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心诚 三篇
翁心诚,又名翁承新。1942年3月出生于沔阳农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公安县工作,安家于孟家溪镇。曾在孟溪高中、公安师范任教。高级讲师。
公安“三呙”
翁心诚
现在人们只知公安三袁,却鲜知公安三呙。那是因为三袁声誉显赫,名满天下。而三呙默默少闻,不事张扬。于是,显耀掩盖默默,艳阳遮蔽月色。公安三呙这个提法,非族人所能撰,实则“公安派”主帅袁中郎先生所定,可算言之凿凿,有理有据。他在《叙呙氏家绳集》中说:“余邑不能文而耻言文,最为恶习,独呙氏能世擅其业,噫,彼安知乌衣诸郎,为史所艳称若此也。”叙文中说他束发之时,已向慕遂溪公,表彰了呙氏祖孙三代的高尚道德与文采风流。还描绘了其对后世的影响:“云蔚霞起,岂黄头历齿所敢望哉!”他还说:“公安诗文自呙氏肇启焉。”尔后,康熙帝之师、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在《乡贤序》中赞呙门贤士高谊懿行,独行特立,可厉风俗,可维教化。清代宰相级高官、大学士孙嘉淦在为呙氏族谱撰写《文学呙公传》时说:“袁石公《叙呙氏家绳集》曰,公邑之文,呙始之,袁倡之。”这个解读应引起高度重视,他说明公安派文学始于三呙,三呙之文风开三袁文学之先河。文章高手之评,大学士之议,是否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呢?于是,我们不得不向读者介绍公安三呙。
所言公安三呙,指呙校、呙文光、呙邦永祖孙三人。他们是那个五浊恶世、贪墨横行的明朝后期的一道绚丽的风景,在公安这块宝地上光耀了数百年,不仅滋润蓄养了呙氏宗族,而且催生并映衬了三袁文化。这个人格榜样堪称古之圣贤,文风精神与三袁日月共辉。
先说呙校,字育英,号三乐,乃三呙之祖,明代后期人。受祖宗耕读传家遗风影响,从小到大,刻苦攻读,四书五经,烂熟于心。19岁那年参加科考,获乡试第三十名。敲锣打鼓,捷报传来,举家皆庆,举里同贺。按当时惯例,领取登贤榜银90两。对于呙校家,这是一笔可观之财。其住破庐,四壁陋敝,其衣褐褛,徒步出行。他以俭为宝,仿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他对此赏金不动心,不修缮房舍,不置办衣物,不吃香喝辣。他认为自己中举是家族之荣,是祖宗之德,理应回报家族。于是,毅然决然,将90两银子全部用于为族人偿付所欠赋税上。此举为族人扶贫济困做了榜样,呙氏家族行善积德、利众利人之风盛行,流传久远。古言:家庭重孝友,桃李自芬芳。又言:硕德之人,天之爱厚。呙校为人,刚正平直,不惧权势,仗义执言,主持公道。所居公安,百湖十河,水患频繁。百余年来,人口流迁。大户人家围湖造田,动辄成百上千亩,贫困百姓,人多田少,甚至无插针之地。而当局赋税制度按人头不按收获,致使富者更富、穷者更贫。百姓流散乞讨,屡见不鲜。民敢怒不敢言。据县、府志详载,校公为此,“公车上书”,直谏县令,辩呈弊端,抗议恶政。于是县府改弦易辙,将以人头派夫役赋税改为以实收粮为准派夫役赋税,起到了“上裕国储,下济民困”之效。这一德政策举,功在民生,改变了百年惯例,而沿用到明末清兴。
呙校为人,幼少有心,学有专攻。吟诗作文,才思敏捷。著有《蚊蚤嘲》行于世,所述事小,所思旨远。借蚊蝇跳蚤之类,吮吸人血,得以肥己来嘲讽当世贪官污吏,“削铁针头,夺泥燕口”,无所不用其极,搜刮民脂民膏,致使黎民百姓,穷年累月,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被文人墨客携卷登山诵,流韵舞东风。那些精妙诗文,帮民众出气,替冤枉平愤,使贪者胆寒。诗文中有讥嘲,有规劝,有训戒,提倡苦读勤学,遵奉圣教,节俭自律,立品正人,孝亲尊师,奉公守法。被其孙子呙邦永编为《三呙家绳集》之首。惜乎天不假年,年仅22岁,离世魂归。
再说呙文光,人称遂溪,号怀谷。父呙校去世时,身处襁褓(亦有遗腹子一说)。因母亲训教有方,既严且明,年幼入塾,专心致志,师之所授,皆能课诵。常思先父早逝,欲报父母养育之恩,续父孝廉之志。白日足不窥园,夜静秉烛苦读。某晚,入昏瞑之境,只见灯光灼灼,耳闻有人拉着他的手说:“念尔行孝苦奋,还尔旧物。”待询细情,忽然不见。恍若其父登贤榜书,写有“绍父箕裘”(意为后人继承祖业)。天亮后,与母找占者测,卜曰:吉,此为苦志感而灵应,必有所成。于是更加博学慎思,审问明辨,学问大进。明代嘉靖戊子(1528)科考,他参加乡试(省级)被录为第八十名,以举人之资格被朝廷派往四川任巴县令。
文光为人,性本慈善,以儒学为本,深解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德,重在行持,行即是实践,在生活中,在做官中。他在担任蜀地巴县令时,见判官审案,刑官执具,受刑者凄惨呼号。县令听审,静观动刑。他想起俗谚:富贵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悽怆不悦说:止刑吧。巴地民风,纯朴与剽悍并存,劳苦老诚者有,匪盗狡诈者有。土豪劣绅横行乡里。他们勾结官府,动辄诬民为匪,往往为非作歹者逍遥法外,老实巴交者承受诬冤。结怨已久,积弊如山。他以一年轻士子,走马上任荒凉,高山丛垢,人烟稀少,举目无亲。如若拨乱反正,实属难为,如若装聋作哑,去礼离德,流毒必广,久之必引火烧身。思前想后,彻夜难眠。于是决定,退一步天宽地阔。向上级辞呈解官,为令半载,准备乐而归乡。刚踏上东行之路,即接到朝廷新命,让其担任广西遂溪县令。遂溪乃蛮荒之地,语言不通,政事冗繁,县衙黑暗,须杀伐决断,威猛豪强。自念文弱书生,优柔仁慈,一时难以立足,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上任才七天便连续三次仿陶《归去来辞》写辞呈,经吏部批定,便北回了。常自语:以文为纲则仕进,宁工文学以终身。尔后二十余年,似陶渊明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恬静日子。所不同处,陶令常恨酒未曾饮足,而文光并不嗜酒。据康熙年间《公安县志》载,呙家坞垱桥,明代万历年间为邑人呙文光建,可见关心民生。族谱与县、府志称其志节大行与陶相似,晩年诗赋“穷而后工”,著《和陶诗》《北觐稿》《燕翼录》及《自祭传铭》等,为乡党绅士、天下文士所称道,以至袁中郎束发之时,读此诗文,十分仰慕,大加赞赏。
现介绍呙邦永,乃文光之子,字幼谷,母王孺人重视胎教,自住胎起,目不视邪,耳不闻恶,心念清净。出生后两千日,父母语正行正,遵循圣训,守孝致信,亲仁爱众,行余学文,邦永耳濡目染,扎根极深。至七岁,课诵严格。虽隆冬盛夏,不辍吟咏。常怀揣祖父孝廉育英公与父亲怀谷公文集,朗朗上口,熟读成诵。成年后,被举为乡贤,万历十六年(1588)中举,以明经之资格,被朝廷委任为广东高州府吴川县令。常思父呙文光在蜀任职,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任职期间,以耿直公道出名。万历初年,粤地有人向府官诬告良民为贼,官府不加明察,信以为真,率兵擒剿,对俘获者轻则大加鞭笞,重则残忍杀戮,哭喊号泣,冤声震天。此后,府官召吴川令邦永对问:此事冤乎?邦永慨而应声:何能无冤?府官有愧悔之色。此时此刻,恰好府堂上屋瓦坠下,打损府首手中茶杯。邦永敏锐感觉自己拂逆上意,不是吉祥之兆。忽思一世祖呙门贵,明代开国元勋,陪侍皇帝皇子皇孙田猎,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孙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毡”,皇上听后不悦。而皇子朱棣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皇上听后点头赞许。呙祖早闻皇位继承,大臣与皇上意忤。他敏锐已极,从这一对对子中,觉察到朱元璋归天后,必有皇位争夺,他将无所适从,必定卷入险恶旋涡之中,危及生命且引灭族之祸,于是急流勇退,改名隐居公安长安村。圣人之教:智者睹于毫末,愚者不见舆薪。邦永自思“官大一级,如泰山压顶”,事后即呈辞疏,与其父其祖如出一辙,以清廉之德解官还乡。
邦永回到故里,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唯独展志诗文,稽古要义,高才邃学。遵循孟子教训,集天下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之大乐也。于乡立塾培育,人才最盛。右庶子袁宗道曾列门墙,后中秀中举取进士,名震京都,荣登帝师之宝座。由于袁宗道的引领催进,耳提面命,尔后便有兄弟三人名满天下,高举尚妙悟重性灵的文学革新大旗,形成光耀古今的公安派文化精神。当年县、府志都明确说明三呙诗文为公安三袁之开先者,其言不虚。
当年,荆州郡守熊元,明代博古之士,钦慕邦永儒雅博渊,特地旌旗下访,与邦永对咏。熊元脱口吟诵古人牡丹诗90首,邦永则信手拈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150余首,使郡守赞不绝口。同乡孝廉公袁田祖听说此事,以之为奇,前往叩问,邦永便搬出文本,一一指出何诗何人所作,何集何页,其一一核对,丝毫不爽,心悦口服。邦永晚年,将先祖呙校与父呙文光所著《蚊蚤嘲》《北觐稿》《和陶诗》《燕翼录》及自己历来诗文合成一集,以儒道佛精神作准绳,教育后代,教化子孙,故定名《三呙家绳集》,请袁中郎写叙。于是中郎妙叙伴三呙诗文畅行于世。值得重视的是:中郎细读呙氏祖孙三人的诗文后,将著者的人品、诗品、文风合而论之,深层论及性灵说之随缘妙用。以一“淡”字统摄,纵论天地山水得自然雅趣,横描古今诗文取事理文脉,赞其文笔淡雅清新,似秋水芙蓉,倚风自笑;彰其子嗣飞黄腾达,如云蔚霞起。尤称邦永自出机杼,气隽语快,博于取材,工于辞藻。将三呙人格性情、诗文风格与陶渊明并论,非似陶令,胜似陶令。
《三呙家绳集》当初行世,参与了公安派性灵之大合唱,惜乎而后销毁没有流传下来。以愚之见,可能毁灭于清朝初期之文字狱,连袁中郎之文尚且被列为禁书,何况中郎作叙、集中尚有《蚊蚤嘲》等针砭时弊的激越诗文?呙氏族人敏感,唯恐因文引祸,故不保存。
纵观三呙现象,人文俱佳,为民守规,为官清廉,为学勤谨,为文精简,持教精严,育后有方。究其根因,在于祖上积德行善,母教端严,父母之教,首任教师,终生老师。先做榜样,以身为教,后以圣教,语细言传。先教成人,后教成材。穷之独善其身,达之兼济天下。这些传世经典,难能可贵。故公安三呙与公安三袁,珠联璧合,在中华大地,与日月同辉。中郎一言以蔽之曰:公安派文风,“呙始之,袁倡之”。可作佐证。
三呙之后至今四百余年,呙族人丁兴旺,人才济济。三呙之人文光环,泽被后世气象万千。据呙豫德先生考证,仅就“文”字辈言,共20人,有庠生以上学历者12人,出仕3人,贡生3人,有文化资格者占60%以上。邦字辈中35人,有庠生学历以上者20余人。在明清时期,老百姓中文盲几占95%以上,而呙氏家族有如此多的读书之人,所言耕读传家,实属不易。至于繁衍到现代,三呙后裔中,有科学家、企业家、教授20余人,获学士学位以上者500余人,硕士100余人,博士毕业的20人,他们有的在美欧发展,有的在国内创业,有的在大学任教,有的为政府要员。仅举二例:现《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总编呙中安军衔少将,任军委纪委驻南部战区纪检组长。呙中茂夫妇同为美国马哈瑞医学院终身教授,儿子、女儿均为博士,一门四博,实属一奇。呙庭可谓群星灿烂,光耀夺目。袁中郎形容是“云蔚霞起”,并无夸饰。陈廷敬说,仁人孝子,感天动地。天下后世,闻风而起。此言甚当。
心诚感叹曰:《诗》言“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古语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三呙君子之贤,岂止五世哉?
(此稿经《呙谱》总编呙中安将军审定)
《中华呙氏淮海堂族谱》副主编呙豫德供材 翁心诚执笔
灵魂安慰者——孟中奇师邹琦存四憾
翁心诚
一双木屐
余有好友,人称邹琦公,乃原孟溪高中高级教师。一眼望去,身材瘦小,颧骨嶙嶙,牙齿暴突,然双眼圆睁,精光独耀。常年穿着简朴,看上去如老农。即便热天,人们单衫短裤,而他总是一件棉袄穿在身上。手腕缠一毛巾,不时揩汗。雨天路湿,爱穿木屐,缓步上街,水泥地,柏油路,烂泥小道,一双木屐,钉去钉来,沉重清响,如同和尚敲木鱼引敬示警,如老僧行禅。眼时闭时睁,又如道士开路。
一个星期六,上县城开高中语文教研会,晚上安排去电影院,看《白莲花》,片子在当年上座率很高,所谓“红、黄、蓝、白、黑”五部名片之一。剧院满座带挤,因小雨,邹先生自称“脚穿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梯”指上影院需跨一二十个台阶。电影散场,我们匆匆回宿舍休息。然12点到了,不见邹公人影,我们便担心起来。一会儿,便听到沉闷木屐声,邹公进门,我便问:老兄被拐了?邹一本正经说:“看到那么标致、英俊的白莲花连人带马跳崖而死,心里不是滋味,我从街东安全堤走到街西王岗堤,心才平复。”所说白莲花是一个女革命者,由著名美女吴海燕主演,一身洁白装束,骑白马,系红绸,极富诗意。当“敌军围困万千重”时,为免遭蹂躏,选择打马跳万丈悬崖,视死如归。我说,那是艺术加工,他说:艺术也是生活的真实呀。可见此公一副柔和、悲悯心肠。
平时,他似乎有气无力,体质柔弱,语言平缓。人们甚至怀疑他是否能镇住人高马大的高中生的课堂。然此公一进教室门口,眼目一横,乱哄哄的课堂便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会生欢喜之心。讲起课来,不看课本,说一精炼词、一精美句,几页几行,如何注解,万无一失。有时妙语连珠,奇见感人,令学生赞叹,同行赞服。讲到得意时,唾沫横出,神采飞扬,学生如痴,己无所知。倏忽铃响,学生憾嗟,老师欣然。余当年任过一届教研组长,一日,按惯例引同行数人听其讲一篇文言文《孔雀东南飞》。课之始,点学生诵读,他不看书对照,便能指出学生遗漏之处,他对其中佳美诗句不仅背得烂熟,还能讲出语内之语、弦外之音。讲“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时,他说这一句十个字,从刘兰芝的步态动美外美映衬中国古代美女的涵养深厚,有静美与内美。她聪慧贤淑,多才多能,在婆婆无事生非、百般挑剔中,从容忍辱。他把那个凄婉的悲剧故事讲得催人泪下,自己也是饱含热泪。学生得到了文言精粹而蕴蓄的享受与思维的启迪。课将终,他说:对付文言文,最妙之法为背诵,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背得滚瓜烂熟,就是真本事。你们处于黄金年龄,背就是黄金学习,听讲是什么?是为了锤炼黄金。一节课,似乎一晃而过,不做作,自在自由。这课文,讲,得心应手;学,各得其益。课后,我与他交流,他说了他的一个见解。他问我:“刘兰芝那么天姿国色、勤谨有德的一个媳妇,丈夫怜爱,为什么婆婆要执意命儿子休妻?这似乎不可思议,诗中不说理由,说了悲剧性减了,不说,让读者揣摩。专家也说不出,‘教参’无奈何,这个谜团,我可解。原因在刘兰芝未生孩子,我准备写点小文章,以补充‘教参’之不足。”我听了一笑,肯定他的卓见。尔后一年,我问他写了没有,他说写了,寄往杂志社,泥牛入海。底稿呢?没留。如此便成了一件憾事。
一部字典
“文革”期间,少有书读。他便学起徐特立读《说文解字》的方法。他将《新华字典》里常用字的音、形、义、词条等,抄在小纸片上装入左口袋,然后,利用走路、劳动、做家务等零星时间背诵,背熟了,转入右口袋。如此日积月累,他硬是把那部字典背熟了。为了加深印象,他便独出心裁,对字典注释进行补充,也还是用小纸片,他说是用《康熙字典》的方法,比如,“一”,篆、隶、楷、行、草等六体怎么写,古义、今义怎么讲,一个“一”字有上10种含义,有表量、表质、表程度、表范围、表无量,等等,古今汉语中以“一”开头的词语近200个,有人们熟用、书上多见的,还有生僻少用的,他把它们“虾子、小鱼、大鱼”一齐抓。从中他得到的收获出乎意外,快乐无比。待整部字典背熟注完后,他便融会贯通,得心应口。他的认字形成了特殊的信息网络系统,只要点其中一字,就可扯浅就深,一连串相关知识瞬间奔涌而出。
他曾把这部字典给我鉴赏过,原本一砖头厚,因他添加、粘贴便有了两砖头厚,有重订,有缝补,加上去的纸,是小学生所用练习册剩余的,纸发黄,墨迹清晰。上面的字很小,如水蚋,如芝麻,有的残存油污。他的字写得工整、精巧,钢笔、毛笔交作,字体下笔圆润,横平竖直,曲笔有变化,浑然一体,似王非王,似颜非颜。那上面还绘有小图,如蛐蛐,如龟影。我问才明白那是他写的甲骨文。我后来知道,他用的字体是仿郭沫若,直朴不拘谨,洒脱不失法度。有一年,我买了一本诗刊,上有郭老的手书,中有“赠我怀中镜,镜中可写真,犹如君在旁,永不离我身”诗句,他看到后如获至宝,模仿到以假乱真才罢休。对他那两砖头厚的字典,我说十年后,将成为极其珍贵的文物。他说,准备烧掉,现在没烧,有时可用。尔后,此一字典不见踪影,实乃又一憾。
我初到孟中时,听人介绍,这里有一部活字典,指邹公。始听怀疑,以为夸张。一日,与邹同去县城参会,须步行一个小时才到乘车之地。闲扯中,顺便问及四木、四水、四火、四土、四金为何字。邹对答如流,说这是古字。然后问及繁体之“写”字不要突宝盖何音何义。“血”“半”组合,何音何义,“分山”“分土”上下组合何音何义,他当真能说出这些字在字典中的页码。无奈,想起一个传说故事,古有两兄弟,弟少许认得一些字,教蒙馆。一日一游学佬路过,随便写了些字,然后说一字谜,要其弟先认字,再猜字,猜不出滚回去,不滚便索要游学考核金。说的一字是上一天,下一地,中间一团浑元气。说的字谜是:我打你两拳,你踢我一脚,你说我横人,我凭你母亲说。此弟能猜后一字,但前一字说不出,只好回家找老兄取金付游学,求教一字千金。老兄不置可否,冷静地拿了银子,走到游学佬面前,谦卑地请教道,银子我带来了,向您请教一个字:两横短,两竖长,八点叉两旁。我驮人,人赶牛,牛忙我也忙,耕田前,我睡觉,耕田后,我才忙。游学回答不出,只好悻悻而别。我问邹公,你说说这三个字。想不到他即信口答出。说其活字典,确实不虚。
一句禅语
邹公有句口头禅:安慰灵魂。有一次,我和他在操场上转悠,我们讨论语文教师要重视提笔能写文章,不然,你怎么能指导学生作文。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湖北教育》《湖北日报》发表了若干豆腐块文章,他说他也想写点东西,安慰灵魂。问我,从哪里切入。我说,什么最熟悉,最有体验就写什么。他表示反对。他说,“文革”前,是按这个办法,写了《王歌五首》,“文革”中被批斗得一塌糊涂。我让他凭记忆,把那五首王歌吟诵一遍。他吟道:一、韭菜:灰里来,土里长,头一砍,昂扬扬,不流泪,不悲伤,几天菜更香,韭菜韭菜你是菜中王……接着又背出了树之王、花之王、兽之王、鸟之王。我当时觉得有意趣,有文采,朗朗上口。我便赞叹这诗,希他继续写下去,百炼成钢。他说了一句出我意外的话:我要写《甲骨文研究》。
我从资料性、学术难度性、发表平台等表示反对。他说了一句话,颠覆了我的态度。他说郭老有几个字值得商量。他顺手捡了一段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两幅图,横波三段,直波三段。他指着横波说,这是最原始的水字,指着直波说,这是最原始的“川”字。郭老搞反了。我因不懂,只好说,你纠正郭老,必须有充分的根据。他说,还要有悟性。
说这话后三年,他就在相关刊物上发表了甲骨文考证的文章14篇,他的研究得到大学古文字专家的认可与支持。他跟我讲,大脑经常开飞车,一整夜睡不着觉。等到他担任县政协委员时,他的甲骨文研究已初具规模,据说有二十余万字。县政协原主席张远海知道此事后,非常热情支持,准备批一笔钱,先印出来再说。尔后不久,邹公离世,张主席也病亡,这本底稿便不知下落。此为邹公又一遗憾。
“惟吾德馨”
袁中郎在《西方合论》中谈到十种人可与交往亲近。这十种是:山林闲适、严持戒律、智慧广大、总持文字、寂寞枯槁、谦卑忍辱、直心忠告、勇猛精进、轻财好施、仁慈覆物。这十种人可称纯净纯善,交往亲近可发悟机、止躁心、正邪恶、淡诸欲、破大悭、摧我执、成道果(第九卷第九小门)。这个境界比孔子主张的正友、诤友、直友还要高远。以此十条衡量邹公,样样具备。余在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结识过的同行同事,数过千人,然具备邹为人处事、心地纯洁者,鲜有其人。
邹公聪明,好学乐学,善巧思维。他最初的文化底子只读了个初中,他以恭敬诚恳之态,求师研书,功底厚实起来,胜任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开放以后,教师中兴起补文凭之风。我便劝他参加华师中文函授,学点知识,还可拿大专、本科文凭,好评职称。他说,要百里往返,消磨时间。于是他选择自修大学考试,一共十五六门课程,可以扎实过关。一次参考,考场中他年龄最大。年轻人眼尖手快,动作麻利,他们事先准备好“微形夹带”一两套,搜了此套有彼套,躲过巡视员,在装聋作哑的监考员鼻子底下作弊。全考场纷纷交卷,最后只剩邹公一人在那里默默答题。那位监考员等得不耐烦了,前去劝告:大家都抄了,你就快抄一点,我好收场。他头也不抬,说保证准时交卷。铃响后,他一脸愧色对监考者说:我年纪大了,什么都可以不要,两块老脸还是要的。他因老实真自修,不到三年便拿到了大专文凭。
邹公任教的那个年代,涨工资指标极少,够条件人多。于是硬件、软件倾囊而出。弄虚作假,拉帮结派,走后门,相攻讦,无所不用其极。邹先生奉行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处世哲学,超然物我,心地悠然。我问他,有些事可以争取,再说你一个人微薄收入养六口人,怎么得了。他说,我要是为这些事操心,哪里能专心求学,古人乐道安贫,颜子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我比他强多了。
邹公的亲伯父名邹逸生,任过公安县文教县长,很有影响。当时县里许多部门掌权者是他的门生,在教育部门说话很灵。老县长打算让人把他调入县城,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婉拒道:我没能力为伯父增光,但我有本事不替伯父抹黑。我在偏僻一点学校工作,但比西藏、新疆那边方便多了。
邹公侍母至孝,常与年迈老母沟通感情,化解婆媳龃龉。他疼爱三个孩子,小女十岁以后还在他怀抱里才能安睡,邹公有坐床读书习惯,在给女儿背诵古诗文的催眠曲中,女儿便沉沉睡了。您若看到那亲密情景,您会想到老牛舐犊、小羊跪乳这两个成语。三个孩子都聪明,两个女孩子读了大学,小女儿读了研究生,现在浙江,事业兴旺。最小的男孩,读书时奇思妙想多,邹公叫他“异端分子刍把砣(乳名)”。上高中时嫌老师课讲得无劲,偷出教室躲在隐蔽处看书。一天,被邹公看见,他儿子索性钻入板车棚内,避开其父。邹先生明知有人,不见其影,他对板车发话:小朋友,你出来,我们商量商量,有话好说。他儿子像狗一样爬出后,父子四眼滴溜溜转,相对了几分钟,不知嘀咕了什么,儿子便向父亲低头,乖乖地进了教室。
用《弟子规》衡量邹先生伦理道德,他确实做到了12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为人子,是孝子。为人夫,好丈夫。为人父,是慈父。为人友,是诤友。对学生,好老师。为下属,守忠直。为公民,守法纪。刘禹锡的“惟吾德馨”,邹公当之无愧。公安一中特级教师(省明星教师)邹先春赞扬说:“我读初中时,邹公教过我,当班主任,他讲课幽默风趣,学生爱听,下课后,都往他宿舍里挤,谈笑风生,亲如一家,是我少遇的好老师。”
邹公先天禀赋,体质较差,体重老是八九十斤,患习惯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加之晚年营养差,动脑过度,天不假年,安然离世时,50岁刚出头。如若再活一二十年,将是教师队伍中一个平凡躯体的大心凡夫的榜样,他的古文字研究将会焕发光彩,被学术界所珍视,这确实是一大遗憾。如今,他的遗体静静地躺在车台湖边的一块高坡的墓地里,向人们诉说一个灵魂安慰者的故事。
裴德军书
甘永超公式——一个孟溪人登上物理科学的高峰
翁心诚
此名赫赫
我初听这个特殊的名词,疑惑万分。暗想,在科学家的殿堂里,论资排辈,墨守成规,习以为常。即便亚里士多德、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一生奋斗,也不过个把公式传世,而所谓的牛顿定律,爱因斯坦公式都是后人冠以其名,以示肯定与赞扬。甘先生不过天命之年,且一硕导,摆在其前的科学家,仅博导、院士、学部委员等,健在的数以千计,没听说有以姓名命名的公式,比如钱学森公式,华罗庚定律。甘先生以己名命公式名,是否为时过早?树旗引风,岂无嫉妒生恼之烦?于是,余以曾经同事之身份写信给甘先生提醒,嘱其谨慎,不可张扬。
然而,经过几次详细了解,且观听了央视华人频道《华人会客厅》专题节目后,彻底地颠覆了先前所虑,可称之为疑团顿释,甚感起初之孤陋寡闻,浅显无知。甘永超公式,大好特妙,是一个精准的公式,一个长民族志气的公式,一个令我与父老乡亲们共同引以为荣的公式,一个了不得、不得了的公式,一个惊天动地的公式,一个令世界科坛震撼的公式,余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于是给甘先生发了八字:石破天惊,千载难逢。
华人会客厅
《华人会客厅》是央视华人频道为世界华人开办的一个专题栏目,视频在线,不定期向海内外介绍各领域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的业绩与奋斗,入选其中做客对话,实在难得。即便文理泰斗、学界权威、科技功臣、顶级教授也不一定都可走进此厅。
我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似乎还是十几年前的模样,目光如炬,嘴唇很厚,只是戴了眼镜,与主持人同处一厅,庄严肃整,英姿勃勃,口若悬河,对答如流。介绍甘永超公式的内容,一泻千里,讲到深奥难懂的术语,以三打白骨精作比喻,深入浅出。概述人类物理学领域的历史,如数家珍。讲物理界四大公式对科学技术的重大影响,娓娓动听。讲甘永超公式的意义,颇具气度。直言它是可与牛顿与爱因斯坦等顶级科学家并驾齐驱的第五大公式,引人注目。主持人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从甘先生的学品到人品,从甘永超公式的诞生条件到甘先生的奋进历程及其举世瞩目的成就,提问大而难,先生回答准而当。可以说指点现状,有理有据,激扬科技,脉络分明。甘先生侃侃而谈,高屋建瓴。说到爱因斯坦,充满敬意;说到导师,充满感恩;说到前景,充满期待;说到当代科界的尚外遗风,充满民族自信。凡没有看过这个节目的,则少了一次分享,多了一次遗憾。公安老乡没看这个节目,则少了一次应有的自豪,多了一次不应有的损失。
甘永超公式
考察人类物理学领域,有四大公式解决四大问题,影响了世界科学与技术。但无论是科学技术权威还是政治风云人物,共同感到物理科学的珠穆朗玛峰尚未攀登。科学家们发明了核武器,给人类造成了毁灭性隐患,如何根除这种威胁?火盛可靠水制,水溺可靠土导。阴阳平衡与相济,是维系世界安宁的神圣天律。我们祖先老早发现了植物的生住异灭,人类及动物的生老病死,自然天体及矿物的成住坏空,都是依靠阴阳派对、流转、化生而完成的。当核武器刚产生时,世界某些强霸国家为着某种目的进行疯狂核恐吓与讹诈时,毛爷爷明确指出:纸老虎。但人们心中尚存疑虑,它确实吃人。于是我们不得不硏制与发展两弹一星,它既全面推动了我们科技的发展,又稳定了我国人民的心态,增长了民族自尊心。然而我们并非毫无疑忌。因为核战一打毕竟存在同归于尽之可能。
于是,甘永超公式应运而生、应需而生、应时而生。依照这个公式提供的依据,它可以妙用于各个领域,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解决对核武的抵制与防范。如果有人胆敢使用核武,依据此公式原理所硏制的巨粒子炮(或巨光子炮)可以轻而易举把核弹于爆炸前解除,核武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纸老虎。如同爱因斯坦公式,促成了核武核能,甘永超公式将促成粒子炮与粒子能,将把人类科技推向一个崭新面貌的时代。故甘永超公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么估价也不过分。具体些说:甘永超公式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波动与粒子的关系。苏联科学家瑞德尼克在《量子力学史话》一书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天,决定微观世界统一体的最深刻本质的全部问题,就是物理学所面临的尚未征服的山峰中的最高峰:物质的两种基本形式——实物(粒子)和场(波)——之间的相互关系。”多少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发现了物质分到最后是粒子,又称小光子,又称微中子(佛经称极微之微),粒子不可分,分到最后是波动,用极精微仪器仔细观察波动,如同弦颤,不过一闪一闪,故称小光子。爱因斯坦老师普朗特说:我几十年研究发现,物质根本不存在即是此意。物质是什么呢?他下的定义是连续波动所产生的幻觉。其实,佛祖早把此题解答,他说是意念,他表述为“一弹指九百生灭”,乃至“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形可解读为物质,识可解读为精神。毛爷爷说,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我相信,以毛爷爷的大智大悟,他已通达无极。然而粒子(大本体)与波动(大运动)关系怎样呢?有大规律在吗?至今科学家望而生畏,束手无策。喜出望外的是,一位诞生于公安三袁故里、执教湖北大学的年轻教授发现了这个大规律,精准地以极简公式表述了这个规律,这便是:甘永超公式。它已被写入大学基础教材,于是,国内外媒体纷纷报道这个公式,仅央视华人频道,就从不同视角,重磅播发四次:《甘永超:解密“甘永超公式”》《站在物理学的巅峰之上》《甘永超公式:物理学的顶层公式——科硏评价的试金石》等。敏感的科学家力主成立甘永超物理学研究与促进会,以便于推广这项成果,运用于各个领域,为人类造福。
人品大于学品
我们有时为某名人唱了一首歌夸张赞曰:唱哭了或唱乐了13亿人。有时为某部电影万人空巷,为一种名小吃排队等待,为一件桃色新闻,媒体不厌其烦,迎合视众心理,推波助澜,铺天盖地,“搅得周天寒彻”。而对于甘永超公式这类出类拔萃、振奋人心的人与事,久久等待观望,犹豫徘徊,顾虑重重。良知迟钝,视听不敏。现在央视重磅播发了甘永超公式,媒体总该胆壮了吧,国人总该清醒了吧。
甘先生出生于荆江之南的公安县农村,那块宝地曾诞生过文化巨人智者大师,诞生过公安三袁,诞生过杨振宁的老师王竹溪。大淤泥湖畔,小黄山脚下,松东河之东侧。环境是山之青青、水之晶晶、林之森森。出生时,父母年高得子,喜不自胜。尽管家庭经济拮据,父母总是尽量满足儿子成长发育的需要,他们宁肯自己挨饿,也让儿子吃饱。中国农民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信仰,勤劳俭朴仁爱慈善的性格,对后代的纯真的爱与殷切的寄托,全部表露在一饮一啄、一行一言中。他们反复播下的种子,只有平淡三个字:有出息。这三个字成了甘先生之学习与追求之动力。读小学、初中、高中,他成绩优秀,读了大学,毕业后分到本县师范学校教物理,并在荆州电大公安县工作站任辅导老师。他是个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有出息的老师。他为人正气凛然,敢言公道,被一校之长所不容。他被贬到连实验室也形同虚设的乡村学校,但他不停止前进脚步,他思考,他钻硏,他发现物理领域须解决的问题成堆。他必须选准一个难题,它就是尖端,是刀山火海,他也要攀高峰,要敢于面对。苦难与艰辛,可以压垮弱者,也可以成就强人。在艰难中,在黑暗中,在迷惘中如同大海茫茫,征途何在?四顾无涯,彼岸何处?他很幸运,遇到了一个支持者、帮扶者,一个伯乐。1986年暑假,他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带着自己心爱的“成果”到京城“晃荡”。他对科学的痴迷、执着以及感悟能力,受到了我国科学界泰斗、两弹一星功臣、反西格玛负超子的发现者王淦昌先生的赏识。除当面鼓励外,王老还为他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毅然推荐他去参加国内一个核物理方面的重要会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就是该会议的核心人物,有关中子弹的报告也可以在会议中听到),另一件事就是推荐他报考沈文达导师的研究生。沈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又到哈佛大学师从量子光学之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伊·格劳伯)当时也出席了那个会议,而且特别欣赏甘永超。后来,经王老亲自推荐,甘永超如愿以偿,成为沈先生的研究生。这使他由一个科学领域的散兵游勇而加入了正规军序列。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北大学任教,这个广阔的平台足以让他专注研究,执着探索。“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从此,他便可以展现,可以飞奔,可以翱翔。
谈到两位给他帮助的恩人时,他的内心充满感激。父母给予生命,老师给予慧命。慧命生命同等。
推广意义无量
研究与推广,开发与运用甘永超公式十分紧迫。时序飞驰,好自为之。名人说过:一个没有巨人出现的民族是原始的可怜之群,一个有了巨人而不知尊崇的国度是愚昧的乌合之邦。科学家已经提出倡议,成立促进会、研究会,适量注入非凡人才与大量资金,这将给我国科学技术带来扭乾转坤的历史,一个崭新的以华人为中心的科技局面将出现于世界。结束我们基本依赖西方的历史,可以变为西方依赖东方。世界将出现不学中文,便无法沟通顶级科技信息的局面。西方各国将大量派遣留学生入华求学并引之为荣。而不是像现在以到欧美镀金为急务为荣耀。
对于青年学子、科技人才而言,他们对于甘永超公式的深入学习,将有利于他们统摄科学玄奥,整体把握科技宗旨,便于将理论与实践融通起来,成功地进行科学教育与科研,易于攀高峰,获得新发现,新创造。道理在于:得前前者,难得后后,而得后后者,必得前前。(《佛学偈子》)
对于全民而言,无论您从事何种行业,学习何种专业,甘永超公式的诞生史,是一本最佳的教科书,是一个光辉的样板,它告诉您做人与做事、大度与智慧的关系窍诀。甘先生以一平凡学子,如何自强不息,朝乾夕惕,领悟到了人生、万物、宇宙的终极,如何获得快乐、幸福、健康与大成功,可资借鉴之宝无穷。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重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要妙在悟于当下
余对于粒子(小光子)与波(忽闪忽闪)似懂非懂,是因为每个科学领域,都有它的符号信息系统,如果不熟悉整体系统,则不可能有初步了解。但是余相信并初知甘教授所言粒子与波是一回事,如同白骨精怎么变化,村姑老媪或老头,本性之体只一个。余钻研过佛学,知道佛理六科目:性相,理事,因果。性与相不二,性与相如一,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把粒子看成本体,看成“性”,把波看成“相”。根据性相不二、性相如一原理,我完全接受甘先生的粒子与波是一回事的波粒二象性结论。但这距离理解甘永超公式尚很遥远。
根据甘先生说明,物理学已有四大核心公式,即主宰机械运动的牛顿定律,主宰电、磁、光运动的麦克斯韦方程,主宰微观粒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揭示质量与能量关系的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而粒子与波的关系被视为当代物理学的巅峰,前人猜想此难题,但并没解决。甘永超先生多年潜心研究,以精准的甘永超公式解决了此难题。因此可称之为第五大核心公式。
一百多年以来,我国产生了钱学森公式、钱伟长方程、黄昆方程等,但这些大都在西方国家专家指导下或启示下才得以成就,而甘永超公式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血统,是原版正装。我们都想关心这个甘永超公式是怎么诞生的,余试解其谜。前面,我们从背景、基础、导师、机遇作了简介,下面我们探讨甘教授的个性因素。甘先生在回答央视主持人的提问时,强调了科学家应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坚韧的追求意志,有远见卓识,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几条还远远不够,还应配之以研究者之“悟”,悟则通天达地,通玄达真。即是我们祖先老早就总结了的,思之思之,神鬼通之。余现着重棎讨甘教授之悟,或许对后人有启迪智慧的作用。
对于物理科学规律的整体把握是悟之前提。当初,甘先生为了确立攻关项目,阅读了大量中外资料,除了教材,还选择了原本科学史、科学家传记、理论物理、应用物理、物理学报、国内外学术刊物等。他将这些信息烂熟于心,于是可以在丛林中,独选檀栴,入葱岭而采羊脂白玉,渡溟海不舍牛头宝香。他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会出现见毫末不识舆薪,也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选准目标,全身心投入是悟之条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对于甘先生言,常事。不明白时,反求诸己;迷惘时,寻找诤侣;怠惰时,振奋精神。或访名师于京华,或游历于深山大刹,或求助于经典名著,或赏析于古典音乐,或观瞻于世界名画,多方位吸取营养,多侧面激活智能。
在悟中悟,先小悟再中悟,再大彻大悟。这是史上一切创造奇迹的仁人达士,世上一切顶级人才取得大成就的必经之路。亚里士多德、牛顿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是这样,所有科学界诺奖得主无一例外。
当初,甘先生选择了粒波二象性难题时,面对传统设障的铜墙铁壁,他在那一瞬间,观测到了墙角的一缝,这一缝被所有专家忽略。在铁板一块中找到了一个点,在高墙深垒中发现了薄弱。他想到了鸡蛋中曾有那么一点,蛋壳紧裹即是钢铁之圏,那个一丁点摸索着,忽然发现了一片之薄弱,于是乎去打破薄弱,在摸索中打破那一点,成长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喙,钢铁似的蛋壳全面崩溃,一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了。原来如此,世界这么美好。小事大事同理。这就是老子所言“道法自然”,也是“三袁文化”主帅袁中郎所言,“法天法地法鹄卵”(《广庄》)。甘先生深通其理,放下万缘,看破一切,心里装的全部是粒子与波,别无他骛。有时,如闪电如流星,光明寂照;有时如蓝天,如海水,通达无边。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不是百怪胜似百怪,他的灵魂通寰宇,达无极。他如醉如痴,如梦如幻,恍兮惚兮,如僧道入定,如鸿飞冥冥,他不知今昔是何年。经过好几载,某一日某一刻,演算了一米高的手稿顷刻集于简单,金光灿灿,星星闪烁,天地为之久低昂,他一闻千悟,具大总持,明心见性了。一个极简又极奥的公式诞生了,与牛顿与爱因斯坦,同时同等在天空耀眼,不,这是一颗新星,离我们越来越近,更在眼,更夺目。这时他所得到的大欢喜无人所知,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个公式被命名为:甘永超公式。它被选为大学经典必修课程,它被世界物理学界所关注,被全球华人所景仰。
(甘教授对此文已审读三次,他作了少许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