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筋”的日本匠人 唐辛子

“一根筋”的日本匠人 唐辛子

天才厨师星野光子,是东京著名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主厨,因与餐厅老板产生矛盾而遭陷害,被人捏造“食物中毒”的罪名,从此无法继续在餐饮界立足。为了继续拥有一份做厨师的工作,星野主厨应邀到一家叫三叶小学的公立学校食堂去做炊事员,为三百多位孩子制作学校午餐。

日本公立学校的校餐不仅成本控制极严,还要求根据儿童成长中所需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按比例制定营养菜单。为了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制作出既便宜又营养、既美味又美观的“三星校餐”,星野主厨彻夜研究各种食材,甚至天还未亮就独自进入厨房工作。学校主办亲子校餐会,星野主厨不惜自掏腰包,收集市场上所有的番茄品种,一一尝试、调配,终于研制出既适合大人又适合孩子口味的“最高番茄酱”……

上面的故事,是2016年秋日本富士电视台周日晚间剧场播放的一部电视剧《Chef三星营养午餐》的内容。这部电视剧令人感兴趣的,并不仅是星野厨师扮演者天海祐希出色的表演,还有剧里所展现的那种“一根筋”的日本式匠人精神。

“一根筋”在中文里通常用来形容性格的偏执顽固、不开窍、认死理。但在日文里,却常常用来形容匠人们对于手艺的固执专一、精益求精。甚至可以这么说,当“一根筋”这个词用在匠人身上时,它已经不再是个形容词,而是一种恒久不变的匠人气质和情结。一个专业匠人与业余手艺人的区别,就在于“一根筋”的有与无。

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小小的咖喱店,店铺很旧,店主又吉也很老——今年大概已年满七十了。年迈的又吉从年轻时起,几十年如一日,“一根筋”地永远只做“鸡腿咖喱”这一种咖喱。尽管又吉的店又小又旧,但是鸡腿咖喱的美味远近闻名,甚至连《读卖新闻》《朝日新闻》这些日本主流媒体的美食专栏,都特意撰稿报道他。

又吉的鸡腿咖喱是用好几十种辛香原料一点点调制出来的,吃到嘴里并不会觉得辣,但只吃几勺后就会开始冒汗。又吉说:好的咖喱就是这样,上乘的咖喱从来不会带给人腹胀感。为了制作上乘的咖喱,又吉必须每天从清晨忙到深夜,因为上乘的咖喱需要花时间慢慢地熬,性急不得。

但“一根筋”并不仅仅指对同一份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它还是一种不间断的血脉传承。只有在拥有了这种血脉相连的传承之后,匠人们“一根筋”的气质与情绪才能延伸发展为传统。

我有一位家住京都的匠人朋友,叫山本晃久,他们家祖祖辈辈都做镜师——包括平安神宫在内的京都大小神社里供奉的神镜,大多由他们家手工制作。日本首相安倍拜访罗马教皇时,送给教皇的见面礼——一面天主教魔镜,也由山本家父子亲手铸制。那面天主教魔镜,乍看就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但在阳光反射下,会投影出基督的影像。

这种魔镜的制作原理与《梦溪笔谈》里所写的“透光鉴”相近,这种神奇的透光效果,源于镜面20微米到30微米左右的凹凸波度。人一根头发的粗细大约为70微米,20~30微米左右的凹凸波度相当于半根头发粗细。这种精细的凹凸波度根本无法通过机器实现,只能依赖手工完成。铸造、研削、研磨是制作魔镜的三个基本步骤,而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镜师,至少需要三十年时间——铸造十年、研削十年、研磨十年。对一名执着于传统手法的镜师而言,必须花上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令双手拥有炉火纯青的职人触感。若铜镜镜身过厚,或研磨火候不足,或镜身研磨过薄,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现在山本家最年轻的镜师传人是山本晃久。为了不让世代相传的手艺失传,晃久大学毕业后便回家继承家业。三十来岁的晃久年轻帅气,被日本媒体称为“日本最后的镜师”——这个称呼听起来是非常浪漫的,但要成为这样的一位镜师,却需要有修行者的禅定。因为每日工作其实就是不断重复一个相同的动作——镜面打磨。我曾问晃久:“你不觉得单调吗?”晃久回答,他从未感觉过单调。虽然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劳动,但心情却是完全不同的。在他打磨镜面时,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爷爷、自己的那些祖辈们。他们也和他一样,曾经这样日夜不停地磨砺过——磨砺镜面,磨砺人生,磨砺光阴。而今,他在这不同的时空里,像他的先人一样进行相同的磨砺修行,在这样的修行中完成代代相通的血脉传承。

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一代接一代的传承——这便是“一根筋”的匠人精神,但还不仅仅只有这些。

在大阪道顿堀川向南有一座建于17世纪的法善寺。寺前有一条长80米、宽3米的石板小道,被称为“法善寺横町”。“法善寺横町”里有一家日式甜品老铺“夫妇善哉”。这家日式甜品老铺,因大阪出生的小说家织田作之助的成名代表作《夫妇善哉》而出名,是大阪著名的美食观光景点,尤其是到大阪旅游的文学青年,大多会特意找到这家店,吃上一份两碗代表夫妻圆满的红豆汤圆。

但是“夫妇善哉”的店铺极小,仅能摆放下三张桌子,且从1883年创业以来,一百多年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扩大店铺,又或者多开几家分店呢?”有一次,我带着朋友一起去“夫妇善哉”时,看着店铺外排起的长队,忍不住问“夫妇善哉”的女店员。

那位女店员抿嘴一笑,答道:“扩大店铺或者开分店,或许能多赚一些钱,但那样一来,就不再是真正的‘夫妇善哉’了。”

原来如此!就像一碗汤一样,原汁原味的才能称为高汤。对于“一根筋”的匠人而言,坚持少而精品质才有保证。如果匠人也像商人一样开始思考要做大做多,那便是匠人资格丧失的开始。因为那样一来,售出的就仅仅是商品,而不会再拥有制作者投入的心情以及饱满的情绪,从而失去肉眼无法看见、却打动人心的无形附加值。

从这样的意义而言,“一根筋”还意味着一种永恒的、决不改变的原点。用匠人们的语言来表达的话,便是“不忘初心”。

《同舟共进》2017年第1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