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人间词话 初刊稿

卷一 人间词话 初刊稿

共六十四则,1908—1909年刊于《国粹学报》第四十七、四十九、五十期,为王国维生前手定。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手稿原为“不期工而自工”,后删去。

  • 境界:原指疆界,疆域,以言地域。《诗经·大雅·江汉》“于疆于理,至于南海”,郑笺:“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后佛典用以表示佛教义理的高深莫测,指向主观的心灵参悟与体验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无量寿经》卷上:“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古代文论通常用以指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象,以及由审美主体感悟与体验而形成的意义世界。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境生于象外。”又梁启超《自由书·惟心》:“境者,心造也。”
  • 高格:高雅的格调,指有境界的作品,自然格高调雅,亦即境界提升了作品的格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分别”,手稿作“区别”;“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一句,手稿无“亦”字。

  • 造境:作家创造出来的境界,它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乃由作家通过想象创造出来,一般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 写境: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呈现,类似于柏拉图所说的“模仿”,一般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 “理想”与“写实”二派: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 合乎自然:符合自然规律,亦即体现了艺术真实的创作法则。
  • 邻于理想:带有理想的色彩,并不全是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和再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以我观物”,手稿无;“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手稿无“故”字;“以我观物”,手稿无;“故不知何者为我”,手稿无“故”字;“何者为物”后,手稿原作“此即主观诗与客观诗之所由分也”,后删去,改为“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非不能写无我之境”。“未始”手稿作“非”。

  • 有我之境:在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观情感。一般说来,这种境界多是作者将主观情感带入作品中,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无我之境:在作品中看不出作者的主观情感,这种境界通常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有意隐蔽起来,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泪眼”二句:语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 “可堪”二句:语出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采菊”二句:语出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寒波”二句:语出元好问《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 “以我观物”:指作者带有很浓厚的主观态度去观察事物。“以物观物”,指作者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观察事物。邵雍《渔樵问对》:“圣人之所以能一万物之情者,谓其圣人之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谓也。既能以物观物,又安有我于其间哉!”
  • 豪杰之士:指文学上表现比较优秀的作家。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 于静中得之:指人沉浸在对象世界中,与外在世界化合为一,感到物我同在。王国维译叔本华《意志及观念之世界》:“美术者,实以静观中所得之实念,寓诸一物焉而再现之。”
  • 由动之静时得之:是指人在经历一番情感的激荡后,心境归于平静,从而获得的一种美感体验。
  • 优美:美感的柔婉形态。宏壮:美感的崇高形态。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美之为物,有二种: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苟一物焉,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吾人之观之也,不观其关系,而但观其物;或吾人之心中,无丝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观物也,不视为与我有关系之物,而但视为外物,则今之所观者,非昔之所观者也。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曰壮美,而谓其感情曰壮美之情。”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互相限制”之后,手稿原有“故不能有完全之美”一句;“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之 “处”字,手稿改为“全体”又删去,后有“或遗其一部”亦删去。

  • 美术:即艺术,指一切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艺术种类,包括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
  • 写实家:指现实主义作家,偏于关注现实,作品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美与丑为特色。
  • 理想家:指浪漫主义作家,富于想象力,沉溺于幻想,善于抒情。
  • 自然之法律:指常规的自然逻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喜怒哀乐”,原稿作“感情”。

  • 境:作品中所表现的意象,既指所写之物,也指所写之情,它是境界形成的基础。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 “红杏”一句:语出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云破”一句:语出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燕子斜”,《国粹学报》本作“燕子轻”;“不以是而分优劣”,手稿在“不”字前有“然”,“优劣”作“高下”;“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手稿作“五更鼓角声,三峡星河影动摇”,后删去;“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手稿原作“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后删去。

  • “细语”二句:出自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 “落日”二句:出自杜甫《后出塞》诗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 “宝帘”一句:出自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雾失”二句:出自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严沧浪《诗话》谓”,手稿“谓”作“曰”;“亦复如是”后,手稿原有“阮亭因沧浪此论,遂拈出‘神韵’二字”,后删去;“然”,手稿原作“但”;“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手稿“不若”作“不如”,“为”作“之”,又《沧浪诗话》引文,据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 严沧浪《诗话》:指严羽《沧浪诗话》。严羽,字仪卿,一字丹丘,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南宋著名诗学家。著有《沧浪吟卷》《沧浪诗话》等。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禅宗用语。传说羚羊夜宿时,把角挂在树上,四肢不着地。禅宗用以比喻义理或志趣不着痕迹,只能悟解,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宋·陆佃《埤雅·释兽》:“羚羊似羊而大,角有圆绕蹙文。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语曰:‘羚羊挂角。’此之谓也。”
  • 透澈玲珑,不可凑拍:自然透剔,不露痕迹,非人所为。玲珑,精致小巧;凑拍,相合,凝聚。
  • “兴趣”:严羽的诗学主张。他认为诗歌是一种感兴而发的东西,不受外在学问与内在理性的约束。《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 阮亭:清代著名诗学家王士祯(1634—1711),一作士禛,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著有《渔洋诗话》《渔洋山人精华录》等。
  • “神韵”:王士祯的诗学主张。他认为诗歌有一种玄远的意趣,可望而不可即,不可以形迹求之,故为诗当以含蓄、蕴藉、清远、超逸为宗。自称以“神韵”二字为学人拈出。

一○

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手稿原作“独有千古”;“差”,手稿作“堪”;“然气象已不逮矣”,手稿在“已”后有一“远”字。

  • 太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叔父李阳冰曾辑其作品为《李太白集》。
  • 气象:指诗歌的整体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又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这里特指李白诗歌有超迈的气度。
  • “西风”二句:语出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范文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夏英公:夏竦(985—1051),字子乔,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古文字学家,文学家,仁宗朝曾官至宰相,封英国公,谥文庄,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有《文庄集》。
  • 夏竦《喜迁莺》:“霞散绮,月沉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 瑶阶曙。金盘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一一

张皋文谓飞卿之词“深美闳约” ,余谓此四字唯冯正中足以当之。刘融斋谓“飞卿精艳绝人”,差近之耳。

“刘融斋谓”,手稿在此句首有“惟”字。

  • 张皋文:张惠言(1761—1802),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清代著名的易学家,文学家。著有《茗柯文编》,编有《词选》《七十家赋钞》等。
  • 飞卿:温庭筠 (约812—866),本命岐,后名庭筠,字飞卿,并州祁县(今属山西)人。晚唐著名的诗人与词人。诗集有《金荃集》《握兰集》,词作收入《花间集》,被称为花间词人之首。
  • “深美闳约”:意蕴深厚,闳丽简约。指温庭筠词语秾艳,却富丽精工,比兴深厚。
  • 冯正中:冯延巳(约903—960),一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有《阳春集》。
  • 刘融斋: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教育家。著有《艺概》《游艺约言》等。

一二

“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己语也,其词品亦似之。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则“和泪试严妆”殆近之欤?

“正中词品,若欲于其词句中求之”,手稿原作“若正中词品,欲于其词中求之”。

  • “画屏”一句:语出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 “弦上”一句:语出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 “和泪”一句:语出冯延巳《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溶溶春水杨花梦。红烛泪阑干,翠屏烟浪寒。锦壶催画箭,玉佩天涯远。和泪试严妆,落梅飞晓霜。”

一三

南唐中主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乃古今独赏其“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故知解人正不易得。

“大有众芳芜秽”,手稿“大”作“瑟然”,“瑟”又改作“萧”,后删去;“故知解人正不易得”,手稿在“不”后有“可”字。

  • 南唐中主:李璟(916—961),初名景通,改名瑶,后名璟,字伯玉,徐州人。为南唐先主李昇长子,升元七年(943)嗣帝位,史称中主,庙号元宗。
  • “菡萏”二句:语出李璟《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 众芳芜秽:百花凋零,春日将逝。美人迟暮:时光已逝,盛年不再。屈原《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一四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 句秀:以造句生新见长。
  • 骨秀:以表达深刻见长。
  • 李重光: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为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中主死,嗣帝位,史称后主。
  • 神秀:以传神生动见长。

一五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能有此气象耶”,手稿作“能有此种气象耶”。

  • 伶工之词:指乐工所作之词;士大夫之词,指文人士大夫所作之词。一般说来,伶工之词只求悦耳,比较俚俗;士大夫之词,表现情怀的成分较浓,格调更为高雅。
  • 周介存:清代著名词学家周济(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常州派中期重要理论家,著有《词辨》《味隽斋词》《止庵词》等。
  • “自是”二句,语出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 “流水”二句,语出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金荃》《浣花》:分别为温庭筠、韦庄词集名。

一六

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亦即为词人所长处”,“即”手稿作“其”;此句后手稿有“故后主之词,天真之词也,温飞,人工之词也”,“温飞”又改作“他人”。

  • 赤子之心:指小孩子的童真,本色自然,不矫揉造作。语出《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一七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不可不多阅世”,手稿原作“不可不知世事”;“不必多阅世”,手稿原作“不可多知世”。

  • 客观之诗人:所写作品不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
  • 主观之诗人:所写作品表现出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一八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亭》词亦略似之。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

“尼采”,手稿作“德国尼采”;“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戚”手稿作“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荷”手稿作“负”。

  • 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全名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 主要著作有《权力意志》《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论道德的谱系》等。
  •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语出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译作:“在一切著作中,我只爱作者以心血写成的著作,以心血著作,并且你可以觉得心血就是一种精神。”
  • 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号宣和主人,神宗子、哲宗弟,宋朝第八位皇帝,著名书画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在位期间崇奉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著有《宣和宫词》三卷。
  • 宋徽宗《燕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 释迦:即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今尼泊尔南部),为佛教创始人。
  • 基督(希腊语Χριστοs,拉丁语Christos,英语Christ):即耶稣(约前4年—约33年),一译基利斯督,出生于伯利恒 (今巴勒斯坦中部城市)。据《新约圣经》,耶稣为上帝独生子,为拯救世人,乃由圣灵降孕玛利亚(Blessed Virgin Mary)来到人间。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