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手稿
鲁迅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他不是一个自恋的人,对于自己的优长,不太爱表白。比如几次应邀给自己的外文版小说集写自传,都不超过一千五百字,开笔不久便急急收尾。他常常怀疑自己的价值,作品且不说,手稿等物,随手丢弃,以为不足道。他北京时期的墨迹,我们可看的已经不多,不知散落在何方。直到晚年,他还拿着手稿裹油条,外人看了很觉可惜。要不是有人提醒许广平保留它们,也许我们真的看不到多少遗墨了。
对鲁迅的手稿,出版界一直情有独钟。“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文物出版社出版过鲁迅手稿全集,震惊了读者。那是一个珍贵的版本,可惜现在不易见到了。后来有出版社陆续推出鲁迅手稿选,都精致美观,品相也各有千秋。近来我得到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新出版的《鲁迅手稿丛编》,颇为欢喜。其书印制之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鲁迅遗墨的价值,在书中一一浮现。
我对于版本向无研究,故不能道出其中的一二。然而鲁迅的手稿,可引出许多趣事。关于收藏和保护手稿的故事,人们已谈了许多,它自身的美质引来的话题,则一时说不完。
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鲁迅手稿,可能是他青少年时期抄录的《镜湖竹枝词》《二树山人写梅歌》《恒训》等。他那时候的字迹虽然幼稚,但形体稳健疏朗,有柔情于斯。越到后来,他的字越见佳境,点划之间似乎有幽思浮动,墨入纸处仿佛有光。许多书法家喜欢鲁迅的字,我们看郭沫若、沙孟海等人的文章,谈及鲁迅都表示很有好感。有人说他的书风来自魏晋,那是对的。他临帖的范围,以魏晋为主,因为喜欢汉魏的文物,自己有意收藏它们,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这些不懂书法的人,看他的墨宝,便也如读古人的书家作品一样,感觉有异样的美感飘来。那里有神奇的气韵流动,章法错落有致,温婉与朗健均有,整体的和谐与局部的清秀小巧并存,渗透着一股诗意。学者孟会祥总结鲁迅的书法特点是“简、古、率、雅、遒”,其中妙义,已经说得很全面。
我自己读鲁迅的手稿,有多重的感受。一是想见其人之美,内心的清秀一看即知。人们说鲁迅怒气多,但那字迹却柔美得很,暖意暗藏其间,这恰是他的原色。二是愿意借此看他修改文章的痕迹。这一点对于了解其文章之道,亦有帮助。我们在先生墨迹的点滴里,能够感受到他的严谨和博学。
比如《藤野先生》的手稿上,题目原是“吾师藤野先生”。从他去掉原先的题目,可看出其表达的微妙性,推敲间有另类的情思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从手稿中可看出他选择词语的智慧。而为了历史判断与人格判断的精准,次序安排与文献的选择,都有独具匠心之处。有的文章的修改,为了意思的简洁,去掉枝蔓,有的为了阅读的乐感,词语的选用颇见深意。《五猖会》手稿典型地表达出词语的音乐美,在修改的痕迹中,可看出作者对于汉语节奏的良好控制力。他写文章,避免重复的词语出现,表达多见创意,说过的话,不愿意再讲,涉及相似的意象,则以不同的格式为之。比如《文坛三户》分析破落户的一段文字:
原文:
那文雅是装来的,从破落户看来,这就是所谓俗。不识字人不言俗,他一掉文,又掉不好,那一言就俗。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他其实并不“顾影自怜”,倒在“沾沾自喜”。
修改稿:
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所以那些作品,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但一定还差一尘:他其实并不“顾影自怜”,倒在“沾沾自喜”。
修改后比原来要生动、形象。原先的文字亦好,只是在别的地方说过类似的句子,便抹掉。这是他的洁癖。孙犁、张承志都传染了鲁迅的这个洁癖,选字炼句,奇意暗出,陌生的表达里,有天然的乐趣。朱正先生有本专著《鲁迅手稿管窥》,专门讨论这个话题。他对照原稿、弃稿,对于鲁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的表达特点有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文章学的人,可以好好看看这类分析文字,这对于我们领会中国文章的妙处,会有不小的启示。他认为鲁迅修改文章不都是删去可有可无的字句,还能够看他“怎样从一些近义词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来,从而使文章表达得更真确、更生动,更鲜明”。朱正的看法,确是代表了学界一般的见识。
晚年鲁迅的手稿尤为好看,行文飘洒自如,几臻化境。稿纸很淡雅,字写得不大,但六朝的味道散落在起承转合之间。读这一版《鲁迅手稿丛编》,好像能看到鲁迅的形影。悄然落笔中,细雨无声,疏落间有微微古风,静谧中蕴含着万千气象。你难以想象温和的文体里滚动着惊雷阵阵,于此生发的浩大情思,直扑眼帘。中国的好文章是毛笔写出来的,键盘上未必能产生如此美妙的杰作。鲁迅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汉字书写的瑰宝,亦搭造了与古人对话的通道。古老的笔墨反射的是现代人的喜怒哀乐,那楚楚动人的手稿打通了古今气脉,新旧之间延伸了无限的智性。编者王培元说阅读鲁老夫子的遗墨,乃一次精神的沐浴,大有“魂飞魄散”之感。诚哉斯言,信哉此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