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行源于思——屈原《天问》赏析
【导读】
两千三百年前的汨罗江边,一位峨冠博带的老者正对着苍天发出一连串的诘问:“请问远古开始之时,谁将此态流传导引?天地尚未成形之前,又从哪里得以产生?明暗不分浑沌一片,谁能探究根本原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怎么识别将它认清?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演变?”他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战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他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这位老者就是屈原。他仰天发问的内容就在他的代表作之一《天问》中,这是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它奇,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屈原的其他作品,更主要的是从作品的构思到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奇”——奇绝的内容显示出其惊人的艺术才华,表现出诗人非凡的学识和超卓的想象力。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萃,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可解的怪事、大事,“天地万象之理,存亡兴废之端,贤凶善恶之报,神奇鬼怪之说”,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原为楚之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以正杂说之意,《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373句1560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一说一百五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又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天问》问世之后,模拟的作品为数不少。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唐杨炯有《浑天问》、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可见其对后世文学创作思想的深远影响。
屈原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诗篇,又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因为正确的行动总是由正确的思想支配的,哲学基础决定了人物的行为,屈原之所以成为屈原,就在于他思想的高度。屈原的行动没有任何的道德绑架,他不像后来的许多忠臣义士受到儒家道德和伦理的束缚而不得不为,他的行动是纯粹的自觉行为。这是让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在哲学上,我们通常认为思源于行。但对屈原来说,行源于思是成立的。
(苏爱风导读)
【原诗】
《天问》节选
曰:遂古之初[1],谁传道之[2]?上下未形[3],何由考之?冥昭瞢暗[4],谁能极之[5]?冯翼惟象[6],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7]?阴阳三合[8],何本何化[9]?圜则九重[10],孰营度之?惟兹何功[11],孰初作之?斡维焉系[12]?天极焉加[13]?八柱何当[14]?东南何亏?九天之际[15],安放安属[16]?隅隈多有[17],谁知其数?天何所沓[18]?十二焉分[19]?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出自汤谷,次于蒙汜[20]。自明及晦[21],所行几里?夜光何德[22],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23]?女岐无合[24],夫焉取九子[25]?伯强何处[26]?惠气安在[27]?何阖而晦[28]?何开而明?角宿未旦[29],曜灵安藏?
【注释】
[1]遂:通“邃”,遥远。
[2]传道:传说。
[3]上下:指天地。
[4]冥昭:指昼夜。瞢(méng)暗:昏暗不明的样子。
[5]极:穷究。
[6]冯(píng)翼:大气鼓荡流动的样子。象:本无实物存在的只可想象的形。
[7]时:通“是”,这样。
[8]三合:参错相合。三,通“参”。
[9]化:化生。
[10]圜(yuán):天体。九重:九层。
[11]功:事。
[12]斡(guǎn):转轴,古人认为天体运行是围绕一个轴心进行的。维:绳。
[13]天极:天的顶端。加:安放。
[14]八柱:古代传说有八座大山做支撑天空的柱子。当:在。
[15]九天:指天的中央和八方。际:边界。
[16]属:连接。
[17]隅:角落。隈(wēi):弯曲的地方。
[18]沓:会合,指天地相合。
[19]十二:指古天文学家把天划分的十二区,每区都有星宿做标记。
[20]蒙汜(sì):古代神话中太阳在晚上停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