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妙笔生花佳人心许 情深义重考官感动

第十一章
妙笔生花佳人心许
情深义重考官感动

◎卢储 白敏中

卢储是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的状元。其生卒年月及字号都无从考稽。只有一个浪漫的故事让后世士人称羡不已。

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李翱任职淮南道的时候。卢储以本道举荐贡士身份登门“行卷”。李翱热情接待,恰逢有公事需要外出,便将卢储的诗文置于案头。当时,李翱的女儿只有十五岁,信手拿起卢储的诗文翻看,少女之心为少年才气所动,便对身边的侍女说,如此才华必中状元。李翱回来听到,知道爱女已芳心暗许,赶忙叫手下追到驿馆,要招他为婿。卢储以白丁之身谦让,但最终因难却美意而应承。

元和十五年(820),卢储入京会试,夺得状元。而这一年李翱也被擢为考功员外郎并兼史馆修撰。为了报答李翱和其爱女的知遇之恩,卢储不食前言,即刻完婚。迎娶之时,卢储按捺不住心中喜悦,即兴赋《试经赴嘉礼催妆》,诗曰:

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因为卢储不是京城人氏,新人暂时接到馆舍。早春时节,庭院芍药初开。见新人貌美如花,卢储即兴又赋一诗:

芍药斩新栽,当庭数朵开。

东风与拘束,留待细君来。

古人所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大喜卢储一人独占。

卢储这一科赋试《大羹赋》,诗度《早春残雪诗》,共取进士29人。主考官为太常寺少卿李建(二月底迁礼部侍郎)。宋人王钦若《册府元龟》载:“穆宗元和十五年正月即位。是年礼部侍郎李建知贡举,建取舍非其人,又惑于请托,故其年不为得士。竟以人情不恰,遽改为刑部侍郎。”白居易《李建墓碑铭》又云:“在礼部时,由文取士,不听誉,不信毁。”如此说来,卢储的这顶状元桂冠究竟是凭真才实学还是凭关系得到的就不好说了。但当时卢储在朝中的关系除了李翱外,就只有韩愈。因为李翱是韩愈的侄女婿。但李翱时任考功员外郎,品级不高。而韩愈却因头年上《论佛骨表》,宪宗皇帝震怒,要处以极刑。得裴度、崔群等人极力劝谏,才改贬潮州刺史。年底逢大赦,量移袁州刺史。韩愈虽是文坛领袖,但自身难保,无力保荐。白居易与李建同朝为官,所言比较可信。看来李建“遽改为刑部侍郎”还是因为公正取士得罪了权贵。

才子卢储,佳人心许(图片来源:风飘石)

侯褔兴先生《中国历代状元传略》云,卢储初仕翰林院庶吉士,后以员外郎放饶州(治今江西省鄱阳县)刺史,曾两为太子之师。但其他史料均言“仕履不详”。

关于卢储的籍贯,多家史料只言是“江淮一带人氏”。独《黄冈市志》认为卢储是今湖北省蕲春县人。言卢储曾祖父卢巽原居河北范阳,开元年间贬为蕲州(治今湖北省蕲春县)刺史,自此籍入蕲春。

白敏中(792~861),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省华县)人。祖籍太原,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状元及第。

白敏中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堂弟。父亲白季康曾为宣州溧水县(今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令。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26岁的白居易投奔叔父白季康,当时堂弟白敏中年仅6岁。白季康非常喜欢这个16岁就能写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侄儿。为了帮助他实现扶危济困的理想抱负,白季康带着他拜谒宣州观察使崔衍,参加江南西道乡试,第二年荐举长安,一举中第。

据《溧水县志》记载,白季康为官清正,勤奋务实,体察民情。溧水多水,十年九涝,白季康打着赤脚与百姓一道挑土筑堤,清理河道。有一年,溧水蝗虫盖天,百姓惊慌失措。白季康不信迷信,亲自下地带头捕捉,灭蝗治灾。他还特别注意民间治安,严令整治土匪恶霸,劝民小心火烛,谨防火灾。在他任职期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百姓交口称颂。唐宪宗元和八年(813),白季康病逝衙署。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溧水百姓改县衙为城隍庙,奉白季康为溧水城隍神。每年农历四月初一(白季康任溧水县令的日子)、十月初一(白季康生日)即举办庙会纪念。父亲去世后,21岁的白敏中入京投靠堂兄白居易。在堂兄教导下,十年寒窗,炼成状元。

白敏中高中状元也有一段传世佳话。这一科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王起。王起十分赏识白敏中的才华,很想点他为状元。但另一个考生白敏中的好友贺拔惎,因为恃才自傲,狂放无羁,让王起非常讨厌。王起便托人捎话,只要白敏中与贺拔惎绝交就点他为状元。白敏中只好勉强答应下来。没过几天,贺拔惎又来拜访白敏中。白敏中避而不见。贺拔惎也很知趣,便郁郁而返。好友一走,白敏中心里不是滋味,赶忙叫人把贺拔惎追回,并以实情相告。最后痛下决心道:考不上又怎么样?做人怎么能为了功名而不要朋友呢?贺拔惎深受感动,两人开怀畅饮,同席而卧。后来王起听说了这件事,羞愧难当,由衷地感叹道:看来不但要取白敏中为状元,贺拔惎也不能黜落呀。果然,这一科白敏中得中状元,贺拔惎也中同榜进士。

白敏中高第后,先入李听幕府,后任大理寺评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返故里华州下邽丁母忧。后复起为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事务,不久改任户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武宗打算起用白居易。宰相李德裕进言:白居易年迈多病,难当重任。其从弟白敏中学问不在其下,可加以重用。武宗当天即任命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后又改任中书舍人。会昌六年(846),唐宣宗即位,白敏中以兵部侍郎之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辅政。后又改任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封太原郡公。五年十三迁,由员外郎至宰相,可谓平步青云。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党项寇唐,白敏中以司空、同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使、南北两路供军使统兵讨伐。白敏中离京时,宣宗皇帝亲自到安福楼饯行,赐通天带,授开府辟士之权,发神策军随行护卫。但白敏中行至宁州(今甘肃省宁县)即告党项贼破。大中七年(853),白敏中拜特进、司徒,改任成都尹。治川五年,功劳卓著,又加太子太师。大中十三年(859),懿宗即位,白敏中应诏回京,担任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辅政,不久升任侍中。唐懿宗咸通元年(860),白敏中上朝时不慎跌倒,腰部受伤。他三表辞相,不得批准。右补阙王谱进谏易相,懿宗大怒,贬王谱为阳翟县令。咸通二年(861),白敏中再次请辞,遂以中书令之职出任凤翔节度使(署治今陕西省凤翔县)。同年七月,病逝任上。

白敏中能文能武。大中初年,吐蕃犯唐,边境不宁。宣宗问策,白敏中力举兴师讨伐,并自请为统帅。两军对阵,有一名蕃将骑着一匹白马,耀武扬威,再三再四在阵前挑战。白敏中知有埋伏,嘱咐手下不可轻举,暗使一名擅射骁将快马突出,两箭中其颈项。敌军大乱。唐军乘胜追击,缴获驼马辎重无数,生俘三四千人。河湟一带尽数收复。宣宗读了捷报,赞道:我知道敏中一定能够严惩凶顽。

白敏中还是一位善举之相。宪宗移寝景陵的时候,忽遇狂风暴雨。六宫百官人人慌忙躲避。只有一位长须山陵使护住先帝的灵驾不动。宣宗问白敏中这个人是谁。白敏中说是景陵山陵使令狐楚。宣宗又问他有儿子吗?白敏中说,他的长子令狐绪,现任随州刺史。宣宗问能当宰相吗?白敏中如实答道:令狐绪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但他的次子令狐綯现任湖州刺史,有台辅之才。宣宗第二天即授令狐綯知制诰、翰林学士。第二年又擢拔为宰相。

白敏中的仕履上也有不少污点。他之所以能入翰林,五年十三迁而为相,是因为得到时相李德裕的举荐。但到了宣宗朝,李德裕失势,白敏中以怨报德,指使一个叫李咸的人弹劾李德裕,将其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并死于贬所。时人对他大加鄙薄。

宣宗万寿公主适婚。白敏中受命挑选驸马,为了讨好公主,他便自定以新科状元郑颢为驸马。当时郑颢已与卢氏联姻,而且正在迎亲的路上。白敏中却擅用宰相职权,发堂帖将郑颢追回。郑颢不敢违抗,被迫与公主成婚,但却一生记恨。满朝文武也嗤之以鼻。

可能像这样的事情白敏中做过不少。他死后,负责拟谥的太常博士曹邺说他“怙威肆行”,遂给他定谥号为“丑”。

白敏中是不是状元也有不同说法。《登科记考补正》只将他载为长庆二年(822)进士,此科状元载为李训。《唐代进士录》亦录为进士,但此科状元无载。《旧唐书·王播传》云:“播弟起,穆宗即位,拜中书舍人。长庆元年,迁礼部侍郎。其年,钱徽掌贡士,为朝臣请托,人以为滥。诏起与同职白居易复试,覆落者多。徽贬官。”有这样一个变故,就算是有堂兄当主考官,也不见得敢点弟弟为状元。白敏中是不是状元还真是难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