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斋独酌

郡斋独酌(1)

前年鬓生雪(2),今年须带霜(3)。时节序鳞次(4),古今同雁行(5)。甘英穷西海(6),四万到洛阳(7)。东南我所见(8),北可计幽荒(9)。中画一万国(10),角角棋布方(11)。地顽压不穴(12),天回(13)老不僵(14)。屈指百万世(15),过如霹雳忙(16)。人生落其内(17),何者为彭殇(18)?促束自系缚(19),儒衣宽且长(20)。旗亭雪中过(21),敢问当垆娘(22)。我爱李侍中(23),摽摽七尺强(24)。白羽八札弓(25)压绿檀枪(26)。风前略横阵(27),紫髯分两傍(28)。淮西万虎士(29),怒目不敢当(30)。功成赐宴麟德殿(31),猿超鹘掠广毬场(32)。三千宫女侧头看(33),相排踏碎双明珰(34)。旌竿幖幖旗(35),意气横鞭归故乡(36)。我爱朱处士(37),三吴当中央(38)。罢亚(39)百顷稻(40),西风吹半黄(41)。尚可活乡里(42),岂惟满囷仓(43)。后岭翠扑扑(44),前溪碧泱泱(45)。雾晓起凫雁(46),日晚下牛羊。叔舅欲饮我(47),社甕尔来尝(48)。伯姊子欲归(49),彼亦有壶浆(50)。西阡下柳坞(51),东陌绕荷塘(52)。姻亲骨肉舍(53),烟火遥相望(54)。太守政如水(55),长官贪似狼(56)。征输一云毕(57),任尔自存亡(58)。我昔造其室(59),羽仪鸾鹤翔(60)。交横碧流上(61),竹映琴书床(62)。出语无近俗(63),尧舜禹武汤(64)。问今天子少(65),谁人为栋梁(66)?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67)。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68)。谓言大义小不义(69),取易卷席如探囊(70)。犀甲吴兵斗弓驽(71),蛇矛燕骑(72)驰锋芒(73)。岂知三载凡(74)百战(75),钩车不得望其墙(76)。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77)?溪南重回首(78),一径出修篁(79)。尔来十三岁(80),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81),泪下神苍茫(82)!御史诏分洛(83),举趾何猖狂(84)。阙下谏官业(85),拜疏无文章(86)。寻僧解忧(87)(88),乞酒缓愁肠(89)。岂为妻子计(90),未去山林藏(91)。平生五色线(92),愿补舜衣裳(93)。弦歌教燕赵(94),兰芷浴河湟(95)。腥羶一扫洒(96),凶狠皆披攘(97)。生人但眠食(98),寿域富农桑(99)。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100)。江郡雨初霁(101),刀好截秋光(102)。池边成独酌(103),拥鼻菊枝香(104)。醺酣更唱太平曲(105),仁圣天子寿无疆(106)

(1)原注:黄州作。○《唐书·地理志》:“淮南道黄州齐安郡。”《宋书·袁粲传》:“好饮酒,善吟讽,独酌园庭,以此自适。”

(2)何逊诗:“十年事河外,雪鬓别关中。”

(3)刘禹锡诗:“却要霜须一两茎。”

(4)《管子》:“五和时节,八举时节,七举时节,九和时节,六行时节。”张华诗:“四气鳞次。”

(5)《汉书·司马迁传》:“古今一体。”《淮南子》:“昔容成氏之时,道路雁行列处。”

(6)《后汉书·西域传》:“永元六年,班超击破焉耆,于是条支、安息诸国,至于海濒,四万里外,皆重译贡献。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

(7)《汉书·地理志》:“弘农郡上雒。《禹贡》:雒水出冢领山,东北至鞏入河。过郡二,行千七十里。”《穀梁传》:“水北为阳。”《后汉书·郡国志》:“河南尹,秦三川郡,高帝更名,世祖都雒阳。”《莋都夷传》:“百宿到洛。”

(8)《淮南子》:“地不满东南。”

(9)《史记·五帝纪》:“北至于幽陵。”张衡《东京赋》:“惠风广被,泽洎幽荒。”

(10)《汉书·地理志》:“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11)《关尹子》:“圣人道虽丝纷,事则棋布。”左思《吴都赋》:“屯营比栉,解署棋布。”

(12)《晋书·张协传》:“仰倾云巢,俯殚地穴。”

(13)一作“迥”。

(14)曹冏《六代论》:“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15)《汉书·陈汤传》:“诎指计其日。”按:诎,与“屈”同,《通鉴》作“屈指”。

(16)《宋书·乐志》:“人生世间如电过。”《尔雅》:“疾雷谓之霆。”注:“疾雷谓雷音急激者,谓之霹雳。”按:今《尔雅》及注语俱小异,此据《初学记》引。

(17)《梁书·范缜传》:“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随风而堕,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18)《吕氏春秋》:“彭祖至寿也,无欲不足以劝;殇子至夭也,无欲不足以禁。”

(19)江总《修心赋》:“遣十缠之系缚。”

(20)《风俗通》:“儒者,区也,言其区别古今。”《后汉书·桓荣传》:“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

(21)《史记·三代世表》:“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

(22)《广韵》:“娘,少女之号。”《晋书·阮籍传》: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

(23)《唐六典》:“门下省侍中,正三品。”《旧唐书·李光颜传》:“迁忠武军节度使,会朝廷讨吴元济,诏光颜以本军独当一面,贼众压光颜之垒而阵,光颜乃自毁其栅之左右,出骑以突之。光颜将数骑冒坚而冲之,出入者数四,贼乃大溃。光颜连败元济之众,贼平,命中官宴光颜于居第,又御麟德殿召对,赐金带锦彩,已而进阶开府仪同三司,仍于正衙受册司徒兼侍中。”

(24)《晋书·羊祜传》:“摽长七尺二寸。”《隋书·律历志》:“十二乘辰,余不成法者,半以上为进,以下为退;退以配前为强,进以配后为弱。”

(25)《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以旌获,白羽与朱羽糅。”

(26)《芥隐笔记》:“老杜有苔卧绿沉枪,《南史》有绿沉屏风,杜牧之有压绿檀枪,与‘沉’宜相通。”按:《隋书》又有“绿沉甲”,见《张奫传》。

(27)萧统《八月启》:“倾玉醅于风前。”《晋书·苻坚载记》:“苻融驰骑略阵。”《姚苌载记》:“望麾而进,前无横阵。”

(28)《吴志·孙权传》注:“《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

(29)《唐书·方镇表》:“贞元十四年,淮西申光蔡节度号彰义军节度。”《周礼·虎贲氏》注:“虎士,徒之选有勇力者。”

(30)《史记·荆轲传》:“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晋书·刘伶传》:“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汉书·西域传》:“贰师军击大宛,匈奴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

(31)《元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长安志》:东内大明宫有麟德殿。

(32)《长安志》:“西内有毬场亭子。”

(33)《后汉书·后妃传》:“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汉书·贡禹传》:“古者宫女不过九人。”

(34)《古艳歌》:“姮娥垂明珰。”

(35)《尔雅》注:“旄首曰旌。”注:“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又:“有铃曰旂。”注:“悬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

(36)《史记·晏婴传》:“意气扬扬。”《项羽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37)《晋书·天文志》:“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一名处士。”

(38)《通鉴·晋纪》注:“汉置吴郡,吴分吴郡置吴兴郡,晋又分吴兴丹阳置义兴郡,是为三吴。郦道元曰:世谓吴郡、吴兴、会稽为三吴。杜佑曰:晋宋之间,以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陈书·裴忌传》:“三吴奥壤,旧称饶沃。”《元丰九域志》:“苏州吴郡平江军节度,伪唐中吴军节度。”《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39)原注:稻名。

(40)《词林海错》:“罢亚,稻多貌。”董斯张《吹景集》:“罢亚,一作‘’。”《汉书·王莽传》:“遂营长安城南提封百顷。”

(41)《尔雅》:“西风谓之泰风。”

(42)《旧唐书·食货志》:“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古诗》:“道逢乡里人。”

(43)《淮南子》:“季春之月,天子命有司发囷仓,助贫穷。”

(44)李适诗:“后岭香炉桂树秋。”

(45)《房篆金乐歌》:“前溪流碧水,后渚映青天。”

(46)王叡诗:“浊波洋洋兮凝晓雾。”陆厥诗:“飞鸣乱凫雁。”

(47)《礼记》:“公曰:叔舅,予女铭。”疏:“孔悝是异姓大夫,年幼,故称叔舅。”

(48)刘惔《酒箴》:“爰建上业,曰康曰狄,作酒于社,献之明辟。”《北史·杜弼传》:“使人入村,不敢饮社酒。”

(49)《诗》:“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50)《说苑》:“子路为人烦苦,故予人一簟食,一壶浆。”

(51)《玉篇》:“坞,村坞也。”

(52)《玉篇》:“塘,堤塘也。”《史记索隐》:“《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

(53)《宋书·谢弘微传》:“中外姻亲,道俗义旧,见东乡之归者,入门莫不叹息。”《汉书·五行志》:“又多兄弟亲戚骨肉之连。”《说文》:“市居曰舍。”

(54)《后汉书·张奂传》:“烟火相望。”江淹诗:“归人望烟火。”

(55)《唐书·百官志》:“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隋书·赵轨传》:“轨为齐州别驾,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公清如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

(56)《史记·主父偃传》:“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也。”《项羽纪》:“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

(57)《唐书·食货志》:“德宗相杨炎作两税法,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58)《汉书·龚遂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

(59)《释文》:“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南史·傅昭传》:“经其户,寂若无人;披其室,其人斯在。”

(60)《魏志·管辂传》:“宜蒙阴和之应,得及羽仪之时。”汤惠休诗:“骖驾鸾鹤,往来仙灵。”

(61)乔知之诗:“下有碧流水。”

(62)《晋书·氾腾传》:“柴门灌园,琴书自适。”庾信诗:“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63)陶渊明诗:“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64)《独断》:“帝尧为陶唐氏,帝舜为有虞氏,夏禹为夏后氏,汤为殷商氏,武王为周。”

(65)《唐会要》:“文宗,宝历二年十二月即位,年十八。”

(66)《晋书·温峤传》:“峤有栋梁之任,帝亲而倚之。”

(67)《旧唐书·敬宗纪》:“宝历二年二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晋国公裴度守司空,同平章事,复知政事。”

(68)《汉书·高帝纪》:“从陈以东傅海,与齐王信。”《旧唐书·裴度传》:“沧景节度使李全略死,其子同捷窃弄兵柄,以求继袭,度请行诛伐,逾年而同捷诛。”

(69)《汉书·董仲舒传》:“武王行大义,平残贼。”

(70)《史记·秦始皇本纪》:“席卷天下。”《庄子》:“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

(71)《周礼·函人》:“犀甲七属。”屈原《九歌》:“操吴戈兮被犀甲。”《汉书·晁错传》:“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

(72)一作“戟”。

(73)《十六国春秋·前赵录》:“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人。”《汉书·高帝纪》:“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

(74)一作“幾”。

(75)《晋书·索传》:“大小百战,手擒贼帅李羌。”按:《唐书·帝纪》:“敬宗宝历二年四月,李同捷反,文宗太和三年四月,李同捷降,盖首尾四载,实三载也。”

(76)《礼记》:“钩车,夏后氏之路也。”《诗·皇矣》传:“钩,钩梯也,所以钩引上城者。临,临车也。冲,冲车也。”

(77)《春秋繁露》:“鲁君问于柳下惠曰:‘我欲攻齐,如何?’柳下惠对曰:‘不可。’退而有忧色曰:‘吾闻之也,谋伐国者,不问仁人,此何为至于我?’”

(78)《太平御览》:“刘义庆《幽明录》曰:阳羡县小吏吴龛,有主人在溪南。”刘显诗:“回首望归途。”

(79)顾野王《虎丘山序》:“曲涧潺湲,修篁荫映。”

(80)《通鉴·晋纪》注:“尔来,犹言如此以来也。”

(81)《汉书·吴王濞传》:“往往而有。”邢劭诗:“抚己独怀哉。”

(82)《吴志·孙皎传》:“临书摧怆,心悲泪下。”潘岳《哀永逝文》:“视天日兮苍茫。”

(83)《唐六典》:“蔡邕《独断》称汉制:天子之书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敕。自魏晋以后因循,有册书诏敕,总名曰诏。皇朝因隋不改,天后天授元年,以避讳改诏为制。”《元和郡县志》:“河南府,武德四年为洛州,显庆二年置东都,天宝元年改为东京,至德元年复为东都。”《唐会要》:“旧制东都留台官元额七员,中丞一员,侍御史一员,殿中侍御史二员,监察御史三员。贞元十三年三月,以权知御史中丞崔元略为东都留台,自后但以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共主留台之务,而三院御史,亦不尝备焉。”

(84)《左传》:“举趾高,心不固矣。”《庄子》:“猖狂不知所往。”

(85)《汉书·邹阳传》:“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唐书·李景伯传》:“景龙中,为谏议大夫、中书令。萧至忠曰:‘真谏官也。’”

(86)韩愈诗:“拜疏移阁门。”屈原《九章》:“蛟龙隐其文章。”

(87)一作“幽”。

(88)《魏书·释老志》:“沙门或曰桑门,总谓之僧。”

(89)傅玄诗:“青云徘徊,为我愁肠。”

(90)《汉书·张良传》:“上虽苦,强为妻子计。”

(91)《汉书·王贡龚鲍传赞》:“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

(92)《史记·张耳传》:“泄公劳苦如平生欢。《拾遗记》:因祇之国,其人善织,以五色丝内于口中,手引而结之,则成文锦。”

(93)《高士传》:“善卷者,古之贤人也。舜以天下让卷,卷曰:‘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诗·绿衣传》:“上曰衣,下曰裳。”

(94)《汉书·韦贤传》:“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通典》:“古冀州其在天官,昴毕则赵之分野,尾箕则燕之分野,大唐为河北道。”《后汉书·岑彭传》:“皇帝受命,平定燕赵。”《北齐书·马敬德传》:“教授于燕赵间。”

(95)《楚辞·九歌》:“浴兰汤兮沐芳。”《元和郡县志》:“鄯州湟水县。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出青海东地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唐书·吐蕃传赞》:“吐蕃、回鹘,号强雄,为中国患最久,赞普遂尽盗河湟,薄王畿为东境,犯京师,掠近辅,残馘华人,谋夫虓帅,圜视共计,卒不得要领。”

(96)一云“洒扫”。《吕氏春秋》:“水居者腥,草食者羶。”《宋书·谢灵运传》:“聚落羶腥。”《隋书·突厥传》:“亘朔野之追蹑,望天崖而一扫。”

(97)傅玄诗:“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

(98)《南齐书·陆澄传》:“行坐眠食,手不释卷。”

(99)《汉书·礼乐志》:“驱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食货志》:“务民于农桑。”《唐六典》:“肆力耕桑者为农。”

(100)《庄子》:“荒唐之言。”

(101)《释名》:“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通典》:“齐安郡黄州,郡东南百二十里临江,与武昌相对,有邾城。”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霁兮。”湛方生诗:“乘初霁之新景。”

(102)庾信诗:“秋光丽晚天。”

(103)《南齐书·孔稚珪传》:“居宅盛营山水,凭几独酌,旁无杂事。”

(104)庾信诗:“菊花随酒馥。”

(105)《旧唐书·音乐志》:“立部伎有太平乐。”宋之问诗:“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106)《汉书·王吉传》:“考仁圣之风。”《韦玄成传》:“开赐皇帝,眉寿无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