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桂皮

小镇桂皮

桂皮就是肉桂之皮,属于樟科,生长在遥远的南方。它们以揭肤之痛,来到北中原的小镇集市上凑热闹。

在一个摆摊售香料的老头子前面,摆满八角茴香、花椒、豆蔻、良姜、陈皮。他统一叫“十三香大料”。我们以后就简称他为“十三香老头”。后来省略主语,用借代,简称“十三香”。春节前集市上香料卖得最快,看到母亲用一个纱布袋子装着,煮肉时当大料。过后舍不得扔,就挂起来,来年再用。

一天,一个抄过我作业的同学叫我,给我一小片东西,神秘地说:“嚼嚼。”

以后,桂皮就放在嘴里用于上课时提神,不知道专业名字,大家就统一叫“麻辣”。孟岗小学开始流行一种“麻辣”。每天兜子里我都装一块,上课也可以悄悄嚼,连女生都舍不得给。

“麻辣”就是北中原小镇上的一块南方的桂皮,属于补童贞的小补丁。

嚼完后,大家开始围在乡村集市上“十三香”的摊子前,即使老头子看得再严,“十三香”肯定会漏掉一味,必有一位同学得手,偷一块桂皮大家平分。

一个乡村小学期我都在桂皮的气息里度过。世上好的调味品必须首先会调戏。教室里弥漫着南方肉桂的气息。安神,麻辣,气味上升,成绩下降。

通过嚼尝,我知道好的桂皮性状应该是这样:

双卷筒状或单筒状,外表灰棕色,稍粗糙,内表面红棕色,平坦,用指甲划一下油痕明显,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油润,气香浓烈。重要的是在舌尖的感觉,必须入口味甜。

我的结论是,优秀的肉桂就像男老师喜欢的前排女生。

后来经验逐渐丰富,让我们偷选的好桂皮一片片肉厚,体重,油性大,香气浓,嚼之渣少。品质优秀。后一词是套用学校毕业鉴定书上的。

人的交往也靠气味结缘,喜欢一个人其实就是喜欢对方的气味。臭(读嗅)味相投说的就是气味感应,三十里以外你会有感觉,更相投的就在百里之外,由长垣能到达长春,从现代能到达晋代。气息和味道最后会影响学习,有桂皮味的学生成绩大都差。不用鉴别,班里后三名的学生肯定都有南方桂皮的气味。

我媳妇是中医师,过去下班经常一身的职业草药味。多年之后,她说,你们吃的不全是桂皮,是一种假的,叫阴香。这让我为自己当年的判断力稍感遗憾。

少年时代,因为有假知识、假主义,自然也有假草药。我们肯定也吃过杜仲、厚朴、海桐皮之类,它们都是皮状,在“十三香”那一方迷惑人的摊子上,它们的外表都像肉桂的近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