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説明

整理説明

《楚辭評注》十卷,王萌撰。王萌(生卒年未詳),字遜直,號裝溪,竟陵(今湖北天門)人。清人章鐖所纂《天門縣志》卷十七《隱逸列傳》載王萌事跡,云:

王萌,字遜直。童年觸口成詩,機神天遂,譚元春早識之。事親至性,不隨年疎。檢束笑言,不使志放。諧俗而自矩,不求名而讀書。終其身貧窶,著身皆韻也。

童年時曾受譚元春(1586—1637)賞識,當生於明季。《楚辭評注》卷首作者自序題款“疆圉大荒落仲冬長至日,裝溪在叟王萌書於蠟梅花下”,“疆圉大荒落”爲康熙十六年(1677),可知王氏乃明末清初人。其人文才洋溢、少年成名,品行端平孝直,好學博雅,不求仕進而終身貧窘。王萌著述,除《楚辭評注》外,《天門縣志·藝文考》還著録有《易注解頤》六卷、《裝溪詩集》五卷和《石鼓音義》一卷,今皆不存。

《楚辭評注》一書由王萌評注,其侄王遠考音。卷首爲王萌自序,次目錄,末附按語。各卷詳署校定人名字,各篇有小序,篇中間有王遠、朱軾(字可亭)、胡克寬(字檢菴)、朱琦(字柯亭)等人按語。其中尤以王遠按語出現次數最多、討論範圍最廣。

王遠,字帶存,王萌之侄。《天門縣志》卷十五有傳,稱其“學有操持,不爲威惕貨誘名動;博觀群書,必出其分際”。曾先後出任潛江知縣朱軾、松江知府胡克寬幕僚。朱、胡二氏參與《楚辭評注》的校訂注評,當得益於其入幕經歷。雍正年間,詔舉賢良方正,力辭不就。晚年名重,仍不爲貨使,“家居祀先,子弟肅肅。聞其告祖必自呼乳名,未嘗以老憊弛禮”。著有《家禮輯略》。爲人温厚淑良,好學博聞,無意仕進,與其伯父相類。故於《楚辭評注》考音外,王遠對字義文句多加按語,頗能體會王萌注解意圖,發揮原注深意。王遠“天機清妙”,“於古人可悲可喜,往往設身其間,自證所進,品詣超上”。故其按語或有糾前人之誤解者,或指出原注之未安者,或能體屈子之心,至真至敬,至情至性。伯侄二人皆可謂屈子之異代知音耳。

《楚辭評注》的著述特點,洪湛侯《楚辭要籍解題》早有論及,後亦多有闡述者。可參看,兹不贅述。葢《楚辭評注》一書,由王萌、王遠伯侄通力完成,評文中時引前人之説,另夾有同代諸家按語。合而觀之,此書特點除前已述者外,仍有一二處值得討論。考音部分,王遠已能打破朱熹“叶韻説”的局限,而以古音、方音考釋文字,開清代以古音研究《楚辭》的先河。如釋《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瀁而自浮”句,王遠既引吴棫、朱子之説:“浮,才老、晦翁俱叶就‘疑’。”又加按語詳考之:“古音‘牛’讀‘疑’,而‘疑’亦讀‘牛’,或方音之互轉也。《周書》逸詩‘取與不疑’與上‘柔’韻,《三略》‘謀可深而不可疑’與上‘憂’韻,《服賦》‘何足以疑’與上‘浮’‘休’‘舟’‘游’‘憂’韻,是‘疑’自有‘牛’音也。”王遠認識到古代聲韻是發展變化的,且能從方音、文獻考證古音讀法、校釋音義,見識非短。然其一字重出皆注音,不避重複,稍覺繁贅。如上引考“疑”“浮”韻例,於《服賦》篇中重出。其餘單字考音重複者亦不在少數,似可簡化。評注部分,王萌多依王逸、朱子之書注釋字詞句意,王遠按語在繼承發揮之餘,還擅於闡發章句義理,梳理段落結構,對解讀楚辭文脈有所裨益。如在向來難解的《天問》篇中,王遠每於某問之後出一按語,説明前者所問何事,問意之由及其與後文之關聯,讀者可依注索文,劃分層次,進而理解《天問》篇章大義。朱軾、胡克寬等人按語則更注重楚辭的藝術性,尤其能審視文意、體諒屈子深情,有千古同慨之感。如朱軾於《九歌·山鬼》末句“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出按語云:“讀一過,淒風苦雨入寒窗。”胡克寬在《九章·惜誦》有按語:“天下後世孤臣孽子,讀此同聲一哭。”可見千古之下,屈子之同心者夥矣。評注之文,合此諸家之力,從章句釋義、段落梳理到整體賞析,層層遞進;有注解,有寄託,有感知,特點鮮明。

《楚辭評注》的版本問題較爲複雜,香港學者陳煒舜曾就此作過考辨,可參閱。概言之,該書於清康熙、乾隆年間數度刊印。各家目録均有記載,又互相出入。其首次刊刻年代,據卷首作者自序題“疆圉大荒落”,當爲康熙十六年(1677),此本今未見。後王遠於康熙年間刊印,加入考音按語及朱軾、胡克寬、朱琦等人按語。乾隆二年(1737),姚培謙據此翻刻,扉頁撰“鱸香居士讀本”(下簡稱鱸香居士本)。北京出版社據以影印,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八輯十六冊,易見。另,上海圖書館所藏漢川周若鴻批注本(下簡稱上圖本),無扉頁。據陳煒舜考,乃康熙間王遠再刊本,其版式、頁碼及避聖祖名諱雖同於鱸香居士本,即王遠首刊本,但該本糾正了原本的一些訛誤,並將原有的墨丁、空格悉數補上,卷首序後錄《讀騷歌》一首,可以説是對首刊本進行了一次改訂。此次整理以鱸香居士本,即王遠首刊本爲底本,參校以上圖本。上圖本所録《讀騷歌》以附錄形式著於書後。限於整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當之處,請讀者指正。

  1. 見洪湛侯主編:《楚辭要籍解題》,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8~111頁;潘嘯龍、毛慶主編:《楚辭著作提要》,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陳煒舜:《從〈楚辭評注〉看明末清初的學風轉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6期,2006年,第322~335頁;周建忠著,施仲貞補:《五百種楚辭著作提要》,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64頁。
  2. 見陳煒舜:《從〈楚辭評注〉看明末清初的學風轉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6期,2006年,第318~320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