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大决战

辽沈战役大决战

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先摧毁东北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理由是:第一,东北民主联军(四野前身)实力不凡,打歼灭战比较容易成功;第二,四野军队若拿下东北,可以以东北工业支持其余解放区部队;第三,辽沈战役一旦胜利,四野即可挥师入关,协助华北人民解放军一同对抗华北国民党部队,组织平津战役。于是,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中共最高统帅部的领导下,出动10万部队,不惧美国支持的蒋介石部队,经历了松花江战斗、四平战斗、塔山阻击战,一举攻克锦州,我军处处绝境逢生,屡战屡胜……

王世昌在言谈话语里,对锦州战役印象非常深。问他为什么,他介绍道:在辽沈战役开始之初,国共双方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和毛主席都将占据锦州作为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都派出重兵去固守或争夺锦州。在1948年10月初,东北野战军迅速逼近锦州城下,而国民党的几路大军也分别从海路、陆路合围而来,一场大战即将展开。

王世昌重点回顾了锦州战役。他讲,在攻克锦州的过程中,解放军在锦州东侧的塔山,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搏斗——这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当时我军正在组织进攻锦州,以确保辽沈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知道大事不好,便派出10倍于我军的兵力支援锦州,于是解放军就在塔山迎击这支来势汹汹的援军,阻击战打了6天6夜,最终我军以生命和鲜血固守住塔山,确保了进攻锦州的胜利。

人们让王世昌讲讲参加辽沈等战役的一些细节,他莞尔一笑,娓娓诉说。

一踏上战场,枪炮声一响,尤其经历了几场战斗,什么苦啊、累啊、生命啊,就都不在乎了。当兵干啥来了?流血牺牲解放受苦老百姓啊,怕啥呀!那时我军处于进攻状态,因此常常是急行军、夜行军,一天走个百八十里的是家常便饭;开始脚打泡,渐渐地就磨成了铁脚板。王世昌最初行军也是天天走得脚上起大泡,一脚踩下去,发出咕叽咕叽的声音,他忍着钻心的疼继续前进,绝不掉队,走着走着钢铁脚板就练成了。那时,国民党凭借着美国人的支持,装备先进,给养充足,而解放军是“小米加步枪”。头上敌机频频狂轰滥炸,每次进攻都打得激烈,但是解放军战斗气势如虹,任何困难都不在乎,你飞机来了,我拿步枪也敢打你。解放军每天都吃什么?一句话:走哪儿打哪儿,打哪儿吃哪儿。常有断顿的情况。那时最好的情况是攻进敌人占据的城市,打开国民党军的仓库,嚯,好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没见过呀!于是将那里多得很的罐头、饼干、肉品等分给各部队,享受一顿美餐。战士们边吃边议论:“你说这国民党军队,天天吃得多好,还有美国佬支持,可是就不能打胜仗,可惜了……”还有的说:“都说国民党腐败,腐败了吃什么好的也得打败仗啊。”

这种好日子不是天天有的,高粱米、小米才是家常便饭,而且没有菜,有盐和咸菜就不错了;还有就是嚼黄豆粒,或嚼硬硬的饭痂子。有一次,部队赶到一个地方,老百姓没有跑,但没有粮食提供出来。老百姓告诉部队战士,有一家地主囤积了大批黄豆不卖,谁去借也不行,听说解放军来了,现今跑得无影无踪。部队经过研究,将他家几乎要发霉的黄豆煮熟分给同志们充饥。官兵们就这样边行军边抓一把黄豆塞进嘴里,去迎接下一个战斗。吃黄豆虽然顶饿,但时常引起搞笑的后果——屁多。这样大家倒也轻松不少,紧张的战斗生活还可以有笑声。喝水虽有问题但可以克服,城市自来水不可能经常品尝,乡村的河水、井水是经常饮用的,有时也会把一些体力差的战士弄趴下,上吐下泻的。

王世昌讲,当时解放军的服装严重不足,有时把国民党军的仓库打开,拿出服装来穿上,为了与国民党军区别,就在战士的胳膊上扎上白毛巾。正规的解放军军服(上衣和裤子)很少同时发给战士,那时战斗紧张,军需物资奇缺呀。武器装备更不如国民党军,人家是美式家伙,我们有使用精良武器装备的,一概都是从敌人手里缴获的。王世昌风趣地说:“我们解放军,一顿饥来一顿饱,苦累能报销。谢谢国民党,供我们吃穿少不了,假如缺了枪和炮,就向国军要。”随着战争的发展,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和给养逐渐改善,这其中除了依靠人民的支持,再就是战利品的获取。王将军说,获得敌人的战利品是不用打收条借条的,但是对于从老百姓、商家手中借来的东西,必须打借条。借条上注明借东西的时间地点、部队名称,届时要算账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得违背,这是解放军能够胜利的一大法宝。王将军感慨道:“那时我们很清廉的,除了当时物资极不丰富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我们严格执行党和部队的纪律,谁违背纪律谁就要受到处罚,毫不含糊。”部队每驻一地,都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动百姓一草一木,尊重群众,爱护群众,不管任务多么紧张,首先把群众工作放在首位。为群众挑水、扫院子、打柴火。部队有时因紧急行军后半夜进村也从不打扰群众,在百姓的屋地上铺上稻草过夜。部队在休息之暇,积极地组织和宣传群众,讲述斗地主、分田地、争取解放的革命道理,提高广大群众的觉悟。部队还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深入群众之中,广泛发动群众,宣传革命,进行反奸清算、减租减息工作,提高广大贫苦百姓的阶级觉悟,增强人民群众对我军的信赖和必胜信心,通过对两种军队性质的鲜明对比,激起每个贫苦百姓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党的组织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筹集军粮,为部队抬担架,备粮草。不少老乡家主动为子弟兵磨米磨面,甚至有的人主动献出自己家唯一的牲口为部队运送弹药。有很多人不分白昼黑夜,风天、雪天为部队当向导。有些青年在战斗未打响前,就积极提出申请,要求参军参战。有一位英雄母亲,在丈夫杀敌牺牲后,又把两个儿子送上前线,后来儿子也双双战死在前线。这位妈妈被部队称作“英雄母亲”。  解放军所到之处,出现了一派军民大团结的生动局面。广大贫苦百姓阶级觉悟日益提高,广大指战员战斗信心更加旺盛,战斗所需物资都得到了保障,大大地促进了战斗的进程。我们听到这里很有感慨,现在那些贪官侵占、贪污数额巨大的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他们的脸红都不红一下,还假惺惺地在那里喊廉政,对比我们的先辈,他们应该得到正义的审判,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叛徒,是江山的蠹虫。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