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与正义之师

人道与正义之师

有一个阶段,王世昌在部队的民运部工作,这民运工作是前线、二线两头都得跑的工作,部队出发前他就要和战友先行去“打前站”,为部队安排吃住事项,还要做好群众工作,得到老百姓的理解、支持;部队撤了,他要去做善后事项,接受战俘啦、赔偿啦、安抚啦,使解放军的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与模范事例广为传播。有几次他看到腿受伤的国民党俘虏兵拖后,未负伤的俘虏官兵管都不管,王世昌就让他们停下来,从俘虏队伍里挑出两个人,叫他们去搀扶伤兵,该给他们换药就叫我们的卫生员给换上。一个被俘的军官悄悄跟王世昌说:

“上级长官跟我们老是讲‘共匪’‘共匪’的,说我们国民党是正规部队,还有王牌军,很多军官毕业于黄埔军校,又有美式武器,根本没有瞧起你们解放军,说你们迟早得完蛋,一口咬定保证打败共军,刺激我们作战的话多是‘升官发财’。人不能貌相,现在我服了,你们才是人道正义之师,你们总打胜仗有内在原因,听你们说了,那就是‘打仗为人民’,我们那里哪有这样的口号。”

王世昌回答道:“你们的失败说明,部队能不能打胜仗,不完全在于装备好坏,国民党军队论武器、人数,都比我们强,可是你们政府官员腐败,你们代表的是地主、资本家的利益,得不到大多数的人民支持,人心失掉了,军心也不稳了,还能打胜仗吗?另外,你们打仗靠什么?靠金钱物资、升官刺激,靠吹牛说大话,到头来落个一场空。”

说话间凑上来几个俘虏,末了也纷纷点头。王世昌的一番话说得大家心服口服。王世昌明白这个军官说的是心里话,经问,他也是从农村出来的。

战争考验着人。王世昌感慨地说:“攻锦州、打四平、攻天津……战斗激烈、残酷,解放军在吃、穿、用都缺乏的情况下,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丝毫没有动摇消灭国民党的意志、决心,没有贻误任何战机,我们是一支钢铁的队伍,希望青少年们去观看解放军三大战役的纪录片,那是两党两军的大决战,是意志、战斗力、作风的大决战,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是正义的力量。”

说到这里,王世昌想起同部队里的一个人,这个人的经历代表着极少数意志薄弱者,他因小失大,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个人生活,破坏了部队纪律,离开了部队,一辈子都是遗憾。“他这个同志,干工作还可以,有才干,曾经当过演员。”王世昌讲起这个人来:

参军后,这个同志行军到达沈阳的时候,意外碰见一个亲戚,亲戚捎话给他说:“你妈妈很想念你,总说你这一当兵就不知啥时候能回家,她提到你的终身大事时就哭,眼睛都要哭瞎了,你不能回来看看吗?错过机会可是一辈子的事,你好好想想吧……”亲戚的话在他心中激起涟漪,他也就一边行军一边寻思这些事,有时无精打采,对到前方作战几乎没了信心。可是行军打仗是不能请假的,部队没有这样的先例,怎么办?说什么也得回家看看。此念一产生如何也控制不住,他回家的决心已定。夜间他趁部队休息,给指导员写了一封信留下,把枪放在枪架上,偷偷开了小差溜回家去。第二天部队发现了这个情况,并利用这件事向全体官兵进行了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教育。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