度困惑,也一度颓废,更几度想要放弃。无论处于什么原因,我们已经渐渐失去了这家店的核心产品,它变得越来越不闪光了,除了一群已经相熟的朋友,偶尔的有缘人,它已经与每年新开起来的咖啡店没有太明显的区别。
感谢我们倔强的坚持,我们做过许多尝试,拍摄幸福视频,原创“君王游戏”解决个人烦恼,也推出过冥想、唱诵等活动,也尝试过大众点评网、咖啡优惠、下午茶等产品活动的推出,效果并不理想,也仍然在摸索中前行。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笨的人,笨的只能够想一步走一步,看不到更远的风景,用试错的方法,去找对的路径。但还好,我没放弃,还好,身边有一群小伙伴没放弃我,当我转过头希望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的时候,他们仍旧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你明明就在做一件启迪人的事情,你为什么一定要在咖啡馆去操作?
很多人来只花一杯咖啡的价格,就可以得到许多免费的建议,很多人来都不是为了喝咖啡的,那咖啡对这里意味着什么?
一家咖啡店,做好咖啡提供咖啡服务就可以了,哪里有那么多免费的活动可以参加,活动与场地,是两回事,混为一谈是对它们双方的不尊重。
我喜欢你们家的活动,每次交流之后都有不同的启发,是新的角度,如果能有后续的咨询或者课程跟踪,我想可能会更好一些。
能不能不要挂羊头卖狗肉,光明正大来做一件与幸福有关的事业?
……
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咖啡店运营者,行业内的大咖们见到我总是摇摇头,哎,没办法,你任性,人情味儿浓厚的小店是不需要具体的流程和制度化管理的,你开心大家开心就行了——其实,我还是希望“17幸福8”可以成为一家合格的咖啡店的,虽然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但每次鼓起勇气要去学习商业运作,都莫名其妙地生不如死,抓破头皮咬紧牙关再去尝试,仍旧情不自禁想要逃跑——不知道骨子里的哪个部分在抵触这样的打开方式,但自我纠葛是相当消耗心力的争斗,越接近谷底越有机会绝处逢生:为什么我就不能用自己擅长的部分来达成目标呢?
如果有一个地方,在经济形势普遍糟糕的情况下,不需要我太过费心去操心房租人工的所谓店铺生存问题,继续有个窝;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接着汇聚想要交往的朋友;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给我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整理总结参与方式方法,跟瑜伽神秘学心理学哲学的各类朋友一起,开发让人有收获的沙龙,甚至系统课程,真正从更直接的层面去影响一个人,展现更多生命可能性给他,这一切又会是什么模样?
简直是想想就兴奋!
所以,停滞了三年,我拿出月亮大白羊的行动力开始做规划,找地段,搬入工作室,寻找一群有货又有意思的老师们,研发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沙龙课程,仿佛又重新拥有生活一般,坦诚面对自己的优势,既然让你们记忆的是与我们的交流,是我们策划组织的参与式沙龙分享,就让我们用更多时间精力来专心打造这一切,也让这一切来提供真正可持续的经济及精神延续力,实现更长足的影响力。
“距离‘17幸福8’关店还有X天”的宣传出来,宣告大家咖啡店将不复存在,转型成为“龙门院幸福·幸福工作室”,推出走心文章及走心线下沙龙活动,兼售咖啡。很多人都觉得伤感,因为曾经有的,如今将不复存在,但了解我整个思维过程的人,或者每一个真正开过一家梦想小店的朋友,大约都知道原因。如果你没有核心产品,或是你的核心产品不是你所擅长,你没有持续动力推陈出新,无论它曾经多么美好,也终将昙花一现,黯然枯萎。梦想和现实没有那么容易结合,我不能完全确定说我找到了一条对的路,我还在努力尝试。
来,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