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札

书札

【原文】

今日而言治术,则莫若综核名实(1);今日而言学术,则莫若取笃实践履(2)之士。物穷(3)则变,救浮华者莫如质(4)。积翫(5)之后,振之以猛,意在斯乎!复贺耦庚

【注释】

(1)综核名实:全面考察名与实是否相符。综,综合;核,仔细地对照、考察。

(2)笃实践履:踏实肯干。笃实,踏实,实在;践履,实行,实践,指实干。

(3)穷:达到极点。

(4)质:朴实。

(5)翫:通“玩”,懈怠松弛。

【译文】

现在考虑治理国家的方法,没有比全面地考察名实是否相符更有效的了;现在考虑治学之术,没有比选拔踏实肯干的学子更为有用的了。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发生变化,救治浮华的弊病,没有比朴实更有效的了。长久的懈怠疲乏之后,通过刚猛的手段加以对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复贺耦庚

【原文】

吾辈今日苟有所见,而欲为行远之计,又可不早具坚车(1)乎哉?致刘孟容

【注释】

(1)坚车:走远路所要用的好车。

【译文】

如果我们现在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认识,又想做长远的打算,又怎么能不早作充分的准备呢?致刘孟容

【原文】

耐冷耐苦,耐劳耐闲。答黄麓溪

【译文】

受得住寂寞痛苦,受得住艰辛无聊。答黄麓溪

【原文】

人材(1)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2);高者慕往哲(3)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答欧阳功甫

【注释】

(1)材:才具,资质。

(2)污下:鄙陋。

(3)往哲:先世的贤人。

【译文】

一个人才具的高低,要看他的志向和趣味。才具低下的人往往随波逐流,安于世俗的陈规陋习,逐渐变得粗俗浅薄;才具高超的人往往自励向上,仰慕学习先贤光辉盛大的行迹,逐渐变得崇高睿智。答欧阳功甫

【原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也。复彭丽生

【译文】

手下无兵不值得太过忧虑,军中无饷也不值得太过悲哀,放眼这个时代,很难在短期内得到一个轻视名利、勇于为正义献身、忠诚慷慨的志士,这才是唯一让人深为叹息悲伤的事。复彭丽生

【原文】

今日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精忠(1)耿耿(2)之寸衷(3),与斯民相对于骨岳(4)血渊之中,冀其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5)之天心,庶几万有一补。不然,但就局势论之,则滔滔者吾不知其所底也。与江岷樵、左季高

【注释】

(1)精忠:纯洁忠贞。

(2)耿耿:诚信守节的样子。

(3)寸衷:微小的心意。

(4)岳:大山。

(5)厌乱:厌恶战乱。

【译文】

现在,各项事务都废置不办,各种问题一起爆发,千头万绪,难以收拾。我只有依靠这份微薄的忠心,与百姓们在这白骨成山、血流成河的世道中同进同退,希望能够堵塞肆虐满地的贪欲,挽回上苍厌弃战乱的仁心。这样的话,或许还有微茫的希望吧。否则,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社会恶化的状况就如那滔滔奔流的江水,我不知道哪里是个头。与江岷樵、左季高

【原文】

集思广益本非易事,要当内持定见,而六辔(1)在手,外广延纳,而万流赴壑,乃为尽善。复欧阳晓岑

【注释】

(1)六辔:古一车驾四马,每匹马各有二辔,两边的马称之为骖马,骖马内侧的辔系在轼前,驾马的人只掌握六辔。

【译文】

集思广益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是自己的内心要有主见,对各种问题都能了然于胸、透彻明晰,同时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使之如同千万条河流汇入大海,这样,方能做到完美无缺。复欧阳晓岑

【原文】

方今民穷财困,吾辈势不能别有噢咻(1)生息之术,计惟力去害民之人,以听吾民之自孳(2)自活而已。与朱石翘

【注释】

(1)噢咻[ō xiū]:安抚、抚慰。

(2)孳:繁衍生息。

【译文】

现在的情况是,百姓无以为生,国家用度匮乏,我们也不可能有其他的办法让百姓们休养生息,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全力清除那些侵害百姓的人,让百姓们能够不受干扰地自己存活下去。与朱石翘

【原文】

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大抵有忠义血性,则四者相从以俱至。与彭筱房、曾香海

【译文】

真正的将才,第一要有治理百姓的才能,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于追逐名利,第四要能够忍受艰辛劳苦。一般来说,凡是忠诚果敢的人,都会同时具备这四点。与彭筱房、曾香海

【原文】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1)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与王瑛山

【注释】

(1)将弁[biàn]:将领。

【译文】

自古以来,那些名将之所以能得到士兵的衷心拥戴,依靠的基本上都是钱财之外的东西。后世的将帅专门依靠优厚的待遇作为拉拢士兵的工具,治军的根本是不牢固的。因此,当他们钱财丰厚的时候,士兵们就像聚在一起的蚂蚁一样依附于他,一旦没有利益作为报偿,士兵就会离心离德,像鸟兽离散一样弃他而去。与王瑛山

【原文】

国藩入世已深,厌阅一种宽厚论说、模棱气象,养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痒之世界,误人家国已非一日。偶有所触,则轮囷(1)肝胆又与掀振一番。与刘孟容

【注释】

(1)轮囷[qūn]:盘曲的样子。

【译文】

我投身于社会已经很长时间了,对那些乡愿和稀泥的说法、模棱两可的态度早就非常厌恶了,就是它们,造就了这个黑白不分、不痛不痒的世界,误人误家误国不是一天两天了。偶尔想到这些事,我的内心就会波澜起伏,难以平静。与刘孟容

【原文】

练勇之道,必须营官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伏卵,如炉炼丹,未宜须臾稍离。复刘霞仙启超按:教育家之于学生及吾人之自行修养,皆当如是。

【译文】

训练士卒,营官必须不分昼夜地辛勤努力,这样的话,才能慢慢熟练,如同母鸡孵蛋、丹炉炼丹,一刻也不能放松。复刘霞仙启超按:教育学生和提高自身修养都应该这样。

【原文】

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揄修袂而养姁步(1),倡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见有慷慨感激以鸣不平者,则相与议其后,以为是不更事,轻浅而好自见。国藩昔厕(2)六曹(3),目击此等风味,盖已痛恨次骨(4)。复龙翰臣

【注释】

(1)揄修袂而养姁步:挥舞长长的袖子,踱着舒缓悠闲的步子。形容文士悠闲和雅的神态。揄,拉、引;姁,温和舒缓。

(2)厕:供职。

(3)六曹:即六部,东汉时期尚书台分六曹治事,后世发展为六部制度。

(4)次骨:入骨。

【译文】

这二三十年来,士大夫们安于苟且因循的生活,以挥动宽阔长大的衣袖、迈着舒缓闲适的步子为自得,提倡一种和稀泥、不分黑白的风气。看到有人慷慨激昂鸣不平,就会不约而同地在背后加以指责,认为他不懂事,浅薄而喜欢表现。我曾在六部做事,亲眼目睹这种习气,那时就对它恨之入骨了。复龙翰臣

【原文】

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1)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2)与在下者软熟和同(3)之象,盖已稔知(4)之而惯尝之,积不能平,乃变而为慷慨激烈、轩爽肮脏(5)之一途。思欲稍易三四十年来不白不黑、不痛不痒、牢不可破之习。而矫枉过正,或不免流于意气之偏,以是屡蹈惩尤,丛讥取戾。而仁人君子(6),固不当责以中庸之道,且当怜其有所激而矫之之苦衷也。复黄子春

【注释】

(1)京洛:都城。洛阳长期以来作为各朝代的都城,后来专以“京洛”代指都城。

(2)优容养望:通过展示自己士大夫舒缓和雅的风度来博取虚名。优容,悠然自得的样子;养望,博取虚名。

(3)软熟和同:圆滑世故,缺乏担当。

(4)稔[rěn]知:熟知。

(5)轩爽肮脏:刚直磊落。轩爽:开朗爽快;肮脏,高亢刚直。

(6)仁人君子:指心善而正派的人。

【译文】

我做官有些年头了,看够了京城官场的恶浊习气,达官贵人的无所作为、博取虚名及下层官僚的圆滑世故、缺乏担当,这样的事我已经见多了,对这样的风气,我长期以来一直感到不满和愤怒,于是转而走上慷慨激昂、刚直磊落一途。我一直在想怎样对三四十年来养成的不分黑白、不痒不痛而又牢不可破的恶习气稍加改变。但矫枉过正,有时不免意气用事,流于偏激,因而多次遭受怨恨指责及嘲讽处罚。但仁人君子是不应该以中庸之道来指责我的偏激,而应该体谅其中被丑恶所激而矫枉过正的苦心啊。复黄子春

【原文】

苍苍者(1)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力为之,成败不复计耳。复朱石樵

【注释】

(1)苍苍者:上天。

【译文】

上天幽远难测,我们只需要竭尽全力做事,不必去计较成败得失。复朱石樵

【原文】

愚民无知,于素所未见未闻之事,辄疑其难于上天。一人告退,百人附和,其实并无真知灼见;假令一人称好,即千人同声称好矣。复禇一帆

【译文】

普通人无知,对自己向来没见过没听过的事情,就怀疑做这些事难如登天。一旦有一个人退却,就会有一百个人附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其中的缘由;如果有一个人说好,立即就会有上千个人说好。复禇一帆

【原文】

虹贯荆卿之心(1),而见者以为淫氛(2)而薄之;碧化苌弘之血(3),而览者以为顽石而弃之。古今同慨,我岂伊殊?屈累(4)之所以一沉,而万世不复返顾者,良有以也。与刘霞仙

【注释】

(1)虹贯荆卿之心: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指忠诚之心不被人所理解。

(2)淫氛:凶气。

(3)碧化苌弘之血:典出《庄子·外物篇》:“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成玄英疏:“苌弘放归蜀,自恨忠而遭谮,刳肠而死,蜀人感之,以椟盛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4)屈累:典出“湘累”。《汉书·扬雄传》中有“钦吊楚之湘累”一句,注引李奇曰:“诸不以罪死曰累……屈原赴湘死,故曰湘累也。”指屈原。

【译文】

荆柯的心气化作一道白虹穿过太阳,看到的人却认为那是凶恶的天象而鄙薄它;苌弘被冤死后血变成碧玉,看到的人却把它当成普通的石头而抛弃它。从古到今,人们都为遇到这样的事而感叹,我又怎么能例外呢?屈原之所以投江而绝不回头,确实是有原因的啊。与刘霞仙

【原文】

时事愈艰,则挽回之道自须先之以戒惧惕厉(1)。傲兀(2)郁积之气,足以肩任艰巨,然视事太易,亦是一弊。与罗罗山、刘霞仙。

【注释】

(1)惕厉:谨慎警惕。

(2)傲兀:傲岸。

【译文】

时局越来越艰难,挽救的方法,首先要保持一颗警惕谨慎的心。胸中郁积了傲岸激愤之气,做事才不畏艰难,足以担负重任,然而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也是一个问题。与罗罗山、刘霞仙

【原文】

凡善弈者,每于棋危劫急之时,一面自救,一面破敌,往往因病成妍(1),转败为功。善用兵者亦然。致罗罗山

【注释】

(1)妍:美好。

【译文】

凡是善于下棋的人,每当棋局危急的时候,常常是一面自救,一面攻破对手,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因生病而焕发美丽,将失败转化为胜利。善于用兵的人也是这样。致罗罗山

【原文】

急于求效,杂以浮情客气(1),则或泰山当前而不克见。以瓦注(2)者巧,以钩(3)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外重而内轻,其为蔽也久矣。与李次青

【注释】

(1)客气:一时的意气。

(2)注:以某某为赌注。

(3)钩:衣带上的钩。

【译文】

急于求成,又把浮躁的情绪夹杂其中,以这种心态做事,就算是泰山在眼前,自己也看不到。赌博,以瓦做赌注,内心放松而清醒;以带钩做赌注,内心便有所顾虑;以黄金做赌注,内心便会患得患失而变得糊涂。对外物看得太重,内心驾驭不了身体,因此产生很多问题,这种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与李次青

【原文】

锐气暗损,最为兵家所忌。用兵无他谬巧(1),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与李次青

【注释】

(1)谬巧:诈术与计谋。

【译文】

锐气在暗中耗损,这是用兵者最忌讳的事情。用兵并没有其他的技巧,就是让自己常常保持用不尽的锐气而已。与李次青

【原文】

日中则昃(1),月盈则亏,故古诗“花未全开月未圆”之句,君子以为知道(2)。自仆行军以来,每介疑胜疑败之际,战兢恐惧,上下怵惕者,其后恒得大胜;或当志得意满之候,狃(3)于屡胜,将卒矜慢,其后常有意外之失。与罗伯直启超按:处一切境遇皆如此,岂惟用兵?

【注释】

(1)昃[zè]:太阳西斜。

(2)知道:通晓天地人事的规律。

(3)狃[niǔ]:习以为常。

【译文】

太阳过了正午就会逐渐向西落,月亮在圆满之后便会一天天残缺,因此古诗中有“花未全开月未圆(花还没有盛开,月还没有到圆满的时刻,心中盼望着花的盛开月儿圆满,但花开月圆之后,情景便会一步步走向衰落,令人伤感)”的句子,有学问修养的人认为这道出了天地宇宙间的真理。我自从带兵打仗,每当对战事没有把握,心中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全军上下畏惧警惕时,往往会取得大胜;而当志得意满,被连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将士倨傲轻敌时,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挫败。与罗伯直启超按:生活中的一切境遇都是这样,不单单是带兵作战。

【原文】

欲学为文(1),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2)新立,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与刘霞仙。启超按:此又不惟学文为然也。

【注释】

(1)为文:成文,写文章。

(2)赤地:空无所有的地面。

【译文】

要学习写文章,就应该把过去的习气一扫而空,一切重新开始,将以前所学得的东西忘得干净,这样的话,方能进入一种绝然不同的境界。与刘霞仙启超按:不只是做文章这样。

【原文】

吾乡数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圣可狂(1)之际。惟当兢兢业业,互相箴规(2),不特不宜自是(3),并不宜过于奖许,长朋友自是之心。彼此恒以过相砭,以善相养,千里同心,庶不终为小人之归。复李希庵

【注释】

(1)狂:骄恣放纵。

(2)箴规:劝诫、批评。

(3)自是:自以为是。

【译文】

我们湖南出来的几个人,现在都有些名望,而且都还处于中年,正是既有可能成为圣人也可能成为狂人的关键时期。我们所要做的,只有兢兢业业,相互批评,相互劝诫,不仅不能自以为是,而且还不应该过度夸奖对方,增长朋友自以为是的心理。相互之间常常要用对方的不足批评劝诫,用对方的优点激励自身,同心戮力,最终才有可能成为圣贤。复李希庵

【原文】

敬以持躬(1),恕(2)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与鲍春霆

【注释】

(1)敬以持躬:对自己严格要求,谨慎不懈。

(2)恕:宽容、宽厚。

【译文】

以谨慎不懈的态度来要求自己,用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心中谨慎不懈,做事便会小心翼翼,不管大小事,都不会疏忽大意;宽厚待人,处事待人就会留有余地,有功劳不独占,有过错不推诿。与鲍春霆

【原文】

吾辈互相砥砺,要当以声闻过情(1)为切戒(2)。与李希庵

【注释】

(1)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

(2)切戒:务须避免。

【译文】

我们要相互勉励,一定不要让名声超过自己的实际作为。与李希庵

【原文】

自古大乱之世,必先变乱是非,然后政治颠倒,灾害从之。赏罚之任,视乎权位,有得行,有不得行。至于维持是非之公,则吾辈皆有不可辞之任,顾亭林(1)所称“匹夫与有责焉”者也。与沈幼丹

【注释】

(1)顾亭林: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三大儒”。青年时潜心经世致用之学,清兵入关后,曾参加昆山抗清义军,败后漫游南北,晚岁卒于曲沃。学识渊博,开清代朴学之风。“匹夫与有责焉”出于《日知录》:“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译文】

自古以来,天下大乱的时代,最开始的时候必定是非颠倒,接着便是政治昏乱,再接着便是灾害频发。赏罚能否推行,不由国法,而由权位决定,因而该赏不得赏,当罚不受罚。虽然如此,但维持是非公道,我们这些人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匹夫与有责焉”。与沈幼丹

【原文】

在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同一境,而登山者独见其远,乘城者独觉其旷,此高明之说也。同一物,而臆度(1)者不如权衡(2)之审(3),目巧者不如尺度之确,此精明之说也。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4),以遽(5)趋于平实,颇不易易。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能实则渐平矣。与吴翔冈

【注释】

(1)臆度:主观猜测。

(2)权衡:用工具称量。权,称锤;衡,称杆。

(3)审:精确。

(4)降心抑志:平抑心气志向。

(5)遽[jù]:立刻。

【译文】

做事时“明”字最为重要。明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称之为高明,另一层意思称之为精明。在同一个区域,登上山顶的人独独看得远,登上城楼的人独独看得开阔。这就是高明的意思。同一个东西,主观猜测其重量不如用秤称得精确,目测其大小不如用尺子量得准确。这就是精明的意思。高明的人,想让他把心志降低很快趋于平实,是很难做到的。如果每件事都能做得精益求精,大小轻重都分毫不差,就会慢慢变得踏实。人一踏实,心态就能平和,做事也就平稳。与吴翔冈

【原文】

军事不可无悍鸷(1)之气,而骄气即与之相连;不可无安详之气,而惰气即与之相连。有二气之利而无其害,有道君子尚难养得,况弁勇(2)乎?复胡宫保

【注释】

(1)悍鸷:勇猛强悍。

(2)弁勇:士兵。

【译文】

军队不能没有勇猛强悍之气,但骄气也往往随之而来;不能没有稳重从容之气,但惰气也会随之而来。既要具备这两种气的优点而又要避免其负面影响,修养深厚的君子尚且难以做到,何况是普通的士兵呢?复胡宫保

【原文】

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鄙人生平欠此二字,至今老而无成,深自悔憾。复葛睪山

【译文】

修养性情中,要做到“恒”与“敬”两点,是需要用一辈子的工夫来坚持的。我这辈子在这两个字上做得不够,现在老了而没有成就,感到很后悔。复葛睪山

【原文】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1),如玉在璞(2),不切磋(3)则不成令器(4)。复邓寅皆

【注释】

(1)甘醴:甘甜的泉水。

(2)璞:包藏玉的石头。

(3)切磋:古代在加工兽骨、象牙、玉、石时,其工艺分别被称为切、磋、琢、磨。这里指雕琢打磨。

(4)令器:宝器。

【译文】

心常常使用才会灵活,长时间不用,才智就会闭塞,就像地下的泉水一样,不开凿汲取就不会得到甘甜的泉水,就像包藏在石头中的玉,不雕琢打磨就难成宝器。复邓寅皆

【原文】

敬字惟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三语最为切当。复葛睪山

【译文】

“敬”字用“无论多少”“无论大小”“都兢兢业业、不敢怠慢”三句话形容得最贴切。复葛辜山

【原文】

趋时者博无识(1)之喜,损有道(2)之真。与许仙屏

【注释】

(1)无识:无知的、虚妄的。

(2)有道:有道德修为。

【译文】

随波逐流的人往往追逐虚妄的欢娱,而损害道德上的真正修为。与许仙屏

【原文】

惟忘机可以消众机(1),惟懵懂可以祓不祥(2)。复胡宫保

【注释】

(1)机:心计、机心。

(2)惟懵懂可以祓[fú]不祥:只有真诚可以消除灾祸。懵懂,真诚;祓,古代用斋戒沐浴等方法消灾祈福;不祥,这里指灾祸。

【译文】

只有自己不用心机才能消除别人的机心,只有真诚爱人才能消除意外的灾祸。

【原文】

军中阅历有年,益知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陆氏(1)但称先立乎其大者,若不辅以朱子(2)“铢积寸累”工夫,则下梢(3)全无把握。致吴竹如

【注释】

(1)陆氏:指南宋心学大家陆九渊。

(2)朱子:朱熹。

(3)下梢:结果。

【译文】

我在军队中待了有些年头了,愈发知道天下事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陆九渊只说先从大处着手,如果不用朱子的点滴积累的功夫加以辅助,那做后面的事一点把握都没有。致吴竹如

【原文】

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大抵取诸人者,当在小处、实处;与人者,当在大处、空处。复李申夫

【译文】

以前曾对您说过“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的话。一般说来,别人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之善,都在小的、实在的地方,具体可感;施之于人的善,要从大的、无形的地方,慢慢体会。复李申夫

【原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1)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2)也。复李申夫

【注释】

(1)知:知识。

(2)守约:简易可行。

【译文】

陶冶身心、修养德性,所用到的道理不必太多,所要掌握的知识也不能太庞杂,每天在身边用得着的就是那么一两句,就是所谓的“守约”。复李申夫

【原文】

骄、惰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此二字之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与李申夫

【译文】

做事骄狂懈怠的,没有不失败的。勤可以对治懈怠,慎可以对治骄狂。然而,要做到勤与慎,在这之前,心中必须要有一个“诚”字,有了诚,勤与慎才有根本。与李申夫

【原文】

大局日坏,吾辈不可不竭力支持,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撑一日。致沈幼丹

【译文】

形势一天比一天坏下去,但我们不能不全力支撑,做一点算一点,在一天撑一天。致沈幼丹

【原文】

收之欲其广,用之欲其慎。大抵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本此四者以衡(1)人,思过半矣。致李黼堂

【注释】

(1)衡:评定。

【译文】

招揽人才要不拘一格,多多益善,任用时则要非常慎重。总体而言,有品行操守而不沾染官场习气,处事条理清晰而少说大话,秉持这四条标准来评判人才,用人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致李黼堂

【原文】

观人之道,以朴实廉介(1)为质。有其质,而更傅(2)以他长,斯为可贵;无其质,则长处亦不足恃。复方子白

【注释】

(1)朴实廉介:为人诚实淳朴、清廉正直。廉介,清廉耿直。

(2)傅:辅佐。

【译文】

看一个人,要把淳朴诚实、清廉耿直作为最根本的东西。有了这些最根本的品质,再辅以其他的长处,就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没有这些根本的品性,就算有其他的长处,也难有什么作为。复方子白

【原文】

求才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1),如鹰隼(2)之击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3),以类相求,以气相引,庶几得一而可及其余。复李黼堂

【注释】

(1)须如白圭之治生:必须像白圭经商那样。白圭,战国时著名的商人,被后人尊为“商人之祖”。他善于经商,目光敏锐,曾说:“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治生,谋生计。

(2)鹰隼[sǔn]:鹰与雕,两种猛禽。

(3)蚨[fú]之有母,雉之有媒:就像青蚨中的母虫,雉有雉媒一样。传说只要捉住青蚨的幼虫,母虫就会立即找到它,不论远近。如果用青蚨血涂在钱上,用这些钱买东西,这些钱都会自动飞回来。雉媒,猎人驯养的用来诱捕野雉的雉。

【译文】

求取人才的方法,必须像白圭经商、鹰隼捕食一样,不到手决不罢休;又像青蚨中有母虫、雉有雉媒一样,志趣相同的人相互吸引。这样的话,得到一个人才,就能得到与之相近的其他人才。复李黼堂

【原文】

凡沉疴(1)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魂梦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划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味,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复李雨亭启超按:此问疾书也,摄生要诀,尽人皆当服膺。

【注释】

(1)沉疴[kē]:拖延长久的重病。

【译文】

凡是重病在身,不用医药而自行痊愈的,大概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为“以志帅气”,一种称为“以静制动”。人之所以会疲软不振作,是因为气虚,但意志坚强的人,气也能随之变强。如喜欢睡懒觉,可以强迫自己起床,让自己振奋起来;精神空虚,可以端坐让精力集中。这就是“以志帅气”的说法。长时间患病的人,往往会心悸胆怯,脑子里经常有一种怕死的念头,被这个念头所困扰,寝食不安。对治这种症状,必须将生前的名利、死后的牵挂和其他的一切杂念全部铲除干净,这样的话,心自然清净,从而产生一种恬淡的境地。心神恬淡安定之后,真气自然产生,这就是“以静制动”的方法。复李雨亭启超按:这是一封问候疾病的书信,其中的养生要领,都是让人心悦诚服的。

【原文】

吾辈读书人,大约失之笨拙,即当自安于拙,而以勤补之,以慎出之,不可弄巧卖智,而所误更甚。复宋滋久

【译文】

我们读书人,处事往往不够灵活,这是现实,我们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它,用勤奋加以弥补,说话做事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自作聪明,让事情变得更糟。复宋滋久

【原文】

平日非至稳之兵,必不可轻用险着(1);平日非至正之道,必不可轻用奇谋。复胡宫保

【注释】

(1)险着[zhāo]:冒险的计策。

【译文】

如果不是平日里最稳当的军队,一定不能轻易使用冒险的计策;如果不是平日里最稳妥的谋划者,一定不要轻易使用奇谋。复胡宫保

【原文】

治军以勤字为先,实阅历而知其不可易(1)。未有平日不早起,而临敌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习劳,而临敌忽能习劳者;未有平日不忍饥耐寒,而临敌忽能忍饥耐寒者。吾辈当共习勤劳,先之以愧厉(2),继之以痛惩。复宋滋久

【注释】

(1)易:更改。

(2)愧厉:使之感到惭愧而上进。

【译文】

治理军队以勤为根本,这是我亲身体验而体味到的不可更改的真理。没有平时不早起,而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够早起的;没有平时不习惯于劳苦,而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习惯于劳苦的;没有平时不能忍受饥饿寒冷,而到了与敌人对阵的时候忽然能够忍受饥饿寒冷的。我们都应该习惯于勤劳艰苦,先让士兵生惭愧心而求上进,再用严格的军纪来惩治那些怠惰的。复宋滋久

【原文】

阅历世变,但觉除得人以外,无一事可恃。复方子白

【译文】

经过大的动乱之后,只觉得除了人才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依靠。复方子白

【原文】

大抵世之所以弥乱者,第一在黑白混淆,第二在君子愈让,小人愈妄。复胡宫保

【译文】

总体说来,世道之所以越来越乱,第一在于黑白混淆,第二在于君子越来越谦让而小人越来越猖狂。复胡宫保

【原文】

主气常静,客气常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善用兵者,最喜为主,不喜为客。复刘馨室

【译文】

主军之气往往是沉静的,客军之气往往是变动的。客军之气开始时很旺盛,但逐渐衰弱;而主军之气开始时低落,但逐渐强盛。因此,善于用兵的人最喜欢为主军,不喜欢为客军。复刘馨室

【原文】

专从危难之际默察朴拙(1)之人,则几(2)矣。复姚秋浦

【注释】

(1)朴拙:质朴率真。

(2)几:接近,达到。

【译文】

在危难的时刻留心那些质朴率真的人,这差不多是选拔人才的最好方法了。复姚秋浦

【原文】

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极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复李少荃

【译文】

信,就是不说假话而已,但做到这一点却非常困难。我们应当从“信”字做起,今天说好的话,明天就不要因小利小害而改变。复李少荃

【原文】

爱民乃行军第一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1)粉饰之文。复李少荃

【注释】

(1)要结:原意为邀引交结,这里指收买民心。

【译文】

爱护百姓是用兵的第一要义,必须每天向士兵申明强调,把它看作事关生死存亡的大事,不能看成是收买民心的门面话。复李少荃

【原文】

词气宜和婉,意思宜肫诚(1),不可误认简傲(2)为风骨。风骨者,内足自立、外无所求之谓,非傲慢之谓也。复李少荃

【注释】

(1)肫[zhūn]诚:诚挚。

(2)简傲:傲慢。

【译文】

说话要和善委婉,态度要真诚,不能把傲慢认为是风骨。所谓风骨,指的是内心充实、外无所求,而不是傲慢。复李少荃

【原文】

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四字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复李希庵

【译文】

保养身体的方法,“君逸臣劳”四字最为关键。减少思虑,消除烦恼,这样可以让心清净,这就是所谓的“君逸”;要经常走动,活动筋骨,这就是所谓的“臣劳”。复李希庵

【原文】

用兵之道,最重自立,不贵求人。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复李少荃

【译文】

用兵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自立,不要随便求人。驾驭部将的方法,最重要的在于真诚,不在于玩弄权术。复李少荃

【原文】

吾辈位高望重,他人不敢指摘,惟当奉方寸(1)如严师,畏天理如刑罚,庶几刻刻敬惮。复李希庵

【注释】

(1)方寸:内心的良知。

【译文】

我们这些人位高权重,别人不敢批评,只有我们把内心的自省当成严师,像畏惧刑罚一样敬畏天理,这样或许能时时刻刻保持敬畏之心吧。复李希庵

【原文】

凡办一事,必有许多艰难波折,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动客气(1),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亮。与程尚斋

【注释】

(1)客气:言行虚骄。

【译文】

想办成一件事,必定要经历许多艰难波折,我们要用诚挚之心去追求,用虚心去对待。用心真诚,做事就会集中精力,士气旺盛,即使千难万险,也不会改变目标,最终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虚心就不会产生虚骄的情绪,不带个人的偏见,最终会被人们所理解。与程尚斋

【原文】

大抵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自修者,但求大闲(1)不逾,不可因讥议而馁沉毅之气。衡人者,但求一长可取,不可因微瑕而弃有用之材。苟于峣峣(2)者过事苛责,则庸庸者反得幸全。致恽次山

【注释】

(1)大闲:基本的行为准则。

(2)峣峣[yáo]者:才能突出、性格刚直的人。

【译文】

一般说来,做大事的人不可能只被人赞誉而不被人诋毁,不可能只被别人感激而不被人怨恨。注重修养自身德性的人,只求在基本的行为准则上不逾规矩,不能因为别人的讥嘲议论而泄了自己的深沉刚毅之气。评判一个人,要求别人有一技之长可用,而不能因为一个小缺点而抛弃人才。如果对才能出众而性格刚直的人责备求全,那么,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反而侥幸得志。致恽次山

【原文】

事会相薄(1),变化乘除,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然吾辈自尽(2)之道,则当与彼赌乾坤于俄顷(3),校殿最于锱铢(4),终不令囊独胜而吾独败。复郭筠仙

【注释】

(1)事会相薄:世运事机相遭遇。

(2)自尽:尽自己所能。

(3)俄顷:片刻。

(4)校殿最于锱铢:在细微的地方较量高下。校,较量;殿最,等级的高下。

【译文】

世运事机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我曾把功业的成败、名誉的高下、文章的巧拙,都归结为运气这个“囊”中,时间愈久,愈发坚信这是不可改变的规律。但是,我们要尽人事,就应当拼尽全力,与它(运气)在瞬间之间赌定乾坤,在锱铢之间较量高下,总归不让“囊”永远操纵我的命运。复郭筠仙

【原文】

大非易辨,似是之非难辨。窃谓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知人诚不易学,晓事则可以阅历黾勉(1)得之。晓事,则无论同己异己,均可徐徐开悟,以冀和衷(2)。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乡原固谬,狂狷亦谬。重以不知人,则终古相背而驰。故恒言以分别君子小人为要,而鄙论则谓天下无一成不变之君子,无一成不变之小人。今日能知人能晓事,则为君子;明日不知人不晓事,即为小人。寅刻公正光明,则为君子;卯刻偏私晻暧(3),即为小人。故群誉群毁之所在,下走常穆然深念(4),不敢附和。复郭筠仙

【注释】

(1)黾[mǐn]勉:尽力、努力。

(2)和衷:和睦同心。

(3)晻暧:昏暗的样子。这里指糊涂。

(4)穆然深念:独自深入思考。穆然,静思的样子。

【译文】

大是大非容易辨别,似是而非却很难分辨。个人认为身居高位的人应当把知人(善于鉴别人的才能高下)和晓事(通晓事务)作为自己的本职。知人确实不容易做到,晓事却可以通过后天的阅历与努力获得。一个人晓事,无论是赞同或反对自己的人,都可以慢慢开导,从而消除隔阂,同心协力。不晓事,带着私心做事肯定是错的,然而秉公办事也不对;小人办事肯定错,君子办事也不对;和稀泥的人办事肯定错,有魄力有节制的人办事也不对。再加上不知人,事情做起来便困难重重,最终与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常言道,分辨君子和小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则认为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君子,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小人。今天能知人能晓事,今天就是君子;明天不能知人不能晓事,明天就是小人。寅时清醒不偏私,寅时就是君子;卯时偏私糊涂,卯时就是小人。因此,对于那些众人赞誉或指责的人或事,我常常要做一个成熟的考虑,不敢轻易附和。复郭筠仙

【原文】

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1)。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然造端(2)过大,本以不顾死生自命,宁当更问毁誉?以拙进而以巧退,以忠义劝人而以苟且自全,即魂魄犹有余羞,是以戊午复出(3),誓不返顾。复郭筠仙

【注释】

(1)国藩昔在湖南、江西,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咸丰二年(1852)底,曾国藩在丁母忧中被起用督办团练。他严厉整治地方治安和军纪,遭到了湖南官僚和军队的强烈抵制,还引起了绿营兵的哗变,差点遭受杀身之祸。咸丰五年(1855)在支援江西时,与以陈启迈和文俊(前后两任江西巡抚)为首的江西官僚发生矛盾,他们处处与曾国藩为难,曾国藩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士饥将困,窘若拘囚,群疑众侮,积泪涨江,以夺此一关而不可得,何其苦也。”

(2)造端:所致力的事业。

(3)戊午复出:咸丰八年六月(1858年7月13日),曾国藩被重新起用,出办浙江军务。

【译文】

我过去在湖南、江西的时候,几乎被整个国家之人所不容。咸丰六年、七年这段时间,真想浩然归隐山林,不再过问世事。然而所致力的事业过于宏大,本来就不应该顾惜生命,哪里还敢在乎别人的诋毁和赞誉呢?然而以真诚淳朴之心参与进来,而以取巧投机之心抽身离去;以忠义鼓励别人,而自己苟安自全;这样做,即使死去,鬼魂也会感到羞耻。因此咸丰八年六月复出,发誓不再回头。复郭筠仙

【原文】

以勤以本,以诚辅之。勤则虽柔必强,虽愚必明;诚则金石可穿,鬼神可格(1)。复陈舫仙

【注释】

(1)格:感动。

【译文】

把勤奋当作做人的根本,辅之以真诚。一个人勤奋,即使柔弱,也能变得刚强,即使愚笨,也能变得聪明;真诚能穿透金石、打动鬼神。复陈舫仙

【原文】

逆亿(1)命数是一薄德,读书人犯此弊者最多,聪明而运蹇(2)者,厥(3)弊尤深。凡病在根本者,贵于内外交养。养内之道,第一将此心放在太平地(4),久久自有功效。与李眉生

【注释】

(1)逆亿:猜想,预料。

(2)运蹇[jiǎn]:时运不济。

(3)厥[jué]:其,他的。

(4)太平地:平静安宁的状态。

【译文】

揣测命运是一种缺乏德行的行为,很多读书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聪明而时运不济的人,这种毛病尤其严重。凡是病在根本上的,需要内外同时调养。调养内在的方法,首先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安宁,长久地坚持下去,自然会有效果。与李眉生

【原文】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与李幼泉

【译文】

一个人如果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磨炼自己的内心,勤勉努力做事,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所成就。与李幼泉

【原文】

养生与力学(1),皆从有恒(2)做出,故古人以有恒为作圣之基。复陈松生

【注释】

(1)力学:努力学习。

(2)有恒:有恒心,坚持不懈。

【译文】

养生与治学都贵在“持之以恒”,因此古人常常把“持之以恒”作为成就圣贤的基础。复陈松生

【原文】

若遇棘手之际,请从“耐烦”(1)二字痛下工夫。致李宫保

【注释】

(1)耐烦:不怕烦琐,有耐性。

【译文】

如果遇到非常棘手的事情,请从“耐烦”两个字上多下功夫。致李宫保

【原文】

用兵之道,最忌势穷力竭。力,则指将士之精力言之;势,则指大计大局及粮饷之接续、人才之可继言之。致李宫保

【译文】

用兵的方法,最忌讳势穷力竭。力,指的是将士的精力;势,则指的是战争的全局规划、粮饷的供应及人才的接续性。致李宫保

【原文】

阁下此时所处,极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能勉宅(1)其心于宽泰(2)之域,俾(3)身体不就孱弱,志气不致摧颓,而后从容以求出险之方。致陈舫仙

【注释】

(1)宅:寄托。

(2)宽泰:宽舒安泰。

(3)俾:使。

【译文】

您现在所处的是人世间最艰苦的境地,此时进行自我调养,最应该注意一个“宽”字。让自己的心时时处于通泰宽舒的境地,而后身体才能不至于孱弱,志气才不至于颓丧,最终从容地找到走出艰难处境的方法。致陈舫仙

【原文】

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复刘霞仙

【译文】

一件事能不能成功,人的努力占三分,天意占七分。复刘霞仙

【原文】

外境之迕(1),未可滞虑(2),置而遣之,终履夷涂(3)。致陈碧帆

【注释】

(1)迕[wǔ]:违反,违背。

(2)滞虑:陷入忧虑。

(3)夷涂:平坦的道路。

【译文】

外部环境不顺,也不必长期忧心忡忡,只需要把它放在一边,暂时不去理睬,终有踏上坦途的时候。致陈碧帆

【原文】

君子有高世(1)独立之志,而不予人以易窥;有藐万乘(2)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致王少鹤

【注释】

(1)高世:清高脱俗。

(2)万乘:万辆兵车。

【译文】

君子有高超出世、特立独行的志向,却不会轻易让人看出来;有藐视千军万马的气概,却从不随便表现出来。致王少鹤

【原文】

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1),近于伪。吾与僚友相勉,但求其不晏起(2)、不撒谎二事,虽最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复杨芋庵

【注释】

(1)矫:诈,伪。

(2)晏起:很晚才起床。

【译文】

但凡道理都不能说得太高深,太高深就近于做作,近于虚伪。我与僚友相互勉励,只求做到不晚起、不说谎这两件事,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对身心却大有益处。复杨芋庵

【原文】

君子欲有所树立(1),必自不妄求人知始。与张缄瓶

【注释】

(1)树立:建树。

【译文】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要具备不刻意追求虚名的心态。与张缄瓶

【原文】

危险之际,爱而从之者,或有一二;畏而从之,则无其事也。与李次青

【译文】

在危难时刻,出于敬爱之心而仍然追随自己的人或许有一两个;但因为心怀畏惧而追随自己的,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与李次青

【原文】

我辈办事,成败听之于天,毁誉听之于人,惟在己之规模气象(1),则我有可以自主者。亦曰:不随众人之喜惧为喜惧耳。与李次青

【注释】

(1)气象:气度。

【译文】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成功失败都应该听从天命,诋毁赞扬让别人去说,只有自己的胸襟气度,可以自己做主。也就是说,不要因为别人的高兴或恐惧而改变自己。与李次青

【原文】

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只争临阵须臾之顷(1)。复胡宫保

【注释】

(1)顷:片刻。

【译文】

平时费尽千言万语,绞尽脑汁进行谋划,最后的成败得失只取决于战场上的一瞬间。复胡宫保

【原文】

立法不难,行法为难。以后总求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应事接物(1)时,须从人情物理(2)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与李申夫

【注释】

(1)接物应事:待人接物,与外界接触。

(2)人情物理:泛指一切人情事理。

【译文】

订立法规并不难,难在时时按照法规办事。希望我们在订立法规以后能切切实实地执行,并能坚持不懈。待人接物时,应该从人情事理最浅显的地方着眼,而不应当从深细的地方探求。与李申夫

【原文】

先哲称利不什(1)不变法,吾谓人不什不易旧。复陈作梅

【注释】

(1)什:十倍。

【译文】

前代的贤人说没有十倍的利益就不能变法,我说没有超过十倍的民众也不能改变旧的制度。复陈作梅

【原文】

君子不恃千万人之谀颂(1),而畏一二有识之窃笑。复郭意城

【注释】

(1)谀颂:阿谀赞颂。

【译文】

对于君子而言,千万人的阿谀颂扬不算什么,但一两个有见识的人的暗自讥笑却能让他感到畏惧。复郭意城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1)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2),必不至于内伤。复陈舫仙

【注释】

(1)忧虞:忧虑。

(2)外感:外来的刺激。

【译文】

古人处在艰难困苦境地的时候,正是德行与功业长进的关头。他们在德行与功业上的增长,一方面能够使自己胸怀坦荡,同时又能使自己身体健康。圣贤之所以为圣,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把身受巨大苦难的时候作为磨炼自己心性最关键的时刻,将心放宽,滋养灵敏,有活泼泼的胸襟和坦荡荡的心境。如此,即使身体遭遇外界刺激,内心也不至于受到干扰。复陈舫仙

【原文】

祸机之发,莫烈于猜忌。此古今之通病。坏国丧家亡人,皆猜忌之所致。《诗》称“不忮不求,何用不臧”(1),仆自省生平惩咎(2),不出忮、求二字。今已衰耄(3),旦夕入地,犹自憾拔除不尽。因环观当世之士大夫,及高位耇长(4),果能铲除此二字者,亦殊不多得也。忮、求二字,盖妾妇、穿窬(5)兼而有之。自反既不能免此,亦遂怃然(6)愧惧,不复敢道人之短。复郭中丞

【注释】

(1)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语出《诗经·邶风·雄雉》篇。意思是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忮,嫉妒;求,贪婪;臧,善,好。

(2)惩咎:罪过,过失。

(3)衰耄[mào]:衰老。

(4)耇[gǒu]长:亦作“耈长”,年老长者。

(5)穿窬[yú]:凿穿或翻越墙壁盗窃。

(6)怃[wǔ]然:怅然失意,形容失望的样子。

【译文】

之所以会发生灾祸,最大的原因莫过于猜忌。这是自古以来的通病。国家遭到破坏,家邦遭到丧亡,自身遭到杀身之祸,都是由猜忌导致的。《诗经》中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我反省自己平生的过失与招致的怨恨,原因基本都在“忮”“求”二字上。我现在已经步入老年,半截入土了,仍然没能将这两个字铲除干净。放眼当今的士大夫,以及身居高位的长者们,真正能把这两个字铲除干净的也不多见。忮与求,兼有女人浅狭的心思与偷盗者的恶行。反省自己都没能克服,便心生惭愧恐惧,不敢再说别人的短处了。复郭中丞

【原文】

人才非困厄(1)则不能激,非危心(2)深虑则不能达。复袁小午

【注释】

(1)困厄:困苦危难。

(2)危心:指心存戒惧。

【译文】

人的才干不经历困顿厄运就不能激发出来,没有忧患意识和长远的谋划就不能通达。复袁小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