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茶、泡茶种种

贮茶、泡茶种种

常言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出茶叶的地方,爱吃茶是不算稀奇的。杭州人叫茶叶,但离开杭州几十里路的武康、德清一带,就不叫茶叶,而叫“茶酿”了。这个叫法,可能是古已有之,因而我想起宋代人吃茶的事了。如蔡襄蔡状元进贡的大龙团、小龙团等等,如王婆子卖茶七宝点茶等等,似乎都和明代以后的吃法不同,因而把茶叶叫成“茶酿”,似乎还同古老的宋代人吃茶有些关系。究竟如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专门考证,这里先撇开不谈,回过头还说茶乡人吃茶。在出茶叶的地方,人们很少到茶叶铺买茶叶,即使不是自己家炒的,在街上向乡下人买点本山茶叶,也比茶叶铺便宜得多。最好能买到野茶,那就更香了。野茶就是山坳间野生野长的。讲究喝茶的人,特地要买这种野生的。

新茶叶下来,人们要多买几斤,但一下子又吃不了,只能慢慢吃。因而收藏茶叶,就是很重要的事了。茶叶要干燥,最怕潮湿。所以贮存茶叶的容器中,必须放一包生石灰在上面,有潮气进来,便被石灰吸收了。茶叶又最怕串味,千万不能和有其他气味的东西放在一起。老年间家庭放茶叶的容器是茶叶罐,近一尺高的大肚小口瓷罐,上有小圆盖,长条案上左右要摆一对。考究的成化、万历窑的蓝花茶叶罐,在五十年前,一对就值五六百元现大洋。现在当然就无法论价了。还有一种锡做的茶叶罐,海棠形的,腰圆形的,上面有博古,汉瓦文“延年益寿”等花纹,口部两层盖子,很雅致,也很实用。至于马口铁压制、上面喷漆的花花绿绿的茶叶筒,那该是很粗陋的庸俗的东西了。

一般人家喝茶,杯中放一撮茶叶,开水一泡就完事。稍讲究些,便要用盖碗泡,敞口碗,上有盖,下面还有茶托。泡时开水先倒少许下去,谓之“点”,然后再倒到碗边处,谓之“泡”。不能倒满,“酒七茶八”,适可而止。再要讲究,那就近于“茶道”了,要有很多步骤和专门学问。据明人文震亨《长物志》记载,有“洗茶”、“候汤”、“涤器”、“择炭”等等步骤。一个“候汤”,还要分“缓火炙、活火煎”一沸、二沸、三沸等差别。开水叫汤,还分“汤嫩”、“汤老”。这都是烹茶的高级学问。在现今生活中还有其痕迹,如上海老虎灶把烧开后不再翻滚的开水叫作“停汤”,便是一例。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