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之路》(第一版, 1991)

《昆山之路》(第一版, 1991)

昆山,我去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当时,开发区的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虽然举步维艰,但昆山人那种筚路蓝缕的创业气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去昆山,是在去年九月。此时,昆山在全国已小有名气。金秋是收获的季节,开发区也结出了硕果。尽管宏观环境困难较多,可是开发区内依然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就在这一次,我见到了本书的主人公吴克铨。他向我介绍开发区的现状,描述昆山的未来,而对创业的种种艰辛几乎未提。也许,他认为这一切,尽在事理之中。

读了杨守松的《昆山之路》,我对昆山开发区走过的艰难道路,对于吴克铨其人其事以及他的那些可敬的同事们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合上书卷,思绪万千。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1亿人口、经济文化基础薄弱的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极其伟大而又极为艰难的事业。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但这并不是一条现成的、平坦的路,而是荆棘丛生,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开拓。困难和希望、挑战和机遇,像一对孪生子一样始终伴随着我们。在这里,有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情况大不一样。吴克铨他们所以能抓住历史的机遇,在昆山这块土地上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种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他们不是教条主义地对待上级的指示,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和昆山的实际结合起来,敢作敢为,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虽然他们创办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在“正册”,并由此平添了种种阻力、压力和数不清的难处,但他们坚信自己的选择符合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符合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而“咬定青山不放松”,披荆斩棘,坚韧不拔,终于开通了一条富市富民、利国利民的“昆山之路”。

昆山是自费开发。钱从哪里来,物从哪里来,人才和技术从哪里来?吴克铨和他的同志们面对这些难题,不是等、靠、要,而是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方面,紧紧依靠群众,群策群力,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使有限的物力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自力更生但决不自我封闭,而是积极主动地改革开放,东依上海,西托“三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走横向联合的道路,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从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惊人的速度、惊人的效益。从昆山看全省、看全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昆山的模式不能照搬照套,但昆山人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却是普遍适用的。其实,这也不是昆山人的创造,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最可靠最踏实的办法。只不过昆山人于身体力行的实践之中证实了它的伟力。如果各地各部门都能这样做,真正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源泉开掘出来,就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共产党人的思想和情怀,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这里起着核心的关键作用。昆山能这样,正是因为有着像吴克铨这样一批共产党人在作人民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既运筹帷幄,又身先士卒,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建造共产党人的丰碑。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献身精神,他们在困难面前才无所畏惧,并且感动了“上帝”,把昆山的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

像昆山这样的典型、像吴克铨这样的人物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许多,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获得生机勃勃的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

作为社会实践反映的文学,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最要紧的是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他们的生活、愿望和感情,满腔热情地讴歌创业者的优秀品格和光辉业绩,正确表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样,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就能够创作出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力作。

杨守松是近年来活跃于文坛的报告文学作家,发表了不少有影响的作品。如果说开始时他的作品往往还局限于一人一事,有时还带有点猎奇的色彩。那么,《海南大气候》、《救救海南》等作品问世,说明作者已经把自己的视野投向改革开放的广阔领域,密切关注并深刻思索改革开放的现实以及从中产生出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力求把握和表现时代的主题。虽然有时稍嫌浮躁,追求也有点朦胧,面对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一些消极现象,作者忧心如焚,急切中又有点怅然,但作者那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跃然纸上,深深地吸引、感染着读者。《昆山之路》则是杨守松思想发展和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升华。作者从一般的现实思考上升到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的认识,通过对吴克铨等一批共产党人在艰难中成功地开辟昆山经济发展之路的真实描写,向读者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潜力,说明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道理,同时告诉人们,理想境界的实现要靠千百万人民尤其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进行呕心沥血的创造性劳动。这对于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推向前进必将产生良好的影响。

《昆山之路》,不是作者心血来潮的产物,而是他长期深入生活,以敏锐的思想对改革开放的现实进行观察、思索的必然结果。昆山是杨守松长期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对那里的一草一木他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和深切的了解。加之,作者并未囿于昆山的特定环境,而是力求将它置于席卷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置于对社会主义命运的宏观思考之下,所以分析起来也就格外鞭辟入里,就更能够发现和把握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我们的作家肩负着时代的重任,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真正地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这同样是一条历经艰辛而充满希望之路。

1991.1.5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