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岛国春秋

第二章 岛国春秋

一、从东京到名古屋

心灵的寂寞和生活的郁闷,使他觉得如同进了一所没有枷锁的牢狱,他立志一定要考取官费生。

1913年9月下旬。连绵的秋雨褪尽了最后一丝暑意。雨过天晴,几朵絮云在瓦蓝的天空中漫无目的地飘荡。江边的码头上,一大早便聚集了不少人。郁达夫身穿半新的夹衣,带着几册线装的旧书,跟着长兄离开了故乡。郁家两个儿子要出国,这在不大的富阳城里产生了不小的震动,邻居亲友都来到码头送行。郁曼陀站在船边,频频向岸上招手示意。八年前,也是在这里,郁曼陀告别亲友,作为浙江省派遣的首批留学生,只身赴日本留学,他先在早稻田大学清国留学生部教育及历史地理学科毕业,接着又在法政大学专门部法律科学习,1910年毕业回国,辛亥革命后在大理院任推事(法官),因此,他是老留学生了。郁曼陀身边的郁达夫满面春风。初次出国的喜悦和兴奋扫去了长时间来一直困扰着他的对现实的不满,他充满着对新世界的渴望。他望着人群中的祖母和母亲,不停地叫喊着,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背井离乡的远行,而仿佛是一次凯旋。

郁达夫和兄嫂先到上海,住在一品香旅社。在楼房的阳台上,他凭栏眺望。日暮下的大街上车水马龙,远近的灯火楼台,显示出大都会一派繁华景象。第一次来上海的郁达夫初步感受了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为购买船票杂物,经过了几天短暂停留,10月初,郁达夫在杨树浦的汇山码头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船起航了,渐渐驶出了黄浦江,冲进了大海。祖国的海岸不断退去,缩成了线,缩成了点,最终在视野中消失了。郁达夫伫立在船尾,西望祖国的天野,心里却没有一点儿离乡去国的悲哀。摆脱了蛰居家中的沉闷生活,他感到精神极度自由。大海的宽阔使他深深地陶醉。每天站在船上眺望海天一碧的美景,他油然而生遗世独立的感慨。

轮船抵达的第一个日本港口是长崎。接着,进入了明媚如画的濑户内海。日本的文化、习俗和民风渐渐融进郁达夫的生活。由神户到大阪,到京都,到名古屋,郁达夫和兄嫂一路上且行且玩,游兴甚浓。等到他们到达东京,已是10月末了。

郁曼陀在东京小石川区中富坂町七番地租好了房子。紧接着,他便为郁达夫安排学习事宜。由于自幼失父,郁曼陀自然成为比他小十二岁的幼弟的监护人。他对郁达夫的管教很严。在他的督促下,郁达夫早晨五点钟起床,先到附近一个神社的草坪上朗诵日语初级课文,到八点钟,步行三里多路去神田的正规学校补习中学课文,晚上再到夜校学习三个小时的日语。郁达夫这段时间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用在学习上。为了能早日考进日本的高等学校,郁达夫拿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在临考前的三个月里,经常从晚上一直学到清晨五点。一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他又拿起了课本。

初到日本,一切都不习惯。环境变了,语言不通,饮食起居的方式也改变了,郁达夫感到失去了行动的自由。想与郁曼陀交流思想,一则长兄如严父,二来郁曼陀工作很忙,兄弟俩难得有时间坐在一起,郁达夫便常常孤身独处。这时,离乡去国的感受越来越强烈了,他感染上浓重的怀乡病。由于学习紧张,郁达夫的健康也受到损害。以后一直困扰着他的神经衰弱和气管炎等慢性病,此时种下了病根。心灵的寂寞和生活的郁闷,使郁达夫觉得如同入了一所没有枷锁的牢狱。他渴望着早日解脱。左思右想,唯一的出路,是尽快精通日本语,以及自己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这样,他学习就更用功了。他立志一定要考取官费生。

当时,中国政府和日本订立了五校官费的协定。这五校即是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千叶医学校、山口高等商业学校。考上这五个学校的中国留学生都成为官费生,每月的衣食零用,都由中国政府拨发官费,一直到毕业为止。

1914年夏天,郁达夫参加了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东京一高是东京帝国大学的预科,这是一所名牌学校,因此考生很多,这次共有千余人报考。其中报考医科预备班的就有三四百人,而录取名额仅十二人。郁达夫半年来的心血结出了硕果,他以第八名的成绩顺利考入医部预科。同时录取的,还有郭沫若、范寿康、钱潮、余霖、夏禹鼎、祝振纲等人。当时日本高等学校分为三部:第一部为文哲经政科,第二部为理工科,第三部为医科。郁达夫本来对学医兴趣不大,读医科主要是郁曼陀的主张。曼陀认为当医生较有出路。

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郁达夫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郁曼陀到日本的考察期已满,踏上了归途。郁达夫在8月底送别长兄,独自一人住到学校附近的旅店。这时,他感到十分自由,可以尽情地读自己想读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

1915年夏天,郁达夫在一高医部预科毕业,被分到名古屋高等学校。他的同窗好友郭沫若则被分到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他们分开了,但仍时常联系,讨论文学、人生等方面的问题。

名古屋八高位于名古屋东郊,离市中心有十公里,附近零星居住着二十余户农家。这些农家靠了八高才点上了电灯。由于地方偏僻荒凉,全校只有十五名中国留学生。第三部除了郁达夫,仅有一名中国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郁达夫心情抑郁,愁绪满怀。到1916年春天,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以至于期末考试时,七门功课只考了三门。这次神经衰弱症折磨了他将近半年。

为了养病,他在寒假中搬进了环境清幽的梅林。这里能俯瞰大海,扫视名古屋全市。南面池水清且静,东面能遥见八事山兴正寺,四周梅花盛开,风和日丽,常有牧童田夫出入其间。在这样的环境里,郁达夫的病情很快有了好转。

1916年秋天,郁达夫与长兄的感情出现了裂痕。经过几次笔墨争吵,为了表示报复,郁达夫放弃了郁曼陀建议他学的医科,改学第一部文科,从头读起。因此,郁达夫在名古屋的学习延长了一年,由三年变成四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