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总觉得,个人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是紧密联系的。对于“70后”的大多数农村小孩来说,童年是简单而又快乐的:平时在家里吃着简单的食物:玉米糊糊、面条和烤红薯,偶尔有西瓜或者苹果之类的东西,那意味着当天的生活是大大改善了;上学时,背着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军绿色书包,唱着“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的歌曲,读着《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课文,在学校的操场上用电池芯的碳棒一遍遍地抄写语文课上老师教的生字或者词语,在不知不觉中走过童年。

那个时候文娱生活是简单而淳朴的。我们看的电影是《地道战》《地雷战》《红日》《苦菜花》等。也许是受电影的影响,我们两个生产队的小孩子,常常模拟电影中打仗的镜头,都将自己描述为八路军,而将对方称为国军,用土块当手榴弹互掷着打仗。

童年时代的我们,时刻想的事情就是随时响应祖国的召唤,穿上绿军装,为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即便是中枪后,也要掏出口袋里仅存的五块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对于“70后”来说,家中一般有兄弟姐妹几个,自己是老小,我们大都穿的是哥哥姐姐穿旧的衣服,在乡村简陋的校舍勤奋读书。读书是农村小孩改变生活的唯一途径。这些人没有上代人安排好的道路,所以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要在农忙时或者星期天跟着父母在田地干农活。

在随后的日子里,生活开始发生变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1979年7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了“经济特区”。不久,在珠三角地区,一片片的新厂房建了起来,我们这代年轻人中一群群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离开家乡的青山绿水,涌向珠江三角洲,成为打工者,寻找着自己的梦想。

比起“80后”“90后”来,我们这代人的教育程度不算高,各种各样的教育经历: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或者本科。在那个时候,中专曾经是农村精英小孩的首选,因为中专生已经是国家干部队伍中的一员。本科是不错的学历了,那个时候的本科生代表的是全国百分之四的幸运儿。研究生学历的人有,但真是不多。

但不管是少数的本科生,还是中专生,或者高中生、初中生,比起上辈人来,都是幸运的,毕竟是进了一次学校,识字,会算数,能够用文字记下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不会吃不识字的亏,比如说算清楚和自己密切相关的生产队的工分;能算清楚账,这样在买东西或者进行简单的商品交换时不被人骗。

在这些人中,我算是幸运的。在邓小平1992年发表南方讲话之后,我坚定了去广东的想法。1993年2月,春节刚刚过去,我登上了南下的火车。去广东之前,我一无所有。在广东,从一个香港制造厂的程序员起步,一步步地做起,最后在北京,做到全球顶尖的IT公司的高级项目经理,参加并领导了几个数十亿美金的信息系统的项目建设;一个小小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拿到了世界顶尖商学院的工商管理博士学位;从一个乡间的小男孩,走遍了世界的几个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这是我在二十年前离开家乡时不敢想象的。

认识我的几个朋友,经常对我说:“拴平,把你打工的经历写出来,我知道你的打工生涯是个传奇。”我答应着,没有动手的意思。一则是因为大家喜欢读的故事是从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的故事,我在外企只做到高级项目经理的职位,对于这样的故事,大家并无太大的兴趣;再则,我的工作确实很忙:平时做项目,周末写论文或者听各种各样的讲座,腾不出时间来写。

直到2014年7月,伴随着经济的回落,项目越来越少,我终于有时间思考写书的事情,开始思考从何处下笔。

我打工的时间是从1993年2月初开始,到2014年6月底告一段落,这中间有22年的时间,我自己这时44岁,一半的时间在陕西长大,另一半的时间在中国沿海几个主要城市和全世界的各个地方跑。这个故事怎样写?以什么为主题?

直到2014年12月的某一天,在上海参加一个大项目的竞标。早晨起来,照例打开肯尼迪总统的演讲录音,这套录音是我在IBM时,在肯尼迪博物馆的网上书店买的正版录音,从美国邮寄过来的,因为那个时候手头比较阔绰。这套录音一共收录了肯尼迪总统在各个时间的二十多篇演讲,我一直坚持循环播放收听了七八年。这一天正好是播放肯尼迪总统在莱斯大学的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我们选择去月球!我们选择去月球,我们在这个十年选择去月球和做其他的事情,不是因为它们很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很难!)肯尼迪总统在演说的最后,提到了英国的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攀登珠穆朗玛峰之前,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Because it is there!)乔治·马洛里后来永久地留在了珠穆朗玛峰上,有关他的争议还在继续:他是登上珠峰第一人吗?他是在接近珠峰的时候遇难,还是在攀登上珠峰后的返回途中遇难?人们在搜寻着证据。其实马洛里是不是登上珠峰第一人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马洛里留给人们的是不朽的探索精神—向着陌生的领域勇于探索的精神。

我又想起我在IBM时的2011年6月,“蓝色巨人”在庆祝百年华诞,其中的视频主题也用的是这个标题:因为山在那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IBM引领信息技术的潮流,IBM人是很认可这句话的。在西方人的眼里,向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这和大多数中国人想的升官发财和追求安逸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在那一刻,我为自己的新书想到了名字—“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山在那里,它吸引着不畏艰险的人向上攀登。山上并没有一块钱的现金,登山的人享受的是一种挑战生命极限的乐趣。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