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化基石

二、文化基石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全面复苏,国民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纪录片创作的发展。《丝绸之路》(17集)、《话说长江》(25集)、《话说运河》(35集)、《唐蕃古道》(20集)等一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精品问世。

以大量的篇幅,运用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在更广阔的空间,立体地、连续不断地展示我们民族的文化艺术、社会历史、人文风貌,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丝绸之路》影像,1980年

而经济的发展,技术条件的改善和观念的更新是这时期促进纪录片创作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1979年到1982年拍摄的《丝绸之路》(17集)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在此之前,所有的纪实节目没有超过一小时,而且都是单本的形式(不是系列的)出现。

作品《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1980年5月播出,17集。主创人员:屠国璧、裴玉章、戴维宇、金德显、曹兴成、吕斌、吴明训、王纪言、任远等。这部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其题材宏大,内容涉及上下千百年,纵横几万里,开创了中国纪录片大片的先河。

《丝绸之路》依据特定的主题,总体上给人一种由东向西、探古访今的连续感。

作品的1—6集曾经参加1980年度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专栏评奖,荣获优秀节目奖荣誉。

《丝绸之路》的创作成就

丝绸之路是指从中国古长安(今西安)开始,伸向西域的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路,始于周秦,盛于汉唐,是东西方最早的文化交流通道。中国的丝绸、茶叶、铁器就是从这里走向西方的。

丝绸之路历史久远,路途迢迢,自然条件恶劣,文化内涵丰厚,至今仍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旅游者魂牵梦萦、意欲涉足的文化长廊。

1.《丝绸之路》开创了中国文化纪录大片的先河。

《丝绸之路》题材宏大,内容涉及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不仅具有恢弘壮美的气势,而且结构布局张弛有度,虽在表现形式上采取化整为零、分段编辑、分段播出,但整体气韵不断。全片共17集,它们是:

第一集:《古都长安》;

第二集:《跨越黄河》;

第三集:《祁连山下》;

第四集:《神秘的黑城》;

第五集:《莫高窟的生命》(上);

第六集:《莫高窟的生命》(下);

第七集:《到楼兰去》(上);

第八集:《到楼兰去》(下);

第九集:《流沙古道》(上);

第十集:《流沙古道》(下);

第十一集:《美丽的和田》;

第十二集:《火焰山下》;

第十三集:《穿越天山》;

第十四集:《龟兹幻想曲》;

第十五集:《沿天山西行》;

第十六集:《天马的故乡》;

第十七集:《葱岭古道行》。

《丝绸之路》:巨型水车,1980年

这些片子累计长度12小时左右。《丝绸之路》在技术处理上,把作品做成系列节目,也就是把宏大的主题在时间上分割为连续的片段,从而构成连续播出的节目。

大型电视纪录片是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延伸。《丝绸之路》依据特定的主题,以电视工作者的采访活动为导线,分系列沿古丝绸之路展开摄制,有的以“线”为主,像《祁连山下》《流沙古道》;有的在“点”上展开,如《古都长安》《莫高窟的生命》。每集系列自成一体,完成本身的叙述,又承上启下,成为系列节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从而构成了系列的电视纪录片。这种“大手笔”的拍摄方式,为电视纪录片的系列化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也为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思路的创新提供了可靠依据。

2.突破我国长期不与外界合作的限定,为以后类似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我们的合作对象是以前的抗战敌对国日本,这种合作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与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上的政治禁锢,也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以后的长足发展,直至走向世界,扫除了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丝绸之路》开拍的前前后后,合作双方进行的成功、完备的外交程序,为我国电视界与国外合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首次以大量篇幅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搬上荧屏。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如何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通过电视表现出来,《丝绸之路》找到了好的切入点。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开辟最早、距离最长的陆地国际商道。在这个古道上不知有多少令人向往的文化瑰宝等待着人们探访、发掘。《丝绸之路》摄制组以弘扬民族文化、回溯历史、面向未来的创作视点,第一次以大量篇幅生动介绍了公元2—4世纪我国通向欧洲西亚的陆路交通要道也是对外交流的交通命脉的丝绸之路文化,展示了全长7000余公里的古丝绸之路,对促进我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中千手佛舞蹈造型,1980 年

在展现古丝绸之路文化时,作品还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段。片头选取的代表丝绸文化氛围的经典镜头:跋涉的驼蹄、沙漠中的驼队、悠荡的驼铃、灯光中的织机、朝霞中的驼队等做引导,将历史、现实、文物、古迹、自然、风情等内容汇聚一起,把雄伟、荒凉、严峻、粗犷、轻快、细腻的摄影表现集于一身,使远、全、中、近、特各种景别的画面语言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赋予作品出手不凡的气势,给人文化积淀的厚重感。

这种文化积淀的厚重感,在《古都长安》《莫高窟的生命》等篇章中,又得到了集中体现。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

这部大制作,1980年5月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时,因其厚重的文化韵味和丰富的知识介绍,吸引了亿万观众,而“美名”扬天下。

4.众多编导、摄影同时创作一个主题、不同内容的节目,形成新的创作格局。

《丝绸之路》打破由一个编导始终拍摄整个作品的传统,采用由众多编导、摄影同时创作一个主题、不同内容的节目工作方式,形成纪录片创作新格局。

这种创作方式目前在大制作中能够看到,如法国雅克·贝汉2001年花费4年时间拍摄完成的《迁徙的候鸟(Traveling Birds/Le Winged Migration )就是分成几组,由不同的编导执行拍摄任务的。但是在当时的年代,采用这种方式拍摄是不多见的。

《丝绸之路》的制作任务是由11位日方编导、8位摄影师和11位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多名摄影师对等合作,共同摄制完成。这样就有可能将17集的系列片按照先后次序分给30人组成的创作班子,同时在几个点上展开工作,保证了全部影片在短时间内摄制完成,并定期播出。

《丝绸之路》采取边拍摄、边编辑、边播出的工作方式,节目的创作组织形式有益于将许多编导、摄影人才组织在一块,把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汇集在一起,制作出既表现出他们个人色彩又符合整体风格,既花样翻新又规范统一的系列节目。《丝绸之路》在风格、结构的把握上,除总体确立明确广阔的主题外,每一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独立的个体中,深入报道某一方面的问题,把受众带入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对某一地区、某类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些基本经验,对以后电视纪录片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的播出,给电视工作者一个重要启示:电视是每天都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播出方式。以前人们没有这种意识和概念。《丝绸之路》每集长度不一,有的长达一小时,有的只有20分钟,而且每月播出一集,间隔时间过长,影响到了观众有规律地收看。

作品《话说长江》

1982年开拍的《话说长江》作为一个系列电视纪录片节目,在制作上比《丝绸之路》更完善,体现出中国电视纪录片服务受众的意识逐渐增强,广播电视的传播规律受到重视,标志着系列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制作形式开始走向成熟。

《话说长江》开创了我国用主持人主持电视节目的形式,第一次起用电视节目主持人,并把他们推到观众的面前,与观众面对面地交流,增加了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和观众的参与感;把已经有的技术条件,比如抠像、叠画等加入到节目中去,加强单位面积视觉的信息量;固定了播出时间和节目的长度,每周日晚上7:45黄金时间播出一集,每集20分钟。

《话说长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收视率达到40%,引起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第一次纪实节目的收视高潮。

《话说长江》取得的成功,与作品的内容和社会大环境相适应分不开。

首先,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文化的繁荣。人民的求知欲望、爱国热情、发奋图强成为社会风气的主流。《话说长江》把爱国主义的主题蕴藏在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知识性、欣赏性之中,满足了人们渴求知识和欣赏、娱乐的要求,从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感情。而先前的《丝绸之路》播出,对培育受众市场也起到了一定影响作用。

其次,《话说长江》的经费投入是一般节目无法比拟的。这是浩瀚而丰富的思想内容得到充分表现的基石,是成功的物质基础。

第三,画面、文字配合相得益彰。创作者在解说词中体现出广博的知识、充沛的激情与优美的想象,唐宋诗词、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当代英雄,这些都和壮丽的长江风景融为一体,构成一条光彩夺目、绚烂辉煌的河流。

《话说长江》所做的尝试,为我们探索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规律,有效地进行节目运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品《话说运河》

一撇一捺,合在一起是“人”字。陈汉元和他的作品始终关注的都是人。

“一撇一捺”也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运河》第一集的片名,片中陈汉元把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把大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这种比喻正好契合了这两个人造工程的功用和气质——筑造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掘运河是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沟通。

在地图上看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这两大人工奇迹在北京汇聚,正好形成汉字里最重要的“人”字。

“一撇一捺”的解说词具有石破天惊的气势,被人们称作神来之笔。

1984年开拍《话说运河》,从1986年3月到1987年1月,进行了9个月的播出,也取得了轰动效应,使电视纪录片更加深入人心。《话说运河》开始注意现场的氛围,把现场作为纪实非常重要的元素;比较重视平民视角,还把记者推到现场和观众进行直接交流;老百姓在画面里成了一定的主角,有说话的权利。

由《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带来的电视语言的孕育,以及伴随产生的新鲜感,征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者。观众对纪录片的欢迎及认同和纪录片工作者的自觉行为结合起来,从此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慢慢走进一个新时代。

这一时期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以丰富翔实的内容,将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瑰宝、悠久的文明史、自然风貌、中外文化交流、各民族的融合发展、民族精神等做了比较充分的展示,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人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这些作品中,人们既看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又感受到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共同铸就的人类文明史。

这些作品以《话说长江》为代表,没有把爱国和爱国主义的字眼放在解说词中,但是在创作中又都表达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随着这些节目的播出,在全国国民和爱国青年心中燃起了爱国主义热情。

除了《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外,以后中央电视台相继拍摄的《望长城》《黄河》《唐蕃古道》《蜀道》《黄金之路》《伏尔加日记》等,笔者把它们归类为黄河文化系列片,这个系列的纪录片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电视纪录片之一。它们在选材上多以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文化现象、自然风貌或带有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等为表现对象,在创作上有这样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形式上它们都是沿着历史留下的痕迹——一条江(《话说长江》)、一条河(《话说运河》《黄河》)、一座长城(《望长城》)、一条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蜀道》《黄金之路》《伏尔加日记》)等进行拍摄,在主题思想上沿着民族文化的主线展开,并以此反映我国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变迁和人民生活风貌。其中以《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最为强烈,其丰富的内涵和宏伟的气魄,产生出了史诗般的感召力。

这时期我国大型文化型电视纪录片精品,从操作和酝酿过程看,是连续不断地推出的,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个时间段里,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丝绸之路》尚在拍摄阶段时,中央电视台已开始了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筹划工作。《话说运河》等片,在操作上也经历了类似的连续过程,因此它们在创作的气韵上是相通的。每一部大片的诞生,都建立在对前者创作经验积累、继承的基础之上,同时又对前者有所突破。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作上这种富有动态的变化而又不断推陈出新的良性循环的运作过程,对于电视纪录片事业的发展极为有利。可以说,没有前面量变的积累,就没有后来纪录片《望长城》质变的飞跃。

大型电视纪录片创作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起始于改革开放伊始,同时又伴随了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经济的发展对纪录片创作资金上的支持是巨大的,技术设备等的更新需要财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在资金支持下产生的高质量的电视纪录片作品对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增强我们民族自豪感,鼓舞士气,加速经济建设,又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两者的作用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协调发展。

石屹:20世纪80年代的作品《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非常大,不光是解说词非常感人,它们的形式大家也很喜欢。这两个作品还有《丝绸之路》等优秀作品一起引领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拿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我们国家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了一个大片时代。这些作品在焕发人们爱国主义热情方面,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话说长江》收视率达到了40%,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回过头来看这些事情,您认为,为什么这些作品在当时会产生这样好的社会效果?

陈汉元:我必须强调所有的电视节目,包括纪录片在内,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个人行为,它是一个群体集体创作的结果。这里头有些作品,应该说,我在里面起主导作用。因为我负责把握主题,提炼思想,负责创作基调,还负责提出结构,大结构,同时我还为这些作品撰写一部分或者大部分解说词。所以,作品的成功与失败都不能归结为我一个人,失败不能归为我一个人,成功也不能归为我一个人。

关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丝绸之路》《黄河》《唐蕃古道》等作品的成功,现在回过头来看,多少都和我个人有些关系。这个关系,一个我是做纪录片的老编辑,后来又成了做纪录片部门的负责人。你不想去关心也得关心,不想卷入也得卷入,这是职务要求的,更何况我个人对介入这种创作还很有兴趣。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