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路上的人生教科书
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高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降妖除怪,扶弱抗暴,其功劳自不可没,这是读者都能看到,也是都能认同的。除此之外,细心的读者可能还注意到,有一篇经文默默地陪伴了唐僧师徒一路,篇幅虽然不长,但对取经事业同样有着很大的贡献,它实际上已成为唐僧师徒的人生教科书。是什么经文如此神奇?这就是《西游记》一书中屡屡提到的《心经》。
提起《心经》,不能不说到那位颇有些神秘色彩的乌巢禅师。这位禅师在作品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神龙见首不见尾,不仅出身、来历不明,就连面目也很模糊。唐僧师徒和他的相遇是《西游记》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插曲。虽然刚登台便退场,但这位禅师的影子却在西天取经路上时时可见,这都是因为他向唐僧传授了这篇《心经》。
按照作品的介绍,这位乌巢禅师在浮屠山修行,和猪八戒是旧相识,还曾劝他一起修行,但被拒绝了。从名称来看,显然是位佛门人士。从其住在树上巢穴的生活习性来看,他的原型大概是鸟,但已修得人身。乌巢禅师道行相当了得,这可以从他向唐僧传授《心经》及孙悟空捣其巢穴时“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的情景中看得出来。
这位乌巢禅师倒真是一位修行者,见到唐僧师徒后除寒暄几句外,基本上没什么话,在唐僧的追问下才回答了两个问题。道别之类的客套话都免了,径直回到自己的乌巢,很有些闲云野鹤、世外高人的味道。而且修养也很不错,对孙悟空要捣其巢穴的粗暴行为也没有什么反应,反倒弄得孙悟空感到没趣,只得匆匆赶路。西天取经路上,要么是你死我活的拼杀,要么是不打不相识,这种稀里糊涂、没有结果的事情很是少见,总觉得里面好像隐藏着什么猫腻。
别看《心经》只有54句,270个字,但一字千金,用处可不小,用乌巢禅师的话来说,就是“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作者也专门介绍,这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由此不难想象其重要性。得到这篇经文后,佛学修养颇深的唐僧似乎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仅“打开了门户”,而且“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
不过《心经》可不像紧箍咒那么灵验,一念就能让孙悟空疼得满地打滚、翻跟头,或者是像避水咒那样,一念就能在水中行进,畅通无阻。它是付诸心灵的,光念还不行,还要领悟其中的微言大义。用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这玩意儿只可养身,不能防身,不能有太强的功利心。比如在黄风岭,唐僧虽然口里念着《心经》,但照样被妖怪抓走。自然,这并不能证明《心经》不重要,因为西天取经实际上也是个修行的过程,更需要心灵的宁静和纯净,《心经》的重要价值也正在于此。实际上,心灵的修行比身体的修行更难,也更为重要,一路上处处都是险山恶水、妖魔鬼怪,唐僧时时处在担惊受怕、爱恨交织的情绪波动状态,很难做到内心的真正平静。内心一乱,问题就随之出现,外有妖魔当道,内有师徒纷争,取经路上因此而平添了许多波折。
从唐僧师徒对《心经》不时的念叨来看,他们对这场心灵之旅还是颇为看重的。讨论对《心经》的解读和领悟成为西天取经路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讨论主要在唐僧和孙悟空之间进行,两人的对答充满机趣,为枯燥的取经之路增添了一丝轻松色彩。
走到平顶山时,唐僧看到前面山高路险,就感到有些害怕,提醒徒弟们仔细。这时孙悟空开始引用《心经》里的话来劝慰他,让他“出家人莫说在家话”,“莫生忧虑”,但唐僧还是放不下心,怀疑“几时能彀此身闲”,可见其内心已乱。于是,孙悟空接着发挥,提出要想身闲并不难,“若功成之后,万缘都罢,诸法皆空。那时节,自然而然,却不是身闲也”?一番话说得唐僧“乐以忘忧”,恢复了内心的平静。借对《心经》的领悟来调节心理,以达到平和宁静的状态,这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遇妖只是西天取经路上的插曲,唐僧师徒更多的时间是在赶路,在漫长的旅途中产生畏难、思乡、厌倦、烦躁等情绪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影响到取经的顺利进行。《心经》则可以帮助唐僧及时地调整心态,消除杂念,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西进。也正是为此,当唐僧情绪出现不良变化时,孙悟空时常以《心经》来提醒他。
由此可见,孙悟空比唐僧有着更高的领悟力。不过细细想来,这事儿似乎有些奇怪,因为唐僧可不是一般人,他前生为如来的二徒弟金蝉子且不说,就是今世,也不同凡响,他“自幼为僧,出娘胎,就持斋受戒”,“千经万典,无所不通;佛号仙音,无般不会”。可见其佛学修养是相当了得的,否则,唐太宗建水陆大会时,也轮不到他来做坛主。但就是这样一位佛学专业人士,在解读、阐发经文方面竟然还不如自己的徒弟孙悟空,要知道孙悟空可是连一天佛学课都没有上过的。
不过这事儿说奇怪也奇怪,说不奇怪也不奇怪。因为孙悟空也不是一般人,他曾在菩提祖师那里学过十来年,每日“讲经论道,习字焚香”,还曾被老师单独开过小灶,说起来也是科班出身,受到正规教育的,加之天生灵性,悟性过人。因此,理解经文的能力特别强,超过师父唐僧也不是没有可能,修行的年数与感悟能力并不一定成正比。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悟空不仅是唐僧的大徒弟和保护神,他同时还是唐僧修行的道友,起着心理医生的作用。像平顶山前的那番对话,将《心经》灵活运用,一下就打消了唐僧的恐惧和疑虑。这可是技术活儿,只有孙悟空玩得转,要是换成猪八戒和沙僧,他们俩是无论如何是都做不到这一点的。
全书这类以《心经》为教科书,为取经成员消除畏难情绪的描写还有一些。比如取经走到黑水河时,唐僧听到水声,心生恐惧,孙悟空再次用《心经》里的话来劝慰他。效果相当好,不仅打消了唐僧的疑虑,而且就连“拙口钝腮”的沙僧也领悟到一点,明白了“只捱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的道理。
与平日发生争执动不动就以念紧箍咒来威胁不同,每次谈论《心经》时,唐僧都表现得相当谦虚和克制。尽管有时会受到孙悟空的批评,但他总能虚心接受,认可孙悟空对经文的解读和阐释。可见唐僧也并非一味固执,有时可以以理晓之。
临近天竺国都城的时候,唐僧照例因为山岭峻峭,心里有些急躁、不安,于是孙悟空再次拿《心经》来提醒他。这次,两人讨论的方式比较特殊,孙悟空说完“我解得,我解得”之后,就不再言语,弄得猪八戒、沙僧如坠雾中,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或以为是“弄虚头,找架子”,或以为“扯长话,哄师父走路”。倒是唐僧想明白了,他打破哑谜,为这两位大老粗解释:“休要胡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显然,在孙悟空的启发和帮助下,唐僧的领悟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只是这样一来,读者会感到有些迷糊,到底谁是师父,谁是徒弟,谁在教谁?
撇开《心经》自身的内容不说,仅从西天取经路上唐僧、孙悟空师徒对这篇经文谈论的描写来看,也是很值得回味的,由此可见唐僧、孙悟空心灵世界的另一面。尤其是孙悟空,读者大多关注其降妖除怪、勇武刚毅的一面,对其文的一面则关注不多。《心经》如同一扇窗户,为读者打开了一个透视其心灵世界的窗口,由此可以对这一人物形象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