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选择了上海交大

他选择了上海交大

钱学森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火车制造专业,他曾立志改变祖国落后的交通制造业。

钱学森的家庭环境,可以说是十分优越的。但是,这种优越绝不是衣食上的奢侈,而是精神世界的充盈,乃至视野的开阔。这对于钱学森的健康成长起了决定性作用。可以说,这里是一个科学家的摇篮。

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在北师大附中读书的六年,差不多门门功课都在班上名列前茅。

毕业前,数学老师傅种孙叮嘱他,考大学一定要报考数学系,说他在数学方面最有天分;国语老师董鲁安,则预言钱学森一定继续学文。因为,他认为学森同学将来可以成为一个大作家;妈妈章兰娟从心中希望学森能继承父业,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做一个教育家教书育人。

然而,父亲钱均夫却要他学习工程学。因为在钱均夫的心目中,只有实业才能救国,他以为,当今的中国太缺乏改造中国落后面貌的工程师了。

最后,钱学森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火车制造专业。从学工来看,他是服从了父亲的选择,而学习火车制造却是他个人的选择。说起他选择这样的专业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早在读初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两位来自农村的同学的对话——要

“你第一次看到火车是什么时候?”

“是来北京读书,你呢?”

“我也是。”

“你第一次看见火车,觉得它像个啥?”

“说不上来它像啥,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家伙。你说它像啥?”

“我也说不上来。反正第一次看见那东西,就觉得眼晕。坐上去开起来,就像飞一样快,似乎房屋大树统统倒在了它的脚下,那叫神气!”

两位农村同学的对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钱学森心中在震颤,他觉得祖国的工业太落后了,以至于见过火车的人都很少,这样的国家怎么能富强起来?为此,他决心长大了攻读火车制造专业,造出大批的火车,发展祖国的交通事业。

父亲钱均夫尊重了儿子的选择。

1929年的初秋季节,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迎来了新学年的一批新校友。这些提着箱包行李的莘莘学子,有的来自沿海,有的来自内地,还有的不远万里来自海外。他们都是慕名而来,仰慕这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校风的名牌工科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优良教学传统,并以此扬名海内外。

著名的革命家蔡元培,以及张元济、马寅初、吴有训等著名教育家和学者,都曾在上海交大任教。

钱学森跨进了这座高等学府的大门,精神为之一振。他昂首挺胸走在一条长长的很有气派的大道上。道路两旁的林木茂密葱茏,错落有致。

既醒勿睡,

既明勿昧,

精神常提起,

实心实力求实学,

实心实力务实业,

············

钱学森和同学们一起,唱着这支校歌,走向教室,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

这里环境变了,人也变了。教学方法和校风,跟北京师大附中大相径庭。

钱学森感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新天地。

原来,上海交大实行的是中西相结合的严厉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编排得很死板,且内容繁多,非常注重考试分数。学期终了,每个学生的平均分数要算到小数点后的两位数。

更使钱学森不习惯的是,这里的一切课程都要学生死记硬背。英语老师不但要求学生熟记课文,而且还要背过附在课文后面的注解。因为考试题连“加注”都要考;化学老师竟然要求学生把一本《分析化学》都背诵下来。

在这种严要求的氛围下,学生们都在为分数而奋斗。钱学森也不例外。

他很快把自己从北京师大附中所习惯的学习方式中调整过来,力争门门功课拿到95分以上。尽管这实在不容易,但是,他很快就做到了。尤其使化学老师惊讶的是,钱学森竟然很快将那本《分析化学》一字不漏地从第一页背诵到最后一页。这里既有钱学森的个人天赋,然而,更重要的,是他牢记父亲提出的“学习知识,贡献社会”的家训,牢记发展祖国的交通事业的誓言,发愤努力的结果。

在学业负担的重压之下,多数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课业全部占去。而钱学森却忙中偷闲,参加了学校的铜管乐队。他实在喜欢音乐,他似乎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那时,学校乐队的练习和演出很频繁。开头,他是学校乐队的主力圆号手,后来,又学吹中音号。因此,他既要比不参加乐队的同学多挤出一些课余时间,还要比乐队的其他人多挤出一些练习时间。

由于钱学森对学业和艺术同样痴迷,为此,他付出了沉痛的代价——1930年的暑假,钱学森患了伤寒病,回杭州老家卧病一个多月。后来因为体弱,不胜学业,只好休学一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