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飞

霜叶飞

岁次己卯,余卧疾巴县界石场,由春历秋。时千帆方于役西陲,间关来视,因共西上,过渝州止宿。寇机肆虐,一夕数惊。久病之躯不任步履,艰苦备尝,幸免于难,词以纪之。

晚云收雨。关心事,愁听霜角凄楚。望中灯火暗千家,一例扃朱户。任翠袖、凉沾夜露。相扶还向荒江去。算唳鹤惊乌,顾影正、仓皇咫尺,又催笳鼓。重到古洞桃源,轻雷乍起,隐隐天外何许。乱飞过拂寒星,陨石如红雨。看劫火残灰自舞。琼楼珠馆成尘土。况有客、生离恨,泪眼凄迷,断肠归路。

己卯年(1939)秋,重庆遭到日军夜间空袭,这首《霜叶飞》记录了这一过程与词人的感受。词前小序交代了前后经过:1939年自春至秋,沈祖棻因病寓居巴县界石场(今重庆市界石镇),程千帆则供职于康定。这年秋天,程、沈拟同经渝州(今重庆市)沿长江西上,前往雅安。在渝州停留的夜晚,他们遭遇日寇的空袭,一夜之中便受到数次惊吓。沈祖棻当时已久病缠绵,却不得不在警报声中拖着病体奔逃,女词人不禁叹道:“艰苦备尝,幸免于难。”

起笔“晚云收雨”化用秦观《梦扬州》“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点出时辰、天气。秦观关心的是“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女词人却说:“关心事,愁听霜角凄楚。” “霜角”,指边地戍卒吹的号角,这里暗指警报声。凄厉的警报声引发了女词人强烈的焦虑,当她远望城中,只见“灯火暗千家,一例扃朱户”。“一例”即一律,整个山城漆黑一片,千家熄灯,万户闭门。为什么?因为空袭在即,老百姓们怕灯光暴露藏身之所,所以紧闭门窗、不敢点灯。这是渝州空袭前的实录,个中场景非亲历者不能知晓。在这漆黑寒冷的秋夜,沈祖棻不得不顶着寒露、拖着病体,在丈夫的搀扶下赶往荒江边的避难点,这便是“任翠袖、凉沾夜露。相扶还向荒江去”。“翠袖”,语出杜甫《佳人》:“日暮倚修竹,天寒翠袖薄。”古老的佳人形象与重庆江边躲避空袭的词人形象相融合。杜甫笔下的佳人尚能“幽居在空谷”,此刻的词人却狼狈不堪、疲于奔命。在奔逃的过程中,四周风声鹤唳,身如惊飞的乌雀,刚想停步,又听得警报越来越近,且愈发急促,词人写道:“算唳鹤惊乌,顾影正、仓皇咫尺,又催笳鼓。”

好不容易躲进防空洞,空袭真正开始:“重到古洞桃源,轻雷乍起,隐隐天外何许。”在提心吊胆的躲藏中,听到了远处的爆炸声。“乱飞过鹢拂寒星,陨石如红雨。”鹢是一种似鹭的水鸟,此处代指敌机。在生死千钧一发之际,见敌机在寒星边掠过,炸弹掷落,红色火光中飞石如雨,无数房屋馆舍都化为灰烬:“看劫火残灰自舞。琼楼珠馆成尘土。”火海中虽没有她自己的家,女词人仍泪眼模糊地叹道:“况有客、生离恨,泪眼凄迷,断肠归路。”“有客有客字子美”(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这是杜甫的悲叹,而沈祖棻此刻想必更为悲愤,因这是异族的进攻,因武器杀伤力如此之大,瞬间可带来上千的伤亡。她已隐然意识到:归家之路,恐怕已燃满战火。家园是否也已化为火海?自己是否能熬到战后归乡?这一切都未知,所以有“断肠归路”之叹。

这首词之所以值得注意,不惟因词中记录了沈祖棻亲历的空袭,传递出女词人既惊且惧的心情,也因为女词人竟以小词来书写日寇空袭的前后经过,且“写之以雅言”(施蛰存语),这在中国词史上是很少见的。而且,这种书写充满了古典与今情之间的张力:“翠袖”语出杜甫《佳人》;“古洞桃源”竟代指现代防空洞;“轻雷”引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芙蓉塘外有轻雷”,此处却是暗指敌机到来;“乱飞过鹢拂寒星,陨石如红雨”语出《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鹢退飞过宋都”、“陨石于宋五,陨星也”。传统的语典描写的却是20世纪的现代战争场景,旧词新用不惟不隔,且极为允当,读者读之如在目前。这虽是一首纪实词,却显见沈祖棻的创意与用心。

台静农曾手书沈祖棻《浣溪沙》(莫向西川问杜鹃),并跋云:“此沈祖棻抗战时所作,李易安身值南渡,却未见有此感怀也。”其实,翻阅历来女性词作,女词人以词书写战争中感受,尤其是现代战争中一己感受的词作,都是非常少见的。很显然,随着在巴蜀大地上生活的展开,沈祖棻有意将词作为记录生活的工具,诸如空袭、战火、手术等亲历之事一一入词。为了不违背词“要眇宜修”的审美特质,她必须有意改造旧有语典来书写新兴事物。这正是特定历史条件下“词”这一古老文体所表现出的新变,也足见沈祖棻在创作时有意识扩大词境的努力。这首《霜叶飞》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

/黄阿莎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