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健 一篇

张永健 一篇

张永健(1939—),公安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现为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长,《中国乡土诗人》主编,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学术委员。

荆江之子李寿和

张永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的家乡公安县出现了不少优秀的科学家和文人学者。我认为李寿和是其中最值得人民称赞的一位优秀的文化工作干部,富于探索精神的学者,有大爱胸怀的作家。他热爱荆楚文化,热爱荆楚民风,热爱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热爱荆江流域的父老乡亲,他是荆江之子。

李寿和,1975年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当时,他是班上少有的几位高才生之一,凭其学识人品,无论留校、留武汉等大城市都是满具条件的。然而,他怀着建设家乡的非凡理想,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繁华的城市,回到生于斯、息于斯的家乡,立志与家乡父老乡亲一道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他开始在县广播站工作,后调文化局、县文联,担任过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主席。他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辛勤地工作,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的文明文化的家乡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可喜可贺的。作为他的同乡、老师和朋友,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就我所知,在他担任文化局副局长和县文联主席期间,主要致力于“公安派文学”的研究工作,倡导并组成了公安派文学研究会,并在公安举行两次公安派文学研讨会,全国一批著名的公安派文学研究者和著名学者云集公安,这在公安乃至荆楚历史上都是空前的,破天荒的。并且由公安县组织编辑出版了关于公安派文学研究学术会议的第一本论文集,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安县委县政府领导亲临会场为大会服务,送茶倒水,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踏实朴素的工作作风给与会的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寿和为宣传三袁、研究三袁、让全国了解三袁、把三袁推向全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他积极倡导下,县委县政府修建了三袁广场,塑造了三袁塑像。为了向全国甚至向世界宣传三袁,他接待了不少研究三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他曾应邀到韩国釜山大学讲学,向中文系研究生作了三袁和公安派专题演讲。为了宣传三袁,他既把三袁作为文化品牌,提升故乡公安在国人眼中的地位,又把三袁作为商业品牌,企求给家乡带来经济效益;他甚至设计出品了以三袁画像为商品包装的三袁酒。不管是否成功,其精神是值得人们称赞的。他不仅积极倡导研究公安派文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身体力行,创作了长篇传记文学《三袁传》,出版了《袁小修小品》选注。由于他和公安县内的其他三袁研究者以及全国的研究三袁的学者的共同努力,在新时期把公安派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功不可没。

为了更好地宣扬荆江地区特别是公安县人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创造精神,他决定创作以当代长江为题材的纪实文学来实现自己的写作目的。于是经历20年,足迹遍中华,阅读了大量的材料,走访了数以百计的当事人与领导者,参阅了400万字的资料,终于在1997年11月底完稿了洋洋24万字的《三峡前奏曲——荆江分洪大特写》。全书气势恢宏,构思精深,笔调严谨而又奔放。以荆江分洪为主题内容,上溯荆江千百年苦难史,下述工程完成以后40年的历史变迁,既有全景式扫描,又有多侧面的特写,事件与人物交融,历史与现实拥抱。书中生动而又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年轻的共和国领袖们为了根治荆江水患,造福长江中下游千百万人民,毅然举措发动了30万军民,仅以75天就一举兴建了震惊全国震惊世界的万里长江第一个现代化大型水利工程,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书中还热情地赞颂了以公安为中心的松滋、石首、江陵等荆江地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调遣江河,安排山川的英雄气魄与愚公移山的革命风采。

《荆江分洪大特写》完稿之后,尚未正式出版,1998年8月,长江防汛出现了百年不遇的险情。为了保住长江,保住长江中下游不致水淹,公安县分洪区33万人民为了共和国的抗洪大局,一夜之间挥泪撤出家园,荆江分洪区开闸分洪在即。而共和国的新一代领导人,为了共和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开闸不开闸这一千钧一发之际,以大智大勇的科学精神和决胜气概,最终作出不开闸的最佳决策:共和国没有开闸。李寿和作为荆江之子,他也日夜战斗在抗洪抢险前线,将其耳闻目睹一夜大撤迁的悲壮场景统摄于心,并“发誓要记下荆江岸边这个夜晚,这个夜晚中的他们”。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位学者、一位作家的艺术良知,这是一位荆江之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因而他在极短的时间于同年写出并刊发了三万字的题为《共和国没有开闸——1998:荆江分洪区惊心动魄的两夜》的中篇报告文学。后来经过四易其稿,终于在2003年完成了皇皇30万言的长篇纪实文学《共和国没有开闸——98荆江分洪大转移回眸》。它是《荆江分洪大特写》的姊妹篇,是再现荆江儿女的奋斗精神、爱国情怀、高风亮节的又一具有重大史学价值和水利文献价值的报告文学巨著。全书以其惯有的“历史加文学的笔调”大气磅礴地展示了98荆江分洪大转移的既悲又喜、既苦又乐、既悲且壮的宏大场面,描绘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将军到士兵,从国务院总理到普通村民,从水利专家到小学儿童,众多普通而又光彩夺目的生动而又鲜明的人物群像。全书既有对整个事件的全景式展示,又浓墨重彩书写了一头一尾两个惊心动魄的漫漫长夜;既有古今历史的强烈对比,又有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既有细致的人物心理描写,又有亲切的抒情议论,还有富于哲理性的警示名言。读来令人魂动心惊,荡气回肠,不少章节催人泪下,引人深思。

如果说《荆江分洪大特写》偏重于史的重现,那么《共和国没有开闸》则着重于情的抒发。全书突出了一个情字,表现了荆江分洪区33万父老乡亲在洪水施暴的大灾大难面前,一夜之间撤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舍小家保大家、舍小局保全局的爱国精神。而全国人民与共和国领袖们为了荆江分洪区人民的利益最终作出不开闸、不分洪的最佳抉择,终于使荆江分洪区人民免受分洪之苦,免受洪水之灾。这个奇迹与佳话是建立在无限深厚的情感基石之上的,这里有军民情、军政情、夫妻情、父子情、朋友情、兄弟情、战友情、母子情……其情既真且善又美,因而本书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叩响人们的心弦,走进亿万人民的心里。这本书的文化含量比《荆江分洪大特写》要重、要深、要厚。比如书中引用孔孟、屈原、范仲淹、孙子等语录,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因而这部纪实文学的主题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化。这就是不仅只是表现“一方百姓的灾难和牺牲”,而是“表现的一个国家的政治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共和国没有开闸·后记》)

荆江浩淼的江河湖堰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哺育了李寿和,并为其展示了广阔的笔耕原野。他没有辜负荆江的父老乡亲,没有辜负荆楚大地。他以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热情的诗人气质、淳朴而谦虚的人格魅力,以其多部报告文学作品和多部学术论著,以其负责策划或主编的民间文学集成,以其参加筹划修建的公安县图书馆及有关“三袁”的各项建设,向人们显示,李寿和是荆楚大地的优秀儿子,是荆江之子。

2004年12月21日急草于武汉华师大

(本文系作者在2004年12月22日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和荆州市联合举办的“李寿和《共和国没有开闸》研讨会”上的发言,后被《三峡晚报》、台湾《大海洋》杂志、《公安印象》等书刊转载。)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